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ub | 类器官·产学研投交流会暨香港科技园-生物医药科技培育计划开放日成功举办

文摘   2024-10-24 10:15   中国香港  

10月10日,香港X科技基金(HKX)与香港科技园生物医药科技培育计划(HKSTP Incu-Bio)联合举办的「类器官·产学研投交流会」暨开放日于香港科学园圆满落幕。来自香港及内地生物医药产业、学术、临床研究及投资领域的专家受邀汇聚一堂。

 活动现场大合影

活动开始,香港科技园转化研发所高级总监刘思雅博士、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联合发起人陈冠华教授分别发表欢迎致辞。

刘思雅博士提到,作为香港最大的创新生态,香港科技园公司已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公司入驻,其中有超过280间生物医药合作伙伴及培育企业,共计超过24,000名科技人才在这里工作。

香港科技园公司致力建设核心设施及提供一系列生物医药科技培肓及转化支援计划,并与众多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整个香港生物科技生态圈搭建了开放创新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香港科技园转化研发所高级总监刘思雅博士致欢迎辞

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联合创始人陈冠华教授介绍了目前香港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及活动主办方对生物科技的关注与支持。香港X科技基金是大湾区最活跃的天使基金之一,作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HKX与科学家创业者一起探索转化,促进香港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陈教授呼吁各位产业界以及投资机构,将更多目光投向香港。

香港X基金联合创始人陈冠华教授致欢迎

近几年类器官领域的新技术发展迅猛,突破性成果以及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得到科研界以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香港作为亚洲的科技创新中心,已涌现不少类器官技术在不同方向的创新。本次活动邀请了香港高校的五个类器官领域的初创企业,共同探讨类器官的转化及商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1.周易生物(Nordia Biotech)

糖尿病市场巨大,病人需长期用药,但现有疗法仍然有诸多不足。周易生物的CTO何一博士向大家介绍周易生物开发并优化的人多能干细胞来源胰岛类器官分化平台。该平台旨在模拟天然胰岛发育过程,使类器官三维结构自发生成,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此方法可大规模生产结构功能稳定的人类胰岛类器官,在保持胰岛类器官结构完整性的同时,功能性上更具优势。除了治疗糖尿病外,该产品也可用于医美减重、药物筛选及毒理测试。

 周易生物CTO 何一博士

2.比干生物(BiomOrgan)

比干生物独特的鼻类器官技术能够在培养板上重建和扩展整个人类呼吸系统,为生物医学和制药应用提供了最佳实验模型,包括疾病模型构建、药物筛选和个性化医疗致力为学术界和工业界提供高质量的呼吸类器官培养产品和基础服务。通过们的创新解决方案,呼吸系统领域的科学家在理解和治疗疾病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比干生物CSO 黄琳博士

3.卓汇生物C2iTech)

急性肺损伤(ALI)及其严重形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对全球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导致了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这些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严重的病毒感染,如禽流感H5N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以及细菌性脓毒症。卓汇生物的目标是通过简单的口腔拭子以预测新兴呼吸病毒的传染性和宿主反应,以及筛选治疗候选药物并开发用于治疗该综合症的分子

卓汇生物 CEO 陈志伟教授

4.GLOAS Limited

GLOAS 致力于革新药物及治疗的发现与开发,提供创新且可负担的医疗解决方案。其核心技术包括从人类组织和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衍生的类器官平台,用于药物毒性测试、疾病模型构建和治疗开发。这些平台能有效模拟人类生物学特性,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肝脏代谢紊乱、胆管疾病和感染模型。项目包括胆管芯片、胃肠道类器官、毒素筛选和抗毒素治疗开发等,显著提高了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的效率。GLOAS还提供hiPSC相关产品和服务,包括疾病相关基因编辑细胞系、毒性评估和疾病生物标志物检测等。

GLOAS CSO 吕志恒教授

5.迈康因科技(Oncoimmunostics)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以及第三大癌症死因。肝癌病人缺少精准的药物筛选方法,难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药物方案。香港大学万钧教授团队研发「仿生肝立方(Bionic Liver-in-Cube):肝癌和肝病的全面精准诊断平台」。通过三维生物打印仿制患者肝脏,快速评估各种传统药物和新兴疗法的功效和副作用,帮助医生做出精准诊疗决策。其独特多维度、立体化模拟肝癌与肝病微环境的技术平台,旨在推动深入发掘疾病免疫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加速发现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

迈康因博士后研究杨伟豪博士

类器官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与落地,需要众多业内人士的共同探索与创新突破,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产、学、研、投各界专家进行分享与圆桌交流。

