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谈 | 舞台艺术与创新科技

文摘   2024-10-09 12:03   北京  


【本期话题】

  1. 创新科技如何助力舞台艺术

  2. 创新科技中的“新词汇”

  3. 创新科技是否会弱化舞台艺术本体

  4. 人工智能工具会影响舞台艺术创作吗

  5. 舞台科技呈现 学习与实战的融合

【本期嘉宾】

沈   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

任冬生:北京舞蹈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

周   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

刘京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柴焯翔(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近年来,越来越丰富的创新科技融入到舞台艺术的创作呈现、传播和教学等环节。创新科技与舞台艺术的融合引发了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学者的关注,也为演艺市场带来震动,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创新科技对舞台艺术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有多深?创新科技如何真正地帮助舞台艺术?今天,我们与几位专家一起,一同来探讨这个话题。

创新科技如何助力舞台艺术?

任冬生:从2000年初,舞台美术和舞台装置方面慢慢进入到一个前进的路程上。无论是灯光技术、灯光设备,包括舞台机械、影像方面,都有了一个飞跃式的进步。最显性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了很多当时最为先进的科技产物。包括那个卷轴的整体打开,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在视觉艺术上发展的先进地位。

再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不管是数字化的,还是AI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整个舞台视觉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快速道。在数媒的变化中,已经进入到了一种迭代的方式。尤其从2015年到现在,我觉得整个舞台,包括叙事方式和表现方式,都有了一个质的变化。以前我们的戏剧、文化的传递方式可能更趋于一种文学性或者文字化的表达,现在变成了一种视觉叙事。2020年以后,整个世界,尤其是中国,完全跨入了一种视觉传播、视觉叙事的表达方式。

沈晨: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里面,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戏剧性的表演,但是这个观演场地(鸟巢)很大,观演距离非常远,大概最近的距离都有80米。观众也好,领导也好,对于演员脸部的细节和细微的表演是看不到的。但恰恰这些细微的表演和表情,是我们需要传达出去非常重要的戏剧信号。所以当时的导演组就在想“怎么办?”当时,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就是舞台上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屏幕,高38米,宽220米,我们就想能不能运用它。所以,“即时摄影”的想法就出现了。但是难度很大,它要有实时传输,要有第二组的转播人员进入。这第二组的转播人员和第一组的转播人员如何形成一个吻合的方式,就比较难。也就是说,第二组是真的在拍戏剧,那么这些老师是演员,还是角色,还就只是拍摄人员?后来我们想,他们就是角色,他们其实就是在记录着我们100年的历史史实,我们把他们的行为同样也传达出去。

任冬生:这样一个巨大的屏幕,我们在合成演出中,它的质量是相当高的,没有坏点,尤其是在户外,我们遇到了风、雨等天气的变化。在这样一个载体上我们完成了一个史诗性的演出,其实在这种细微当中,你才能看到,我们科技的进步。这种科技的进步表现在科技的稳定性上。在这么大一个场地中使用这样的屏幕,又能没有任何的技术故障,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一种科技力量的强大,能够传递出在当下我们科技的进步。

沈晨:2022冬奥开幕式中,大家所熟知的最有意思的“小鸽子”那一段。很多网友都在说那是实时的吗?还是现场做好的?那还真就是实时的。地面所有的雪花是实时伴随着我们孩子的表演和调度。当时大家就在想,有摄像头吗?其实是后台生成的一个大面积的影像追踪。通过演员的热能、通过他们的踩踏来进行一个大面积的追踪。当然,它不是非常细致的、点对点的,但就是这一种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在这么大的一个体育场里,只要几十个或者上百个孩子,就可以和我们天地万物的雪花完全共融在一起。如果往回推20年,可能我们就得用其他的方式了,说不定这个雪花就得是上千名、上万名的演员拿着特殊的道具在扮演。

任冬生:现在在文旅部的推动下,新空间、新剧场,我们新的演艺方式都在不断地推进。艺术家也在不断的进行新型的尝试。

沈晨:其实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这一两年,大家都说人工智能的时代到来了。当然,它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像这样的技术,我想它一定会伴随着我们的艺术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发展。而且一定会派生出更多更有意思的、更有想象力的、更有文化质感的形式和内容的组合。

