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值那边!下一步要好好盯住“融资盘”……

文摘   财经   2025-01-06 16:00   上海  
        今天!全市场在经历了连续三天的下挫后,主要指数的跌幅有所收窄,一天下来,上涨2200多家,待涨2900多家,沪深北三市的量能进一步萎缩到了1.1万亿下方……
        对于近一周的下跌,硬找某个“利空”的原因,我觉得是不太合适的,因为背后的定价逻辑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大市值方面,去年年末最后交易日的下跌大概率还是与北向等以大类资产配置为主策略的配置盘再平衡有关,就像在去年7月末、8月末、9月末那三个月,当时的A股在3100点下方,股债性价比处在极高的位置,汇率也处在短期升值的通道中,这个时候的配置盘选择了增持A股,但随着四季度的点位逐步抬高,市盈率等估值类指标回到了近五年的中位数,汇率又回到了7.3以后,同样是在季度末,这股配置盘力量可能就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大类资产的再平衡(近一周10年、30年国债连续大涨就是最好的一个证据)。
        中小市值方面,在过去的文章《1.4万亿的量!有多么重要?……》(11.24)、《一句“慢牛”!“大降波”开启……》(11.12)中,我都反复提到过一个值,就是1.4万亿。1.4万亿的“红线”是判断市场强势程度和大小盘回归的重要标志,近几周成交量的下滑源自于去年年末最后一波预期打完后,暂时进入了预期的真空期,游资盘带“节奏”的难度开始加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潮”,而这部分资金暂时的减量,就导致他们所驻扎的小微盘出现了连续的回调。
        于是,当这几股资金(大类资产配置盘,游资盘等资金)的行为趋于一致时,就导致了近几天各大宽基指数的普跌,而无巧不巧的是,这个普跌正好使得全A指数时隔三个月首次跌破60天均线,就又可能会逼出一些趋势交易资金进行暂时的平仓,这才是各路资金之间的内在逻辑。
        当然,从“趋势+量能”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观察的更为细致一些。
        首先,上个星期的文章里,我也曾经提过,如果细心的话,应该会发现在去年年末的最后一天,全A指数时隔三个月首次跌破60天均线。在所有指数的所有均线中,全A指数的20天均线和60天均线往往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全A指数的背后所表达的是机构盘和游资盘各路资金综合的定价逻辑,代表着全市场最整体的赚钱效应,另一方面是趋势线的有效性往往和持续时间长度成正相关关系,即对于一根趋势线而言,如果站在上方的累计时间越长,那么此后的第一次下穿就特别值得重视,可以视为控制仓位的一条风控线。
        举个印象比较深的例子,2022.6-2022.8期间,全A指数曾经有58个交易日持续站在60天均线上方,最终于8.30当天收盘首次有效下穿60天均线(下穿幅度超过1.5%),有效下穿后的三个月内全A指数未再创新高,并在2022.10探出了一个底部,这其实就是趋势线在交易中的重要性。
        除了价以外,搞清楚成交量缩在哪里也非常重要。由于目前的市场的资金结构和2014-2015的时候已经天壤之别,所以我们看成交量的时候必须区别机构盘阵营和游资盘阵营,如果一个市场的资金主要分为A和B,那么整个市场的缩量就要去拆开看是A的缩量还是B的缩量,关于这一点,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点就是分宽基指数的成交量去看,因为机构盘基本驻扎在中证800的成分股内,而游资盘主要驻扎在中证1000、中证2000甚至更小微的股票内。
        站在当下,如果再看一下去年12.10以来(重要会议落地),中证800、中证1000和中证2000的换手率变化情况,就可以清楚地发现,中证800指数的日换手率基本上维持在0.80%附近,期间最高为1.05%,最低为0.66%,没有出现大幅萎缩,而中证1000的日换手率则是从3.12%下降到了2.48%,萎缩幅度20%左右,期间最高为3.47%,最低为2.22%,再看中证2000的日换手率,则是从5.28%下降到了3.74%,期间最高为5.78%,最低为3.61%,萎缩幅度进一步提高到了30%左右。这就说明近一个月里,越小市值的指数,换手率下降的幅度越大,这就说明了近两周整个市场的缩量主要是游资盘的退潮带来的。
图:去年12.11至今,中证800、中证1000、中证2000每日换手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力的期权工作室整理
        既然如此,后续要关注的就是游资盘对融资盘的影响,从最新的两融数据来看,目前的融资余额已经回落到了18294亿,下滑到了12.12(重要会议靴子落地)以来的最低值,我们可以看下下面这张图,从去年9.30至今,其实上证综指的点位并没有多大的变化(3336到3211),但全市场的融资余额却从14306亿上升到了18294亿,上升幅度达到近4000亿,占到了当前融资余额的22%。
        考虑到去年9.24的“5000亿+3000亿”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大市值股票,其他政策性资金针对的也是大市值股票,所以站在当下,大市值指数下方的流动性托底倒是要比去年1月更加“厚实”,不过由于融资盘是去年四季度中小盘重要的一股增量,如果融资余额连续下滑,那么仍然需要谨防这段时间内的“出清”风险,因此小市值方面,下一步需要持续关注的就是融资盘的影响。
图:2024.9.30-2025.1.3,上证综指与融资余额走势对比图

数据来源:Wind,力的期权工作室整理
        当然,小市值的退潮,也会让市场资金逐渐开始关注防御类资产。从防御的角度说,每年的一季度是红利资产表现较好的季度,仅从近十年的数据就可以发现,不论是最单纯的中证红利指数,还是加入了低波因子的800红利低波指数,或是横跨沪深港三市的沪深港红利50指数,它们在一季度的胜率均为70%,对于过去十年的一季度,仅在2016年、2018年和2020年出现负收益,而这三年的一季度都发生过全市场系统性的大幅下跌(2016.1的两次“熔断”,2018.2-3的“贸易战”,以及2020.2-3的“疫情”),所以如果整个一季度没有遇到系统性的问题,则红利指数的表现总体还算比较稳定的……


【最近文章与资料回顾】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抄袭侵权必究,如需转载内容,请与作者联系。)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的一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或组织观点亦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

原创是一种心血,
欢迎三连(点赞、在看、分享)
给更多的朋友,感谢感谢!

力的期权工作室
对个人更通俗,对机构更专业,努力做最具品质的衍生品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