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是什么,何为籍,何为贯?我们为什么要填籍贯?

文摘   2024-08-30 23:15   广东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加星标★不迷路】 

生活中我们填写一些文件,比如上户口时,常常需要填“籍贯”。

有些人会困惑,到底该怎么填?是填出生地,还是父亲居住地,抑或祖父居住地呢?

即便填对了的,也时常有些疑问:籍贯这东西,在现代社会到底有什么用呢?

01

什么是“籍”,什么是“贯”
何时合到一起的?

其实,我们常说的“籍贯”,在古时候是分开的两个概念:贯才是用来编户的,如乡贯、里贯;籍是分贵贱等级的,主要指役籍,即一个人及其祖先所从事的职业类别。

先说”籍“,《说文》中这样定义:籍,簿书也。”咱们现在经常说国籍、学籍、党籍,都隐含这个意思,即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

古时候,天下百姓都是给皇帝打工的人户,大家都要被编入某个”籍“里去当差服徭役。

一个人的“籍”,指的就是所负担的徭役的种类,地方官就按照这种“籍”来征收徭役。
比如,唐朝的时候,有承担产盐徭役的亭户,还有承担织造徭役的绫织户、承担建造徭役的工匠户等。
古代的制度是“役皆永充”,就是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更改户籍,比如在军籍的就得世世代代去当兵打仗,父亲负责煮盐的,儿子也得继续煮盐。

而且这些籍也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比如乐籍就是从事歌舞演艺行当的人,是下等籍,不得参加科考,想冒充别的”籍”也不行,一经查出会受到严惩。

这实际是封建统治者控制人的一种方式:立了大功可以抬举你,给你改个高等的籍;犯了罪就罚你的妻女家眷“充入乐籍”供人取乐,或是“贬为某籍”等。

再说“贯”,古代的贯,更接近现在“籍贯”的意思,比如你问一个古人他的出生地,他会说“贯”或者“乡贯”“里贯”,而不说“籍”或者“籍贯”。

白居易在《新丰折臂翁》一诗中写道:“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其实“贯”这个字现代人也很熟悉,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一贯钱”。
贝代表钱,整个“贯”字的象形就是把钱串起来,后来就引申出“联络串联”之意

贯,虽然没有等级差别,但也不能随便更改、假冒
到了明清时期,有时候文字书写上会省写,比如“发回原贯原籍当差”,一般可以省写成“发回原籍当差”
渐渐的,“贯”与“籍”开始混到一起去了。
而且雍正朝时开始“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籍“不再用作派差役,”籍贯“也越来越趋向于登记户口用途。

02

“籍贯”怎么填?我们为什么要填籍贯?

那么“籍贯”到底该怎么填呢?

所谓籍贯,指的是祖父(爷爷)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填至县级行政区划就可以。

所以,籍贯跟出生地、户籍地都不同,代表的是祖辈的居住地。

那你说一定要从父亲这边吗?一般默认从父,个别特殊情况也可以从母系,没有死规定。
另外让很多人困惑的是:为什么一定要填籍贯呢?有了出生地、户籍地还不够吗?为啥还要爷爷的居住地?
确实,籍贯的作用在弱化,但它仍有一定的意义,那就是有了籍贯,我们才有了历史,有了过去,有了故土,有了乡愁。

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巨大,很多人对祖辈、故乡的印象可能早就淡化,甚至乡音和方言都说不上来了,但有了籍贯,至少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根”在哪里,这也是一个人很重要的标签。
此外,“籍贯”也能为人口迁徙流动的社会学研究和统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End-


你若喜欢,点个关注和在看 

夜半读诗
闹处读词,静处品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