创新科技中的“新词汇”

周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词汇,不断被大家提及,而且完全是破圈的状态。VR(虚拟现实)是指一个全沉浸的状态,也就是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虚拟的。虚拟现实通常要借助头显,也就是说当我们戴上头显的时候,目之所及都是虚拟的,都是数字技术营造出来的,跟现实世界是完全隔绝的。关于虚拟现实,现在大家可能会觉得头显重,有的时候戴时间久了还会晕。但其实头显只是一种过渡性的硬件,未来可能基于脑机接口,也可以体现出来这种体验360度沉浸的影像。

沈晨:VR在舞台剧中的应用,我们集团去年已经在做一些尝试了。《十二生肖》里面有个作品叫《卯兔邀月》,就是通过VR眼镜、VR制作方式,让我们的小兔子游览在天地之间。观众是戴上眼镜去看的,看完后都觉得,哎呀,我们的舞蹈现在可以是这样的,可以近距离地把月亮放到自己的手里,可以伴随着卯兔真正地到达天宫去遨游。这是从前不可想象的,所以科技真的给创作者提供了太多太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手段。

周雯:AR增强现实,顾名思义,就是在现实上面叠加一层数字的虚拟信息。虚拟信息是叠加在现实上面的,并不是嵌入到现实当中的,也就是说,现实是一个底图,而不是一个空间。

沈晨:创新科技在春晚舞台上得到不断的拓展,到了2012年前后,开始出现虚拟影像。这个虚拟影像的出现大大增加了电视机前观众的感官。他们都在说,这现场有吗?我们说没有。其实现场就是舞台上面的表演,但是通过虚拟场景,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走出了一号演播厅,走进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大宝库中。前年,有一个武术节目,我特别有印象,它营造的环境让我吃惊,无论是颜色还是美学,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中武术的魅力。这些都是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来完成的。

周雯:MR混合现实,大家可能会觉得它是VR+AR,其实不尽然。它是把虚拟的信息嵌入到现实空间中。

XR扩展现实,包括了所有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虚拟制作最早是从绿幕开始,这种拍摄可以让绿幕前面的实景和虚拟的数字资产进行叠加。这种方式后来延伸到LED屏的拍摄,LED屏的拍摄有一点很好,就是“可见即所得”。也就是说,我在现实空间里面看到的就是我在后面影像空间中呈现的。

任冬生:节目《锦鲤》是我们北京舞蹈学院在今年春晚上呈现的一个节目,由我们青年舞团的优秀舞者华宵一领衔。这个节目是在一个XR的环境下拍摄的。在天空中有十几个威亚的吊点,吊点完全是数字控制的,让我们的演员在空中一直进行移动、升降,像鱼在水中自由游荡的感觉。这样的表演形式在今年的春晚节目中,也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因为它完全改变了以前演员只是站在地面上的表演形式,它“脱离”了地球引力,让表演更加自由,让空间更加三维、立体。XR技术让整个演员的表演如同在水中,再结合维亚自由地游动,跟影像交互,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们演员犹如一条一条的锦鲤。

周雯:AI(人工智能)是从1956年被提出的。它其实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为什么现在AI被破圈了,被所有人都知道了?那是因为,一方面AI借助大语言模型涌现出非常多的让我们觉得很惊诧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以前我们和AI打交道,要用编程语言,但是现在我们和AI打交道用的是自然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用中文、英语去跟AI交互,然后你可以感受到AI的这种能力。所以这才是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谈AI。

创新科技是否会弱化舞台艺术本体?

