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首届郭林新气功北戴河文化活动日,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在积极筹备中。今天分享俱乐部制作的视频《希望和爱——郭林新气功在上海》,以及俱乐部创始人、终生名誉会长袁正平在两年前为纪念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周年而撰的纪念文章《回顾·感悟·凝练·展望》,二年之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值得分享和思考。
蓬山无远,卿云在望。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周年了。在5000年华夏文明史里,气功是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50年是5000历史长河里的短暂瞬间。然而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这50年,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文脉,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纪令怎样的纪念是我们的无愧目标?我认为这是一个力行进取的机缘,这是个新的辉煌起点。回顾、感悟、凝练、展望,“纪念为体,思想为魂”。我们不妨一起用思想的智慧,在历史的传承和未来的发展之间,既体现深厚的积淀,又追求生机勃勃的活力,以期郭林新气功事业持之不坠,方兴未艾。郭林老师罹患癌症后,自1949年至1956年,经历了数次手术,生命悬于俄顷之间。于是郭林老师从自救开始,集儒、释、道文化于一体,博采众家气功之长,创编了一套自我调控的新气功疗法,在自身实践创造生命奇迹后,于1971年带着新气功疗法走向社会,在公园义务向病友们传授新气功疗法,为一个又一个癌症患者点燃了生命的火种。因为有疗效,郭林老师滚雪球式的传播,在癌症患者群里不胫而走,个个典型案例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记者葛娴的报道,《体育报》介绍高文彬、岳荣富等6位肺癌患者练功后康复的整版文章,电视台的专题报道……犹如春风劲吹,把新气功疗法推向了社会,角落里的火花燃烧成了抗击病魔的熊熊烈焰。
我,1981年初被确诊患第四期恶性淋巴肉瘤,并已浸润髋关节。医生曾断言“也许活不过一年”。8个月住院化疗期间,得知郭林老师要来上海举办新气功疗法学习班,我即要求出院,参加了郭林老师在沪举办的第一期新气功学习班。习练新气功疗法后,我睡眠、食欲、体质等自我感觉改善了许多,我增强了练功的信心。次年夏天,我又去北京深造,天天在紫竹园、地坛等公园,尾随在郭林老师身边学习和练功。三个月的学功、练功,受益匪浅,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质的飞跃。
1982年秋,上海市卢湾区体委主办的新气功疗法学习班有400名癌症患者报名,郭林老师即任命我随同于大元、施柯、李金兰老师一起组成教学团队赴上海执教。于是我在北京“火线入党”,由学员变成了老师,从此投身到了新气功事业之中。1987年,上海成立郭林新气功学会(郭林老师去世后,为纪念先人,“新气功疗法”更名为“郭林新气功”),我担任会长。当时由郭林老师亲自挑选的18位辅导员组成的团队,在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精武体育总会、人民公园、复兴公园、虹口公园、长风公园设立了教学点。于大元、具本艺、单长礼等老师都先后前来传教,数百名癌症患者凝聚在一起,为生命拔河,1989年春,在北京的一家宾馆,我向高文彬、于大元老师汇报了欲在郭林新气功团队的基础上,创办癌症康复自救互助社会团体的想法。二位异口同声说:“这是不谋而合””。于是我即回沪落实,创办了“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1989年11月7日,我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整版文章《上海有家癌症患者的俱乐部》,正式把这个草根组织推上了社会大舞台。次年北京成立了八一湖北京抗癌乐园。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全国效应。“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于1990年秋宣告成立,高文彬任主任委员,张宗卫、宋琳琳、于大元和我任副主任委员,于长德任秘书长,金懋甲、张大宁等任常委。这是全国第一家医患结合,且患者占主体的癌症康复机构。1993年,我在上海创建了全国首家教育局注册的成人非学历教育机构“上海市癌症康复学校”,郭林新气功是康复学校主要教学内容。
