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流浪的橡树俄乌战争合集(更新至9月23日)
切·格瓦拉,书写理想与激情的不朽的2B铅笔
德浪河谷之战:美军“搜索与歼灭”战略,激战帷幕拉开……
俄乌战争观察:北约,第三个战争主角和裁判……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政略烟雾,乌军防线尚在,“斯大林格勒”大战帷幕拉开
俄乌战争观察:朝鲜“超级炮仗”和波克罗夫斯克会战走向
俄乌战争观察:乌克兰再刷单日伤俄新高,胜败就是不讲和,才可能站着谈判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再起大规模无差别轰炸,英法德的“援乌”竞争
俄乌战争观察:英美“含糊的远程打击授权”、乌克兰的1000天为孩子而战
俄乌战争观察:冬季决战进入高潮,深陷三面合围的乌克兰孤军……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执念战争或“战略投机”,英法预备介入“干涉”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从叙利亚危机,看政治家与“网红”的博弈
俄乌战争观察:美国援乌战略模糊,欧盟和北约助推乌克兰……
俄乌战争观察:深陷绝境的库拉霍夫,乌军力战不退,以牺牲救赎家国
![]()
![]()
2024年12月7日,俄与北约的地缘战略态势简况图。
![]()
2024年12月7日,大马士革、霍姆斯、哈马与俄军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及叙利亚混战简况图。
2024年12月7日,俄乌战争继续第1018天,乌克兰“入侵”俄境第123天。参考上图,今天,叙利亚内战陡然升级,态势继续发生剧烈变化。叙利亚反政府军在神速夺取哈马之后,继续南进围打战略重镇霍姆斯及控制M-20公路,同时,叙利亚反政府军在南线、东线同时展开攻势,如此再进一步,即可围打大马士革……从莫斯科全球战略去看,这个态势非常利好北约及乌克兰。
无疑,突发叙利亚内战升级及反政府军快速推进事件,对莫斯科全球战略已经形成严重影响。或可认为,莫斯科全球战略的南翼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这里,为深层理解叙利亚局势与俄乌战争关系,需要稍微理解莫斯科的全球战略问题。叶利钦之后,莫斯科一直采取了含蓄而又非常积极的“继承苏联遗志”的全球战略。综合俄国历史、军事等情况,莫斯科此举在北约看来,就是一个直接危急欧洲及地中海的典型的攻势战略。故而从2014年至今,北约也是加强了北欧及波罗的海沿岸、东欧、东南欧及土耳其的防御体系构建。这是冷战结束之后一次事实上存在的俄与欧美的战略对峙。可见,网媒所谓莫斯科“加入北约和示弱未遂”,这才不得已对立北约等等说法,确实没有战略逻辑。无疑,只要莫斯科怀揣“苏联遗志”及全球战略,两者对立就势不可免。于是,莫斯科如要坚持“继承苏联遗志”之全球战略,就需要“继承苏联地缘遗产”,构建和必需背靠五个主要战略支撑点。 第二是战略东翼及面向北欧、东欧、波罗的海及沿岸地区的白俄。 第三是战略东翼、东南翼及面向东欧及东南欧、黑海的乌克兰。 第五是战略东翼,伯力和海参崴等远东地区及朝鲜半岛。无疑,只要莫斯科继续坚持全球战略,五点支撑也就缺一不可。其中,莫斯科一直将白俄和乌克兰视作“战略禁脔”,不允北约“东扩”染指。截止2014年以前,莫斯科全球战略在欧洲方向凭借白俄和乌克兰与北约北翼、东翼、东南翼及南翼形成战略对峙态势。然而,2015年之后,乌克兰政局动荡和变革对莫斯科全球战略形成重大影响。参考上图,可见即便芬兰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加盟北约,莫斯科还是可以继续依靠彼得堡及本土、白俄为战略支撑,对抗北约北翼、东翼。叙利亚局面大乱,乌克兰战事胶着,近期极度撕裂莫斯科战略。但是,如果乌克兰方向发生巨变,莫斯科就将失去向东欧、东南欧及黑海沿岸地区、中东地区的战略支撑点。如果说得难听,就是莫斯科全球战略突遭“拔牙”和面临重大危机。
简单地说,失去乌克兰,莫斯科“继承苏联遗产”的梦想或就即刻破灭。于是,为了“拯救”梦想,从2014年至2024年,莫斯科无视全球舆论哗然,还是以冲突和战争强势干涉乌克兰政治走向。
