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写作,是让文字缓缓流淌出来

文摘   文化   2024-09-25 20:12   浙江  
嗨,我是墨花。
一直以来,我有两种写作状态。
一种是按照写作的常规流程:①找一个爆款或有讨论性的选题;②找素材;③列提纲;④加工素材完成。
另一种则比较奇特,往往是因为内心的一个感触,让我有话想说,于是借由文字让那些内心的声音缓缓流淌出来。
我自己常常在这两种写作模式间切换,也说不清孰对孰错,但我知道自己更喜欢第二种。
因为第一种写作,多数时候是“完成一个写作任务”。
而第二种“由心而发的流淌式”写作,常常进入心流,这是一种创作,无关“我到底能写出个什么结果”,但关乎“我正在向外界传达内在的声音和观点”。
也是最近,我参加老黄(黄有璨)的线下私房课,对第二种写作方式有了更多体悟,老黄说——这是一种自然流、本我流式的输出方式,这种流淌式写作,才是做个人IP的正解。

01
写作,先写给自己看
老黄的线下课中,带我们做了一个练习——跟对面的同学讲童年时的一件往事,讲述过程中会被忽然打断,被打断时需要重复刚才在讲的那句话。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往外说,一下子被打断时,根本记不得自己刚才说了什么。
这是老黄教我们的——说话的语速慢一点,慢到让自己听见每一个字。
我以前有一个习惯,会把一些我与别人的对话录音,以免事后记不得当时说了啥。当我真的去回听时,会惊讶于“天呐,我竟然说了这些……”。
这是因为,当我在表达时,只顾着“巴拉巴拉”往外说,十分急切,语速很快,一味地想要表达。
这种想要迫切表达的背后,藏着一颗“想要被爱,被看见的心”。
可老黄告诉我们:说话的速度慢一点,先说给自己听,自己是第一个听到话的人,也是最该听到的那个人。
我们都太想要被看见了,可我们首先看见自己了吗?
说话如此,写作也是如此。我们都太想要自己的文字获得关注和流量,但我们真的喜欢这些文字,以及背后的自己吗?
自己才是第一读者,也是最值得珍视的读者。如果这份文字都不足以打动自己,又如何能打动读者呢。

02
走心的文字,阅读量低怎么办?
接下来,大家会遇到一个困扰——“获得流量”和“写出我心”如何兼顾?
我想要追流量追爆款,可内心并不认同这些内容;当我去写自己有感触,有深度的文章时,又没什么流量,怎么办?
我想,并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但这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你的写作,到底是向内求,还是向外求?
向外求的做法是:找爆款选题,搜寻素材,并完成文章。
向内求的做法是:找到内心的感触点,借用文字这个工具把这份感触呈现出来。
这两者很难平衡,但一定可以选择。
如何选?也没有对错可言,两种都可以选。老黄的结论是:这取决于你要给自己发一张怎样的身份牌。
这两者背后对应的是两种人:1.流量型玩家;2.内容创作者。
如果你选择做流量型玩家,那么流量>内容,寻求爆款,追逐热点和爆款,不断快速找到行之有效的内容结构或讨论,快速试验+复制,紧跟趋势变化,用最快的速度拿到结果。
而如果你选择做内容创作者,那么就不受爆款和热点的干扰,内容>流量,注重内容的“独特性”和“自我认同感”,这份创作的源泉来自于内在的触动、好奇心和思考,并且要保护好自己的表达欲。
可以说,这两种做法都在寻求确定性,是两种不一样的确定性。
第一种,寻求外部的确定性,希望阅读量和粉丝量上涨,想寻求一个确定的数据结果。
第二种,寻求内部的确定性,希望我持续通过写作认识自己,挖掘自己,成长自己。
以上两种,我都写过很多。但现在我坚定地选择第二种,要把确定性长在自己身上。
因为数据是不可控的,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犹如“玄学”,如果一味迎合阅读量,往往会导致写作时内心的不自洽。
牺牲掉这份“自洽”,对于一个内容创作者来说,是很可怕的事,久而久之会失去表达欲。
相比之下,选择内部的确定性,认识自己,挖掘自己,成长自己这件事值得做一辈子。
这背后关乎“我未来几十年的幸福感”,关乎“我是谁,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关乎“天地如此大,我将如何安身立命”。

03
写出我心,也可以出爆款
写出我心,是不是就不可能出爆款呢?
不是的。
当你的文字带着你独特的思考,走进了读者的心,同样可以撬动机器算法,获得爆款。
这一点,在我自己和不少书评营学员的身上得到了印证。
列几篇我的案例,文字缓缓流淌后,获得高阅读量的文章。
我拒绝了3000元/篇的长期约稿,说说心里话
《33岁,开启自由职业,我重新理解了自由》
“我们是过命的交情”,段睿对蔡磊的成全,惹哭无数
蔡志忠:我过了普通人的十辈子,告诉你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
在我的学员身上,这样的案例很多。
比如,一位书评营年卡学员,参加书评营之前,内心能量较低,跟着书评营持续阅读,慢慢地内在能量上来了,从读书笔记开始写,再到书评长文。
从个人成长书籍的书评,到文学书籍的书评,她内在想要表达的声音不断明确。现在,她的年卡已经学完毕业了,公号涨粉过万,光是写自己的个人故事,就写出了好几篇10万+爆文。
▲注:想要看这位学员文章的读者,可以联系我
当然,必须要指出的是,写出我心可以撬动机器推荐,但并不是篇篇都可以。毕竟就算追逐流量的写法,也不是篇篇都能获得流量。
所以,不必强求每一篇文章都获得推荐,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只会让内心越来越浮躁。
还是那句话——坚持“写出我心”,在持续的写作中,让自己的身上长出更多确定性。
而据我观察,现在越来越多拿到结果的自媒体人,都符合这一点,他们的内容兼具独特性、深度,也拿到了不错的流量,即便没有爆款,也能依靠内容的强粘性获得不错的变现。
这背后,过往的他们都花了很多时间成长自己,不断做事训练能力,如今他们借助自媒体这个工具,放大自己的专业和优势,持续获得变现和影响力。

写在最后

记得前不久咨询老黄时,他问:十年后,你想过什么样的理想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于理想生活,我还没有具体的想象。
当时我下意识冒出口的话是:我希望成为一个表达者。
我有时感觉自己如同一个“管道”,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然后把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读者则借由我的文字,获得一些启发,得到一些共鸣或力量。
这就是我努力想去做的事。
如果你也喜欢写作,那么从现在开始写,为自己而写,让文字缓缓流淌出来,首先借由文字,去看见自己。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 更多文章回看:

内心的焦虑,是写作最大的敌人!

冯唐:这类写作者只需要尽情表达自己,就可以成为作家

【必读】《100篇!墨花书评、写作干货、书评营学员上稿文章、成长收获文章大汇总》

🔺欢迎加以上二维码,围观朋友圈,领取100篇《跟名家学写作》干货资料。



我做过记者、财经编辑,结合写作10年的经验,做了“墨花60天书评写作训练营”。
799元的书评写作营=1套写作课+2个月深度共读三本书+专业点评文章(优秀作业推荐上稿)。
第18期书评营将于十一假期后开课,欢迎报名❤

墨花读书
写作导师,曾任头部财经自媒体资深编辑,国家级媒体记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