1997年,我们创建了“希爱康复中心”康复学校开始在7幢别墅的园区里,举办住宿制郭林新气功教学班。2000年康复中心移至6000平米8层“希爱大楼。至2017年康复学校共在“希爱广场”举办了100期住宿制郭林新气功学习班。2017年后,我们在常州竺山湖度假村设立了“郭林新气功教学基地”,至今又举办了16期郭林新气功教学班和6期提高班。30年来,康复学校凝聚了浓烈的真情和关爱:贺敬之和柯岩老师曾亲临我们康复学校视察。北京抗癌乐园杨增和、何开芳2007年率团队来学校和我们共同主办“郭林新气功与癌症康复国际论坛”,赵成、张景绪老师也二次来学校指导。我们组织全国培训班,方曦、李英伟、叶梅等都是那期学员。播种、耕耘、收获,累计116期的郭林新气功学习班,留下了翔实的数据:1996年对1883名习练郭林新气功的学员综合调查,睡眠改善40.8%,食欲增加36.8%,精神振作64.1%。2003年对7951名学员的综合调查显示,生存期超过5年的学员中,85%以上常年坚持体能锻炼,其中80%为郭林新气功锻炼。2007年对2000余名生存期10年以上的各种肿瘤康复者的调查显示:50%以上受益于郭林新气功锻炼。2008年我们和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朱为模、上海体育学院博导王人卫教授等合作,对80名康复10年以上的会员分成练功与不练功对照组作习练郭林新气功和其他运动的比较测试,获取了相关科研信息。2009年,我们和上海复旦大学余金明教授团队合作,对1000名郭林气功学员作《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课题研究。发表SCL论文,并在亚太地区肿瘤大会上发表。2010年,我们和上海体育学院王人卫教授团队合作,作“郭林新气功与红细胞免疫”的课题研究,认证了习练郭林新气功提升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2016年开始,我们与上海体育学院黄震教授团队合作,对第98期学习班的50名肺癌学员作5年的追踪调查,第4年时这50位中晚期肺癌患者中仅走了8位,第5年时这批学员的5年存活率达74%,远远高于社会相应的平均水平。我们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为这批“抗癌明星”举行《鼓5人生》网络直播音乐会,网上点击量达200多万人次。传播、弘扬郭林新气功这40年我们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1992年应日本气功学会山本政则理事长邀请,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团,我和上海气功研究所叶敏教授、北京宋琳琳老师一起出访日本。在由《朝日新闻》共同组织的2000人报告大会上介绍郭林新气功,大会后举办了一个3天的郭林新气功入门学习班,入学者踊跃,第一堂课我只得跳上窗台讲完,随后就移至更大的一个会场。1993年,由日本著名肿瘤专家带津良一邀请,我委派李守荣老师赴日本带津三敬医院执教郭林新气功6个月,日本NHK电视台和一些平面媒体都作了专题报道。我们和日本气功协会、带津三敬医院、日本生活意义疗法协会等有了连续10年的互访交流。山本政则先生和带津良一先生都曾担任“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的副主席。
1996年,我和李守荣、周佩3人出访美国,在里士满地区授课办班,传播郭林新气功,当地报刊登载了二篇报道。
1997年,我应香港癌症基金会邀请,到香港举办了一期郭林新气功学习班。2003年,我和李守荣、周佩出访台湾,次年,我们组成64人大型交流团再赴台湾,在《海峡两岸癌症康复交流会》上,我作了郭林新气功的演讲,并由8名团员作了郭林新气功的演示2010年,应澳大利亚维省新生会邀请,我和夫人汤惠琴一起赴澳大利亚黑尔本举办了一期14天的郭林新气功学习班。2018年世界医学功学会郭林新气功专业委员会成立。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作为一个5A级的法人社团,迫不及待地融入了这个团体之中。我们连续二次组队参加世界医学气功年会的郭林新气功演示,并作了二次大会报告。我们组织了200人的团队赴福建武夷山参加有500人组成的郭林新气功大会操。当林健主任率领全场齐声高呼“致力新气功,造福为人民”的口号时,群情振奋回顾我投身郭林新气功行列的历历往事,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忘不了郭林老师“降大任于斯人”,为我查功,派我返沪执教时那殷切的目光;忘不了和于大元亦师亦友在上海朝夕相处的那些岁月;忘不了和黄松笑老师一起在北京为日本郭林气功研究会的朋友演示自然行功的那张老照片;忘不了和孙云彩老师一起担任央视“实话实说”嘉宾的情景;忘不了2008年奥运会我们200名助威团成员与杨增和会长率领的北京抗癌乐园功友们一起登长城时的壮举;忘不了和林健老师一起策划出版《癌症生存者话运动康复》一书,相约姜寅生、方曦、李英伟、张大宁、赵继峰诸同仁聚会上海的侃侃而谈……。这些隽永记忆,终生难忘。回顾我与郭林新气功这40年的生命之缘,我所经历的,只是点滴。如果说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这50年,是棵参天大树,我和上海的团队充其量只是株小枝丫。敬请更多前辈和同仁,打开记忆的闸门,在这次纪念活动中奉上你们的一株株枝丫,让这棵50年的参天大树,枝叶茂盛,郁郁葱葱。
