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橡树 | 战略面上再看南京会战——你能想象,一个贫弱农业国家为抗战求存有多么努力吗……
健康
2024-11-30 14:18
四川
流浪的橡树俄乌战争合集
(更新至9月23日)
切·格瓦拉,书写理想与激情的不朽的2B铅笔
德浪河谷之战:美军“搜索与歼灭”战略,激战帷幕拉开……
从“宁远大捷”、“登莱事变”到孔有德投敌,明朝自己玩死自己……
特朗普,一位重商主义者,美国史上最“危险”的总统
俄乌战争观察:震惊、迷惘、愤怒、委屈的乌克兰,在冬季战争,其实不会孤单……
俄乌战争观察:乌克兰再刷单日伤俄新高,胜败就是不讲和,才可能站着谈判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再起大规模无差别轰炸,英法德的“援乌”竞争
俄乌战争观察:英美“含糊的远程打击授权”、乌克兰的1000天为孩子而战
俄乌战争观察:“暴风阴影”导弹继续跨境袭击,莫斯科情绪相当稳定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核威慑”战略,特朗普“停火计划”,乌克兰的绝地反击
俄乌战争观察:冬季决战进入高潮,深陷三面合围的乌克兰孤军……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执念战争或“战略投机”,英法预备介入“干涉”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再起大轰炸、美国对俄乌战争立场发生重大转变
国军第87师、第88师为当时装备、训练最好的精锐部队,全程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两师伤亡近2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1937年11月30日,淞沪会战之后的抗战全局简况图。黑线为主要铁路线,红圈为日军占领地,红箭为日军攻势,黑箭为假设日军攻势;篮圈为我军战略集结地。
2024年11月30日,俄乌战争继续第1011天,乌克兰“入侵”俄境第116天。
俄乌战争继续在极度压抑、血腥、模糊的气氛中胶着,时间流逝,又临近了
南京会战及南京陷落、南京大屠杀的忌日。
我不是抗战的亲历者,但是我的曾祖及其兄弟、祖父及其兄弟、父亲及其兄弟等家族三代,都是抗战的亲历者和反抗者,经由他们或留下抗战的文章、照片、漫话等等,或者对开展这段历史感触更甚……
日有所思,于是,
金戈铁马,峥嵘杀伐,尸横遍野,血腥冷酷的战争景象,总会在寒冬的夜里潜入梦境。
不知不觉,又到了南京会战的87个纪念日了。
这是被人遗忘,或者被人记忆的日子。
此前,我写过较多关于南京会战及南京大屠杀的文章。也收到不少朋友质疑关联的三个问题。
一是质疑
那时国人心智混沌、性格懦弱,怯于反抗。
二是质疑唐生智的指挥。
三是质疑南京会战战略价值及是否可以放弃会战。
就此三问,我常三思,尝试作答。
最早,我也曾经认为南京会战及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主因,除却侵华日军毫无底线的战争犯罪之外,也站在“上帝视角”,惋惜认为那时国人心智混沌、性格懦弱,以至数个持单发步枪的日本兵,即可耀武扬威押送数以千万计中国军民前往屠场受难。
后来,我看了更多相关抗战及南京会战及大屠杀资料,以及包括张纯如先生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等多本相关作品,对南京会战及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也就有了新的理解。
于是,我能够以身置地,用常人的眼光回望那次灾难。
无疑,就常人的自然和正常心理而言,既有基于无知无畏的越自信,越无畏,越无畏,越强大;同样也有知而生畏衍生的顺从、软弱、退让、缄默。
我们都是常人,而不是神。
以常人思维很容易想象,如是
置身极端血腥与严酷战场,倍受
极端
寒冷、疲劳、创伤、饥饿、恐惧的煎熬,面对全副武装的
强大敌人的无情压制,谁又能有足够的体力和意志进行反抗?
