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消息,2024年12月30日,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一案,对被告人张某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被告人李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被告人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处罚。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邯郸市人民检察院提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相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某、李某(均时年13周岁)与同班同学王某某(被害人,殁年13周岁)存在矛盾,经张某某提议,二人多次共谋杀害王某某后平分王某某钱财。张某某选定一废弃蔬菜大棚为作案地点,并提前携带铁锹挖坑进行犯罪准备。2024年3月10日下午,张某某将王某某骗出,因李某的电动自行车需置于被告人马某某(时年13周岁)家充电,李某骑马某某的电动自行车载马某某,张某某骑自己的电动自行车载王某某,共同前往张某某事先选定的蔬菜大棚。途中,李某受张某某指使将二人欲杀害王某某一事告知马某某。四人进入大棚后,张某某首先持铁锹动手并直接实施杀害王某某的行为,李某帮助控制王某某,马某某见状离开大棚。张某某、李某共同致王某某死亡后,将尸体掩埋。三被告人骑电动自行车逃离现场,张某某将王某某手机微信账户中的钱转入自己微信后与李某平分,将王某某手机卡取出指使马某某砸毁,将手机交由李某扔弃。案发后,马某某首先交代并指引公安人员找到埋尸现场。
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某、李某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张某某、李某经预谋后将被害人王某某杀害并埋尸,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作案时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张某某提议杀人并纠集他人参与,提前进行犯罪准备,直接实施致被害人死亡的行为,系共同犯罪中罪责最为突出的主犯。李某积极参与预谋并实施杀人行为,事后与张某某平分赃款,在共同犯罪中亦系主犯,罪责小于张某某。被告人马某某在去作案现场途中得知被告人张某某、李某欲杀害王某某,并跟随前往。在目睹实施杀人时,即离开现场,后帮助毁灭被害人的手机卡,参与了张某某、李某杀害王某某的共同犯罪。鉴于马某某在共同故意杀人犯罪中,未参与犯罪预谋,未实施具体加害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五款的规定,不予刑事处罚。相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学学术圈
热案点评
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一案的一审宣判。这起案件令人痛心疾首又引人深思。
首先,对于张某某和李某,这一判决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与公正。仅仅13岁的年纪,却因矛盾就密谋杀人、实施犯罪,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其行为严重违背了人伦道德和法律底线。判处张某某无期徒刑、李某有期徒刑十二年,是对他们所犯罪行的应有惩处,也向社会表明,未成年人犯罪绝不是法外之地,年龄不应成为逃避罪责的借口。这一判决有力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保障了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让人们看到了司法对于严重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无论犯罪者年龄几何,只要触犯法律,必将受到制裁。
其次,关于马某某的处理,体现了法律的严谨和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怀。虽未对其刑事处罚,但并非是对其行为的忽视与纵容。马某某虽未直接实施加害行为,但参与了犯罪过程,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是在考虑其未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也注重对其的教育与矫正。这一决定既符合法律规定,又体现了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原则,旨在帮助马某某认识错误,重新回归正途,避免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体现了司法对于未成年人的挽救与保护。
然而,这起案件更应引起我们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深刻反思。为何这些孩子会如此漠视生命、践踏法律?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否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所缺失?家庭的教育引导、学校的品德培养、社会的价值导向,都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起悲剧的发生,无疑是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和监管体系的一次沉重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法律意识和敬畏之心,从源头上预防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
邯郸这起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的判决,既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严肃,又兼顾了未成年人的特殊情况。但更重要的是,它应成为我们反思和改进未成年人教育及保护工作的契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健康、和谐、法治的成长环境,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