纪念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周年,是籍半个世纪厚积之力和进取之魂的发扬蹈厉,继往开来。它被赋予的是对郭林新气功50年发展史的温故回望,更是对50年郭林新气功的再塑升华,它需要理性的感悟。“天人相应”、“整体恒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医药文化最核心的思想理念。我们不妨以此为准绳,感悟、解读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这50年的不凡历程。一、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开创时期这是气功传播方式的一次革命,它改变了千年来气功“传子不传贤”的闭塞状态。1971年,我国还处于文化大革命倒行逆施的动乱阶段。郭林老师这时毅然带着气功走向社会是逆势而行。这逆势的逆势就是顺应天意。这需要气魄、胆识和胸襟!回想那个年代,癌症是人类头号杀手,人们谈癌色变,郭林老师用传播新气功的身体力行,发出了《癌症≠死亡》的第一次无声呐喊。继而,柯岩老师的报告文学《癌症≠死亡》又通过主流媒体的传播,唤醒了成千上万癌症患者生命之树重绿的希望。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朱为模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后发现:西方最早提出“运动干预”对抗癌症是1981年,比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整整晚了10年。因此说,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这50年,不仅是对中国气功的贡献,同时在现代运动肿瘤学领域,也应该留下这“第一”的影响。50年前,郭林老师带着新气功疗法走向社会,没有经济利益的驱使,也没有功名利益的诱惑,郭林老师就是怀着“新气功让我获得了新生,我就要把这功法传授给更多癌症病友”的朴素心理而普惠众生。第一代的郭林新气功追随者也都是认同此理而加入这行列的。今天,我们怀着敬仰之情向郭林老师和前辈同仁致以崇高的敬礼,更要“不忘初心”,把老师为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而确立的“造福于民”之核心价值观,时刻铭记在心,上升到每个人生命的核心地位。二、上世纪80年代起,是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的起势阶段郭林新气功社会化、群众化和科学化的运作模式和服务功能逐步形成了规模效应。我分析起势缘于三个原因: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肿瘤治疗要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换的新理念,并提出了“社会肿瘤学”的新观点。在阿拉木图世卫组织年会上又指出:“今后医疗资源配置,三分之一用于病前干预,三分之一用于临床治疗,三分之一用于病后康复”。医学革命的这一理念传入了中国,然而当时我国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医学界真正把这理念用于实践的几乎还没有。于是郭林新气功组织转型为癌症康复组织占据了“天时”,而随着于大元等老师在全国授课传功的遍地开花,又占据了“地利”,再加上更多功友癌症整体康复的需求十分迫切,又占据了“人和”。于是郭林新气功出现了群众性社会组织新形态,把郭林新气功事业推向了新的局面。
以高文彬任主任委员的中国癌症康复会和以李平、林晓任会长的郭林气功研究会,不是对立的分道而行,而是契合大道的“整体恒动”中国癌症康复会发起京、津、沪抗癌明星评选活动,并在央视举办颁奖晚会。郭林气功研究会委派顾平旦老师参加组委会工作。著名“焊神”上海宝钢副总指挥曾乐患肝癌后,李平会长即介绍到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学练郭林新气功。郭林气功研究会举办纪念郭林老师逝世5周年等活动,中国癌症康复会都积极参加。郭林气功研究会林晓老师、李唯亮老师也两次到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指导郭林新气功教学工作。这些老同志都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他们的大局观和“整体观”,为郭林老师离世后的郭林新气功发展形成了合力。
随着郭林新气功社会化、群众化发展道路,在癌症患者群体的广泛传播与推广,粗略统计当时练功者达百万人以上,因此涌现了许多典型病例。从探究这些成功者的奥秘开始,走科学化发展之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黄念秋、查良琦等主任医师和研究学者的加入,对郭林新气功受益者的疗效考量,从原来的“自我感觉”反应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中医养生的疏通经络、气血运行、吐故纳新到西医微循环、内分泌、免疫机制调节等的综合测评,开始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并陆续在相关学术会议和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著名作家柯岩老师在《CA俱乐部》一书中曾给予高度评价,称当时气功界“真正用现代科学进行研究并获此殊荣的至今只有郭林新气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NPO、NGo理念传入了中国,社会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参与社会自治成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新趋势,于是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全国约50多家由郭林新气功团队转型的癌症康复组织,融入了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与时俱进,从成长走向了成熟。