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烙印文明源流——史前时期固原历史文化概述

文摘   2024-12-10 16:25   宁夏  














摘要:固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所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密度较大,文化序列清晰完整,为人们研究固原地区史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实物依据。


关键词:固原史前;遗存;历史文化















  远古时期的六盘山区,生态环境秀丽,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先后有仰韶文化(包括早、中、晚三期)、马家窑文化、菜园文化、齐家文化等,目前发现670余处遗址,分布密度较大,聚落规模有大有小,为研究固原地区史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实物依据。

史前时期固原文化遗存考古发现

  (一)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考古发现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固原的发现,以彭阳岭儿、刘河旧石器时代遗址为代表。2002年4月,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4处、湖泊遗址1处,是固原市境内首次发现较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2003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领域资深专家黄慰文的带领下,沿彭阳茹河流域 重新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以断崖地层中暴露出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地质地层作为判断相对年代的重要依据,再次确定了岭儿、刘河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从地层对比来看,此次发现新地点的文化层与“水洞沟文化层”时代相当或相近,属于晚更新世的晚期和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3万~1万年之间。这5处遗址从上到下依次为全新世古土壤、马兰黄土、冲积黄土,出土的动物门牙化石和尖状器、刮削器、石片等旧石器时代遗物,大多分布在距地面深8.8米、文化层厚约2~3米的马兰黄土层中。其中的石器规格以小型为主,主要有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石片、石核、断块等类型,岩性主要有燧石、英砂岩、白云岩和硅质灰岩,剥片技术主要使用了常见的锤击法和砸击法。同时采集到古脊椎动物化石2件、牙齿化石2颗,马属化石牙齿残块1枚。岭儿、刘河等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宁夏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将固原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万年左右。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考古发现

  1.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指分布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其周邻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文化,因最早发掘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在全国范围内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数千处,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9个省区。宁夏的仰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固原市,具有代表性的属隆德页河子遗址。

  页河子遗址位于隆德县城西约20千米渝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1986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固原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400平方米,发现房屋1座、残破白灰面2处、灰坑93个。

  页河子遗址出土有极少量的仰韶文化早、中期的陶片,主要包括弦纹罐和窄唇卷沿彩陶盆,彩陶均为泥质砖红色,黑彩,花纹为弧线三角和圆点纹。页河子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遗存相对较为丰富,清理的遗迹以灰坑为主,出了大量的遗物,主要包括陶器、石器和骨器等。陶器主要为生活用具,器形主要有罐、盆、钵、瓮、尖底瓶、缸、杯等,部分器物为彩陶。以夹砂陶居多,泥质陶次之,陶色以橘红或橘黄色为主,纹饰以绳纹和线纹居多,附加堆纹也占有较大的比例,篮纹较少,有少量的彩。彩陶主要为黑彩,多绘制于泥质橘黄陶上,也有极少量的白彩。彩陶纹饰主要有弧线纹、网状纹、宽带纹、圆点纹、空心或实心的弧线三角纹和钩状纹等。生产工具主要有陶刀、陶球、陶纺轮、石球、石纺轮、石斧、骨锥、骨镞、骨针、鹿角器等。装饰品有陶质、石质和骨质几类,以笄最多,陶环次之,还发现有1件彩陶壁状饰品。

  除了发掘的页河子遗址外,固原还有一些其他的仰韶文化遗址,根据调查及发掘资料,目前共发现有15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原州区5处,彭阳县3处,西吉县4处,隆德县3处。遗址点数量虽然不多,但也有早、晚的区别。除了固原地区外,在宁夏中部和北部地区也有少量的发现。

  2.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一种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社会经济生活的氏族社会时期文化。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的甘肃、青海境内,距今已有5000~4000年之间。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曾经也被称为“甘肃仰韶文化”。这类遗存除了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外,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隆德县等地也有分布,经过正式发掘的有红圈子新石器时代墓地等。

  红圈子新石器时代墓地位于七营镇(今属中卫市海原县管辖)墩顶山红圈子东山峁,山岗为带状坡地,坡度平缓。1988年7月和1989年8月,固原博物馆、固原县文管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此次调查所征集到石、骨、陶等质地的出土器物133件,其中石器有斧、凿、纺轮、绿松石饰等;骨器有牙饰、骨珠等;陶器最多,共有118件,根据陶质、陶色不同,可分为泥质橘黄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夹沙红陶、夹沙灰陶5种,泥质红陶最多。制法均为手制,采用泥条圈筑法成型,未见慢轮修整痕迹。除素面外,纹饰有彩绘、绳纹、附加堆纹、乳钉纹、划纹、凹弦纹、席纹、戳印纹、镂孔,其中彩绘最多,绳纹和附加堆纹次之,未见篮纹和方格纹。器形主要有单耳杯、碗、钵、单体盆、双耳盆、尊、小口罐、扳耳罐、单耳罐、双耳罐、双连罐、壶、单耳壶、双耳壶、纺轮、陶垫等,以单耳罐数量最多,单耳壶次之。墓地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相当于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至马厂类型。

