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00
影光瓷色
黑白大画幅摄影集 拓影古迹历史脉搏
背景
说明
实物
图片
标本13 北宋中期建窑“大九”侧边款标本:上口径11厘米,底足径3.5厘米,高6厘米。建窑侧边款并不多见,这件盏内粘连2个火照、釉色灰斑纹、砖红胎体的标本属难得,底足内书“大”字,足墙外露胎侧书“九”,直面理解为器物大小装窑标记。烧制中匣钵体倒塌,测验窑炉火力的火照跌入匣钵盏内,高温下的釉水彼此粘连一体,导致废弃
标本14 南宋时期建窑火照标本:正反面径4厘米,高1厘米。正面有釉水,呈蓝灰,背面无釉,沙砾质较多。火照在测试窑炉火力的同时也可查看釉色在温度中的成熟度
标本15、16 南宋时期建窑匣钵垫饼标本:标本15 为窑工手动捏制的沙砾质圆形泥饼,垫于匣钵内上釉完毕的盏底足内,防止粘连,奇妙的是条凹陷一侧留下了窑工清晰的指纹,正反面径最长4.5厘米,高1厘米;标本16 同为一垫饼,使用完毕,泥饼一侧裹匣钵内盏底足的形迹,另一侧则显示某种植物叶在垫饼形成的压痕,是何种植叶?不能知,实证了建盏烧制时加入了植叶的事实,正反面径5厘米,高1厘米
标本17 北宋时期建窑酱釉盏标本:上口径最长13厘米,底足径4.1厘米,残高6厘米。此标本的意义在于呈现了建窑初期茶盏的具体形态,釉色斑驳稀薄,胎体轻巧,还未形成南宋初期那种釉水厚重的成熟后期风格,盏心有较大的“圆心”,底足足墙较深,釉水覆满到足墙边沿
标本18 南宋时期建窑“十大十”侧边款标本:上口径最长9厘米,底足径3.7厘米,残高4.5厘米。整器应为一蓝兔毫釉茶盏,可能烧制时变形,废弃被砸毁。底足内书“十”字款,侧露胎书“大十”款,与标本13 “大九”侧款构成铭款连续
标本19 南宋时期建窑银毫标本:上口径最长9厘米,残高6厘米。银毫带油滴残盏标本,金属质感极为强烈,堪称上品釉面。在正面盏心处聚釉处流淌析离出半圈银油滴,且有一个直径吃惊的大油滴,肥厚过量的釉汁流淌覆盖底足粘连了垫饼,高温烧制时胎体扭曲开裂废弃
标本20 南宋时期建窑金兔毫标本:最长径7.5厘米,宽4.5厘米,断面最厚2厘米。釉面金兔毫金属玻璃质感堪称超极品,此类釉面全美品未曾见过。釉面因光而变,透着银蓝光,底足同样因为泪釉覆盖粘连垫饼
标本21 南宋时期建窑银斑纹盏标本:高6.6厘米,宽5.5厘米,断面最厚1.2厘米。这种银毫斑纹并无特别高的金属亮度,暗淡如石质斑纹,浮于黑底色釉之上,比较特别,原束口盏大概高温烧制时开裂变形被砸碎废弃
标本22 南宋时期建窑金油滴斑纹标本:高5厘米,宽3.2厘米,断面最厚1厘米。这片小盏内外金油滴标本烧制时窑炉火力欠缺未到导致金油滴斑纹即将“成熟”却停止了形成,半生半成,盏内外上部金色形成,下部则是暗淡的银灰油滴形态,原盏在烧制时各种因素导致温度未达,成“生盏”而砸毁废弃
标本23 南宋时期建窑铁锈红斑纹标本:高4.3厘米,宽6厘米,断面最厚1.1厘米。铁锈红斑纹全品盏笔者至今未见,而就算同类残标本也稀有。盏内外黑色底釉之上再上铁着色剂的釉斑,高温烧成后成铁锈红斑纹。真品的铁锈红斑纹釉色层次丰富质感,带银光,原盏高温烧制时胎体大概率变形而砸毁废弃
标本24 南宋时期大碗头银毫斑纹撇口盏标本:上高6.6厘米,宽7厘米,断面最厚1.3厘米。原盏推测为大撇口乌金银毫斑纹盏,口径超过18厘米,底足可能有“供御”铭款,内外乌金底釉上有条状银毫,外釉色带蓝银光。原盏高温烧制时胎体变形或开裂而砸毁废弃
鉴赏
交流
版权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