可见,
南京会战及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与
国人心智混沌、性格懦弱无关,纯粹就是日本军国主义
强权推动侵略战争而衍生的历史悲剧
。
强大的无底线的暴力机器碾压所向,残兵平民有如羔羊,无辜死难,何其无辜。
再说网络军迷热议
唐生智的指挥
、质疑南京会战战略价值、认为国民政府当年完全可以放弃南京会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及大屠杀惨剧。
无言良久。
其实回望我在2019年以前的文章,也有类似观点。
但是,随着我对淞沪会战之后的抗战全局理解更深,也就看清了唐生智等人当时的无奈,也就理解了一个贫弱农业国家,面临强敌入侵,为抗战求存有多么努力。
这里,主要综合地缘、战况等,论述淞沪会战之后,国军已经退无可退,必须要在南京迎战日军的战略理由。
一、从军事战略上看,淞沪会战失败之后,日军侵略锋芒直逼国军战略要点,南京会战势在必行。
1937年11月18日,淞沪会战刚刚结束,日本天皇及军政高层在“不宣战”的情况下,以第1号命令公布了《大本营令》,成立了旨在“解决中国问题”的指挥对华全面作战的大本营。
所谓旨在“解决中国问题”,其实就是日本希望将战争控制在国际政治窗口之外,以一场一对一的“特别军事行动”,速战逼降中国。
这时,中日虽然没有宣战,但是全面战争已经事实展开。
11月24日,日本天皇召开了第一次大本营御前会议,通过了对中国的作战计划预案及“大陆第5号”命令,决意废除此前为控制侵华战争规模而确定的“制令线”,并通报日军华中方面军,“本部有坚强决心攻占南京”。
这样,
在淞沪会战结束之后,
日军上海派遣军、第10军等高级将领联合
制定《第二期作战计划大纲》,
派出多支部队追踪国军,谋划全面跨越“制令线”西征南京,扩大战绩。
12月1日,日本大本营正式下达“大陆第8号”命令,
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方面军司令官,以朝香宫鸠彦王中将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为日军进攻南京的前敌总指挥。
将
上海派遣军、第10军等
参战淞沪会战的日军编成华中方面军。
明确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这时,中国方面只有两个选择。
在南京及外围迎战日军。
放弃南京,继续撤退、转进。
然而,参考文前战况简图,
就战局简况而言,可以归纳三点:
1937年12月8日,南京,日军进犯南京和炮制南京大屠杀的四巨头(左起)长谷川清、松井石根、朝香宫鸠彦、柳川平助。
中国精锐教导总队养兵千日,却在南京会战挡在一线,几乎全军牺牲。
一是日军急于“速战决胜”,也就急于控制津浦线、平汉线,在津浦线实现华北集群及华东集群会师,在平汉线截断国军东集群退路和东西部集群的联系,一战迫降中国
。
这也是日本吹牛“三个月打败中国”的战略设定基础。
二是国军因为淞沪会战、南口会战、太原会战、保定会战等作战失利,被迫后退和转进武汉战略集结区、徐州集结区、苏浙集结区、郑州集结区、鲁南苏北游击区、晋西南集结区等,抢在日军第二轮战略攻势之前,完成集结和构建第二战略防线。
三是南京为水运、铁路、公路枢纽,可以辐射武汉战略集结区、徐州集结区、苏浙集结区、郑州集结区、鲁南苏北游击区。
鉴于
日本急于“速战决胜”,时间已为中日对抗的绝对“战略要点”。这样,国军必须设防南京,不让
日军过快占领南京,发声不可预判的战略危机。
综上三点可见,抗战突然爆发,日军神速推进,已经使得中国在政治、外交、军事、战争等多个方面难以从南京转身,因而不得不咬牙选择在南京与日本决战。
二、在政治上,南京为当时中国首都,得失直接关系国际形象、高层及各大政治集团的抗战意志、民众的抗战信心
。
早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之后,南京方面即针对日本可能发起侵华战争,在南京-上海沿线预备国防工事、准备南京会战方案、进行相应演习等等。
同时,南京方面还在外交努力,按照当时中国与苏联签署的友好条约条款、苏联顶层人物对中国的“
如果日本(侵华)将要取胜,那么我们将参战”等等约定,认为首都南京保卫战为事实上的日本侵华战争“将要取胜”的标志,
这样,国军坚守南京,可能会换得苏联出兵干涉。
此外,从淞沪会战结束到日本大本营正式下达“大陆第8号”命令,日军几乎不给中国军队预留备战时间,寻踪追击,相继突破江阴防线及吴福线、锡澄线,使得国军陡陷全面溃败架势。
这时,在南京-无锡-上海之间,既有从淞沪会战撤退下来的70万败军,军政机关及工厂、学校、物资等等;又有已经陆续抵达战区和正在行军途中的来自川湘后方的30万地方军队。
这是中国能够继续抗战的最后力量。
面临日军重兵星夜追击而来之危境,国军必然要尽快整顿军队、机关、学校、工厂、物资等等,分别向鲁、豫、皖、赣战场及武汉-九江等长江中游沿线战场、重庆进行战略转移。
