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艺海观潮】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事业锚定价值航向,擘画宏伟蓝图。奋进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文艺担负起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神圣使命。本版约请5位专家学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享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心得和实践。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为文艺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常培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与文艺战线息息相关。我们党历来重视文艺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第五个问题”,即“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的原则、意义与方法,有着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和纲领指引性。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2021年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等会议上所作讲话,都对此有所论及。相关论述系统深入,是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的经验总结,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政治性与审美性的高度统一,有效推动了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一例外都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例如,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反对图解政治观点的文艺作品,但他们也都十分强调党的作家都应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拒绝超党性的文艺观念。列宁基于俄国革命的历史现实更是明确提出了文艺创作的“党性原则”,强调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基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一以贯之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足点是为人民而创作。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党性原则的基本内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艺党性与人民性、政治性与审美性的内在统一的根本保证。就文艺的政治属性而言,没有超政治的文艺,文艺源于现实、反映现实、影响现实。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性,这既基于党的根本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因于文艺的基本属性,即承载着特定意识形态的审美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领导文艺工作的时候,必须明晰政治属性与审美属性的辩证关系,以正确的态度、有效的方法领导文艺工作。这也相应规定了社会主义文艺的题材与形式:题材要源于人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形式要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文艺作品要有能力回应最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既要避免曲高和寡、抽象费解、言不及义的形式主义,也要拒绝低俗、媚俗、恶俗的低级趣味,更要反对歪曲历史、丑化先烈、背离人民的错误价值观念。
文艺的审美特性要求党在领导文艺工作时充分尊重文艺规律。保证艺术品质,是社会主义文艺实现政治传达功能的必要条件。百年来,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都验证了上述观点。新时代以来,党不断改进文艺工作的领导与组织方式,充分认识到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文艺作品的审美属性,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社会主义文艺得到繁荣发展。在此过程中,文艺工作者需要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创作能够真正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人民生活、吸引世界受众的精品之作。这就要求我们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把握住两条: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具体而言,这就要加强党在文艺工作上的政策制定、领导班子、人才队伍、阵地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基于文艺创作、文艺传播和文艺接受的新方式、新特点,更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高度重视和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既要避免简单地以西释中、强制阐释,也要拒绝向市场低头、抵制“红包批评”,真正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
弘扬中国精神
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张 晶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主任
山河壮丽,金风浩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上的伟大里程碑。凝聚磅礴的中国力量,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是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首先指出:“第一,这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如何能够激发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精神”就是非常重要的动力之源。
重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动力倍增。从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方位理解来看,《讲话》不仅是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而且是在精神、文化层面的正确导引。《讲话》中“第四个问题: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部分对“中国精神”的阐发,就不仅是关乎文艺的,而且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文化场域中全面弘扬中国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我曾经讲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的论述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精神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呈现,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根脉。
中国精神在文艺领域的表现,则是中华美学精神。这也是《讲话》中的重要内涵。《讲话》在对“中国精神”作了深刻阐发后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中华美学精神是新时代关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精准概括,它的提出和倡导,对于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抑或中国美学及文艺理论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普遍的指导意义。“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审美方面的体现。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审美层面,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史和当下的文学艺术活动中,中华美学精神都有全面而生动的呈现。
笔者的专业领域是中国美学和文艺美学,“中华美学精神”使我回望中国文艺长河、感悟当下文艺现场、畅想中华文艺的未来。在“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中,三个“讲求”具有核心地位,同时,尤为具有当代意义。笔者认为,这三个“讲求”,是对中华美学传统的深刻概括,同时也是对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导航。这三个“讲求”,都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创作经验的凝练与升华,也彰显了中华审美意识与西方的乃至世界的审美观念相比之下的民族特色。在笔者看来,“托物言志、寓理于情”是中国文艺在创作中审美运思的独特方式,“言简意赅,凝练节制”是中国文艺创作中审美表现的独特方式,“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是中国文艺作品审美存在的独特方式。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在文艺领域的审美存在,而中国精神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灵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需要我们不断弘扬中国精神。
厚植文化根基
繁荣新时代文艺创作
鲁太光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满足一些基本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髓,厚植文化根基,为创作注入文明魂魄、美学灵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必须学习、汲取的文化精神、能量。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心创作,取得很多的成绩。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造的文化,是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的历史目标后在求富求强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实,我们就在这一文化之中,既为这一文化所塑造,也在塑造着这种文化,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认识其蕴含的艺术性、美学价值。只有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写好中华民族新史诗。比如,在“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工程的部署与实施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楷模式的人物、凯歌式的故事,为文艺舞台注入了新的创作养分。舞台艺术从业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彩调剧《新刘三姐》、话剧《塞罕长歌》、豫剧《重渡沟》、歌舞剧《大地颂歌》、黄梅戏《鸭儿嫂》、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淮剧《村里来了花喜鹊》、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话剧《县委书记廖俊波》、童话剧《萤火虫姐弟历险记》等舞台佳作多角度诠释了“扶贫”更要“扶智”“扶志”等深层意义。
