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于9月27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办。9月28日,在北京园博园组织召开了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主题研讨会,邀请5位院团负责人和7位行业专家就“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的经验做法和未来发展”作交流讨论。现将与会院团负责人和行业专家的发言摘要编辑发表,以飨读者。
剧种表演性艺术本体与美学气质下的改编难度不亚于“新创”
张正贵
国家京剧院研究员、《中国京剧》杂志社主编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业界把戏曲的新创作品更多地框定在“无所依傍”的“平地抠饼”式作品或改编自其他文学种类、艺术品种的作品。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甚或戏曲史上更早被普遍使用的改编自本剧种旧作和其他剧种旧作的作品,已被移出了“新创”之列,且其难度或创新性、品质或等阶被认为有大大次于“新创”的味道。前者常以“整理”或“整理改编”为名,后者则以“移植”或“移植改编”一概论之。倘若我们以“今尺”量“史作”,恐怕历史上的许多“改编自戏曲旧作”的作品和其作者都难入“新创”之列,那么,其艺术创新和贡献将被大大的低估。从客观现实而论,从来就没有一个叫“戏曲”的作品、艺术家和院团,所有的戏曲作品、艺术家和院团都要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的剧种下面,名“戏曲”也有为了指代方便之义。348个戏曲剧种是活生生的个体,当然有的剧种之间有方言、功法、形式等的相似,也还有大量的差别甚巨的剧种。若举个不恰当的类比,京剧与梨园戏的差别绝不比黄梅戏与话剧的差别小。正因为表面上形式相似的共性是容易看到和理解的,而掩盖了每个剧种艺术间的质的规定性的巨大鸿沟。那么由戏曲A“改编”成戏曲B的难度绝不比话剧C“改编”成戏曲D更简单,更可能因为表面形式相似的两者要真正进行质地蜕变为“他者”,难度不降反增,这有大量案例可举。因此,到了我们去思考创作方法、创作类型、创作标准等的单一乃至不科学而影响到“新创”剧目的成功率,进而影响到由“新创”变为“保留”剧目的转换率的时候了。
不同戏曲剧种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马艳会
中国评剧院助理研究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深度融合,一直都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个性与魅力所在。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剧种间的借鉴与融合从未间断,戏曲剧目的跨剧种移植为戏曲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找到了新鲜的艺术创造内容与继续前行的青春活力。
跨剧种移植更加强调剧种间的比较与借鉴;强调在各剧种固有表现手段中寻找新的表达可能;强调对传统剧目的当代审视与解读;强调青年演员表演素养的多维度拓展。移植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本剧种深入比较和挖掘的过程。如剧本的文学性,剧目的立意和精神内核是否符合当下的市场环境和观众的审美品位?行当是否齐全,在舞台呈现当中是否能够培养青年演员和展现院团的实力?场面表现如何,是否能够焕发新的舞台生机与活力?一个新剧目的加入势必会对一个剧种的艺术表现力、艺术精神有一个独特风格的呈现。
传统剧目的跨剧种移植作为一种重要的戏曲艺术实践活动,根本是继承,目的是发展,过程则是戏曲的当代创造与时代创新。如何把握好跨剧种移植的方方面面,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体会。但在过往的戏曲发展史中的充分实践可以说明,跨剧种移植无疑是中国戏曲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的一条重要路径。
正能量、权威性、兴趣点、新语言
欢
迎
关
注
微信号:CAH-2017
网友信箱:cah20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