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与琴诗
古琴乃「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千百年来地位尊崇,素有「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之美誉,琴音亦被称「太古之音、天地之音」。古琴为历代为文人雅士所爱,他们或自娱、或会友、或抒情、或修心,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古琴曲完美贴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内在、追求意境的文化特征,被视为哲学性的艺术与艺术性的哲学。
从古至今,诗词大家多以琴诗琴技琴道为载体,将琴脉传承一直延续在「修心养性」的琴乐功能与「器道一体」的琴境追求之中,他们把蕴含寄情山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寄予琴诗之间,并借此丰富完善着自我的人格修养与理想追求,进而为琴诗赋予了一种灵气,成为世人追求自我、崇尚内在的表征,亦是历史文脉赋予琴诗的人格培养与精神升华方式之一。
在历代诗词作品中,以琴载道者大有人在,女性如顾贞立、叶小鸾、吴藻、李清照、朱淑真、柳如是、卓文君、蔡文姬、鱼玄机、薛涛等;男性如邝露、汤贻汾、岑参、高适、李颀、司马相如、李端、杜荀鹤、蔡邕、郭祥正、元稹、顾况、秦观、杜牧、李之仪、孟郊、贾岛、李商隐、温庭筠、耶律楚材、姜夔、韩琦、皮日休、陆龟蒙、王绩、文徵明、文天祥、陈献章、陈子昂、王阳明、朱熹、林逋、梅尧臣、范仲淹、竹林七贤、常建、刘长卿、王昌龄、韩愈、刘禹锡、辛弃疾、欧阳修、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王维、白居易、孟浩然等;琴师如董庭兰、汪元量、郭楚望等;诗僧如释智圆、寒山、皎然、贯休、齐己等。
顾贞立与古琴
顾贞立·琴诗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