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刚刚,100亿“产学研1+计划”首批24个大学项目公布

文摘   2024-05-28 20:45   中国香港  
建设国际创科中心,香港正在加速跑。
今日,香港投入100亿的“产学研1+计划”首轮评选结果正式公布,香港八间教资会资助大学共递交了94份申请,最后共有24个项目入选。

创新科技署举办“产学研1+计划”签署仪式,

与24位大学研发团队代表签署合作备忘录

资助金额总值超过十亿元,涵盖健康及医药科学、新材料及新能源、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电机及电子工程、工程、先进制造、中医药,以及环境农业及海洋生物科技领域。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

在“产学研1+计划”签署仪式上致辞

各大学“产学研1+计划”入选项目数量

大学

入选“产学研1+计划”项目数量

香港大学

3个

香港中文大学

7个

香港科技大学

5个

香港城市大学

5

香港理工大学

2个

香港浸会大学

2个

由创科香港基金会发起的“香港青年科学家创业计划”中,共有四位教授团队的项目成功入选:他们是香港中文大学欧国威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郑子剑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曹之胤副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申亚京副教授。
按此查看完整首批“产学研1+计划”
资助项目名单




欧国威教授
康诺思腾首席执行官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项目名称:普及化手术机械人系统
领域:人工智能及机械人
公司简介:康诺思腾 (Cornerstone Robotics)是中国创新型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领导者,主要从事高端手术机器人的开发、制造与销售。公司核心团队由深耕行业的顶尖手术机器人专家和来自各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组成,具有丰富的医疗机器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临床转化和产业化的经验。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团队已攻克”卡脖子难题,完全掌握了机械架构、电气架构、软件架构、复杂算法和视觉影像等核心技术,实现了手术机器人底层技术平台的搭建。



郑子剑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
项目名称:下一代动力储能电池复合集流体的中试与量产
领域:新材料及新能源



曹之胤教授

创冷科技联合创始人

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

项目介绍:气候革命:用于实现绿色社区的新一代辐射制冷全方位解决方案

领域:新材料及新能源

公司简介:创冷科技(i2Cool)核心研发团队由香港城市大学能源及环境学院教授、博士及年轻科学家组成,致力于无电制冷技术(即被动辐射制冷技术)的研发及推广,以迎合减排趋势,推动全球节能科技的发展。2022 年 9 月,创冷科技正式成立,在此之前,团队已钻研被动辐射制冷技术超过7年。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良,终于成功将初始开发成本高昂的被动辐射制冷技术转化为价格便宜的商业化产品。



申亚京教授(项目申请人为香港科技大学杨雄教授,申亚京教授为杨雄教授导师)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项目介绍:机器人灵巧操作终端
领域:人工智能及机械人

一图了解“产学研1+计划”



01 计划介绍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3年设立“产学研1+计划”,又称RAISe+(Research, Academic and Industry Sectors One-plus Scheme),是创新科技基金(ITF)下的一项计划,旨在为八所教资会资助的大学的研究团队提供资助,帮助他们将研发成果商业化并成功创业。

该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化和实现研发成果,第二阶段是研发成果的商业化。资助金额从1000万港币到1亿港币不等,根据项目的成功申请,资助期最长可达60个月。


02 谁可以申请




申请者必须是八所指定的由香港特区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资助的大学之一,这些大学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与大学相关的研究团队负责执行项目,并且可以设立公司以便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和商业化活动


03 如何申请




申请时间

“产学研1+计划”每12个月邀请合资格大学提交申请两次。

具体申请流程可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一步了解“产学研1+”申请流程。


04 评审标准




创新与技术组成部分(第一阶段占35%,第二阶段占20%)

项目成果的商业化可行性(第一阶段占20%,第二阶段占35%)

团队的技术和管理层能力(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占20%)

项目与政府政策的相关性或整体社区利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占10%)