以革命文化为内容,也出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优秀文艺作品,比如电视剧《觉醒年代》,通过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等“新青年”以思想、行动、血泪、生命唤醒沉睡的旧中国之艰难、之决绝,展示了这些先驱燃烧自己照亮中国的先锋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发。无疑,对“躺”“丧”“佛”等亚文化有解毒作用。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电影《长津湖》,重温抗美援朝的血火历史,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是如何站起来的,倍加珍惜能够“站”着的岁月。
但客观看,一些作品对革命文化及其艺术化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美学转化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一是在思想认知上还需要有更大的历史视野,还应当意识到革命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漫长历史中的华章,因而在创作中不能以战争代革命、以奇观为美学。革命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斗争精神,与一切阻碍美好生活追求的障碍斗争的精神,还应当注意到其中的光荣与梦想、爱恨与情仇、日常与平凡。二是在美学认知上还需要有先锋精神、精品意识、现代技术意识。实际上,某些革命题材的新创作品之所以失败,其在艺术观念上的保守落后也是原因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绩斐然。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上演就引发巨大轰动效应且常演常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文明烛照下实现了华丽转身:以“人舞”演“山水”,以“青绿”映“江山”,展现中华美学精神;以现代文物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引出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传奇人生,实现古今文明对话;以王希孟作画引出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的劳作场景,让希孟的精神劳作在普通劳动者的物质生产中熠熠生辉。当下火爆全球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这些成功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多么宝贵的资源和难得的滋养,只要把握精髓、创新发展,就一定能像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一样,“变”出无数精彩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赋格。这是新时代每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学家、艺术家施展作为的广阔天地。
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讲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是一个本体性问题,从民族的生存发展看文化的功能和意义,也是从文化角度看民族的生存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文化繁荣兴盛与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他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这就深刻指出了文化与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精神力量、精神独立性的根性关系。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文化衰落而国家能够强盛起来的民族,自古未有。民族和国家都是因为相应的文化认同凝聚而成,文化又成为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和精神力量,所以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民族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根性关系,才能正确处理民族复兴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也就必然得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结论。文化与民族,相辅相成。
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关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关系的正确认识,为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建设的方向提供有力指导。
文艺和文化产品需要在市场中谋发展,但为了迎合市场而过度娱乐化、娱乐至上不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也就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益的精神营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阐述文化建设问题。我们需要文化繁荣兴盛,需要文化培根铸魂,需要文化凝神聚力。文艺固然有娱乐功能,但文艺更有号角功能,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无可回避的历史责任。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关键还在于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优秀作品,创造出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才能以文化的精神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也才能使中国文化在世界产生更鲜明、更广泛的影响力,展现出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可以肯定,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正在成长,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将会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以戏曲艺术为例
吴新苗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教授
在经济活动中,供给方需要根据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通过生产方式、经营制度、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改革,保持供需关系的平衡和经济的活力。当代社会,文艺创作成品也会进入流通环节。因此,文艺既是上层建筑之一,具有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受到商业规律的制约。在我国当代语境中,为了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不能沦为资本的傀儡,其意识形态功能和社会价值被提到重要位置;另一方面,文艺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又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的检验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国家艺术基金、各省文化艺术基金每年都有新剧目创作项目,各地举行大大小小戏曲节、戏曲展演也非常频繁。例如,今年9月举行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彰显了新时代戏曲发展的蓬勃生机,5台大戏和21场折子戏组台演出共涉及22个剧种的87个剧目,网络直播观众累计3.3亿次,某短视频平台“南腔北调抖是戏”话题下累计播放量超过15亿次,某社交平台互动话题“百戏昆山盛典”累计阅读量超过20亿次;今年9月末到10月初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通过引人入胜的专业演出、学术研讨,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互动体验活动,以及产业交流、文旅消费等衍生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作为国家级文化活动的高水准和广泛覆盖。
除了这些戏曲节、戏曲展演,平时的戏曲演出也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京剧《四郎探母》、昆曲《长生殿》等都历经了长期的磨砺、一代代观众的检验,成为演出市场的定海神针和吸引观众的美味佳肴;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红楼梦》等都是充满青春魅力的作品,年轻的人喜欢青春的艺术呈现,青春的演出者也往往带给古老艺术以新意……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戏曲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因为地域、年龄、性格之别而有不同的审美需求,有些人喜欢经典老戏,有些人喜欢跨界融合;有些人喜欢大剧场里的正剧,有些人喜欢小剧场、演艺新空间的实验性作品;有些人喜欢更有思想力和创新精神的作品,有些人喜欢家长里短的亲情叙事。戏曲创作应该更加多元化,而不应过度同质化。这就要求戏曲生产的供给方进行一系列深度改革。首先,要加强对当代观众群体的调查研究,要摸清楚不同群体的审美偏好,改变一些专家和从业人员对市场非常陌生的局面。其次,需要从艺术生产机制上进行改革,剧团在项目论证、剧目评价方面可以引入匿名评审制度为创作把关,加大对青年从业者的扶持,激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再次,剧场、剧团以及相关部门从剧目生产一开始就需要注重观众评价,可以通过邀请观众参与项目论证、预演和对演出进行评价,综合戏曲学者和评论家、同行专家、观众的意见给上演剧目评分,公布相应结果,以引导行业生态的向好发展。最后,还要加强宣传和传播。戏曲反映着中华美学精神,是世界艺术之林一朵仙葩,但很多当代人对这一传统艺术有隔膜,这与宣传不够、传播方式单一有关,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传播力度,把观众吸引到剧场,让人民爱上本民族的传统艺术,这对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正倾听人民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审美需求。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创作出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真正达到以文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目的。
刊于:中国文化报 2024年10月15日第三版
正能量、权威性、兴趣点、新语言
欢
迎
关
注
微信号:CAH-2017
网友信箱:cah20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