然而,当时京沪杭地区每日遭到日军战机轰炸,本就孱弱的交通及市政体系惨遭破坏,已然崩溃,再加上抗战国军经历淞沪会战未得补充、休整,军队残破,军政山头林立,军令政令出自多门,
指挥系统叠床架屋,使得军事行动和作战效率极低。
数百万军民淤积在京沪杭战区迟迟不得疏散、战略转移,实为中国抗战爆发以来最危险时刻。
险象环生,南京只能挺身而出。
就此,11月20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宣布迁都重庆。
11月24日,蒋介石签署命令,正式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任命罗卓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编组卫戍部队共14个师约11万余人,进行南京保卫战。
其中,从淞沪战场九死一生撤退下来的国军精锐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等部为南京保卫战主力,防守南京市区及幕府山、紫金山、狮子山、雨花台等近郊阵地;以第2军、第74军、第66军、第83军各2个师防守南京外围乌龙山、栖霞山、淳化镇、牛首山、龙潭等阵地。
在南京会战掩护之下,抗战中国之军队、机关、学校、工厂、物资等等则开始了空前规模的战略大撤退、大分散、大转移。
南京就此悲壮地走进了中国抗战史。
三、日本虽然夺得南京,夺得南京会战的战役、战术上的胜利,但是日军在南京会战却遭到七七事变以来的战略上的首次失败
。
现在的人,喜欢无视中日国力、军力差距,从战役、战术等方面去分析南京会战。
但是,任何无视当时国情、战况等等“上帝视角评论”,纯属书生奢谈,毫无意义。
诚如前文分析,当时中日军力对比悬殊,中国坚守南京求胜渺茫,之所以执意发起南京保卫战,实属迫于战略、国际政治和外交等等权衡考量。
战争大势所迫,南京唯有挺身而出挡住和滞阻日军战略攻势,尽量保障国军在武汉、徐州、苏浙、郑州、鲁南苏北、晋西南等地完成集结、预备第二道战略防线及著名的“第二棱线防线”,继续“持久战略”及长期抗战。
同时,南京会战以牺牲
精英军队为代价,掩护中国之抗战军政机关、学校、工厂、物资等等完成了战略大撤退、大分散、大转移。
87年过去,再看历史,无疑,南京会战牺牲惨烈,却又悲壮完成任务。
1937年
12月13日,南京沦陷。
回望历史,值得注意:
日本当年之所以不顾一切攻击南京,核心战略目标就是急欲兵临城下、逼迫中国政府“现地谈判”,实现“三月解决侵华问题”的速战决胜的战略目标。
为此,日本不惜集中陆军华中方面军之7个师团、2个旅团、日本海军第3舰队一部、以及其他炮兵、通信、舟桥、航空兵、辎重及兵站等,约20万军队围攻南京。
无疑,以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家之国力,以步兵为主的几乎介于现、近代化之间的军队,在极端敌强我弱情况下去抵抗、决胜当时有着陆海空绝对优势的现代化日军,从军事常识来看,南京会战全然没有一丝胜望。
因此,以现代视角、上帝视角,忽视当时中日军队装备差距、战力悬殊,夸夸其谈非要争论南京会战之得失,实属毫无意义。
从抗战八年的宏观战略视角去看,中国军队在南京保卫战的战役、战术面上惨败且付出极为惨重代价,但是,参战国军以弱敌强,浴血奋战,在中日战争全面展开的关键阶段,掩护了中国之军队、机关、学校、工厂、物资等等完成了战略大撤退、大分散、大转移,确属具备了极大的战略价值。
需知,从“九一八事件”、长城抗战直至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乃至日军西犯南京,日本大本营历来都是企图以战争压逼,“兵临城下”,迫使中国地方政府及国民政府“现地谈判”,谋求实现“速战决胜”。
然而,
南京会战之后,中国国民政府远走重庆,中日战争全面展开,就此,日本完全失去了以现地谈判实现“速战决胜”中国的可能。
也就是从87年前的12月开始,中日战争开始进入持久战轨道。
此后日本为彻底解决中日战争问题,就不得不继续拉长战线,继续扩大战争,逆长江西进,劳师远征,仰攻武汉、重庆。
可见,从战略上看,淞沪会战为日本陷入八年持久战的序曲,南京保卫战为正式翻开了日本陷入八年持久战的篇章。
仅此来看,日军发起南京大屠杀,除却有其“就地征收”、“不留战俘”等残暴命令,以及日军人文素质极差,纪律散漫等原因。
此后,战略失败极度刺激日军高层,或为泄愤,开动侵华机器对南京实施残酷报复。
当时,作为推动跨越“制令线”,扩大战争,进犯南京的日本天皇皇室朝香宫鸠彦王等日军高级指挥官们,他们都对全力一击迫降南京,谋取“速战决胜”充满想象。
然而,他们在惨胜夺得南京之后,眼见战略失败,心中失落、沮丧。
就此,这些日军高级将领戾气升腾,为了泄愤及压制中国人民反抗意志,也就悍然下令,纵兵屠城……
1937年12月10日,南京城下的日军。
综上所述,作为侵华日军头号主力集群,日军华中方面军经过南京保卫战,人员伤亡、物资消耗,急于补充。
