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感冒,就心急如焚的连忙翻出抗生素,想着“速战速决”?殊不知,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而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长期或不当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愈感冒,还会让体内的有益菌群失衡,削弱我们的免疫力。
《柳叶刀》杂志曾发表研究指出,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是全球公共卫生的一大挑战,它促进了耐药菌的产生,同时也损害了人体自身的微生物平衡。因此,下次感冒时,不妨先让身体自己抵抗一下,必要时再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头疼脑热,一粒镇痛药下肚,似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但你可知道,长期依赖镇痛药,尤其是非处方类的阿片类药物,不仅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增加,还可能影响身体的自然疼痛调节机制,降低免疫力。《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显示,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有关,增加了感染的风险。面对疼痛,尝试物理疗法、瑜伽或冥想等自然疗法,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失眠的夜晚,安眠药成了不少人的“救命稻草”。然而,长期依赖安眠药不仅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还可能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改善睡眠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适量运动等。《睡眠》杂志的研究也证实,非药物治疗对于改善慢性失眠同样有效,且更安全。
激素类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在治疗哮喘、关节炎等疾病时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却可能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感染风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综述文章指出,激素治疗需在严格监控下进行,以避免长期使用的副作用。面对这类药物,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方案的所有利弊,是保护自身免疫力的重要一环。
胃酸不仅是消化食物的关键,还参与维生素B12的吸收,对维持免疫系统健康至关重要。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虽然能有效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但也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影响免疫力。《临床胃肠病学杂志》的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与多种感染风险增加有关。调整饮食习惯,适量食用含益生菌的食物,或许能成为缓解胃部不适的更自然选择。
在追求快速缓解病痛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药物背后的长远影响。芹姐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提醒大家,药箱里的每一种药,都是一把双刃剑。在用药之前,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