依附于社团法人机构运营的郭林新气功优化了生存环境。时任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为北京抗癌乐园树碑题字,时任政治局常委俞正声给20周年庆的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发来贺信……。癌症康复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为郭林新气功复苏提供了边际效应。北京、上海、深圳(罗淑云团队)等都得到了政府和慈善机构对郭林新气功的项目资助。
另一方面,新一代郭林新气功的传播者相继应运而出走到了第一线,辅导员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四、世界医学气功学会郭林新气功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2017年,历经3年“好事多磨”的酝酿筹划,世界医学气功学会郭林新气功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正式成为法人社团的二级组织。这是郭林新气功一个新时代的开启。郭林新气功专业委员会主任由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主席林健先生担任。我和众多郭林新气功同道一起举双手赞成,并尽力辅佐林健主任担当之重任。我和林健先生原先接触不多,只是当年和于大元老师一起见过他两次。对林健先生的了解也只是从林晓老师口中听到的片言只语。我推举他的理由是:1·他作为郭林老师传人任职世医会副主席并任命他任专委会主任是上级机构的权威认定。2·林健先生没有在第一线教功的经历,没有和各地郭林新气功团队有亲疏之分和利益交葛,没有“身在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迷茫。3·林健先生也罹患癌症,向死而生的他,率领大家为生命拔河,会更加执着,更加超然与脱俗。4·林健先生对传统文化、佛学禅修等有深入的研究,具备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皆文章”的智慧和才气。我国社团法明确规定,社会组织没有上下级关系的垂直动力结构,只有社会化网络,机构负责人也没有权力性影响力,只能依靠非权力性影响力。郭林新气功专业委员会这样的二级社团组织,对全国各地的郭林新气功团队没有直接领导权,没有行政指令权。机构运营也没有经济利益驱动机制,没有带薪专职人员。专委会怎样引领全国各地郭林新气功团队而“一呼百应”?我和林健主任有过二次心与心碰撞的促膝长谈。交谈中我俩的思路聚焦到了一个点上--加强郭林新气功的文化建设,在文化的旗帜下凝聚。培育出自己的文化是一个群体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标志,也是这个群体创造能动的团队力量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于是增强对郭林新气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成为了郭林新气功专委会成立后的第一战略思路。
郭林新气功的文化自信和自觉意识,是对“造福于民”文化核心和生命价值观,健康理念的高度认同。“德为功之先”,专委会把功德教育放在首位,达到思想上的统一,继而通过编辑整理《郭林日记》,成立探究“原创”的读书小组,成立统一功法教学组,举办全国辅导员培训班等形式在全国各郭林新气功团体,达成了对郭林新气功“观念自信”“理论自信”、“方法自信”、“疗效自信”的基本共识。
特别是“疗效自信”,郭林新气功的文化自信并不是建立在华丽辞藻的赞美宣扬上,而是以确切可信的疗效为首要依据和关键的学术基础。郭林新气功如果失去了最基本的疗效支撑,就失去了作为医学气功的存在价值,也不可能真正树立起郭林新气功文化自信、自尊和自觉。为此,郭林新气功专委会花两年时间,编辑《癌症生存者话运动康复--我与郭林新气功的故事》一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书中有汤钊猷院士、朱为模院士的专家寄语有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鹤庭的序,有10位既是郭林新气功老师和研究者学者,又是癌症生存者的文章,还有100位全国各地受益于郭林新气功的癌症生存者的生命故事。在所有主流媒介及出版社团,气功还没有任何“话语权”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突破。
在刚过去的2021年春节,郭林新气功专业委员会举行了线上新春团拜。众前辈老师和30座城市的郭林新气功团体,穿越时空、共贺新年,互致问候那暖暖的情意,让我感受到了郭林新气功“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温度。
