雅赏|诗词中的今日·腊月二十七
文摘
2025-01-26 19:19
北京
时间是个相对的概念,去日、今日和来日不过是以当下为锚点,向前、向后延展而来。千百年来,诗人们对宇宙、人生、时间的思考,对人类代际更迭、生命短促的感悟,往往是经由对物象化的外在描述来传达,比如通过对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的永恒存在与转瞬即逝的生活形态作比,传达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那些古往今来在历代文人墨客诗词中被记述着的今日,早已成为今日我们眼中的曾经;而我们现下正在悲欢与共的今日,亦是未来人们眼中的曾经。就如同李白望月时发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慨叹;陈子昂登幽州台时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绝唱;崔护寻春不遇时写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物是人非;晏殊在他的词中忆起「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片刻欢愉;苏轼亦在他赴任途中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的人生思考……今日腊月二十七,我们不妨去浩如星汉的历代诗词中看一下,又有哪些诗人在千百年前的这一天,在他如飞鸿踏雪泥般的生活中,留下了什么样的指爪印痕。【十二月二十七日祭风师归道中作】南宋 · 陆游
既到更尽,则同官以新帅夜过,狼狈而还,予念从者寒且劳,独留宿【十二月二十七日宰执率百官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曰宁宗纪事】四首 南宋 · 魏了翁【十二月二十七日病起行花下闻春禽有感】宋末元初 · 舒岳祥【宿东学。是夜雨大作。明日犹不晴。溪谷涨流。云雾笼山。正如春阴。癸未十二月二十七日也】明 · 闵齐仁【腊月二十七日。夜坐无聊。录怀奉呈】明末清初 · 李安讷【庚午十二月二十七日辛未。发江都还京城。甲串津上。书示送行诸君】【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风以雨。梦游两宜堂故墟。是日立春】【壬申腊月廿七日立春邀韩宗伯余明府林太学同集】明末清初 · 张萱【貂裘换酒 戊寅十二月二十七日,余五十初度。先夕,姬侍辈为治具,作暖寿筵,赋词两阕示之(戊寅)】晚清 · 李慈铭百岁平分了。谩相传、南人衰易,此年难到。更有萧家天子语,各半东西相祷。祗未食、长生荼蓼。人鬼挤排终不去,有黄齑、百瓮供人咬。忧患窟,此中老。生来百药愁都夭。记当年、瑶环就塾,未离怀抱。历尽人间千万劫,转眼头颅都皓。祗剩取、形单自吊。今日杯盘红烛影,算三生、留得枯禅稿。归去也,故山好。且作团圞计。有蓬头、翾风房老,恭心獠婢。使指浣衣萱草辈,银鹿青猿差备。争进食、欲令公喜。雪样餈糕花样肉,更黄鸡、玉面淘来腻。京雒食,故乡味。练裳荩箧都搜抵。胜相嘲、影妻椅妾,乏人料理。祗念白头花烛伴,独自牵萝乡里。愧割肉、东方难寄。比似买臣差不恶,便从公、饿死宁相弃。下床答,百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