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证“跌倒”,红利“吃饱!这风向,算是变了吗?……
文摘
财经
2024-12-16 16:00
上海
今天!沪深北三个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上证仅仅下跌了0.16%,深成指却下跌了1.30%,下跌幅度最大的则是北证50,一天下跌了3.44%……![]()
那整个市场的“风”又暂时飘到了哪里呢?没错,正是具有高股息属性的红利股…… 这意外吗?从我的角度,这并不意外!记得就在不久前12月4日《短期看平衡,中期看政策,长期看红利!……》的文章里,当时已经提出了短期风格很可能在12月回归这件事。当时基于了三个原因,一是大小盘等一系列反向指数的“剪刀差”已经扩大到了99%分位数的水平,二是历史上的风格回归大多发生在一季度(比如2017Q1从小转大,2021Q1从大转小,今年Q1从小转大等等),三是无风险利率实在下的太快,这很可能会迫使像险资这样的绝对收益资金增配像红利股这样的“类固收”资产。 回看上周二高开3个点到现在,红利指数成为了为数不多还保持正收益的指数,难道说风向就是在这一周里突然变的吗?实际上,如果你一直跟随着这个市场,会发现事实不是这么简单…… 从10.8至今,你认为最大的“预期日”是哪一天?很多人可能认为是上周二到四,是zzj会议或是经济工作会议,但其实,市场告诉我们的结果是11.8,恰恰是公布十万亿化债金额的那一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这一天以后至今,成长股的表现就已经在逐步趋弱,红利股的表现就已经在逐步走强。 来!我们从量化的角度,直接回看10.8以来各大选股因子的表现,会发现11.8十万亿化债金额落地这个事件,成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水岭。从下面两张表格可以对比发现:图:今年9.24-11.8,每个盘别下六大风格因子的收益表现![]()
图:今年11.8以来,每个盘别下六大风格因子的收益表现![]()
今年9.24-11.8期间,在大盘的盘别内,成长排名第一、质量排名第二,红利排名最后,在中盘的盘别内,动量排名第一,成长排名第二,红利排名最后,在小盘的盘别内,动量排名第一,成长排名第二,红利排名最后,在微盘的盘别内,动量排名第一,成长排名第二,红利排名最后,不出意料,收益排名高的风格全部都是进攻类风格。 然而,从11.8至今的这段时间内,在大盘的盘别内,表现最好的风格又回到了价值、红利和低波三大防御类风格,在中盘的盘别内,表现最好的风格已然回到了红利,红利排名第一,低波排名第二,价值排名第三,在小盘的盘别内,同样是红利排名第一,价值排名第二,低波排名第三,而在微盘的盘别内,低波排名第一,红利排名第二,价值排名第三,与之前9.24-11.8完全相反,收益排名高的风格全部都是防御类风格。 所谓价值风格,就是我们一直选择一堆低市盈率、低市盈率的股票;所谓成长风格,就是选择了一堆营业收入增速较高、净利润增速较高的股票;所谓红利风格,就是选择了一堆高股息的股票;所谓质量风格,就是选择了一堆高ROE的股票;所谓动量风格,就是选择了一堆过去涨幅较大的股票(即用强者恒强的思维来选股);所谓低波风格,就是选择一堆波动率较低,振幅较低的股票。通常来说,成长、动量、质量风格属于进攻类风格,价值、红利、低波风格则属于防御类的风格。 于是,上面两张图说明了什么?说明在A股市场里,你最需要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整个市场的预期还强不强,如果后续还有一个一个的发布会,一个一个的具体金额静待发布,那么进攻类风格就很可能成为市场的主定价逻辑,成长股、强势股就可能是各路流动性主要的驻扎地,但如果预期转弱,甚至靴子落地,价值、红利、低波三大防御类风格就可能重新逐步地产生超额收益。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一直强调,在11.8十万亿靴子落地后,在市场运行节奏逐步“回归慢车道”的过程中,短期在风格上要开始注意平衡了。 至于在大盘的空间上,继续维持10.8当周文章以来的观点,《一段话!A50直线拉升4%……》文章里的视频也提到过,上证保持在一个以3300点为中枢,正负200点的箱体之间宽幅震荡。 一方面,历史上的A股,绝大部分的整体性突破都是基于超预期政策的预期。在明年1.20之前,也就是Trump正式就职前,可能会再有预期释放,但一些大的刺激牌不太可能先出,更大的概率还是在美国出招以后再见招拆招,所以由第二轮超预期政策导致的普涨性行情也很可能要到等到明年,这是所谓的“上有顶”。 另一方面,本轮行情从2700启动到3100仅仅花了4天,这4天内最大的超预期就是超预期的货币,也就是“5000亿+3000亿”的潜在无限流动性,因此在3100点的下方,在“5000亿+3000亿”这个互换便利政策还没发挥正式作用之前,这个点位下方的“增量”预期应该是很强的,强预期构成强支撑,这便是所谓的“下有底”。(今天的下跌也没有导致升波,反而大幅降波,这也是目前机构资金对于箱体格局的一种表达。) 所以,别市场一下跌,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变了,市场一上涨,又觉得自己把什么都看透了,其实做交易久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了才真正迈上一个台阶。正如12.1《一句话!只要量还在,行情就还在……》一文里所言,站在当下,最好的交易思路仍是一个“扶墙走”的思维,在底下那个5000亿和3000亿的流动性托底政策还没发挥作用之前,越临近3100附近,思路上越是积极,但越是临近3500,主力机构盘出现分歧可能性就增大,这个时候反而要冷静,至于什么时候再度转为整体性的进攻思维?那就是超预期政策再次出现的时候,也许你会晚那么一天,但那个时候,交易纪律胜过一切,相信诸如升波异动等一系列信号会再一次给出反映的……
![]()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抄袭侵权必究,如需转载内容,请与作者联系。)(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的一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或组织观点,亦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