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0 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广受贿一案。张广,这位曾经在北航诸多关键岗位上任职的 “要员”,利用职权在企业经营、招生入学、求职就业等诸多领域为他人大开方便之门,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高达 2120 万余元,最终换来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的下场,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也被依法追缴上缴国库。
无独有偶,回顾往昔,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于志刚的案件同样令人痛心疾首。于志刚,顶着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的光环,身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曾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诸多要职。然而,他却背弃初心使命,在 2013 年至 2017 年期间,利用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校长等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 691 万余元。虽在庭审中当庭表示认罪悔罪,但最终于 2022 年 5 月,在辽宁省看守所羁押期间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件也随之裁定终止审理。
这一系列高校高官的贪腐案件,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反思当下高校的生态环境。高校,本应是知识的神圣殿堂,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孕育先进科研成果的净土。但这些手握重权的官员,却将手中的权力变现,沦为金钱的奴隶,让高校这片净土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张广从 2002 年参加工作起,一路在北航的晋升之路看似风光无限,却在权力的漩涡中逐渐迷失自我。他所处的团委书记、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校长助理以及资产经营公司等诸多岗位,每一个都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校企合作息息相关。在企业经营方面,想必那些求他帮忙疏通关系、获取项目资源的企业主,奉上的是巨额财物,而他全然不顾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肆意践踏规则,让商业的逐利性侵蚀了高校的学术与管理氛围。
招生入学环节更是关乎教育公平的底线。无数寒门学子十年寒窗苦读,期盼着能凭借自身努力考入理想学府,改变命运。而张广却为了一己私利,将招生名额当成可以交易的商品,这无疑是对那些怀揣梦想、挑灯夜战学子们的沉重打击,也是对教育公平最残忍的亵渎。求职就业领域同样未能幸免,本该为毕业生搭建公平就业平台的他,却利用职权为特定人员谋得岗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正生态,让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学生可能因此错失机会。
于志刚的堕落轨迹同样发人深省。作为刑法学领域的专家,他本应是知法守法、捍卫法律尊严的表率。然而,他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忘却了自己的学术初心与职业操守,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旅游,完全将党纪国法抛诸脑后。在学术与行政权力交织的高校环境中,他利用职务便利,在教务管理、学校资源分配等环节为他人行方便,大肆敛财,使得原本纯净的学术管理体系变得乌烟瘴气。
这些案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高校反腐的警钟。一方面,高校内部的监督机制亟待完善。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领导干部手中,缺乏有效的制衡与监督,才让他们有机可乘。例如在干部任免、项目审批、招生就业等关键环节,应建立多部门协同、公开透明的监督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能仅仅依靠官员的自律,而要从制度层面约束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另一方面,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高校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卓越的管理才能,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师德风范。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师生看在眼里,是校园风气的引领者。像于志刚这般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群体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削弱了高校的教育公信力。要通过定期的师德培训、考核,将师德表现纳入干部晋升、教师评优的重要指标,从思想根源上杜绝贪腐思想的滋生。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这也反映出全社会反腐斗争在高校领域的深入推进势在必行。随着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高校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资金流、项目流、人才流汇聚,如果不将反腐利剑高悬,那么教育腐败将如同毒瘤一般侵蚀教育根基,影响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进而阻碍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如今,张广案件看似是个案审判的落幕,但实则是2025年中国高校大规模反腐的激昂序曲。它警示着每一位高校工作者,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它督促着高校管理部门,要痛定思痛,刮骨疗毒,重塑高校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它更向全社会宣告,教育公平不容践踏,高校反腐绝不手软,唯有如此,才能让高校回归育人初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高校在反腐的洗礼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成为知识传承、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坚实堡垒,让莘莘学子在纯净的学术天空下自由翱翔,追逐梦想。而这一切,都要从对每一起高校贪腐案件的深刻反思与坚决整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