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赏|诗词中的今日·正月初三
文摘
2025-01-31 19:19
北京
时间是个相对的概念,去日、今日、来日不过是以当下为锚点,向前、向后延展而来。千百年来,诗人们对宇宙、人生、时间的思考,对人类代际更迭、生命短促的感悟,往往是经由对物象化的外在描述来传达,比如通过对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的永恒存在与转瞬即逝的生活形态作比,传达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那些古往今来在历代文人墨客诗词中被记述着的今日,早已成为今日我们眼中的曾经;而我们现下正在悲欢与共的今日,亦是未来人们眼中的曾经。就如同李白望月时发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慨叹;陈子昂登幽州台时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绝唱;崔护寻春不遇时写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物是人非;晏殊在他的词中忆起「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片刻欢愉;苏轼亦在他赴任途中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的人生思考……今日正月初三,我们不妨去浩如星汉的历代诗词中看一下,又有哪些诗人在千百年前的这一天,在他如飞鸿踏雪泥般的生活中,留下了什么样的指爪印痕。【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唐 · 杜甫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趋斋宫涂中有作】北宋 · 司马光徘徊羡飞鸟,晓逐野云低。临当解组槐阴下,更看酴醾一夜春。山头翠树调莺舌。山腰野菜飞黄蝶。来为等闲休。去成多少愁。忽思西戍日,凭堞待传烽。【去年正月三日雪霁入昭亭访应庵如庵二老今年在临川追怀昔游用寄卐庵韵】南宋 · 张孝祥【正月三日同诸亲从叔祖阁学登宁寿观东西山寻至邻园次叔祖韵】南宋 · 张镃宾主两魁黄阁老,发挥全待后贤来。又与新年书甲子,阶前尧历第三蓂。【正月三日与犹子永诵渊明诗忆旧事恍然如为今日设将男婚女嫁少文之愿倘遂乎】宋末元初 · 龚璛太平宜有待,暮色欲如何。【正月初三祭始祖濮州公族议欲更旧门符山林城市寻常屋唐宋诗书第一家者予意不可因赋一律呈诸父】明 · 解缙【正月三日陪陈士初钱孟书游北禅寺访瑾上人不遇分韵得款字】明 · 谢缙【正月三日小饯施克和于惠山酒间克和诵刘后村元日诗 】【回宿丕礼晓枕夜梦先师石翁先生正月初三日】明 · 湛若水唱玉量银过斗柄,埋花没树到天涯。【正月三日黎惟仁诸公携酒见过得供字】明 · 区大相【正月三日晨之东亭午归东淘风帆来去皆便舟中赋此】明末清初 · 吴嘉纪【正月三日过潘子登所寓江楼龚渭臣载酒与潘木公诸君雅集赋潮平两岸阔分得涯字】明末清初 · 陈恭尹【正月三日同敦复旭瞻汎湖至圣因寺访恒公不值】清 · 厉鹗【正月三日游灵谷寺宿道公方丈次其除夕六首韵并示玉潜长老】清 · 王又曾红萼枝头春信转。又是秋娘,一度年华换。椒酒盛来金璞满。美人头上花枝战。回首客秋秋过半。十二巫峰,准拟行云散。不分妆台今又见。芙蓉依旧春风面。【正月三日为诒甫新妇李宜人生日作诗贺之】晚清 · 吴汝纶【正月三日昧爽作 以下己未(戊午)】清末 · 郑孝胥![]()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