沈晨:其实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不懂技术是不行的,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更年轻的创作者,一定要学习技术。不光只是艺术中涉及到的技术门类,还要真正地去了解那些技术的底层逻辑。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才能把它的技术的延展平台扩充出来。不然就会导致另外一个结果,整台节目形式非常花哨,但真正本质的故事内容没有了,这叫滥用技术,形式大于内容。但如果一个创作者真正地潜下心,研究艺术本身的同时,又在学习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技术变革,很好地把它运用到今天的艺术创作过程中,那就不一样了。作为我自己来讲,年轻的时候不太赞同这句话,但随着自己的经历越来越多,对这句话的理解真的不一样了。

每一位年轻的创作者应该都会有这么一步,就是心里想我的技术手段只要做得好,做得绚丽,肯定能超过内容本身,而且肯定会很好看。确实有这样的作品,不是说它不好,但是完全背离于内容的形式,是无根的,特别是我们现在的观众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他想得到的就更多了。我们要给观众的,是在扎实的内容、扎实的故事、扎实的人物情感基础下的,伴随着先进技术的艺术形式。

任冬生:(表演形式的创新如何改变观演关系?)当一万多名观众完全沉浸在一个360度的影像世界中,跟我们以前的观演关系就不一样了。在这个360度的影像世界中,后部的观众其实能看到舞台上的演员吗?演员非常非常的小,而影像是巨大,这个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影像的传播或者对于情绪的感染可能更加强烈。

周雯:去年七月,我们去了趟英国,当时在国内如果你不谈AI,你都不好意思在这个圈里面混。但是我到了英国之后,我们开始还说他们怎么对AI这么迟钝?他们为什么不关注这个?但当我看了ABBA演唱会,一个超高清晰度的数字人的演出,真的被震撼了。在现场,有时候根本意识不到对面是虚拟的数字人,你觉得就是真实的演员站在你面前,这就是对空间的处理,对整个舞台场景的处理达到的效果……舞台的概念跟以前也不一样了,以前的舞台就是舞台,现在是整个空间。后来我们去拜访了制作这个剧的核心团队,包括他们的动作捕捉公司、做沉浸影像艺术作品孵化的公司……我当时发了一个朋友圈,就是“当我们不断去追逐新的技术,并且去讨论这个技术有什么缺陷的时候,我们其实应该首先去追问,我们是不是对已经成熟的技术用到了极致。”

任冬生:戏剧最主要的、最让人难以割舍的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戏剧这种剧场表演形式让观众跟演员在一个空间里进行交互式的表演,而影像其实是把三维变为二维的,舞台拍摄下来变成数字化的。影像看不到演员的呼吸,甚至是失误,它会损失很多我们现场感的东西,但是影像是最利于传播的。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技术的发展、传播的便捷而损失了现场的观众;但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影像的传播带动观众走进剧场。

人工智能工具会影响舞台艺术创作吗?

沈晨:ChatGPT能替代的是什么?时间成本。某一些环节中的技术手段可以帮我们缩短时间。我今天想要个草书,ChatGPT给了我一百种,可能都不是我要的。按照原来的方式,要把这一百种全了解到需要一个月,有了ChatGPT,一天就让我都看到了,那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我想要的那个草书。最终还是我自己要的这份草书呈现给观众,观众才能够感受。对于ChatGPT,既担心也不担心,因为真正的创作者还是艺术家自己思维的迸发。如果讲它能替代一个非常优秀的编剧、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写出一部音乐作品,我不太相信,毕竟人工智能真正在后面支撑的是我们人本体。每一个观众走进剧场来看这个导演的作品,来看那个编剧的作品,是冲着这个个体来的,是冲着这个艺术家带着强烈的个人对社会、文化、经济等等的理解形成的思维的整体反馈来的。

任冬生:ChatGPT给你提供的是一个概念的、数据化的东西,而我们的创作同时又需要个性的东西,那么我们吸收了这些东西以后,无论是ChatGPT提供的,还是我们深入生活、深扎采风而来的,把它们结合起来,可以为我们的创作提供更多的提升空间。我觉得我不反对ChatGPT,但是我也认为它不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方案。

周雯:现在大模型也遇到很多问题,一方面是投喂的数据会遇到“数据荒”。主要是人类能创造数据的速度是有限的,而现在很多大模型已经开始了数据被污染,就是去投喂它的数据是AI创造的数据,所以这也是现在AI训练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还有就是耗能。

