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观察:冬季决战进入高潮,深陷三面合围的乌克兰孤军……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执念战争或“战略投机”,英法预备介入“干涉”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再起大轰炸、美国对俄乌战争立场发生重大转变
俄乌战争观察: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从叙利亚危机,看政治家与“网红”的博弈
2024年12月3日,俄乌战争简况图。黑色箭头为俄军主攻方向。点击放大参考。2024年12月3日,俄乌战争继续第1014天,乌克兰“入侵”俄境第119天。本文主要论述近期相关战争的欧洲政治与外交态势,推测俄乌战争将会继续胶着至2025年5月份前后,可能发生明确的转向。
11月至12月3日,特朗普“24小时停战及和平计划”搅起的一潭浑水,受此影响,北约、欧盟及英美、乌克兰等,都在关键节点及战略十字路口瞬间迷路,方向一时茫然。莫斯科得到最好战略机会,于是顺势浑水摸鱼,升级顿巴斯战场全面攻势,援朝核导技术及敏感资源,引入朝军部署库尔斯克等战场,重启和升级对乌克兰全域”无差别战略轰炸“,美英等放开援乌武器远程打击权限,莫斯科旋即以涉核“Oreshnik”弹道导弹实施报复……同时,美英德等情报部门综合近期诸如欧洲电视卫星受干扰、货运飞机诡异坠毁维尔纽斯机场附近、伦敦炸弹恐慌等反常事件,分析推定莫斯科与欧美国家已在“灰色地带”开始“秘密战争”……如此种种,都推动俄乌战争不断失控和向三年以来最险恶的路径运行。
如此态势,可见特朗普或为备受美国“铁锈地带”欢呼的“铁汉”,但是绝无可能在任期之内,凭借“24小时停战及和平计划”引领美国走向“再次辉煌”。反之,特朗普“24小时停战及和平计划”真如欧美媒体传闻,以绥靖和消费乌克兰取得“和平”,那么,这个“和平计划”也就成为精致主义和孤立主义锤炼的一根光棍,势必在未来四年,撬动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如此进入12月,短暂迷路、茫然的北约、欧盟等,对特朗普的“24小时停战及和平计划”表现了强烈反弹情绪。
欧盟正在从“欧洲共同体”,走向未来的“超级政治集团”。在特朗普胜选候任期间,欧美及亲莫斯科媒体都是继续发酵特朗普“24小时停火及和平计划”,普遍认为莫斯科虽然宣称持开放态势,实际综合莫斯科近期政治、外交、攻势升级等异动,都表现对谈判不感兴趣。同时,如是特朗普“和平计划”真如是媒体哄传,那么,谈判按照莫斯科设定进行,欧美必须停止诸多制裁和军援乌克兰,罢免乌克兰抗战军政高层,“无条件割让乌东四州”等,以屈辱条件换取“和平”。这对北约、欧盟、美国及乌克兰,无疑都是难以接受的战略失败。12月2日,欧洲理事会新任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上任伊始,就与欧盟高级外交官卡亚·卡拉斯在基辅会晤泽连斯基,之后,科斯塔在新闻发布会明确宣称,欧盟将在2024年12月完成42亿欧元援助,并且在2025年会“坚定不移”继续在经济、人道主义、军事等方面支持乌克兰。同时,科斯塔重申欧盟将继续对俄经济施压,启动第15项制裁方案,从2025年开始,每月从莫斯科冻结资产中划拨15亿欧元用以援乌。 这项决定对莫斯科而言,无疑一只苍蝇,被强迫和突兀塞入嘴里。无疑,能够在特朗普白宫战略未定之时,明确己方战略路线,这是欧盟不甘被动和预备更深介入俄乌战争的信号。同时,这也是欧盟从相对温和的偏重经济合作的“欧洲共同体”,走向未来的“超级政治集团”的信号。毕竟,特朗普、马斯克等人看到的战争,相距美国尚有欧洲、大西洋,相距甚远。
但是,在更了解莫斯科战略的欧盟英法等国政客们看来,战争就在身边,已经退无可退。也许就在特朗普任期,如是得到特朗普与莫斯科的双边“和平”战略“配合”,欧盟有钱有人有兵有地盘,如果再有担当,再有经营得当,或真摇身变为比肩美国的世界一极。12月1日,欧洲理事会新任主席科斯塔及多位欧盟高级官员抵达基辅。
