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你能解锁多少交互设计的惊喜?——《TD x 非遗》可视化设计

文摘   2025-01-02 00:08   江西  


篇目概览


非遗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它是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非遗的范围广泛,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



01

项目背景与意义


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中国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困境与认知局限。为了直观呈现非遗文化的多元魅力与丰富内涵,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与关注度,特进行此次中国非遗文化信息可视化创作。通过创新的可视化形式,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02

作品简介


小组成员:崔杨、周嘉怡、江颖、王晶莹


指导老师:伏泉嘉


前期调研主要是从各项非遗中(例如点翠、螺钿、皮影、宫灯、珐琅等)选择视觉效果好的文物作为设计选题。借助信息可视化设计,重新显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最后确定选题为:点翠工艺,掐丝珐琅,螺钿漆器,鱼灯醒狮。


本设计旨在通过动态信息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点翠工艺,掐丝珐琅,螺钿漆器,鱼灯醒狮的独特魅力。我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这几个非遗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信息以动态图表、动画等形式呈现,使观众能够直观、生动地了解非遗文物的文化价值。同时,设计注重交互性,观众可通过点击鼠标等设备与展示内容互动,增强参与感和体验感,让非遗文物的美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知。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03

设计说明


交互设计说明


作品以鼠标右键点击作为主要的交互方式实现页面之间的切换,滚轮点击对应着进入每个文物的详细介绍,观众可以看见文物的线稿,配色以及相关介绍,在文物的动态变换之间更直接的接触文物。



视觉设计说明


作品风格统一,底色为统一黑色,文物界面分为三部分,左侧为文物介绍,中间为文物动态图,右侧为文物的线稿以及主要配色,文物信息清晰的呈现给观众,在保留历史韵味的同时保证画面的清新干净、数据呈现的清晰。



制作过程阐述


TouchDesigner(简称TD)擅长实时渲染和交互式项目,能够处理生成数字艺术视觉效果。它广泛应用于视觉艺术、舞台表演艺术、VJ、音乐视频、商业活动装置等领域。

以下是本作品第一版本的制作流程图以及效果。


TouchDesigner第一版本流程截图


TouchDesigner第一版本效果图


由于第一版本的最终制作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调节粒子效果的节点流程较为简略,同时受到粒子数目和设备的限制,粒子效果不能够较为清晰地展示图片效果,所以在第一版本的基础上改进制作出第二版的TD流程。


第二版本主要是改进了粒子效果的调整并且大量增加粒子数目。首先是增加粒子数目并增加数据节点流程,让更多粒子在波动时形状不会混乱并且能够更精准地映射图片的RGB信息。其次在粒子效果生成后使用节点进行抠像的效果,让粒子的视觉效果更加清晰和精美。最后还在背景上也增添了一个图像的抠像效果,同时输入代码让其旋转,丰富了视觉效果。


TouchDesigner第二版本流程截图


TouchDesigner第二版本流程截图


TouchDesigner第二版本最终效果图


TD第二版本的制作还有一个旋转波动的版本,但是由于在海报当中的视觉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最终没有放进成品里。


TouchDesigner第二版本旋转波动效果


以下是最终版本的交互演示片段。主要是通过鼠标的交互实现设计的变换。


TouchDesigner第二版本最终效果演示操作视频


Adobe Premiere Pro(简称Pr)是由Adobe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视频编辑软件,它提供了采集、剪辑、调色、美化音频、字幕添加、输出等一整套流程,是影视制作、广告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等领域的必备工具。


Adobe Premiere Pro截图




04

文物里的东方绝色


点翠工艺


是一项产生自汉代的传统金银首饰制作工艺,起初只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到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凤冠,亦称凤子冠,早在汉代已经形成,以凤凰饰首,是宫中妇女尊贵身份的象征。自汉代起,戴凤冠的礼仪制度逐渐形成并在宫中流行起来。


清代银鎏金点翠嵌宝石龙凤冠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物,它体现了清代首饰制作工艺的精湛和贵族女性的尊贵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篇目概览(以《非遗记忆—点翠凤冠》为例)



掐丝珐琅


是指在金、铜胎上用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后,经过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制成的器皿或艺术品。


清代是掐丝珐琅工艺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皇宫养心殿设立了御用工厂“造办处”,专门制作掐丝珐琅等宫廷艺术品。清代初期的作品沿袭了明代的风格,中后期则因宫廷皇室的奢华而造型丰富多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篇目概览(以《非遗记忆—掐丝珐琅》为例)



螺钿漆器


即用经过研磨、裁切的贝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这种技艺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螺钿漆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螺钿漆器的制作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地方都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和传承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篇目概览(以《非遗记忆—螺钿漆器》为例)



鱼灯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其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鱼灯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通常选用竹篾、绸布、彩纸等材料,经过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制作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鱼形灯具。鱼灯不仅在外形上追求美观,更在寓意上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象征着富贵、吉祥和年年有余,因此鱼灯在节日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篇目概览(以《非遗习俗—鱼灯醒狮》为例)



醒狮


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和广西等地。醒狮表演通常由两人合作完成,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通过默契的配合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展现出狮子的威猛和灵动。醒狮表演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在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等场合中,醒狮表演往往能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看,为活动增添浓厚的喜庆氛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篇目概览(以《非遗习俗—鱼灯醒狮》为例)




07

作品展示



非遗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如传统节日、民间传说等,传承非遗能使这些文化精髓得以延续,防止文化断层,让后人领略先辈智慧与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守护民族精神家园。


在岁月长河中徘徊,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熠熠星辰,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灵魂。然而,这些珍贵遗产曾因时代洪流的冲击,隐匿于岁月深处,鲜为人知。如今,随着科技的浪潮涌起,非遗可视化如同一座桥梁,横跨传统与现代的沟壑,将古老的非遗文化以崭新姿态带入大众视野。




END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点翠工艺

[2]百度百科:掐丝珐琅

[3]百度百科:螺钿漆器 

[4]百度百科:鱼灯醒狮


策划 | 付广荣

运营 | 周圣耀

审核 | 贺   毅

主编 | 伏泉嘉



DMAZ|数媒圈,数媒圈是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媒体资源与高校对接平台,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建立数字创意、科学技术、商学与人文传播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DMAZ持续聚焦追踪行业和学科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数字媒体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勉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


联 系 我 们

C O N T A C T   U S


文章投稿&作品推广&商务合作

editordept_dmaz@163.com

Tel:159 4175 2339


数媒圈
期望我们能一起度过一段难忘的旅程,在思想的墙上砸出一个洞,照进一束光,去照亮和影响更多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