就此可见,何以莫斯科对芬兰等北欧及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相对平淡,却对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表情无限紧张,原因一目了然。俄乌战争胶着千日,莫斯科如是冷水浇头,依旧沉浸“继承苏联遗产”梦想,如今,再遭叙利亚突发事变,如是“滚水”泼面,莫斯科“继承苏联遗产”梦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又该如何应变?近日,莫斯科开始撤离在叙利亚的俄侨,但是没有撤离叙利亚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迹象,并且婉约通知阿萨德政权,因为“俄方现在还有其他战略优先事项”,故而对叙利亚只能有限干预。无疑,莫斯科此刻正在“飞快动脑”,战略评估是继续俄乌战争,或者,尽快抽兵,抢在阿萨德政权尚未崩溃之前,武装干涉叙利亚……12月6日,美海军“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出现地中海东部海域。同日,莫斯科在早些时间通报美军之后,也从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调动“戈洛夫科海军上将”号护卫舰以及“新罗西斯克”号潜艇等10艘舰艇,在地中海东部海域进行了高超音速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发射演习。此外,俄军还在调集S-400和Tor-M1防空系统加强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等。无疑,莫斯科顾忌俄海军战略力量投放的彼得堡及加里宁格勒-叙利亚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体系影响,尤其塔尔图斯海军基地与克里米亚互为依托的战略关系,即便犹豫再三,只要“继承苏联遗产”不灭,莫斯科断不会轻易弃舍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这样,莫斯科只能从乌克兰战场抽调兵力“填空”叙利亚。然而,莫斯科深陷俄乌战争泥淖已近三年,难以两线作战,偏又遇到了特朗普的“24小时停火及和平计划”的机会。
于是,莫斯科既然抓住门缝,当然就不会轻易示弱和放弃赚取最大收益的机会。最大可能,就是莫斯科尽量以锁闭土耳其海峡以外的舰队为主,维持叙利亚态势,维持大马士革及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现状。这样等到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莫斯科在争取俄乌战争及谈判等问题尽快有了眉目,也就可以腾手重点解决叙利亚问题。12月6日,俄与白俄签署了两国新的“联盟国家安全保障条约“。条约专门注明,俄方明确将白俄纳入“核保护伞”,并且将在2025年6月以前,在白俄境内部署战术核武器及”Oreshnik”弹道导弹等……无疑,这是莫斯科面临诸多危机,为警告欧美和强调“继承苏联遗志”的全球战略,打出了一张明牌。12月6日,泽伦斯基和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在基辅举行“火箭无人机”展示仪式。然而,莫斯科被乌克兰和叙利亚等多方牵扯,决策犹豫,心神不宁,诸多窘迫还是可以想象。纵算在特朗普候任及美国战略方向不清的时刻,这个态势对欧洲和乌克兰而言,就是难得的战略反击机会。于是,叙利亚局势大变数天,乌克兰、英、法、德及美军“鹰派”似乎有所默契,都在加紧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进行反击……
12月6日子夜,疑似乌克兰以最新Palianytsia“火箭无人机”+波兰援助新型“Gavia”无人艇向克里米亚大桥发起联合袭击。乌克兰要在黑海地区完成类似高难度的精确打击,必然需要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得到英美军相关情报和数据支持。目前,综合俄乌双方开源消息,大桥遇袭致使“车辆交通已暂时停止”之外,其他情况不详。那么,相比此前零星打击大桥,这一次,乌克兰是否会在未来战事常态化攻击克里米亚大桥,开辟“远程精确打击”的非对称战场,对俄军南方战略后勤体系进行“深度打击”,确实值得重点观察。同日,泽伦斯基和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在基辅举行Palianytsia“火箭无人机”展示仪式,这是一个“战略级”的新闻。
媒体对Palianytsia“火箭无人机”表述颇多,但是,究其性能而言,就是一款导弹+无人机混合武器,类似常规巡航导弹。此前,8月25日,泽伦斯基曾经在网络社交X上发布视频宣布研制“火箭无人机”,披露爆炸装药量约为数十公斤,威力为常规导弹10%-20%。同时,相比常规导弹发射后不能修正目标,Palianytsia“火箭无人机”具有强大的抗干扰、超低空飞行、突防及随时修正打击数据等等的优势。这样,参考最新公布数据,可知Palianytsia“火箭无人机”射程可达700公里,时速可达700公里,能够直接威胁包括相距乌克兰665公里的萨瓦斯利卡空军基地等20个参战机场,甚至直接威胁莫斯科及克里姆林宫……
