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大妈凌晨脑出血抢救无效,医生告诫:晚上哪怕再困,也别做这2事

汽车   2025-02-03 20:57   山西  
那天凌晨,59岁的李阿姨因脑出血被送进了急诊,经过一番抢救,医生最终宣告无效。医生了解后指出,正是因为阿姨两项不当的生活习惯,才为悲剧埋下了伏笔。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容易忽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夜间行为,殊不知,它们可能会直接危及生命。那么,晚上到底不能做哪些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潜在的隐患。


1


深夜吃宵夜,血压飙升,心脑风险增大

在很多人的生活中,熬夜吃宵夜已经成为习惯,尤其是晚上的聚会或工作后,许多人喜欢吃点零食或重口味的食物,甚至有的人还习惯在临睡前进食。这种习惯看似无害,但其实对心脑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

夜晚是人体恢复和修复的关键时刻,胃肠道的消化能力较低,吃宵夜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加重胃病。然而,更严重的是,深夜进食尤其是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会引起血糖、血脂水平的波动,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和脑血管的负担。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问题的老年人来说,频繁夜间进食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心脏病发作等。

解决方法: 尽量避免晚上过晚进食,特别是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若实在需要,建议至少提前2小时进食,并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酸奶等。


2


熬夜看手机,眼睛疲劳加重,增加脑部负担

“熬夜刷手机”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避免的习惯,尤其是在晚上,我们常常因为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而失去了宝贵的睡眠时间。对于老年人来说,眼睛长期面对强烈的光线刺激,尤其是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不仅容易加重视力疲劳,还可能影响大脑的神经系统。

大脑在晚上是最需要休息和修复的时刻,而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会让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导致神经系统负担加重,长期下来可能增加高血压、焦虑等问题的风险。此外,熬夜后大脑的修复和代谢功能减缓,增加中风、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解决方法: 晚上最好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尤其是临睡前应减少刺激大脑的活动。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每晚保持7到8小时的睡眠。


3


晚餐过于丰盛,肠胃不堪重负

晚上过多进食,尤其是重口味、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起胃肠不适。消化系统本就较为疲软,晚餐过量进食会让胃部无法完全消化食物,长期如此会引发胃酸倒流、胃炎等问题,甚至可能增加患高血糖、糖尿病的风险。而且,晚餐吃得过饱,尤其是油腻食物,极有可能导致体内脂肪过多,容易导致血管堵塞,增加中风、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很多人会选择在晚上进食丰盛的晚餐,然而晚餐过度油腻、难以消化,夜间它们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体内血流的负担加重。

解决方法: 晚餐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食物。建议晚餐距离睡觉至少有2小时,给胃肠足够的时间消化。


4


不及时上床休息,导致身体负担加重

夜间,身体处于最需要休息和恢复的状态,但很多老年人晚上的作息却不规律,不及时入睡,或者熬夜过晚,导致身体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还会增加身体的炎症反应,使心脑血管的负担加重。长期睡眠不足,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免疫系统也会出现问题,从而加大了患病的风险。

解决方法: 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晚睡足7到8小时,避免熬夜。睡前可做些放松活动,如听轻音乐、泡脚,帮助自己更好入睡。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为自己带来更长久的健康。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能悄悄地对我们的身体产生隐患,特别是对心脑血管更为脆弱的老年人来说,尤其要警惕!

芹姐食养学
关注我!我是芹姐,三甲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从医30年,每天为您分享食疗妙方,共享健康人生~点下方【关注】然后点进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