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嘘!“85后”女法官竟然因为这个被抓 | 反腐

时事   2024-12-27 22:24   安徽  



在当下的反腐风暴中,有两个地级市格外引人注目。


一个是河北唐山。


唐山,河北第一经济强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素有“北方瓷都”之称。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


提起唐山,人们常常会想到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的里氏7.8级“唐山大地震”。


而今,唐山正在经历另一场“地震”:“官场大地震”。


今年以来,唐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立案2189件,处分2116人,其中县处级干部90人,共留置95人。


唐山辖14个县级行政区,平均每个区县受处分人员多达151人,这个数字和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而打开河北省纪委、监委官方网站一看,更为震惊!


该网站显示,今年以来,全省被查的省管干部共有9人,其中8人来自唐山,占比九分之八,而且都是近三个月之内被查的!


另一个是云南曲靖。


仅2024年7月9日一天,云南纪委监委就通报了曲靖四名官员和一名国企一把手落马的消息,他们分别是:


曲靖市副市长陈志,市人大原副主任毕尚鹏,师宗县政协主席张砚昆,曲靖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云雷,曲靖市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余瑾。


一天之内拿下5人,其中2名厅级干部、3名处级干部,这样的速度和力度,放眼全国也算是“遥遥领先”了。


现年53岁的陈志,系曲靖宣威人,曾长期任职宣威,2022年1月任曲靖副市长至今。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落马的曲靖市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余瑾,也是宣威人。



余瑾是一位“85后”,1985年7月出生,2007年12月参加工作,2010年7月到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曾任中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2023年7月出任曲靖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曲靖中院方面曾在材料中介绍,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以来,余瑾同志的收案数、结案数高居中院民事审判前列。多次荣记个人三等功、 荣获“先进个人”、“办案标兵”等荣誉。2020年被授予云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


令人唏嘘的是,2007年余瑾通过国家公务员(司法)招录考试时,母亲反复叮嘱她,“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做个有良心的法官。”


仕道君注意到,自2024年2月8日以来的五个月中,曾任或时任曲靖四大班子中,已有六人被查,分别是:


时任曲靖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世禹、时任副市长李金林、卸任曲靖市委副书记数年的陈世贵、曾任曲靖市委书记的云南常务副省长李石松、时任曲靖副市长陈志和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毕尚鹏。


上述六人中,陈世禹、陈世贵、陈志三人均是曲靖所辖的宣威人。


此外,2022年11月18日在曲靖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任上落马的龙光志,2023年3月18日在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任上落马的崔茂虎,2024年5月31日在云南省政府秘书长任上落马的孙灿,以及陈世贵之子、2024年6月离世的云南保山市长陈锐,亦是宣威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30日,与新中国同龄的曲靖市委原副书记陈世贵主动投案后,很多媒体包括“清风云南”的评论区,都有网友呼喊“严查宣威”,还不约而同地提到宣威籍的几名陈姓官员:陈锐、陈世贵、陈世禹。


据网友介绍,他们都来自宣威市热水镇述迤村(当地人称“下述迤”),陈锐系陈世贵之子,陈世禹则是陈世贵的本家兄弟。


宣威是曲靖的重镇,宣威籍干部遍布曲靖各个部门,甚至当地有“宣威帮”之称。


说起“宣威帮”,当地一直有这样的传言,“全是一连串,全是帮派,你帮我我拉你”。


而从云南省委常委、秘书长任上赴京出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局局长的崔茂虎,也是宣威籍。在云南工作期间,明里暗里提携了不少宣威籍干部。



去年8月30日,崔茂虎被双开。在官方通报中,崔茂虎被指“违规选拔任用干部”“大搞权色、钱色交易”“毫无纪法底线,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干部任用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随着去年3月崔茂虎的落马,“宣威帮”顿感寒风阵阵,一些人主动投案或落马被查,也在意料之中了。


最后再来说说“85后”女法官余瑾。


作为宣威人,她十有八九也是“宣威帮”的一员。


她年纪轻轻就当上曲靖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成为法院领导班子成员。其背后,大概率有“宣威帮”大佬的助力。


为了个人前程、私利,一旦加入“宣威帮”这个小圈子,就要以小圈子的利益为重,就要以圈中大佬的马首是瞻,就不能再当一个有良心的法官。


对于余瑾来说,一旦圈中人物有需要她出力的时候,就要尽力而为,即便执法犯法、徇私枉法也不能退缩。


此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落马被查,就充分说明了一切。


江苏有位市委书记落马后曾这样感叹:最害人的就是“小圈子”!


无数事实反复证明,“小圈子”既无生命力,也无好下场。


圈子虽小,风险颇大。“小圈子”盘根错节,环环相扣,倘若有一人、一个环节露了“马脚”,就会满盘皆输。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圈子”可以有,“小圈子”千万要警惕。要主动净化 “朋友圈”,莫将“朋友圈”变为“利益圈”“腐败圈”。


要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远离谋一己之私的“小圈子”,融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大圈子”。


法学学术圈
法治动态,学术前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