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赏|诗词中的今日·正月初六
文摘
2025-02-03 10:10
北京
时间是个相对的概念,去日、今日、来日不过是以当下为锚点,向前、向后延展而来。千百年来,诗人们对宇宙、人生、时间的思考,对人类代际更迭、生命短促的感悟,往往是经由对物象化的外在描述来传达,比如通过对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的永恒存在与转瞬即逝的生活形态作比,传达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那些古往今来在历代文人墨客诗词中被记述着的今日,早已成为今日我们眼中的曾经;而我们现下正在悲欢与共的今日,亦是未来人们眼中的曾经。就如同李白望月时发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慨叹;陈子昂登幽州台时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绝唱;崔护寻春不遇时写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物是人非;晏殊在他的词中忆起「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片刻欢愉;苏轼亦在他赴任途中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的人生思考……今天是正月初六,我们不妨去浩瀚如星河的历代诗词中看一下,都有哪些诗人在千百年前的这一天,在如飞鸿踏雪泥般的时光中,留下了他生活中什么样的指爪印痕。【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学士遗温柑】北宋 · 梅尧臣
蛾眉一闭年华改,纵有遗魂可得招。【和柳子厚诗 辛亥正月六日夜雷已发声大雨达旦山中流泉高下喷薄殆不啻九十九不减仇池也】宋 · 程俱相与俯清駃,传杯聊溯洄。千林紫翠无穷在,后会应须到上头。无复青帘觅,敲门问酒家。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己丑正月六日袁季源家遭燬次韵书闷】宋末元初 · 戴表元【壬申正月六日。牧伯被召朝天。诗以拜送】元末明初 · 元天锡重德盛恩无计报,但将双泪祝调和。【正月六日偕邹汝舟庶子金用诚司直张伯原司谏过姚友直洗马饮】明 · 杨士奇三乘顿悟是非涂,慧力高等昆崙山。【甲辰正月六日继芳邀社予以眩疾不赴诗以申谢】明 · 秦旭【宿长清署中晓起将发感而有作时丙辰正月六日】明末清初 · 范景文长楸花在眼,日日锦鞯同。【正月六日王于蕃邀同程云家泛舟西溪】明末清初 · 吴嘉纪羊裘懒与轩车近,恐使弹冠薄钓缗。【正月六日将归锦岩泊舟潘子登寓楼下新月甚佳因留宿三日两登斯楼亦一快也】 明末清初 · 陈恭尹【正月六日喜得雪时尚未立春犹腊尾也】清 · 汤右曾一刻千金真在是,春宵宁为赏灯华。【正月六日芝庭邀饮梅竹山房获读剑锋祈雪诗酒间风雪大作诗以志喜】清 · 陈沆【壬辰正月六日立春访漱兰侍郎归得手书见和元日喜雪诗韵再依韵奉答】晚清 · 李慈铭【菩萨蛮 正月六日至延安作】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平林雪霁烟光湿。夕阳浮动金明驿。西望是榆关。马头无限山。【正月六日偕晦若叔进游西山作】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