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绿色随处可见虽养眼,但在春秋时期却被斥为杂色,根源在于孔圣立红、黄、青、白、黑为正统,视为“尊”,余色为杂,视为“卑”。需要澄清的是,汉唐时期绿釉的陶瓷器物多为墓葬明器所用,有罐、壶、俑、粮仓、动物等,以铜元素为着色剂,以铅化合物素为助溶剂在1100℃以下低温两次烧成,这一时期的绿釉器物釉质浓淡不一,成色深沉;宋辽金时期绿釉可能与北方磁州窑系窑口大量广泛烧造绿瓷枕有关,引发范围扩展到茶盏型之类,以氧化铁呈色,在1250℃以上高温一次烧成,这一时期的绿釉器物釉质均匀,玻璃质感强烈,成色靓丽。将绿色器归于青瓷一类是合理的。
福清窑青梅釉龟背盏
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上径12cm,底径3.8cm,最高6cm
福建福清东张窑
私人珍藏
衡山窑苹果绿盏
北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
上径12cm,底径5cm,最高6cm
湖南衡阳衡山窑
私人珍藏
- 版权声明 -
■内容来源:撰文、图片、校对、排版均为古峽、版权归公众号创建认证者所有。其他媒介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并注明“塞上古迹”版权信息。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