分享嘉宾: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副主任委员——严俊教授
分享主题:类器官培养及药敏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严俊教授长期从事胃肠道肿瘤精准微创诊疗及类器官药敏的应用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参与制定《肿瘤类器官诊疗平台的质量控制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严教授从临床医生的角度,与大家分享类器官培养及其在结直肠癌药物敏感性测试中的应用,特别是在IV期患者中的潜力通过类器官药敏测试指导个体化化疗,以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实验包括比较类器官药敏组和传统化疗组的生存率,结果显示药敏组的患者有显著的生存获益。严教授还分享了影响类器官培养成功率的因素,如取材部位和新辅助治疗。最终目标是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验证类器官药敏在个体化精准化疗中的临床价值。

分享嘉宾:默克生命科学科研与实验室医药产业技术专家——崔晓语博士

分享主题:默克,您身边的创新型类器官培养专家

2017年类器官被Nature Methods评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年度技术(Method of the year),之后又登上Science期刊封面。近几年,类器官技术在肿瘤精准治疗、药物成分筛选以及细胞治疗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默克作为生命科学行业的全球领先供应商,致力于为科研、生物技术开发和生产,以及制药药物疗法开发和生产提供各类解决方案和服务。在类器官培养方面,默克提供水凝胶、细胞支架、类器官芯片、3D生物打印等相关产品。为肿瘤微环境共培养、高通量药物筛选等多种应用场景提供创新工具,支持类器官的研究。

分享嘉宾: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邓艳艳女士

分享主题:中国大陆关于类器官临床及商业化应用的监管政策及应对建议

2022年美国参议院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代化法案,取消了之前动物临床试验的严格要求,并建议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替代方案。邓律师提到,2023年被视为中国类器官标准化元年。《人肠癌类器官》、《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相继发布。

邓律师首先介绍了中国对类器官技术应用的监管逻辑。接着介绍了与类器官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针对类器官技术的合规性,提出了数据合规和伦理审查的具体建议,并指出了常见的合规风险,如采样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最后,建议类器官企业在遵循现有法规的同时,关注相关立法和标准的动态,以确保合规性。

分享嘉宾:耀速科技应用技术部总监——肖声平博士
分享主题:类器官芯片结合AI助理安全性评价和精准医学

耀速科技(Xellar)于2021年底于美国波士顿成立,是全球首家利用器官芯片结合高内涵三维细胞成像和人工智能进行药物发现的「3D-Wet-AI」生物科技初创公司。

肖声平博士提到,2020 年 8 月基于在Hesperos公司的类器官芯片上进行的药效试验数据和已有的安全性数据,FDA 批准了赛诺菲(Sanofi)的一种单克隆抗体(Sutimlimab) 的新适应证研究进入临床阶段,这也是 FDA 首次完全基于类器官试验药效数据批准的临床试验。2022年2月,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利用肺器官芯片快速筛选出并锁定了一款新药在治疗新冠病毒 COVID-19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等疾病中的特殊疗效,耀速科技的联合创始人白海清博士正是当时该项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肖博士强调FDA现代化法案允许使用新方法替代动物实验,并展示了Xellar芯片在药物诱导肝损伤预测中的成功案例。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像处理提升了药物敏感性测试的精确性。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推动技术在药物发现和个性化医疗中的应用。

圆桌论坛:类器官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挑战

嘉宾:红杉中国董事总经理曹弋博、耀速科技孟令君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马柯德、默克生命科学科研与实验室医药产业技术专家崔晓语博士、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邓艳艳。

圆桌讨论由香港科技园公司生物医药科技培育计划副总监刘音博女士主持,嘉宾围绕在美创业发展经历及心得、初创企业如何兼顾法规要求与资源规划,类器官投融资趋势及开放合作机会等话题做精彩讨论。

 

更多现场照片


活动主办方介绍


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是由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及香港大学陈冠华教授,联合22位香港超级教授及科技精英于香港创办。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的愿景是激发香港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助力香港和大湾区创科生态圈繁荣,促进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平台下属的香港X科技基金专注投资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早期科技领域初创企业。

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于2001年成立,在香港建立了蓬勃的创科生态圈,共支持13间独角兽企业,汇聚15,000多名研究人才,以及超过2,000间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生物医药技术、人工智能及机械人技术、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发展等科技公司,致力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为配合香港未来发展,科技园公司锐意吸纳及孕育创科人才、加速创科成果商品化,为科技企业及人才在创科路上提供全方位支持。旗下的创科生态圈持续成长,包括沙田的香港科学园、九龙塘的创新中心,以及三个创新园透过应用科技,重点带动先进制造业、微电子业及生物科技等行业,朝着香港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  

更多有关香港科技园公司的详情,请浏览www.hkstp.org

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
由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及香港大学陈冠华教授,联合22位香港超级教授及科技精英创办。平台愿景是激发香港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促进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