就在欧盟“老板”科斯塔表态的同日,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也在呼吁美国继续援乌战略,并且警告特朗普,不能让“乌克兰被迫让步莫斯科而结束战争”。不过,在12月3-4日的北约外长会议,根据北约章程相关规定,大概将继续回避“向乌克兰发出入盟邀请”议题。无疑,俄乌战争只要持续,乌克兰很难短期内加盟北约,同时,北约是否向乌克兰“开门”,无关既定援乌战略。故而,随着欧美媒体不断披露特朗普“24小时停战及和平计划”的“潜水内容”,或有“限制乌克兰加入北约、欧盟”以换取莫斯科停火等传闻,沸沸扬扬之下,北约和乌克兰选在关键节点,热议“加盟北约”,完全是一次心有默契的应付特朗普新政策存在最大变数的战略斡旋。特朗普如果援乌,乌克兰即可按照“旧制”,继续战争。
特朗普如果拒绝援乌,乌克兰没有得到“北约保护伞”,当然也就不可能“暂时放弃土地”寻求“跪地求和”,只能继续战争。那时,“乌克兰加盟北约”、北约规则及“集安”约定、拜登白宫既定援乌战略等等,互为体系俨然枷锁,势必套牢特朗普,极难挣脱。这样,只要特朗普当不了卡扎菲、萨达姆,还算是美国的正常总统,那么,即便美国援乌战略或者会有波动,但是必将在2025年夏季战争之前,回转“援乌抗战”轨道。
故而,乌克兰眼前要问题,不是纠结特朗普特朗普“24小时停战及和平计划”究竟以如何方式浮出水面,而是应该着手考虑如何争取欧美援助,争取在2025年夏季战争之前扛住俄军攻势,维持乌东战线,争取更多“站着”谈判的筹码。一是资金援助,截止2024年12月,美国援助占据外援乌克兰抗战军费总额的6-7成。即便处于特朗普候任的政策模糊区间,12月3日,美宣布为乌克兰提供价值7.25亿美元、包括HIMARS弹药、无人机、毒刺和标枪导弹等的一揽子武器援助计划。同时,拜登还在任期最后向国会提请追加240亿美元,其中160亿美元用于补缺美国援乌武器储存,80亿美元用于产业投资,确保生产援乌武器产能等。无论如何,争取美援资金,都是乌克兰坚持抗战的主要条件之一。12月3日,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北约外交部长会议。12月2日,顿涅茨克战场,英法德等志愿兵与乌军一起训练。在俄乌战争的持久战态势下,乌克兰必须要争取得到美国等联合国主要大国等援助,在联合国政治体系争取得到政治和外交的最大主动。这样,战争期间诸多美援HIMARS火箭系统、ATACMS导弹、爱国者导弹系统、F-6战机等,以及英法援助“暴风阴影”导弹等,既有来路清晰的可视硬件部分,也有来路模糊的虚拟空间及“灰色地带”的不可视部分。故而,无论乌克兰每次实施“烟头攻势”精准重创俄军高价值目标,又或者俄军信息泄露而被乌克兰及早发现予以精确打击,俄军地面部队机动及导弹无人机等被干扰出现“迷航”等等,都需要美军在桌面下“亲自操刀”。2024年12月3日,美乌国防部长关门会晤,继续就乌克兰开展放了战略进行深度交流。按照美国军政体制常态推测,美军在军事技术和战略上的援乌行动,或者较少受特朗普白宫“新政策”影响。这样,以俄军目前有限高科技的“机械化攻势”,纵算凭借兵力火力数量优势能够日拱一卒,每日百米去“攻城略地”,绝无可能在2025年4、5月间夺取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赢得“特别军事行动”战略胜利的可能。
从这个视角去看,2025年5月,依然是观察战争走向的至关重要的窗口。12月2日,德国总理舒尔茨抵达基辅,会见泽连斯基,并重申德国对乌克兰抗战的支持。舒尔茨对媒体讲话,称“我想在这里明确表示,德国仍将是乌克兰在欧洲最强有力的支持者”,承诺在12月内援乌约6.8 亿美元的额外军火。目前,德国大选临近,但是相比美国大选浆糊一团,德国大选对援乌战略态度非常清晰。与英国一样,德国虽然经历拿破仑进攻俄国和苏德战争失败,但是,德国人受传统军事影响极深,对俄国人从来占有一定心理优势,尤其从地缘政治去看,更为俄国西渐战略的“天然敌人”。故而,随着俄乌战争持续千日和莫斯科西渐战略不断发力,德国似乎正在被时局唤醒。