  除此之外,在固原原州区河川、中河乡,隆德县凤岭乡,彭阳县新集、城阳乡等地均有马家窑文化遗存。马家窑文化经历了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从石岭下类型到马厂类型,前后延续了1800年左右。从出土遗存特征来看,马家窑文化是一个较有地方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其制陶业空前发达,彩陶艺术在我国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3.菜园文化

  菜园文化是分布于宁夏南部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因海原县菜园村遗址而得名,年代大致与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类型相近。除了在海原县境内发现大量的菜园文化遗址外,在原州区、隆德县、彭阳县、西吉县等地也发现了相近的文化遗存。1985~1989年,历时四年先后发掘了寨子梁、二林子湾、切刀把、瓦罐嘴墓地和林子梁等遗址,出土的遗物主要有生产工具、日用器皿和装饰品。遗物以陶器为多,诸如大小适中的小口罐、单耳罐、双耳罐,制作工艺简单,以手制的平底器为主,有少量的圈足器。菜园遗址各个单元出土的陶器,在造型、陶质、陶色、制作技术等都有其文化内涵上的连续性,同时在发掘的房址及墓葬中出土有石刀、陶刀及兽骨等。菜园文化普遍使用窑洞式及半地穴式房屋,流行竖穴侧龛,多单人侧身屈肢葬。

  在固原与菜园遗址大致属于同一个文化范畴的遗址有原州区河川乡店河墓地、海家湾墓地、隆德县上齐家墓地遗址等,但这些遗址在年代与文化内涵方面相互间仍有差别。从年代看,店河遗址与菜园遗址时期相当;海家湾遗址可能比店河遗址年代晚,但早于齐家文化。与固原店河遗址文化内涵相同的遗存主要分布在宁南、陇东地区的清水河、葫芦河、泾河上游一带,部分文化因素和齐家文化接近,对探索齐家文化的渊源有着重要意义。

  4.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是继马家窑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1924年因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绝对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相对较晚。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比马家窑文化诸类型广泛,东起渭水流域,西至湟水流域,南达白龙江流域,北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齐家文化在不同的区域文化面貌也有一定的差别。宁夏境内发掘的齐家文化遗址较少,现已发掘的有西吉兴隆遗址、隆德沙塘北塬遗址、彭阳打石沟遗址等。

  兴隆遗址位于西吉县兴隆镇西北约1.5千米处,处于葫芦河、烂泥河交汇的台地之上。清理的两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出土有双大耳罐、单耳罐、鬲等,在地表还采集有较多的陶片、石斧、石刀、石锛等遗物。采集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少见。纹饰以绳纹最多,篮纹次之。大部分皆为手制。器形以带耳罐和鬲为多,此外有圈足器、尖底器、瓶、饰品等。

  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位于隆德县沙塘镇北侧的塬地上,2013、2015、2016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连续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丰富的齐家文化早期遗存。清理的房址有半地穴式、窖穴式、窑洞式三种,其中的窑洞式房屋保存较为完整,在同时期其他遗址中少见。在房屋的周围分布有较多的圆形或椭圆形灰坑,部分灰坑口小底大,呈袋状,可能是具有储藏功能的窖穴。发掘出土遗物十分丰富,有陶器、石器、骨器及少量的蚌饰。陶器器形以圆腹罐、双耳罐、单耳罐、盆、翠为主,未见鬲。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较少,红陶颜色多不纯正,偏黄色。纹饰以素面为主,其次为麦粒状绳纹、篮纹、绳纹,还有少量的刻划纹、附加堆纹以及戳印纹,磨光黑陶和红黑双彩的彩陶较少。另外,2016年对沙塘北塬遗址发掘出土家养黄牛的古DNA研究表明,这里的家养黄牛和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家养黄牛的母系亲缘关系非常接近,证明公元前4000~前2000年宁夏固原地区已经成为东西交流的重要区域,起源于中亚和西亚的牛羊等动物饲养,可能在这个时期经过这里进入中原。