2019年林晓老师仙逝,我赴北京参加追悼会,在共赴晚餐时,当北京抗癌乐园老师、原郭林气功研究会老师、具本艺老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老师们互相握手交谈,互致问候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从香港赶来的黄松笑老师和我异口同声地说:“天下功友是一家”。在返沪的高铁上,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在手机上写了篇短文发到了群里,即刻得到很多功友的点赞。
纪念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周年,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团结就是力量”!受气功大环境影响,郭林新气功的现状明显和社会发展不同步,萎缩下滑趋势明显,这时候更需要我们精诚团结,不能有内耗,更不能打内战啊。《道德经》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此言论述的是“大道”的本质。解释为“最高境界的人是真正得道的人,这种人反而忘了道的存在。境界次一等的人是孜孜以求追求大道,亲近而赞美大道的人。最差一等,便是侮辱大道的人。” 我认为,几十年来仍坚守在郭林新气功阵线的同仁,都属前2种境界,因此都应该团结起来。
团结不是没有原则的和稀泥。团结的灵魂是团内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共同的思想道德。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年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就是倡导并推行公益性传播和志愿者服务的自助助人。现在上海康复学校、北京抗癌乐园及全国许多癌症康复组织和郭林新气功团队,都在用义务教功的形式传播郭林新气功,宁波的张敏怡、西安的张建设、珠海的齐明石、镇江的陈国栋、海南的张建平、山西的郭京丽等等。大家在练功获得自身健康的同时,又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后来者掌握了“自主康复的手段和武器”,大家辛勤付出所收获的是有尊严的幸福和充足的精神财富!
但是,倡导和推行并不是一刀切。现在的郭林新气功传播者,大致分为:(1)助人为乐心甘情愿传授者(不计报酬)。(2)作为盈利手段传授者(职业性质)。我认为把传授郭林新气功作为盈利手段也无可厚非。传授郭林新气功需要学习坚实的功理功法知识,熟练掌握传授功法的技能技巧,授课传功需要付出不少心血和精力,还有时间成本,适当收费是完全应该的。但必须有章可循,合规合法经营。各教功团队之间,可以在吸收新学员、教学质量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竞争,但这是良性竞争,而不是排他的“窝里斗”
我认为,立志以义务教功为主的郭林新气功老师们,也不要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强加于人”。因为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弘扬郭林新气功,是因为自己的健康曾得益于郭林新气功后志愿帮助更多病友的一种回报。这已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思想行为,而不是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伟大行为”。团结,需要聚同化异、和合共生的大智慧,这也是练功人的修为。我真诚地期待,纪念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周年的活动,能营造郭林新气功业内更加“和谐”的氛围。一个“和”即“禾”与“口”,字面理解为“人人有口饭吃”。引申理解:“每一个郭林新气功的爱好者,传播者都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一个“谐”字,即“言”和“皆”,字面理解为“人人都能说话”,引申理解为“人人都有话语权”。郭林新气功的功理功法研讨和学术思辨,需要畅所欲言、百花齐放民主的氛围。但是,民主要集中,集中在一元化领导的架构内,不能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最近,在网上看到纪念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周年活动,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争论,我感到不理解。国学大师季羡林讲:我们讲和谐,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自己内心的和谐。我相信,以另外的名义再搭个“舞台”搞纪念活动的人,也是敬重郭林老师,热爱郭林新气功事业的,那为何不在一个舞台上,共唱一首歌呢?这样的“另树一帜”会对业内和外界造成不利影响。受到伤害的,不仅是郭林老师的后人,更是整个郭林新气功事业。这不是和不忘初心的衷曲不和谐了吗?
