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现武大郎墓,开棺后专家说:我们冤枉潘金莲了,还让武大郎被嘲笑了800年!

文摘   2024-08-29 22:40   广东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加星标★不迷路】 

“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上身长下身则短,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这是《水浒传》里施耐庵对武大郎的描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又矮又挫。

潘金莲为了奸夫西门庆毒死武大郎的故事人尽皆知,甚至“大郎,喝药了”这一经典台词已经变成现在的网络热梗,“潘金莲”也成了放荡、不守妇道的代名词,被世人羞辱了几百年。

甚至,因为小说影响太大,后来河北邢台地区很多武姓人家都“不敢”跟潘姓女结亲。

1992年时,河北的武家那村出土了真实的武大郎墓,人们却发现,原来这竟是一场持续了800年的骗局?

01

武大郎的原型

很多人都以为《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莲不过是文学家的杜撰而已,但其实《水浒传》中的很多人物都有历史原型的。
《水浒传》采用的很多手稿素材都来自于《大宋宣和遗事》——
比如,宋江等梁山好汉就是取材于北宋宣和年间的宋江暴动,武松、李逵等形象源于民间杂剧……
那么,武大郎也有原型吗?清河县还真有武氏家族,而且是大族,家谱显示,祖先中确有个叫武大郎的人,娶的妻子也姓潘。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虽然是个受害者,但样貌被描写得一塌糊涂,境遇也相当悲惨,生前被害,死后又被迫戴了几百年的“绿帽子”。
所以武家后人始终咽不下这口气,想着但凡有机会,一定要为祖先正名。
终于,在1992年,考古学家在征得武家人同意后,对武大郎墓进行了发掘,给了武大郎真身“诉说”实情的机会。

02

棺木中的真相

专家们对棺木进行检测,发现武大郎的尸骨身长1米8以上,是个十足大高个。

不对啊,小说中的武大郎不是身高不足5尺的“三寸丁谷树皮”吗?也就是只有1米5左右高。

而且棺材是楠木做的,一个卖炊饼为生的小商贩也不可能用得起这样的“高档”木材啊。

原来,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与小说中描述的相去甚远。
武大郎,名武植,先祖是在山西晋阳郡,还是殷商武丁的后裔,后跟母亲一起迁居清河县。
他自幼家贫,但却刻苦上进,最终考取功名,被委任为山东阳谷县的县令,成为一方父母官。
而且这武植不光才学出众、为人正直,人长得也是高大威猛,所以被亲切称为“武大郎”。
潘金莲,也确实是武大郎的妻子,但跟小说中更是天差地别。
她并不是丫鬟出身,而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在被许配给武植后,潘金莲和夫君郎才女貌、恩爱非常,根本没发生什么私通、杀夫的丑事。

而且,潘金莲深明大义,不仅持家有道,更是跟丈夫一起扶危济困、兴办教育,深受老百姓敬重。

我们至今仍可以从武植墓的碑文中窥探他的功绩:“公(武植)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继……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举万民伞敬之。”

可就是这么一对“模范夫妻”怎么就被“黑”得这么惨?

03

《水浒传》为何诋毁武大郎夫妇?

这一切都得从一个谣言说起,谣言的散布者叫黄堂,他还是武大郎早年间的好友呢,在武植求学时曾接济过他。

后来黄堂的房子意外被烧毁,生活变得困顿,听说曾经的小伙伴武植当上了县令,于是就来投奔他。

黄堂想着以自己跟武植的交情,怎么也得给自己走后门谋个一官半职,可是武植好吃好喝招待他,就是不提“走后门”的事。

黄堂心里非常不满,认为武植“忘恩负义”“狗眼看人低”,一气之下回乡了,一路上就开始编造武植和潘金莲两口子的坏话。

武大郎不再高大,个子矮了人也猥琐了,潘金莲呢,直接被造了“黄谣”,跟武植曾惩办过的一个叫西门庆的恶少扯上了关系。

本来以黄堂一人之力,谣言还不足以有那么大传播力,但武植曾经得罪过的那些地痞流氓也纷纷添油加醋,加入传谣的队伍。

没多久,武植夫妇的“劣迹”和“花边新闻”被传得沸沸扬扬,二人声誉受到极大损伤。

黄堂出了一口气,得意洋洋回到家,却发现被烧毁的房子竟然翻修一新,妻子说这是武植派人来做的。

黄堂明白了武植的好意,知道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可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武大郎和潘金莲的“丑事”早就传开了,他想阻止都无能为力。

这事还被收入民间故事、八卦新闻的汇编册子里,后来又被施耐庵写入《水浒传》。

这下,武大郎和潘金莲更是百口莫辩,硬生生被污蔑了几百年。

后来,施耐庵的后人施胜辰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之后,还专门赶来向武大郎的后人们道歉。

他为武家做了十六幅画并且配上了诗文:“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家祠堂断公案,施家欠账施家还。”

 -End-


你若喜欢,点个关注和在看 

夜半读诗
闹处读词,静处品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