同时,日军又受鲁、苏、皖、豫等国军侧翼牵制。
故而,日军难以在1938年6月以前,重组兵力继续尾随、追击国军作战。
南京会战之后,中国军队终于稍微摆脱日军连续攻击,得到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为应对日军第二轮攻势,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休整、补充。
同时,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南京会战顽强抵抗,迫使日本不得不继续向日军华中方面军投以重兵,日军就此形成了主力猬集南京及京沪杭地区局面。
战前,参考文前地图标注,华北日军兵力集中,控制平汉线、津浦线、平绥线,有着绝对的战略优势。
然而,经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日军战略重点转向长江下游,更适合日军机动作战的华北-华中地区反而成为日军次要方向,这也在无形中消化了日军控制平汉线、津浦线、平绥线的战略主动。
这样,在中日战争全面展开和夺取南京之后,日军为华北集群与华中集群完成联络,也就选择发起了台儿庄会战及徐州会战……
李宗仁、白崇禧、张自忠、汤恩伯等抗战将领率部在台儿庄会战再次重挫了日军,再度阻滞了日军攻势。
这样,等到日军再次增兵和重组兵力继续西进武汉,时间已经拖延至半年以后的1938年6月。
在南京的血泊中,中国愤然苦战,终于在武汉会战之后,将被动的抗战推向了对峙、持久的战争态势。
“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们讲和”。
持久战,无声诠释了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为抗战求存的艰辛、坚韧的努力,可谓中国
苦耗日本、战胜日本的一线光亮……
一晃,经年。
远眺历史,在中国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南京及牺牲军民,已然隐落史河,然而,他们无需后人如何评价,那些失落的光荣、壮烈的抗战功绩总是不朽,总是应该让我等后人为之仰望,敬重。
流浪的橡树·广都铭贤堂
2024年11月30日。
流浪的橡树
人性崇尚自由——【原创】橡树公众号。历史,杂文,文艺,诗歌,闲谈。切磋交友。
最新文章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从特朗普、莫斯科、“科技寡头政治”的关系,看正在进行的“稀土战争”……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乌东战场解读,特朗普与莫斯科“双向奔赴”、一次“沙文主义”的私奔……
橡树 | 特朗普“神话”背面:回望“多哈和平协议”和阿富汗撤军……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与特朗普的“和平底线”、乌克兰频发的“抗战腐败”案件……
橡树 | 特朗普桌面下的暗流涌动,“围城”波克罗夫斯克,乌克兰在秋冬等来胜利的曙光……
橡树 | 生日阅读《铭贤校友录》,往来百年,人世苍茫,唯感谢父母馈赠的生命、天性……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解读近期波克罗夫斯克战场态势,看“沙文主义”沉渣泛起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从刀郎、“网红总统”,泛论战争背景下的马斯克的宏大愿景……
橡树 | 北洋历史拐弯处的往事:从府院之争到“西原借款”、军阀混战……
橡树 | 特朗普2.0讲演,吹响“再次强大”的号角,又或者“寡头与商贩”的狂欢……
橡树 | 北洋历史拐弯处的往事:府院之争,北洋民国全面坍塌的“要命”炸点……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英乌百年友好协议,俄伊战略协议,乌克兰枪打莫斯科“脚趾头”……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波克罗夫斯克不能失守,乌军“烟头攻势”,卢比奥第一颗“软蛋”……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波克罗夫斯克会战帷幕拉开,或将决定战争走向……
橡树 | 从妙瓦底“电诈”重重黑幕看去,“反恐行动”刻不容缓……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特朗普“和平”战略谈,波克罗夫斯克大决战一触即发……
近期尽量不要随便网购!
橡树 | 流浪的橡树俄乌战争合集(含以哈战争,更新至1月10日)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特朗普的“王霸”梦,被“烟头”击中的俄超级油库……