人工智能对于艺术的发展来讲,我们现在关注比较多的AIGC。AIGC其实就是人工智能来生成文字、生成图片、生成视频,这个是AIGC的一种用法。但还有一个概念,现在大家在热议,而且会认为是AI真正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叫AI agent,我们叫“数智人”。在这个领域里面,AI会拥有跟人一样的思维,包括判断力、解决问题的一些实际能力等。我觉得大家现在用AI都是在创意阶段,因为它真正生成的画面或者是视频是没有办法作为最终的作品去交付的。

我们经常说AI做的画面就是“A里A气的”,看起来比较假,比较油腻,所以更多的是应用在前期的创意阶段。比如说,我们要出概念图了,以前我们就会去找概念的设计师去画,现在我们就直接AI出图,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然后我们从里面去选,选完了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生成一些带气氛的视频,再去精选。真正在做的时候,其实还得是我们人类上手来跑最后的20%到30%。我们现在学生做也是这样,比如说我们的这次展览,大家都知道现在是文生视频,但是文生视频的可控性极差。所以基本上是学生会先用文生图,然后图片生成一批,回去找一两张他们觉得很不错的,再去重点生成,生完之后上手改,改完之后再用这个图去生视频。这样的话,它的可控性就会好很多。

我们也在想,未来我们的创作会不会过多地依靠AI?AI会不会变成一个新的信息茧房。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我觉得是一种幸运,但也是一种担忧。他们必须跟AI共生、共创、共存,我觉得如何在和AI的相处中保持人类的自主性,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

舞台科技呈现 学习与实战的融合

沈晨:我觉得今后艺术人才的整体培养和发展过程中,无论如何都要打通艺术院团和艺术院校之间的界限。不然,学校培养的孩子,艺术院团没法用,艺术院团还需要用三到五年再重新来培养。最好能从本科阶段,尤其是创作和表演类的学生,让他们大量地上实践课,和我们艺术院团吻合在一起。这需要从更高的一个维度来解决院团和院校之间体制上的一个问题。

刘京晶:在新时代的舞台人才培养当中,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文学功底、艺术素养,现在不可或缺的就是掌握技术的能力。这确实对我们传统的舞台艺术人才培养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现在我们也更多地把学生带到院团,带到演出的一线,和一线的创作者交流。同时,也把很多利用技术来进行舞台呈现的一些新的业态,比如说数字演艺,包括线上演播等项目,请到学校里来,大家共同交流、探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好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功底,同时他们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有很多的技术积累。相信在这样一个复合性的、人才培养的需求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舞台艺术创作中,会有很好的表现。

周雯:我们之前在一个报告里看过一张图,这张图就是人的所有能力。我们传统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其实是培养人某些方面的能力,它有一个范围,而这个范围跟AI的强项高度重合。我们对于人的教育、人的审美、人的自主意识,我觉得可能都要有一个在AI时代的更深层的思考。

任冬生:在舞台美术教育方面,我们也通过对培养方案的修订,融入更多的AI技术,让学生们能够感受AI的强大。因为AI其实是在我们的底层建立一个非常大的模型,也就是说未来AI在我们的创作当中,或者说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是一个工具。也有一些人说,未来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会使用AI的人,一种是不会使用AI的人。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去掌握AI技术。AI技术等于给我们的学生增加了一支笔、一盏灯甚至是一把剪刀,能够让他们通过AI数据库提供给他们更多的设计依据。在这个方向上,作为一个教师或者是作为一个舞台视觉创作者来说,其实对我们的支撑也是蛮大的。我们可以通过这样数据化的东西,先把我们的方案数据,图片也好,影像也好,进行搜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创作。AI不可能替代人工的设计,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基础的、数据化的东西。有了这个东西,你可能就会更有机地、更集中地找到我们未来设计里面的一种个性的表达。





正能量、权威性、兴趣点、新语言


微信号:CAH-2017

网友信箱:cah2017@126.com


中国艺术头条
娱乐止于此,艺术始于斯。 凝聚艺术圈的正能量,出自官方的权威声音,为圈内外人士提供有料有分量的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