项目的财务考虑(第一阶段占15%,第二阶段占15%)


05 资助如何发放




资助将根据匹配基金机制发放,第一阶段政府与大学和产业界的匹配比例最高为2:1,第二阶段为1:1。资助款项将根据项目进度和实际支出情况分批发放,需满足特定的里程碑和绩效指标。如果项目进度不满意或违反了指导方针或项目协议,创新技术暑有权停止资助或终止项目。




加速香港科研成果转化,
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香港创科人才指数2023》指出,香港知识转移收益显著增长,经济效益开发空间大。

香港强大的基础科研实力是有目共睹的:拥有5所QS世界百强大学、5所研发中心、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以及InnoHK平台下28个世界级科研团队组成的研发实验室。

香港依托全球领先大学与科学家资源,在专利申请和学术产出方面都表现出强劲的势头,科技影响力备受国际肯定。2021/22 年度香港各大学知识产权相关收益之总和约为 29.9 亿港元,五年内增长翻倍(101.15%)。但无论知识产权相关收益还是衍生公司数量与国际顶尖大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经济效益之开发仍有不少增长空间。

*统计高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虽然知识转移收益显著增长,但是与其他全球顶尖大学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仅牛津大学 2021/2022 学年知识产权收入便高达 8.75 亿港元。


引入市场活水,提高教授创业意愿

《香港创科人才指数2023》指出香港创业氛围相对提升,学院派创业成为主流。
虽然创科文化尚未真正形成,对创新科技的认识还未达到,但在政府与各界的推动下,创科生态与文化近年来显着提升,在 2023 年全球新创生态系统报告(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中,香港初创生态排名上升至第二位。 
尤其香港各大学以行动积极响应香港“国际创科中心”之建设,鼓励大学研究人员与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香港各大学走出的创业公司数量在近五年间增长近 4 倍,截至2021/22学年,香港各大学走出创业公司累计总数为1,249间;学院派创业者占香港基因独角兽一半以上,成为香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本次“产学研1+计划”进一步投入100 亿元以激励产学研协作,鼓励更多私人企业参与或投资科研项目和科技创业活动,以期释放本港大学团队科研成果转化的潜力,推动“从一到 N”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
《香港创科人才指数2023》显示,资金与金融人才高度聚集香港,但对早期硬科技项目理解与耐心不足。硬科技项目一般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成果转化,科研团队或初创公司往往在进行应用研发到制造产品原型的阶段会面对资金不足的情况。香港的金融从业者和机构过往投资经验更多集中在金融产品、地产等方面,且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硬科技项目回报时间长及相对风险较大,市场化基金与投资人更愿意投资能在短期内快速得到应用的技术与初创公司。
此次“产学研1+计划”在投资配对当中,引入市场机制,第一阶段政府与大学及业界的匹配比例最高为2:1,第二阶段政府与业界的配对比例为1:1。这样的机制一方面促进市场化投资机构更有意愿参与与投资这些早期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能倒逼科研团队提早适应市场化机制,不过分依赖政府资助。
“产学研1+计划”是香港发展创科的一个缩影,曾经与“亚洲矽谷”失之交臂的香港,正在奋力夺回失去的时间。


創科香港基金會(Hong Kong X Foundation)是紅杉中國發起的公益基金會,作為紅杉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載體之一,兼具智庫與倡導型公益機構屬性,致力於推動香港創科生態發展,支持香港青年科技創新創業,並推動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香港創科教育中心(Hong Kong InnoX Academy)為創科香港基金會 Hong Kong X Foundation於2022年發起設立的一個創新型政產學研共建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面向香港及大灣區青年人,提供體系化的創新創業教育,以「賦能年輕人以無窮科技創新能力」為願景,結合港深兩地全方位資源,培養學以致用的創新領袖和創業人才。



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
由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及香港大学陈冠华教授,联合22位香港超级教授及科技精英创办。平台愿景是激发香港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促进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