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总算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挑战。
二、乌克兰在第三个冬季战争“孤军奋战”,继续打出“奇迹般战绩”。
俄乌战线近千公里,俄军占有兵力、火力的数量优势,全面攻势所向,乌克兰正面战场遭到战争以来最严酷的战略冲击……
不过,俄军攻势延绵千里,看似千头万绪,归纳其战略核心,重点攻势只在库尔斯克战场、波克罗夫斯克战场。
无疑,这个战场态势简明标注了莫斯科当前的战略走向。
其一、乌东战场态势深度诠释了俄乌战争的“政治动向”。
冬季战争,欧美援乌战略及乌克兰抗战都是深受美国特朗普新政方向模糊干扰,顾虑重重;同样,莫斯科在“战略顺境”却又陡遇叙利亚内战升级面临重大战略取舍,外交发声颇显焦虑形态。
1月25日,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声明,俄乌解决战争分歧极大,“没有谈判解决战争可能性”。
同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发声,却又称莫斯科欢迎“对乌克兰问题谈判的所有斡旋努力”。
虽然两种发声都以莫斯科的占领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等等叙事为基础,但是两种发声如此完全对立,纯属政治怪相。
就此推测,莫斯科或迫于当前形势,尤其需要“隐藏杀机”,争取特朗普白宫“和平计划”开辟更大缓冲空间,继而缓手从乌克兰战场调兵叙利亚,速战解决危机,巩固“战略南翼”,转而集中力量再回头对付乌克兰。
这样,俄军即便对乌克兰占有极大兵力和火力优势,又将战争“禁锢”在利于莫斯科的“机械化战争”框架,又有约数万战略预备队整装待发,却又碍于叙利亚局势、冬季放大顿巴斯后勤问题等原因,也只能将重点攻势放在库尔斯克战场、波克罗夫斯克战场。
2024年12月5日,库尔斯克战场。
其二,抢在2025年1月20日之前“收复”库尔斯克失地,为莫斯科应变特朗普的“和平计划”的战略框架的主要战略目标。
随着特朗普好日子渐进,库尔斯克战略价值凸显。
就此,莫斯科心如火燎,每日督战要求俄军完成目标。
从上篇《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从叙利亚危机,看政治家与“网红”的博弈》综述战况至今,5天过去,看似俄军“擂鼓冲锋”,声势极大,然而细看战场,却又发现态势变化极小。
原因何在?
综合12月1-5日(如上图所示)开源地图标识及俄乌双方战报,清晰可见,俄军确实集结重兵,多路强攻凸出部北翼科雷内沃外围、南翼苏梅核心防区等两个方向。
然而,受雨雾、淤泥等恶劣战场条件不利装甲集群机动、俄军难以补充坦克等重装武器等等限制,俄军即便投入空降兵第106师等精锐参战,也只能以“添油战术”,源源不断投入战术小组、战术分队,主要依靠防护力较差的BTR-82轮式战车、全地形车、摩托车及步兵发起攻势,效果泛泛。
期间,乌克兰调动预备队无惧俄军优势,发起逆袭,双方在多个方向野战数日。
战至12月5日,乌克兰兵力火力弱势,极难扳回战场主动。
同时,俄军数量优势明显,预备队似有保留,也乏力进攻。
这样,俄乌双方都是放缓攻势,再度形成战线犬牙交错的胶着态势。
其三、莫斯科需要在波克罗夫斯克攻势取得进展,凸显“强势”,争取叫板特朗普白宫和迫使乌克兰启动谈判。
确然,在2023年秋冬-2024年秋冬,俄军实施高消耗的机械化战争,也只能依靠罗斯托夫-顿涅茨克后勤线,在顿巴斯战场南线及阿夫迪夫卡-波克罗夫斯克轴线展开。
然而,即便俄军得到了罗斯托夫方向的最强力的后勤保障,并且在托列茨克-波克罗夫斯克-大新西尔卡战线,投入中央集群、东集群、第聂伯罗集群至少300个营作战群及20余万重兵,如此炮火洗地近年,虽然夺取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等要地,却并没有击垮乌军防御体系。
乌克兰以“机动防御”守护托列茨克-波克罗夫斯克-大新西尔卡战线,表现了极为强悍的战力。
其中,就在11月6日特朗普胜选之日至今12月5日,俄军不惜伤亡、物资,持续高烈度强攻一个月,最终,在在托列茨克-波克罗夫斯克-大新西尔卡战线,新占领土地不到800平方公里。
约等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一半。
堂堂的俄陆军上将及“特别军事行动”总司令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如此呕心沥血生龙活虎一番折腾,干的不过是“半个”县长的勾当。
实属战争史的笑谈。
战至12月5日,参考开源地图及俄军战报,可以确认俄军确实占领库拉霍夫大部,切断了H-15、O0510等库拉霍夫及外围多条公路,并且分段火力控制了乌军若干后勤线、撤退路线。
无疑,乌军库拉霍夫及外围守军已经被俄军分割包围,态势岌岌可危。
此前,乌克兰军情部门曾经向媒体开源俄军之军令情报,称俄军要求“伟大俄军士兵”,应该在最后关头,“保持冷静和自信,扣动扳机”,或者拉响手榴弹,“将荣誉维持到底”。
然而,在冰天雪地之间孤军苦战的乌军,没有督战军令,却又依旧死战。
如此激战数日,反倒是俄军凭借局部10倍兵力、火力占据战场绝对优势,急于决胜,却又累日受限战场淤泥雨雾,机械化部队难以机动和组织火力,只能一味驱动俄军“动员兵”发起步兵进攻……
蛮攻之下,俄军伤亡惨重,数日之间,都无法攻占深陷重围的汉尼夫卡、罗曼尼夫卡、叶列扎维耶夫卡(参考上图)。
难以理喻,乌克兰的库拉霍夫及外围守军的“最后决战”的牺牲精神。
难以理喻,莫斯科及罗斯托夫高层的不惜兵员伤亡的蛮攻战略。
我从来不去笃信媒体新闻、政客豪言、网传碎片视频图片等等,唯有综合详细战争资讯及战区地图,独立完成的分析与思考。
卫国战争,从来都是族群精英于危难中挺身而出,以自我牺牲完成对国家、族群的救赎。
如此远观俄乌战争,虽然传言诸多,但是,无论泽连斯基、西尔斯基、布达诺夫等军政高层,抗俄意志历来坚决。再看如今库拉霍夫及外围阵地,数千乌军深陷绝地却死战不退,这种热血族群,可以确信,绝不可能随缘了特朗普和莫斯科,轻易就低头服输。
无疑,特朗普期待的“和平”、和谈,终究是一场梦境。
相信乌克兰人会熬过这个冬季,毫无悬念拒绝“土地换和平”,继续他们的抗争和争取他们需要的公正的和平。
最后,独立作者,非常需要和感谢好朋友转发,遥祝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