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绝非乌克兰单方面神速研发完成,而是得到了英国等20余国家的“无人机联盟”的资金、技术、人员等等援助,在政治、外交和形式上,有了独立远程精确打击莫斯科的能力。这样,乌克兰“原创武器”得到北约作战体系及情报、数据等支持,用于实战使莫斯科无法迁怒欧美,实属换汤不换药的威力较小、射程更远的“暴风阴影”导弹或ATACMS导弹。参考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解释,乌军“使用外国导弹通常需要与合作伙伴协调”,这样,有了自我研发的Palianytsia“火箭无人机”,乌克兰也就能够独立行动,“对敌关键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乌克兰媒体介绍,Palianytsia“火箭无人机”已经在战场上做过5次实战测试,打击成功率极高,效果非常理想,并且成本远低予常规巡航导弹,能够频繁实施“烟头攻势”。战争进入2024年,乌克兰无人机得到英国等20余国家的“无人机联盟”援助,在无人机和飞手的数量、质量、应用种类等方面已经远超莫斯科。并且,乌克兰正在将俄乌战争从“机械化战争框架”引向“无人机战争”。然而,莫斯科凭借继承苏联的“联合国政治遗产”及核武器、常规武器及战争资源等遗产,一直以核威慑战略将战争压制在机械化战争框架进行,最大程度压制欧美援助,限制了乌克兰远程精确打击及高科技作战能力。于是,俄军凭借“夕阳武器”的火力优势、“动员兵”优势,毫无悬念在顿巴斯战场占据优势,以伤亡和损耗为代价,进行日拱一卒、每天百米的“蚕食攻势”。可见,打破莫斯科的核威慑及“机械化战争战略框架”,实属乌克兰抗战的绝对战略重点。
然而,随着Palianytsia“火箭无人机”横空出世,乌克兰也就为应对莫斯科核威慑,有了装置数十公斤类似核原料等“神秘炸药”,在理论上强势打击莫斯科等敏感目标的能力。12月7日,泽连斯基宣布丹麦援助的第二批F-16战机已抵乌克兰。这次援助数量不大,却为“孤军抗战”的乌克兰带来一抹暖意。
泽连斯基为此感谢丹麦援助和披露F-16战机最新战绩为“在上次大规模导弹袭击中”,击毁7枚巡航导弹。其实,欧美援助乌克兰F-16战机的关键不在于F-16战机眼前战绩如何,而是欧美及北约是否可能在2025年度,通过继续加量援乌F-16战机及配套援助预警机等,从而深度链接双边作战体系,让乌军真正完成北约化“跃升”。
乌军完成北约化“跃升”,也是乌克兰争取战争胜利之战略关键。当然,过去数天虽然莫斯科深受乌克兰和叙利亚等两个方向战略撕扯,但是,鉴于俄乌战争之主体依旧是机械化战争,俄军依旧占据地空炮火和“动员兵”人数优势,故而,俄军依然有足够军事资源组织攻势,强攻恰西夫亚尔-托列茨克-波克罗夫斯克-库拉霍夫-大新西尔卡战线……仅在12月5日-7日,俄军在托列茨克-波克罗夫斯克-库拉霍夫-大新西尔卡战线,就发起了至少200次战术小组及战术分队的攻击作战。
历史会记住2024年的冬季,乌克兰人进入了他们的抗战最艰苦阶段。
其中,库拉霍夫及外围战场经过激战二日,已经深陷俄军20-30公里的三面包围,态势最为险恶。
尤其库拉霍夫以南外围阵地,俄军已经夺取了叶列扎维耶夫卡,正在继续向库拉霍夫及外围罗曼尼夫卡、汉尼夫卡等乌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势。
参考上面库拉霍夫及外围战况简图:
篮圈为乌军阵地,红圈为俄军集结地、攻占交通节点和火控区,红箭为俄军攻势方向,可见乌军第33机步旅、第72机步旅、第79空突旅等部留守部队已经被约俄军分割包围。
对于乌军撤退至关重要的H-15公路也被俄军火力控制。
无疑,库拉霍夫及外围乌军已经到了不得不退和必须撤退的最后关头。
然而,从地图标图看到乌军坚守叶列扎维耶夫卡阵地直至失去,都是无忌后路被断,力抗俄军优势兵力正面平推,最终被兵力火力占有优势的俄军“挤出”阵地。
而后,乌军又在罗曼尼夫卡、汉尼夫卡等阵地一如既往继续死战。
至少,我综合诸多地图、战况和思考所看到的库拉霍夫及外围战场的乌军,他们身处绝境,确实没有后退。
网络的地图和数字,确实冰冷、单调。
然而,在冰天雪地和雾霾冷湿的库拉霍夫战场,那些或在激战,或已倒下的乌军官兵,确实非常真实、具象地诠释了一个事实。
确然,他们于他们的家国的危难中挺身而出,以自我牺牲完成对他们的国家和族群的救赎。
或者,这是他们最后一个冬季。
他们热气腾腾的生命与鲜血会凝为冰霜,融入黑土。
那么,他们为何不惧,为何不退,为何而战?
诸多疑问必然留在网络,总会让全球观望者的一部分,在事不关己的看客位置,终于会有些沉默、思考和稍微感悟。
最后,作为独立作者,非常需要和感谢好朋友转发。
遥祝冬安。
流浪的橡树·广都·铭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