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护城河》:下班后写作年入百万,大量阅读是基础,分享一套速读术!

文摘   2024-11-19 20:00   陕西  

文/辉哥(本文摘自《人生护城河》书籍,有删减)

01

每天阅读一本书
如果把写作看成一种知识的输出,那么我们就得去审视自己的知识存货和知识输入。我们知识库的输入包括阅读、看电影、旅行、实践、听优秀的人分享等。
而在这些方法当中,最易得的就是阅读。这是一种间接知识的传承。
阅读量首先取决于时间,其次取决于方法。
我们不妨看看手机在过去24小时的“能源消耗”——这个电量消耗基本上可以视为我们使用手机的频率和电量在各个App上的分布。不出意外,微信是其中最大的消耗者,少则30%,多的超过70%!即使按30%来计算,也是每天差不多1小时。
所以,如果我们能从“微信时间”中挤出一些时间,还是非常可观的,每天少则30分钟,多的时候会超过60分钟,甚至达到90分钟。
除了时间,还有单位时间的阅读速度。如果我们一小时无法看完一本书,那么我们也很难实现每天阅读一本书的目标。然而我认为,平均一小时看一本书,是完全可行的。
首先,90%以上的,如果按照和你自己的相关性,以及知识的原创性、启发性这几个指标来衡量,都是无需去关注的。
另外,一本书即使是经典著作,其中的核心观点也可以用很少的几页纸概括。互联网思想的经典书《长尾理论》,其核心思想不过是书中的3~4页。而全球销售超过千万的经典文学哲学著作《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其精华之处也可以用不超过10页的内容概括。
所以,我们阅读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那1%左右和你相关的、经典的、有启发的书,再从其中找到10%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除了阅读纯文学著作,其他的书都可以按照这种看似功利的方法快速阅读。

02
阅读,需要有目的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拿起一本书,却迟迟不愿意读,随便一个其他的东西,就能吸引走注意力?
这是缺少阅读目的(reading purpose)的表现。我们都反对功利性的阅读,但是,功利性不等于目标,目标也不等于功利性。
不能因为反对功利性阅读而放弃对于阅读目标的审视和设立。阅读必须有目的,没有目的的随机阅读,除了放松大脑,其他一无是处。
从哪些方面寻找阅读的目的?以下方面可供参考。
第一,最近的困惑,比如关于学习效率的,关于二人感情的,关于亲子关系的。任何困惑都可以作为阅读的目的,困惑越深,这个目的就越明确。
第二,希望精进的领域,比如心理学、编程或茶艺。
第三,打算输出的领域,比如你要做一个知乎Live,你想写一本书,你想做视频博客(vlog)。输出会倒逼输入,会逼着你去大量阅读。
以终为始,重新去推演自己的阅读目标,以便更好地阅读,更有效地阅读,更多地阅读。
更进一步,如果你最近一段时间读书散漫,没有目标,那么说明你近期的人生目标也不明确。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信号。
告诉自己,应该慢下来,重新去看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阶段性的目标是否需要更加明确。

03
速读术
越是在注意力被大量占用的时代,越要讲求读书的效率。关于读书,首先应该明确如下几点。
(1)任何一本书,只要花10分钟就能判断值不值得读。人类历史上产生的书数以百万计,但是真正有原创思想的经典之作不过1%0。对你而言,大多数书是低价值的。你只要判断现在这本书是不是高价值的即可。
(2)在读书的时候,秉持People Rank(即搜索引擎中的“知名度”,这里指我对其他作者作品的引用或推荐)的思想很重要,读书应触类旁通,还应关注一下书的作者是谁,书后面引用了哪些其他著作。因为一个优秀作者的其他作品一般也都不错,一本好书后面所引用的其他著作也一般是好著作,这就是读书时的People Rank思想的运用。
(3)即使是好书,也要非常快地看完。多快?通常经验是1小时翻完一本300页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书。迅速找出书中对你有用、对你有启发的部分,忽略其他部分。
(4)带着问题去看书,持解决现实问题的想法去书中找答案。
(5)立刻实践书中相关的部分,或者是对你有启发、能解决你问题的那部分。
(6)有机会应从头再翻一遍,一本好书要翻很多遍。
(7)看书不是全篇地往头脑中复制粘贴,这样不慢才怪。
看书就像是做索引,想象一下在大脑中建立一个索引库,看完书之后能在这个索引库中添加一些记录,以后碰到问题,在这个库里检索即可。读书要像查询手册一样,碰到问题,知道哪本书里有答案,可随时去查阅。
(8)看书,就要看重点的示意图,示意图代表着关键思想的抽象,代表着核心思想,一图胜千言。
(9)很多书的核心观点只有几页,哪怕是300页的经典书,也不可能每页都是经典,所以你需要迅速直达核心,找到这关键的几页。