  彭阳打石沟遗址位于彭阳县古城镇店洼水库北岸,背靠山坡,遗址发现房址33座,发掘15座,房址依山势成排分布,同时发掘灰坑66个,墓葬7座,陶窑1座,出土遗物400余件。房址以地面式、窑洞式以及半地穴式三种为主。地面式房址12座;窑洞3处,其中1处保存完整,在同时期其他遗址中少见;半地穴式房址4座。灰坑以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袋状坑为主,多分布于房址前。出土的遗物主要以陶器为主,另外,还有数量较多的石器、骨器、蚌壳以及少量的玉器。陶器为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器形主要有鬲、翠、敛口器、双耳罐、单耳罐、折腹盆、钵、双耳杯、单耳杯等,其制作方法仍沿用手工泥条盘筑法;纹饰主要有绳纹、篮纹、戳刺纹、附加堆纹以及刻划等。石器主要有斧、刀、凿、镞、石磨盘等。骨、角器有骨针、骨锥、鹿角等。玉器主要为加工玉器时所剩的残片、残段,其器形大致有玉璧、玉璜、玉环、玉斧等,玉质有青黄玉、青白玉、墨绿玉等,个别完整器有玉琮、玉锛等。这些均为研究泾水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固原境内的齐家文化多属于齐家文化早期,除了齐家文化典型的器物双大耳罐、陶杯、单、双耳罐外,也受到关中地区客省庄二期文化的诸多影响,尤其表现在数量较多的三足器上。在宁夏境内尚未发现有齐家时期的铜器。

  原始社会晚期,氏族部落的居民们改变了以母系为血缘纽带的氏族制度,逐渐过渡为父系血缘纽带。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财富的增多和私有制的发展,加剧了贫富分化和阶级产生。随着这种差别的不断扩大,氏族的财富日益集中在氏族首领及显贵的手中,原始社会就在这种分化中逐步趋于瓦解。

史前时期固原地区文化形态

  (一)旧石器时期固原的社会经济形态

  据考证,岭儿、刘河旧石器遗址中发现的器形较小的刮削器主要是用来割剥兽体的。刮削器的出现说明当时狩猎业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刘河遗址的地层中曾发现了一段骨骼,应当是食余的弃骨。在距今3万年~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披毛犀是活动在茹河、泾河一带的大型动物,在固原和周边的庆阳、平凉都曾发现众多披毛犀骨骼化石。

  在刘河遗址发现有火烧烤的黑色动物肋骨,这说明当时人类已懂得用火。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一大飞跃。在同大自然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固原先民不仅掌握了制造劳动工具的技术,而且开始用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革。火不仅可以取暖、照明,可以驱赶野兽,更重要的是,用火是熟食的先决条件。充足的肉食来源,再辅以烧烤的食用方式,大大提高了食物的质量,缩短了消化的过程,提供了更多的营养,这对于人类体质的增强和大脑的发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岭儿、刘河的地层中,发现了灰烬,应视为人们用火后的遗留物。目前,我们尚未掌握固原境内远古居民人工取火或保存火种的直接证据,但他们已在用火并开始熟食,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遗址看,石器出土地点距茹河河床的垂直高度约20米,表明人们的居处并未选在河岸,而是选在了黄土台地的中上部。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崩崖是黄土高原上唯一可以利用的天然地貌,那里不存在山洞和岩穴。崩崖能有效地遮蔽风雨,空气通畅,外观比较隐蔽,不易遭受猛兽的侵袭。这为以后先民们开挖规模较小的靠崖式横向居住窑洞提供了启蒙。此外,崩崖下面积开阔,比洞穴要干燥敞亮得多,宜于食物的储藏。

  (二)新石器时期固原经济文化形态

  旧石器时代,人类在长时间依靠原始的采集和狩猎手段获取生活资源过程中,随着经验的积累,采集和狩猎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产生奠定了初步基础。随着大量考古工作的开展,大量较早的史前农业遗存被发现,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我国是农业起源地之一。

  粟在北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最为普遍,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主要农作物。考古工作者考古发现固原地区同样是以粟、黍为主要作物的旱地农业。在固原境内现已发现有植物遗存的遗址主要有海原菜园遗址、固原柳沟遗址、隆德沙塘北塬遗址、彭阳打石沟遗址。