橡树 | 回望蒋百里,抗日战略魂!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全景解析,1月5日,乌克兰发起库尔斯克反攻……
橡树 | 从周佛海丁默邨与李士群,漫话抗战前后的上海滩特工往事……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在失望中迎接希望,乌克兰在2025年的战略转机……
橡树 | 2025元旦,凡人过往,百年家国……
橡树 | 回顾2024年俄乌战争,在全球化与阵营化之间、在平民与草根之间,“历史性”冲突无处不在……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滑翔炸弹威力锐减,莫斯科“战争政治”陷入被动……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客机空难、冰雪战场,谁会想到那么多平民正被战争伤害……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俄人的民族性,在“且谈且战”框架,继续打打谈谈的战争……
橡树 | 流浪的橡树俄乌战争合集(含以哈战争,更新至12月25日)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在淤泥与寒冷中对抗,乌克兰的“斯大林格勒之战”的希望……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轰炸多国使馆,乌军最后的“临门一脚”的机会……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欧洲的“崛起”,库拉霍夫外围,绝望与希望交织的血战……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特朗普与莫斯科的“战略暧昧”,库拉霍夫战场的真相……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波克罗夫斯克凸现大决战态势,隐身“反凸出部”的反攻希望……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从托列茨克到库拉霍夫,绝望与希望交织,乌克兰人“温泉关之战”……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乌克兰以“烟头攻势”挑战莫斯科战略底线,库拉霍夫最后的决战……
橡树 | 回望第74军与南京会战——从屡败屡战的新编部队,走向抗战王牌“虎部队”……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全球战略的骨牌,或从叙利亚已经开始倒塌……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全球战略”遭到重创,俄乌新年“梭哈”波克罗夫斯战场……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从叙利亚战争说莫斯科全球战略,库拉霍夫的最后的守护者……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深陷绝境的库拉霍夫,乌军力战不退,以牺牲救赎家国……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美国援乌战略模糊,从欧盟到北约,各种势力正在助推乌克兰……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从叙利亚危机,看政治家与“网红”的博弈……
橡树 | 战略面上再看南京会战——你能想象,一个贫弱农业国家为抗战求存有多么努力吗……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再起大轰炸、美国对俄乌战争立场发生重大转变……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执念战争或“战略投机”,英法预备介入“干涉”战争……
从参谋本部到陆军大学,日本的战争贩子是如何炼成的?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冬季决战进入高潮,深陷三面合围的乌克兰孤军……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核威慑”战略,特朗普“停火计划”,乌克兰的绝地反击……
橡树 |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从日本金融战,到偷袭珍珠港……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