04
关于高效阅读的几个方法
(1)“不择手段”:
在阅读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洁癖”,比如,有人只喜欢纸质书,有人读电子书的时候只喜欢电子墨水,并且只喜欢某一款Kindle。这就难伺候了。其实,阅读就要不择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介质阅读,比如纸质书、Kindle、iPad。
告诉你一个惊人的发现:其实用非常大的iPad Pro及Macbook这样的电脑阅读,速度是非常快的。相比纸质书,电子阅读缺少一种庄重感,但是在搜索、做笔记、做分享等方面,电子设备远胜纸质书。
(2)不择时间:
如果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当然最好,但是没有的话怎么办?很多人会把不期而遇的碎片化时间全部浪费掉,其实可以用于阅读,前提是你把阅读变成像看微信或者打手游一样方便,可以随手拿起或放下。
很多人喜欢沉浸感,但沉浸感是一种很昂贵的体验,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需要前戏,也需要后戏。
但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向碎片化臣服,比如利用碎片化,去做一些随手可得的阅读。想想看,每天我们花在朋友圈、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的时间不都是阅读时间吗?其实,那里面没什么太多有价值、成体系的内容。要获取有深度的知识,还是来看书吧!
(3)抓住重点,抓住相关处:看书的时候,不要像兔子一样安静,要像猎狗一样敏锐、灵动,永远要知道自己拿起这本书的目的。要快速地去找你在此书中的猎物所在。
猎物有两种主要的类型,第一是核心思想,比如找到长尾理论的依据、背景、阐述和重要的例子。
又如阅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就是要找到关于良质的阐述。第二是和你自己相关的东西,比如读《少有人走的路》,你可以看你重点关心的部分,看看哪些内容可以解释你目前的人生道路,比如感情上遇到的挫折与问题。仅此而已。
(4)注意输出:只输入不输出,其输入效果也不好。读书一定要注意输出。输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摘;可以是拆书,把书的逻辑框架、叙事步骤拆解出来;可以是一段读书笔记的分享。
我对于好书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至少有一点可以影响到我的思想,让我愿意后续拿这个观点去分享。
所以,阅读一本书,找到一处可以分享的地方,这是基本要求。这就和你每天用一张照片来概括当天的生活经历一样,要求不高,但是做到的人不多。不过还是希望你能做到。

❤拓展阅读:

《人生护城河》:越到人生危难时越要写作,写作能救人于水火之中,还带来源源不断的睡后收入。

《人生护城河》辉哥:下班后写作年入百万,分享3个日更秘籍

❤️ 更多文章回看:

33岁,开启自由职业,我重新理解了自由
34岁,自由职业1年后,我总算有了一点点松弛感
我34岁,靠读书写作改命,这一点越早开窍越幸运
【必读】《100篇!墨花书评、写作干货、书评营学员上稿文章、成长收获文章大汇总》
🔺欢迎加以上二维码,围观朋友圈,领取100篇《跟名家学写作》干货资料。


我做过记者、财经编辑,结合写作10年的经验,做了“墨花60天书评写作训练营”。
799元的书评写作营=1套写作课+2个月深度共读三本书+专业点评文章(优秀作业推荐上稿)。
第20期将于12月上旬开营,欢迎提前报名❤

墨花读书
写作导师,曾任头部财经自媒体资深编辑,国家级媒体记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