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大终身教授群像:法学星河中的璀璨明珠
(一)江平:法学精神的不朽丰碑
江平先生,这位“中国法学的良心”“中国民法典之父”、法大人“永远的校长”,虽已辞世,但其精神永远镌刻在法大乃至中国法学发展的历史长卷之中。他亲身经历诸多历史事件,在民法、商法等诸多领域开山拓路,其学术成就为中国法学引入了源头活水,构建起扎实的理论基石。在改革开放初期,当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亟待构建之际,江平先生奔走呼号,凭借深厚学养与无畏勇气,参与、推动无数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成为中国民商法学从荒芜走向繁茂的关键领航人。他于法大讲台执教数十载,培育的法学人才遍布大江南北,用言传身教传递着 “只向真理低头” 的法学信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法大学子为法治理想无畏前行。
(二)陈光中:刑事诉讼的中流砥柱
陈光中教授投身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推动者。其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堪称刑事诉讼领域的 “圣经”,数代学子借此踏入刑诉知识的大门。他在刑诉基础理论构建上,如刑事诉讼目的、价值等核心议题上见解独到且深刻,引领学界对刑诉本质不断深入探究。面对中国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从冤假错案防范机制的设计到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陈光中教授总能精准把脉,提出切实可行的立法建议与改革方案,以学术之力匡扶司法正义,在中国刑事诉讼的曲折发展道路上,稳稳地掌着理论航船的舵。
(三)张晋藩:法制史学的泰斗宗师
张晋藩先生穷其一生深耕中国法制史,将华夏数千年法律文明的断壁残垣精心修复,拼接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他的皇皇巨著《中国法制通史》,以编年通史的恢宏架构,展现了从先秦至近代中国法制的演进轨迹,诸多鲜为人知的法律制度、法典编纂、司法实践在其笔下重焕生机。先生在法大开启法制史教学时,这一学科在中国还近乎荒漠,他凭借深厚的国学功底与对法学的热爱,一点点垦荒,让法制史研究从冷门小众走向学术显学,培养的学生如今已是法制史研究各细分领域的中坚力量,延续着中国法律传统研究的薪火。
(四)李德顺:法哲学领域的思想灯塔
李德顺教授专注于法哲学研究,为中国法学从技术层面迈向哲理思辨层面架起了关键桥梁。他的著作《价值论》《法哲学通论》等,深入剖析法律背后的价值根基、伦理意蕴,引导学界反思法律制度、法学理论存在的意义与追求的目标。在法大课堂,他以苏格拉底式的追问启发学生对法律现象进行哲学思考,打破法学学习的思维定式,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宏观视野、能洞察法律深层逻辑的优秀人才,让哲学底色的法哲学在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有了坚实的立足之地。
(五)应松年:行政法学的奠基巨匠
应松年教授是中国行政法学诞生与成长的全程见证者与核心建设者。从行政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艰难起步,到如今枝繁叶茂,他参与了每一步关键进程。他主编的《行政法学》教材是行政法学领域经典之作,对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救济等基础概念与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在行政立法实践中,他更是凭借卓越的专业知识与政策影响力,参与众多行政法规的起草制定,像《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重要法律背后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在中国迈向法治政府的征程中,为行政权力的规范运行立下汗马功劳。
二、终身教授席位 “难产” 之因:多维视角之剖析
(一)严苛遴选标准:学术巅峰的艰难攀爬
终身教授评定绝非易事,其门槛之高,足以令众多学者望而却步。
一方面,在学术造诣上,要求候选人在所属学科前沿持续深耕,取得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研究成果。以法学各学科为例,如民法学在当下需面对新兴权利、法典细节完善等复杂问题,学者不仅要能在理论上给出创新解读,还需结合国内外司法实践经验,产出如江平先生那般影响立法走向的成果;刑事诉讼法学要紧跟司法改革动态,对庭审实质化、证据规则革新等热点难点提出体系化理论支撑,达到陈光中教授的理论引领高度。
另一方面,教学成效同样关键,需长期获得学生极高评价,培养出大批优秀法学人才,传承学术火种,这意味着候选人要像几位前辈一样,几十年如一日精心雕琢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这种全方位高标准使得符合条件的 “璞玉” 少之又少。
(二)名额珍稀策略:维护荣誉含金量
终身教授名额稀缺,是有意为之的制度设计。一旦授予过多,这一称号的权威性必然稀释,沦为普通学术头衔。法大作为法学界执牛耳者,珍视终身教授荣誉如同珍视学校声誉。
学校需统筹考虑学科布局,目前法大法学学科涵盖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等众多分支,各学科发展阶段与需求各异。当务之急或许是向新兴、薄弱学科倾斜资源,助力其成长,而非贸然增加终身教授名额。例如,随着科技发展,网络法学、人工智能法学兴起,学校似乎更倾向于先扶持这些新领域科研、搭建师资团队,为未来可能诞生的终身教授培育土壤,而非在传统优势学科已满额状态下强行 “加塞”。
(三)学科均衡考量:统筹法学发展大局
维持学科均衡发展是法大战略布局重点。
终身教授的分布对学科生态影响深远,若某一时期集中补充某一热门学科教授,会加剧学科 “贫富差距”。例如,若某一学科本就师资雄厚、成果丰硕,若连续新增终身教授,资源将过度集聚,新兴交叉学科则可能陷入人才匮乏、研究滞后困境。
学校要站在宏观高度,依据各学科科研项目数量、成果转化能力、社会服务成效等指标综合评估,确保终身教授席位花落能带动学科整体提升、填补短板的关键人物之手,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合适人选的筛选难度。
(四)学术沉淀检验:经得住时间淘洗
法学学术成就需岁月沉淀检验,短期成果 “爆发力” 难敌长期积累 “持久力”。当下学术环境不乏 “速生” 成果,但终身教授评定看重的是学者数十年如一日在学术领域扎根,持续产出稳定且高质量成果的能力。
一位学者发表几篇高影响因子论文或许能在一时崭露头角,但能否像几位老先生那样,一辈子坚守,历经学术潮流更迭仍屹立不倒,才是关键。学校在评定时,需拉长时间线观察,等待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能为法大乃至中国法学持续发光发热的学者脱颖而出,这一等待过程漫长而审慎。
总之,在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席位虽久未迎新,但背后是对学术卓越、学科均衡、荣誉传承的深思熟虑。未来,随着法学界新秀砥砺奋进、学术环境日臻成熟,这一至高荣誉终会迎来当之无愧的传承者,续写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法学辉煌新篇。
PS:至于未来新的终身教授将从哪些人中选出,有哪些热门候选人,因为话题太过敏感(从近期有关“一级教授”的争议可见一斑),我们暂不展开,待时机成熟再详细梳理,此处暂省略一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