如总理候选人梅尔茨呼吁要求最后通牒,要求莫斯科停战,全面升级援乌战略等等。德军网站也颇多关于“不相信战争将在2025年1月21日会发生变化”、“必须为乌克兰做更多的事情”等呼吁。舒尔茨虽然相比梅尔茨更为保守,一直犹豫没有为乌克兰提供金牛座远程巡航导弹,但是,他任期的德国,依旧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援乌国家。无疑,2025年2月以后,无论舒尔茨、梅尔茨是谁上位,德国势必升级“援乌战略”,或在美国援乌政策摇摆阶段,走向援乌前台。可以肯定,乌克兰作为“欧洲之盾”,战后势必崛起为欧洲顶尖军事强国之一。
战乱“英雄出四方”,无疑,德国如是抓住战机,前景同样难以限量。12月2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伦敦市长宴会发表重要外交政策演讲。英国为乌克兰主要无人机援助国,帮助乌克兰进行“无人机战争”夺取极佳战绩。英国为援乌盟国之“灵魂”国家,重大影响欧美列强“援乌抗俄”战略。关于英国为援乌盟国“灵魂”国家的问题,我在2022年至今很多文章都有详细叙述,不再赘言。总之,截止12月3日,在特朗普“24小时停战及和平计划”搅起的一潭浑水的态势下,英国为援乌盟国“灵魂”国家的作用变得更为明显。12月2日,也就在欧盟“老板”科斯塔表态援乌,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警告特朗普应该援乌抗战,美国准备发出12月军援,德国总理舒尔茨抵达基辅和表态加大援乌武器份额的同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伦敦市长宴会发表重要外交政策演讲。
其一,强调英国“信赖、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声誉。其二,回应特朗普呼吁英国应该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做出选择。一直以来,每次说起英国为援乌盟国“灵魂”国家,总有质疑不断。或者认为英国工党内阁为标准“白左”,将英国变为“欧洲第一MSL”国家等。斯塔默在讲演中强调英国不会为因为美国政策变向,而“背弃这个世界,忽视一些盟友”,在“乌克兰为和平谈判做准备的时候”,欧美国家“必须继续支持乌克兰”,让乌克兰人得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云云。一如既往,在俄乌战争持久战、消耗战和态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无论首相易换数人,英国援乌战略始终笃定。其三,认清俄乌战争为欧洲和世界的政治主线,强调俄乌战争对世界格局和未来的影响。斯塔莫在讲演论及战争,认为“现在正在决定欧洲的未来”,并且提请人们注意,如果莫斯科赢得战争,“这对我们、对我们的大陆、对世界,将会意味着什么”。
无疑,相比移民三代从房地产老板逆袭政坛的特朗普而言,如科斯塔、马克·吕特、舒尔茨、斯塔默等人,无不是欧洲顶尖政客,他们如何评价特朗普“24小时停战及和平计划”姑且不论,但是衮衮诸公抢在12月2日为乌克兰密集发生表态,相信确有另外一番深意。他们之所以近期密集明确表态,或在千日战争目睹俄军表现更为自信,或从美国战略模糊和不确定的缝隙,有了走出“美国一极”阴影的政治意图……总之,综上所述,近期相关战争的政治与外交态势复杂、模糊,俄军全线每日百米推进,日拱一卒,看似取得极大收益,实则战争天平并没有完全倒向那方。目前,鉴于北约、欧盟及英美法德等已经事实性深度介入俄乌战争,投资巨大,故而他们近期密集表态,要坚定和继续援乌抗战,这也确定了俄军极难在短期内夺取更大战略优势。态势如此,推测特朗普“24小时停战及和平计划”也会必然泡汤。这样,俄乌战争将会继续进行,以对峙、胶着态势或至2025年3月以后,可能再次发生明确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