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选手的寿命,谈谈运动对于寿命的影响

文摘   2024-08-09 12:39   加拿大  

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接近尾声,在这项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会上,各国奥运选手争夺奖牌如火如荼。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运动员们,发达的肌肉,古铜色的皮肤,看起来健硕有力,精力充沛。但是,有朋友询问,听说这些奥运选手们,由于激烈的比赛和过度的运动,伤病满身,寿命往往不长。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看看现代医学(西医)的研究证据和中医对于运动的看法。

一、运动员短命的疑云——世界上第一起运动死亡的事件

不断报道的许多运动死亡事件是让人们感觉运动员寿命不长的第一个原因。与奥运会有关的,马拉松比赛项目起源的故事,可以说是有记载的,世界上第一个运动死亡的事件。这项运动的名称来自公元前490年古希腊时代雅典与波斯之间的马拉松战役。相传希腊在这场战役中击败波斯军队,雅典士兵菲迪皮德斯为了传达获胜讯息,由马拉松平原跑回雅典报捷,随后力竭而死。

据报道,近20年来,已有上百名运动员在比赛现场或运动场上猝死。最新一起轰动网络的运动死亡事件是2024年6月30日,17岁的国家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在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突然晕倒不幸离世见图1。

另一个感觉运动员寿命不长的原因是“健壮“不等于”健康“。比如:相扑、健美、大级别的拳击等比赛,这些运动员看起来都非常健硕,肌肉发达,但是这些体型的运动员确实不属于健康的状态,平均寿命不高,比如:日本相扑选手平均寿命不到60岁,健美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远远低于普通人的平均寿命。

图1. 17岁的国家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在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突然晕倒不幸离世

二、奥运选手的寿命比一般人群长五年——美国奥运选手的数据

2019年,法国运动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Medicine and Epidemiology of Sports)的朱莉安娜·安特罗(Juliana Antero)及其同事将1912年至2012年间8124名美国的奥运会参赛选手与普通人群的寿命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美国奥运运动员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群长5年。该项研究——《美国女性和男性奥运会运动员的寿命比普通人群长 5 年:一项针对 8124 名前美国奥运选手的研究(Female and male US Olympic athletes live 5 years longer than their general population counterparts: a study of 8124 former US Olympian)》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见图2。这些奥运会参赛运动员,都会高强度训练,可见年轻时的高强度训练可以显著延长奥运选手的寿命。

图2. 美国女性和男性奥运会运动员的寿命比普通人群长 5 年:一项针对 8124 名前美国奥运选手的研究

三、早年间是青壮年收益,当今年代是老年人较好

根据美国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这个资料,是不是像奥运会运动员这样高强度的运动,就一定对所有运动员都有益健康,延长寿命呢?答案不是的。2020年,发表在《体育和积极生活的前沿(Frontiers in Sports and Active Living)》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前精英运动员寿命更长吗?来自德国奥运会运动员的新证据和第一个模型描述(Do Former Elite Athletes Live Longer? New Evidence From German Olympic Athletes and a First Model Description)》分时间段,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德国1956 年至 2016 年的 60 年的调查期内,8,934 名德国奥运会运动员的死亡情况。结果发现(见图3),早年间(1956年-1974年)青年(15-34岁)和壮年(35-64岁)的德国奥运选手的死亡风险远远低于同年龄的普通人员的死亡风险,分别是70.45%和60.81%;而奥运选手活到65岁以上老年状态的死亡风险却大大高于同年龄的普通人群死亡风险将近3倍,达277.79%。

中期年间(1975年-1994年),青年(15-34岁)德国奥运选手的死亡风险就开始大大增高,已经高于同年龄的普通人员的死亡风险,达到152.99%;壮年(35-64岁)的德国奥运选手的死亡风险虽然增加了,但是仍然低于同年龄的普通人员的死亡风险,是84.21%;奥运选手活到65岁以上老年状态的死亡风险却大大降低了,虽然还是高于同年龄的普通人员的死亡风险,但是死亡风险已经从277.79%减低到128.78%。

当今年代(1995-2017年),青年(15-34岁)和壮年(35-64岁)的德国奥运选手的死亡风险远远高于同年龄的普通人员的死亡风险,分别是182.72%和144.75%,而奥运选手活到65岁以上老年状态的死亡风险却降低到低于同年龄的普通人员的死亡风险,是95.72%。

这说明什么?早年间(1956年-1974年),医疗水平低下,人均寿命低。老年人身体状况差,死亡率高,这些高强度的运动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大,对老年人的损害大,相反,青壮年由于运动锻炼,身体素质好于同龄人。但是,在当今年代(1995-2017年),医疗水平大大提高,人群寿命也大大提高(2017年德国人群寿命已经超过80岁,见图4)。现今,更加激烈的运动竞技和运动兴奋剂的使用,加剧了身体的损害,超过了人体的承受力,使得青壮年运动员的死亡风险增加,而相反,这些进入老年的运动员一方面早已退出竞赛,还没有参加更加激烈的运动竞技和运动兴奋剂的使用,另一方面,能够进入老年,也是身体素质好于常人的一个表现,所以奥运选手活到65岁以上老年状态的死亡风险却降低了。