总而言之,纪念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周年活动,应该是郭林新气功界大团结的助推器。唯此,才能使新时期的郭林新气功事业,行稳致远。
凝 练
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周年,三代气功人半个世纪凝练形成的运作模式,价值判断和品格特征,并不是一经提出便固定下来,且永恒不变。而是50年来不断地审视自己,总结自己,在创新发展高度作出深度的凝练。处于社会文明快速进步、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以及知识快速更新的新时期,郭林新气功在汲取5000年传统文化精髓和50年社会实践凝练的同时,还要注入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要把握好时度、势,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各环节的传承与创新,建设郭林新气功的新生态。生态学是当前特别热门的系统研究学,建设郭林新气功新生态,要重点关注郭林新气功在推广发展过程中与相关领域、相关学科的关系,学功受众与传播渠道的关系,各地各教功团体各具特色又互动联动的关系,在应对各种关系的复合系统中,领袖和领导群对管理和决策必须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人对系统生态学了解还很肤浅,加之受文章篇幅有限,不能细化阐述,只能抛砖引玉提出些新观点,供林建主任和现任总干事及各位老师和同道参考。50年来,郭林新气功运用于癌症生存者,都习惯性说“气功治癌”。肿瘤界泰斗,90岁的汤钊猷院士2018年在《控癌战而非抗癌战》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肿瘤防治重在“控癌”。汤老在2014年出版的《消灭与改造并举》一书中把肿瘤西医治疗的手术、放化疗等手段归于“消灭”把癌症康复的中医疗愈和自然疗法,另类治疗的多元手段称。提出肿瘤防治必须“消灭为“改造”与改造并举”。因为“癌症是内乱而非入侵,要消灭与改造并举,通过改变残癌、改变微环境、改变机体,让癌细胞和平演变。”郭林新气功初学者中的癌症患者大多数是结束常规治疗以后走进郭林新气功的。并且,这些学员通过习练郭林新气功,依照中医“既病防变”的理念,防复发、防转移,通过改变微环境、改变机体、提高免疫力,都有一定的疗效。并已经有相关学术课题所论证。而“气功治癌”,仅是一些典型个例,还没有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
因为气功产生于中国古代,医学气功的阐述方式,特别是一些模糊的概念,需要受众慢慢理解,更需要强有力的科学数据。因此,我们对郭林新气功运用于癌症生存者的“治癌”定位,能否改为具有辅助治疗和整体康复功能的“郭林新气功控癌”!2018年,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在中国肿瘤大会上,提出了肿瘤整合医学新观点。这是近代肿瘤学史上继提出“社会肿瘤学”之后的又一次革命。樊代明院士的“肿瘤整合医学”不仅是把最新的抗肿瘤研究成果与肿瘤治疗各专科最有效的临床实践加以整合,而是肿瘤防治己知各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加以整合,把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多元手段加以整合。这是整合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并用之医学实践。郭林新气功在癌症康复领域的历经50年探索与追求,又有了成千上万癌症生存者把其作为自我康复主要手段的真实世界,仍未被肿瘤医学界认同。在人文医学新态势,郭林新气功应该主动纳入肿瘤整合医学体系,见证它控癌的功能和意义。
运动疗法现作为一种应用于肿瘤患者的非药物干预手段,被称为运动肿瘤学。当前的研究认为:运动对癌症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存在多项干预机制,可以通过调节宿主与肿瘤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调节肿瘤的生长进程,而这种调节作用相互、复杂、多面、重叠。美国运动科学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最近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刊发了一篇文章《运动抗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林健主任在群里推荐此文。建议各位同仁拜读这篇文章,并在运动肿瘤学范畴内,思考郭林新气功的又一定位。2019年,从事40余年肿瘤外科手术的西医大家、二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汤钊猷院士,全新推出了又一部针对我国目前癌症防治现状的反思、求解之作《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遵循习近平主席“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挥好、发展好,传承好”的指示,中央高级领导干部学习班请汤院士去作了一次讲课,并把此书列为2019年中央领导干部必读书目。
列入医学气功定位的郭林新气功,汲取汤老“医学思维”的智慧,获得郭林新气功创新发展的“软件”支撑,摘录汤院士书中重读《黄帝内经》的几点感悟供大家借鉴与思考。1·阴阳五行,总领全局--重视“整体观”的辩证思维。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重视外因通过内因其作用。4· 形与神俱,终其天年--重视“顺应自然”养生观。5· 辩证论治,实泄虚补--重视“个人化辩证治疗”6·“精神不进,病不可愈”--重视病人“主观能动性7·“顺者为工,逆者为粗”--重视人文与医术深厚的医道观从“郭林新气功控癌”到“肿瘤整合医学”,从“肿瘤整合医学”到“运动肿瘤学”,继而在“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路径中,提升郭林新气功应用于癌症生存者的功能定位,需要深层次的哲学思辨后,在同道中形成共识。
展 望