  农业经济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家畜的驯化和饲养。农业经济虽然产生,并在局部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但并没有完全取代家畜饲养和渔猎经济,家畜饲养和渔猎仍是先民们获得生活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页河子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中出土了较多的石镞和骨镞,另外,还出土有鹿角,这些都表明当时狩猎经济的发展。在发掘菜园林子梁遗址时,对发掘出的动物骨骼做了鉴定。可以辨识的动物种类有黄羊、猪、黄牛、梅花鹿、马、野兔、鼠、鹭。动物种类较少,以黄羊、猪、黄牛和梅花鹿较为多见。其中,猪、牛可能是畜养的,鹿类和黄羊是野生的狩猎对象。马类仅以一枚下臼齿和两枚蹄子为代表,难以断定是否驯养了该种类。野兔和鼠类骨骼也不多,鹭只有一左侧胫路骨断面,这些可能是人类捕食过后遗弃的,也可能是偶然留在遗址内的自然遗骸。这些动物都是适宜在半荒漠山坡草地生活的北方草原动物类群。鉴定结果表明,除了具有明显的定居农业外,还兼养某些家畜和捕捉野生动物作为生活的补充。隆德沙塘北塬遗址在2013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动物遗存主要是哺乳动物,只发现零星的鸟骨。哺乳动物中家养动物占多数,主要是家猪,另有少量的狗骨、极少量的牛骨。野生动物中主要有鹿,包括马鹿和小鹿的骨骼,另有零星的野驴、兔子等动物的骨骼。隆德沙塘北塬遗址未发现家养的羊,牛是否为家牛也待进一步研究。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该遗址先民以家畜饲养为主,而且是和定居农业相适应的家畜饲养业,以养猪业为主,养狗较少。狩猎经济在当时社会还不发达,只是获取动物资源与食物来源的辅助方式。

  彭阳打石沟遗址中动物遗存主要以猪为主,另外还有狗、黄牛、马、鹿等。其中,猪、狗、黄牛已经成为家养动物;马是否家养还需进一步研究;鹿主要通过狩猎获取。

  页河子遗址齐家文化遗存和沙塘北塬遗址、打石沟遗址中均出土有较多的石镞、骨镞,另外有鹿角。这些都表明狩猎经济在先民的生活中仍占据一定的地位。

  固原渔业经济的发展,通过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还不是特别明显,在菜园林子梁遗址中发现1件蚌器、在页河子遗址齐家文化遗存中发现5件蛙饰、沙塘北塬遗址中也发现数件蚌饰及完整蚌壳。但是无法确定是当作食物资源还是装饰资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有关渔业经济的资料出现。

  以上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固原地区适于农业生产,该区域被广泛的农业定居人群占据。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6000~4000年之间,该区域的居民住在临近河谷的台地上,以农业为主,辅以采集渔猎、牲畜畜养的定居生活,而并非专化农业或游牧的经济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和家畜饲养逐渐成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采集和渔猎经济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

  在新石器时代,固原与陕西关中地区同步发展起了原始农业。然而,进入青铜时代后,固原与关中地区的经济却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关中地区沿着发展农业方向继续前进;而固原及其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却走上了发展畜牧业的道路,其原因主要是距今4000年前后的齐家文化中期,固原及西北地区遭遇了一次新的冰期,由于新冰期气候及其作用,这里的气温变冷,降低了3~4℃。在气候适宜期发展起来的农业经济,遭到了彻底破坏。农业经济的解体,使定居在河谷地带的大量人口被迫分散迁徙到更广阔的空间范围,从事简单的体力生产活动,其社会发展也因此处于停滞状态,虽已经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却又保留了大量氏族制的东西,这种畜牧生产和氏族制度的保留,成为后来西北地区戎族社会的特色。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形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选择在背风、向阳、距离水源较近的地方聚居,发现有房址、墓地、防卫设施、经济设施等聚落主体,固原境内的新石器居址类型主要有半地穴式和窑洞式。新石器时代盛行的“居室葬”逐渐发展为氏族公共墓地。墓葬区开始和居住区分离开来。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氏族公共墓地。丧葬习俗从仰身直肢葬发展为侧身屈肢葬,有陶器等少量的生活用具作为陪葬品。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罐、盆、坛、瓮等精美陶器大量生产,附加堆纹、刻划纹、弦纹、戳印纹、方格席纹遍布器身,如固原出土的偏口彩陶壶等彩陶上的画面美轮美奂,生产技艺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美的追求进一步提升。骨簪、玉簪、骨串珠、缀有绿松石的装饰品都已出现,玉器在这一时期也被大量使用,玉器形制规范,制作考究,磨制精细,边缘整齐,较有规模,涉及史前文化、经济、生活状况、祭祀等领域,为人类史前文明研究提供了依据。

  综上所述,考古发掘证实,历史悠久的固原,3万年前就有先人在此生息繁衍。新石器时期文化类型丰富、灿烂多姿,文化的交流融合已较为频繁。



宁夏固原博物馆欢迎您

宁夏固原博物馆
宁夏固原博物馆筹建于1983年,1988年9月25日落成开放。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是一座以收藏历史文物为主,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展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