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 “供御” “進盞” “士” “屳” “◎”铭款

文摘   2024-07-27 14:47   宁夏  


Vol.390

影光瓷色

黑白大画幅摄影集   拓影古迹历史脉搏





背景


说明



关于建窑“供御”、“進盞”等进贡类盏的一些研究与认知,笔者整理以下,供访者查阅学习。

①建窑的进贡史跟一个人的直接推动有关。蔡襄,北宋书法家、茶学家,生于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秋,蔡改任福建路转运使,在家乡当官,改进北苑贡茶“小龙团”,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3年)撰写完成《茶录,倡导“建茶”与建盏制作,向皇帝进献。
进贡类盏的兴起,宋徽宗亦是另一直接推动者,他所著的《大观茶论》成书于公元1107-1108年,即是实证,进贡类盏制作应不早于公元1100年。
③根据已知“供御”、“进盏”等铭款贡器数据测量,尺寸口径平均在12cm,高度6cm,足径4.2cm,实物的此标准尺寸下按比例浮动(误差+-0.5cm),宽高比基本恒定在2:1,这种尺寸差异为具体烧造中胎釉收缩比造成。
进贡类盏,有严格的制作标准,绝不是随意的,口沿微微外撇,内外涩口的宽度约在0.3厘米左右,较一般的束口盏要窄。盏腹部的曲线较为特别,器型上趋于一致;盏内底深且微宽,深斗型则极少见。
进贡类盏的使用最早文字记载见《宣和遗事》,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四月八日,宋徽宗赐茶“以惠山泉、建溪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斗茶”,足见当时“点茶”已盛行。
北宋官员程大昌著《演繁露》(公元1180年)有文载:“仅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用大汤氅,色正白”。此处“”应为“鐅”,是一种大撇口的汤碗。说明南宋中期,进贡类盏器朝廷“赐茶”仪式已不用,改为定窑白瓷与大镀金瓷器。






实物



图片




标本1 南宋初期建窑“供御”款标本上口径11.1厘米,底足径4.3厘米,高5.2厘米。底足完整,修切规整,刻款刚劲有力,十分到位,应为乌金银毫束口盏残部,烧制时发生变形等瑕疵,被砸碎





标本2 南宋初期建窑“供御”款标本上口径最长9.5厘米,底足径4厘米,高4.3厘米。底足残缺一小角,刻款刚劲有力应为乌金银毫束口盏残部,烧制时发生变形等瑕疵,被砸碎




标本3 南宋初期建窑“進盞”款标本底足径4厘米,缺少一小部分。正面为白釉,已风化。印章款,戳印




标本4 南宋初期建窑“供御”款标本底足径3.8厘米,缺少一小部分。正面釉为乌金银毫,釉水光可鉴人




标本5 南宋初期建窑“供御”款标本底足径推测4厘米,上下均有部分缺失。正面白釉,已风化土吃






标本6 南宋初期建窑“供御”款标本最长径12厘米,内最长径12厘米,高8.5厘米,大撇口型,推测此盏完整口径在17厘米以上,底足应有“供御”款。乌金银毫釉面,惜已风化,土沁吃,底足多半残






标本7 北宋时期建窑“屳”款标本上口径最长8厘米,底足径4厘米。“屳”与仚”,读音均为“xiān”,“屳”为“仙”异体字。“仚”意人在山上,“屳”则意在山中居住,彰显古时对深山修行长生不老的向往。釉水为官灰,满而薄,应为北宋时期建窑为道家订制盏








标本8 南宋时期建窑“士”款标本上口径最长11.2厘米,底足径4厘米,残高6厘米。底款刻“士”字,柿红釉蓝兔毫,釉水丰厚烧制时粘连底足,损毁废弃








标本9 南宋时期建窑“◎”款标本上口径最长10.5厘米,底足径3.7厘米,残高6厘米。底款刻圆圈图款,具体意义未知,可能为入窑装烧标记,柿红釉口沿,蓝黑兔毫纹,釉水丰润,烧制时变形严重,损毁废弃






鉴赏


交流


事项说明一物一言栏目已开设数年,所发布的器物及文字说明均是笔者一点一滴资料甄别、阅读、实物上手揣摩经验长期所积累确认无误才慎重发布的,是否对路相信查阅者心里会有数的。其间所付出的财力与精力是巨大的,如博得了您的信任,愿意诚意交流各大窑口知识与鉴赏,可加微信号309214733,视情况而收费,在此特说明

【作者介绍】古峽,男,大画幅黑白摄影与高古瓷鉴赏爱好者





版权


说明


■内容来源:撰文、图片、校对、排版均为古峽原创、版权归公众号创建认证者所有。其他媒介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并注明“影光瓷色”版权信息。敬谢!





影光瓷色
此公众号为古峡先生创建的古迹摄影与宋代瓷器先行展示馆,旨在使用传统黑白摄影真实记录所访古迹光影,呈现中国宋代瓷器之净雅灿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广而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