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俯仰50年。
由林健主任率领的郭林新气功专业委员会将责无旁贷担当起引领新时期郭林新气功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建设郭林新气功的新生态。建设新生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郭林新气功专委会在这次纪念活动中予以专题研讨。这里我提些个人的想法,供大家讨论
一、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功德。
德为功之先,功从德上来,修德志为首;修德,业为贵;修德,善先行。正如古人所言:“夫医者,非仁爱之事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致力新气功,造福为人民”要建设一支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已任的郭林新气功生力军。
二、行业运营的自治管理,建章立制。
没规矩不成方圆,新时期的郭林新气功必须拧成一股绳。要从制度上予以保障,章程是社会组织的法律依据,会员是专委会人员组成来源。建议在这次纪念活动中,听取各方意见,修改章程。建议在发展会员的同时,还要发展团队会员(二级学术性社会团体能否吸纳团队会员单位要请示世医会,如不行就改为“联盟”或者联合体)。制定管理条例和个人行为准则,用签约承诺,来规范行为,并要求重在践行。
三、增强学术研究的力度,广纳人才。
郭林新气功的创新发展,疗效是硬道理。然而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疗效,还必须提供能够证明有效性的真实的科学数据,以争取获得世界医学气功领域的公认和学术地位。建议尽快成立一支各方学科汇聚的学术研讨工作团队,这个团队不分业内,业外,只要对郭林新气功有兴趣的学者和研究人员都可以力邀其加盟。因为现代科学既是各学科高度细分化又是高度交叉、重叠的复合这个团队不以是否“亲传弟子”而“论资排辈”,因为“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其实,现在郭林新气功传播推广尊”者中,有好些复合型的人才。如博学通达的大王山(网名)、医科大学有心理学背景的刘杏茶老师、中医名家传人张大宁大夫、从事科研工作的周广庆教授、深度专研郭林新气功功理的孙毅老师、刘国麟老师等。寡闻的我,还知之甚少,期待在这次纪念郭林新气功走上社会五十周年的活动中,通过自荐和推荐,网络更多有志者汇聚郭林新气功的智力资源。
四、运用互联网新空间的教学传播新模。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万物互联时代。郭林新气功自然不能置身其外,郭林新气功传播呈以下新模式。5·泛教学:从一方独行到三方共进,跨界、协同,融合。探索郭林新气功与复杂性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文明工具有效的对接,肯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今年3月17日,线上举办的全国辅导员培训班己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我建议,以宏观教学为主的网上培训班可以每年春、秋各举办一期。网课班和全国各地线下班对接,同期参加各地线下班的学员必须在线下班学前或学后,再参加一次线上网课功理班的学习。统一的线上理论指导和各地教学的线下实践结合,效果定会更好。郭林新气功新生态的软硬件建设还有许多深层次的思考,如怎样扩大郭林新气功受众人群?除了推广应用于癌症康复的功法外,能否开设针对老龄健康的康复班,推广适用于老年人疾病防控和养生的功法。因为我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健康化问题,中央十分关注。怎样扩大郭林新气功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同度?怎样充分利用自媒体的新空间?怎样整合全国各地郭林新气功团队的信息资源,构建一个郭林新气功的共同平台,面向社会去获得更多平等的目光和如实的评介,献上一篇篇真实的报道,并把这份真情实感传递给更多的人。怎样构建郭林新气功生态建设的社会化工程?与大学、大健康产业、医疗行业、慈善机构等跨界协同融合,寻求战略合作伙伴,获取更多社会资源。敬请各位同仁在这次纪念活动中,集思广益,贡献良策。纪念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周年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根本停不下来,总觉得还有许多话要说,我也知道,网络文化的语境写短文最合时宜,写这样长文是大忌,因为对郭林新气功的爱之切,情之深,我也顾不上这犯忌了。敬请各位同道能坚持看完全文并不吝赐教。我衷心的希望,有更多的郭林新气功研究者、传播者、受益者一起来参加征文活动,将“致力新气功,造福为人民”的精神和研讨功理功法的自由学术风气贯穿始终,营造一个“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的良好氛围,使纪念郭林新气功走向社会50周年的活动,真正的“活”起,“动”起来。让我们共同期待,新时期的郭林新气功事业,扬帆再启程,更有大作为。我们相约在明天!
【作者简介】 袁正平(男),出生于1950年1月,副研究馆员。1981年被确诊患淋巴肉瘤。1981年学练新气功疗法1982郭林老师任命开始执教新气功疗法至今42年。1989年创办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并任会长至2024年5月。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副主任委员,一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常务理事,郭林气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东方肿瘤双防康复指导中心理事长,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终生荣誉会长和党支部书记。悉心传授郭林新气功42年的中华慈善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