图3. 8,934名德国奥运会运动员的死亡风险情况

4. 2017年德国人群寿命已经超过80


四、活到70岁靠运动,活到80岁靠养生 “

《国际长寿中心(The International Longevity Centre)》出版的一本由贝叶斯商学院(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原卡斯商学院)精算科学与保险学院的统计学莱斯·梅休(Les Mayhew)教授主编的报告——《马拉松还是短跑?顶尖运动员比平均寿命长吗?(Marathon or sprint? Do elite-level athletes live longer than average?)》,见图5。比较了这些参加不同运动项目奥运顶尖运动员的寿命,选取比较典型的水上运动的图表,见图6。可见,这些顶尖运动员的死亡率在70岁以前是低于普通同龄人群的,但是在80岁以后,这些顶尖运动员的死亡率就与普通同龄人群,甚至还高。结合上一篇德国奥运选手死亡风险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80岁以前,运动可以改善健康,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但是。80岁以后,寿命的延长就与运动关系不大,寿命的延长应该就要靠养生。也就是活到70岁靠运动,活到80岁靠养生。


图5. 《马拉松还是短跑?顶尖运动员比平均寿命长吗?》


图6. 水上项目顶尖运动员的死亡率变化


五、过度运动很伤“心

中医说:心是君主之官,统辖五脏。激烈过度运动,首先会伤害“心“。这是因为”汗为心之液“,这些顶尖运动员平时训练都是在挑战运动会极限,难免会经常大汗淋漓。大汗就会伤”心“。现代医学的病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2022年发表在《心血管医学趋势(Trends Cardiovasc Med)》杂志的一篇研究论文——《年轻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心脏性猝死的原因: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年轻运动员心脏性猝死(Cau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young athletes and non-athl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the young)》发现,在心脏猝死的病因中,非缺血性左心室瘢痕是运动员中最常见的病因,而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和通道病是非运动员中最常见的病因。这里很明显,运动员猝死的非缺血性左心室瘢痕就是运动员心脏长期超负荷损伤的结果。


六、中医怎么看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药王孙思邈认为,运动能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

首先,运动可以振奋阳气。从中医角度来看,阳气为生命之本,运动可振奋体内阳气,阳气升发,则生命力自然旺盛。

其次,过度运动则耗阳。运动虽然能够振奋体内已有的阳气,但是却不能增加体内阳气。所以,运动要有度,过度运动反而会耗伤阳气。阳气为生命的根本,过度耗阳,即是耗损生命。《黄帝内经》强调:“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度运动,即会伤损健康。

如果运动过度,大量消耗体力,虽颇益于培养意志,却无助于保养肾精。有人重视锻炼肌肉块,使得肌肉粗壮有形,这是运动加强了脾气散精的功能。但追求肌肉块需保持脾气健旺,否则,脾气散精于外而反虚于内,就不值得了,比如健美和相扑运动员。

第三,运动要顺应四时规律,秋冬时节,阳气潜藏。若在秋冬季节从事大量运动,即是逆反四时。冬天当然也可以运动,晴好的日子去公园晒晒太阳,散散步,打打太极,做做瑜伽,使周身微微汗出,即是合适的运动。冬季奥运会,这就要求运动员在严冬里坚持训练,并要在冰雪上展示运动成绩。从中医来看,入冬后阳气是要收要藏的,我们当静以藏阳,而不能剧烈运动以耗阳散阳。

运动的最好时节是夏天。夏天阳气在外,毛孔打开,做些汗出淋漓的运动也不要紧。当然,夏天若过度运动也会损伤阳气,照样不利于健康。

第四,运动以以微微汗出为好,而不主张大汗淋漓。合适的运动最养生,使阳气升发而不耗,周身气血运行略加快,脏腑机能趋于平衡,即是最佳的效果。中年之后,阳气渐虚,体力必然弱于青年。中老年人当如何运动呢?孙思邈建议:“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这个观点亦适合于大病康复之人,此时正气尚虚,运动一定要适量,亦需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运动方式。有的老年人不服老,强行去选择年轻人的运动方式,即是逆反自然,其结果会事与愿违。


(独立理性的医学观察、融汇中西的医学观点,欢迎大家订阅关注“杜博士信箱”微信公众号,支持的朋友们请点“在看”,点赞,转发,分享。感谢!)


(作者简介:李鸿雁  注册针灸师、注册按摩师、加拿大整体医学治疗中心主诊中医师。传统中医传承于外公,系统培训于加拿大中医科学院Canadia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杜文民,医学博士、主任药师、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警戒与药物评价中心主任、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加拿大智慧中药生物科技公司总裁(Canada Sageherb Biotechnology Co. Ltd);师从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流行病学创始者、原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王永铭教授,是中国第一位药物流行病学博士;原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常务副主任;第23届中国药学会理事会理事;国际传统药物临床评价学会(International Clinical Evalu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CEACM)常务理事;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ISPE)等多个学术组织成员)


杜博士信箱
独立理性的医学观察、融汇中西的医学观点,国际传统药物临床评价学会(International Clinical Evaluation Socit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