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盘一天跌掉7%!关于大小盘的回归,真的该说都说了……
文摘
财经
2024-12-23 16:01
上海
今天!全市场仅上涨554家公司,但沪深300指数却是收红的,这就说明小微盘大幅下挫,全靠大盘股撑着。看一下几个小市值的指数,中证2000下跌4.88%,北证50下跌2.64%,微盘股指数则是重挫7%,创下了10.9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关于大小盘的回归,我想在近几周的文章里,已经提及了n次,该写的都已经说了: 就在昨天的文章《连续三年!还是这个指数“牛”!……》里,也刚刚提到过:“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9.24以来的股票市场,比较贴切的形容就是预期搭台,流动性唱戏,预期强则流动性强,预期暂时走弱则流动性也就走弱。回顾9.24至今的几个强预期日,包括10.12财政部的发布会,包括11.8重要会议最后一天披露化债金额,以及12月中旬的重要会议,在这些会议前,正是因为全市场资金一直有着强预期,因此流动性始终维持在高位(1.5-2.5万亿之间),不过在一个个会议暂时落地之后,整个市场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的预期真空期,于是所表现出的特征就是缩量、降波和大小盘的风格收敛了。” 先是价格类指标。上周二,沪深300等大市值指数收涨,中证1000、中证2000、微盘股指数已经出现过一次大跌,也正是在这一天,第一次触发了10.8以来大小盘回归的趋势线信号,“华证大盘/华证小盘”这对指数的比价时隔两个多月后首次重新站上了20日均线,“华证大盘/华证微盘”这对指数的比价也同样时隔两个多月后重新站上了20日均线,两对大小盘指数比价于同一日重回20日均线上方,这表示从趋势的角度看,大盘被小微盘持续压制的情况已经出现逆转。 再是量能类指标。在两周前的文章《又见2万亿的“巨震”!又一次史诗级的“高开”……》里,我曾经放了一张四大老宽基指数的换手率对比图,可以发现,从10.8至今,具有55万亿市值的沪深300指数只有0.5%-1%的日均换手率,而仅有9-10万亿市值的中证2000指数却具有日均4%-5%的换手率,这表示整个市场从10.18开始,所活跃的资金已经不是机构盘,而是游资盘,是寻找一个个概念热点的“投机型”资金,所以资金扎堆的领域就是小微市值指数,非大中市值指数。然而,经过了上周的演绎,情况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可以再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图:今年10.18至今,四大宽基指数每日换手率走势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从10.18游资开始炒热点至今,中证2000最高的换手率一度达到过6%以上,但上周已经回落到了4.11%,与此同时,中证2000与沪深300的换手率“剪刀差”已经回落到了3.63%,为11.28以来最低,这就从成交量和换手率的角度说明了大小市值风格处在回归收敛的途中。 然后是从期权隐波的角度来看,在昨天的文章《连续三年!还是这个指数“牛”!……》里我已经提过,对比近两周的情况,可以发现,一两周前,诸如中证1000期权还能保持轻微的“近高远低”,这表示当时期权市场资金认为中小市值指数还有一定的可能继续刷出高度(中证2000目前的最高点确实也在12.12),但截至上周,不论是上证50、沪深300指数的期权,还是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的期权,期权的隐波曲线都已经全部进入到了“近低远高”,这表示期权市场的“聪明”资金短期已经不倾向把创新高这件事定价在内。 目前这个市场,弄清楚一个逻辑非常重要,就是游资盘和融资盘的“热度”决定着中小盘的走势,而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又是高度相关的,什么阶段进入了暂时性的“弱预期”,什么阶段就容易出现大小盘回归,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仍然要对小微盘保持一定的警惕。 当然,这一个星期,对于做量化的人来说,又到了见证真功夫的时候了。因为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微盘股的表现实在太好,传统采用“市值下沉+业绩下沉”的方式非常容易做出Alpha(超额收益),而且Alpha还极其的稳定,这让很多今年已经“叫苦连天”的量化中性策略突然又焕发了活力。 然而,盈亏永远是同源的。今年1月、4月曾两度出现的小市值“危机”,尽管1月是源自于雪球敲入、DMA爆仓等一系列的流动性危机,4月是源自于新国九条颁布后大家对ST和退市的“恐惧”,每一次回吐的理由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都是发生在小微盘高拥挤的时段,都是发生在大小盘涨跌幅“剪刀差”拉大到历史99%分位数以上的时段,所以历史总会重演,只是不是简单的重演…… 实际上,很多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这条方法的量化策略,归根到底学出来的那个“因子”还是偏小市值的因子,所以完全交给历史路径去学习,大概率是没有办法避开小微盘突如其来的大跌的,这个是数学上的基本认知。于是,从量化的角度,我们还能做什么?就是加入对宏观的理解、对微观拥挤度的理解,更重视什么宏观状态下对应选用什么因子,什么微观结构变化下开始回避什么因子。经过了这一年反复的锤炼,很多事情也越来越清楚了,对市场的理解,才是一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抄袭侵权必究,如需转载内容,请与作者联系。)(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的一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或组织观点,亦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