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游戏界出现了一些新动态,它们关乎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这些被称为“觉醒文化”的现象。这些变化正在影响游戏的角色设计、剧情发展,甚至是我们的游戏体验。
但这些变化并不是没有争议的。一些玩家认为,过度追求政治正确可能会削弱游戏的核心乐趣。同时,也有玩家表示支持,认为游戏应该反映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这种讨论不仅仅局限于游戏本身,它触及了我们对于文化、社会和娱乐的深层次理解。
在数字时代,游戏不仅仅是逃避现实的避风港,它们也成了社会议题的前沿阵地。“觉醒文化”正在游戏世界中掀起波澜,引发前所未有的讨论。这股潮流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游戏体验的?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01
觉醒文化:游戏世界的“新风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觉醒文化”,这个词汇在游戏界的讨论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它起源于西方社会,是一种特别显著的文化趋势,主要关注对社会上存在的不公正和历史上的不平等现象的认识与反思。在游戏领域,这种文化现象体现为追求游戏内容的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从而影响着游戏角色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游戏的营销推广策略。简而言之,游戏行业开始更多地关注性别、种族等社会议题。
然而,这一趋势并非没有争议。一些玩家担心,过度追求政治正确可能会侵蚀游戏的本质体验。他们认为,游戏首先应该是有趣的,而不应该成为传达政治信息的工具。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觉醒文化”在几款游戏中的具体体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神:诸神黄昏》——北欧古神话下的黑人角色
在这款深入北欧神话的游戏世界里,洛基的妻子安格尔伯达摇身一变成了黑人角色。虽然开发者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多元化设计来展示包容性,但这与历史背景的落差让不少玩家,尤其是西方玩家感到有些出戏,难以买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地平线:西之绝境》——女主角形象争议
女主角埃洛伊,在游戏中的形象和她的原型演员汉娜·霍克斯特拉相比,简直是大变样。游戏里的她下巴变宽,雀斑增多,颜值大打折扣,这让许多玩家觉得是对女性角色的一种不尊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消失的光芒2》——女主拉万的形象受质疑
游戏女主拉万,因为其夸张的嘴型、凌乱的发型和过于日常的穿着被玩家们诟病。这不仅影响了玩家的沉浸感,还降低了游戏体验。有些玩家甚至觉得,拉万的形象比游戏里的怪物还要吓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刺客信条:影》——黑人武士的争议
育碧即将发布的《刺客信条:影》中的主角弥助,将黑人与日本武士的结合引发了争议。许多玩家认为这种设计是在刻意追求政治正确,而不是出于游戏故事和背景的自然需要,因此难以认同。
当然,受政治正确影响的游戏角色远不止这些。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02
玩家的反击战:觉醒文化的逆流
“政治正确”——不买账!
随着觉醒文化在游戏圈越来越流行,玩家们也开始了自己的反击。不少玩家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抗议,抵制那些他们觉得政治正确过头的游戏。他们通过发起请愿、发表负面评价,甚至拒绝购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就连前暴雪的制作人也在推特上发声,呼吁大家反击这种觉醒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抵制行动的兴起,其实反映了玩家们对游戏内容和文化背景的重视,以及对政治正确过度介入游戏设计的反感。玩家们不仅仅是对某个游戏不满,他们更担心的是游戏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害怕,如果游戏过度追求政治正确,就会失去游戏本身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变成一种宣传工具,而不是纯粹的娱乐产品。
在Steam平台上,有位玩家创建了一个专题页面,提醒大家哪些游戏受到了政治正确的影响。这个页面列出了很多被认为过度追求政治正确的游戏。让人惊讶的是,关注这个页面的玩家人数已经超过了45万。这个数字不仅显示了玩家社区对这个话题的强烈关注,也反映出玩家们对游戏内容和文化倾向的敏感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专题页面的流行说明,有很多玩家对游戏产业中政治正确趋势的扩散感到担忧。他们认为这种趋势可能会牺牲游戏的娱乐性和艺术性,转而成为传达特定社会或政治信息的工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玩家社区的这种反应也提醒游戏开发者和发行商,在创作游戏时需要更加细致地平衡社会议题的融入与玩家的游戏体验,以免引发玩家的广泛不满和抵制。
说到这儿,你可能已经在想,这些玩家的抗议和抵制真的能影响到游戏公司吗?答案是肯定的。游戏公司不仅需要关注玩家的声音,还要在政治正确和市场接受度之间找到平衡。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几个案例,它们展示了这种平衡的艺术,或者说,失衡的后果。
03
政治正确与市场博弈:游戏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星鸣特工》的教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今年8月,索尼推出了一款新游戏《星鸣特工》,这款游戏可是花了4亿美元,磨了8年的剑。但是,它试图在性别议题上做得太过,结果玩家们不买账。游戏里的角色设计被批“政治正确过头”,比如性别模糊的角色,还有那些“非二元性别”的标注,这些都让玩家们感到不舒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果呢?《星鸣特工》在Steam上的最高在线人数只有607人,发售不到20天就停服了,还不得不给玩家退款。这可以说是游戏界的一个大灾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星鸣特工》的失败告诉我们,游戏设计不能只追求政治正确,忽视了玩家想要的游戏体验。这给所有游戏开发者敲响了警钟:追求社会议题没错,但别忘了游戏的本质是娱乐。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另一款游戏《黑神话:悟空》却大获成功。这款游戏没有刻意追求政治正确,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游戏质量和文化传承上。它以《西游记》为背景,用现代科技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玩家们重新爱上了这个经典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黑神话:悟空》在Steam上的销量达到了2100万份,收入超过10亿美元,还在金摇杆颁奖仪式上拿到了年度最佳游戏和最佳视觉设计奖。
这证明了,游戏的吸引力不在于是否符合政治正确,而在于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游戏体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市场反馈到未来展望:游戏产业的下一步
刚刚我们聊了《星鸣特工》的失败和《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你可能会问,那游戏产业未来会怎么样呢?游戏开发者怎么才能既照顾到玩家的感受,又不丢失游戏的乐趣呢?
04
超越觉醒:游戏产业的未来之路
如果一款游戏只是披着游戏的外皮,实则充斥着政治正确的元素,那么它很难赢得玩家的支持和买单。
玩家体验至上
游戏开发者需要反思,怎么才能在保持文化深度和玩家需求之间找到平衡。说白了,游戏得好玩,这才是王道。比如《荒野大镖客:救赎2》,它通过精心设计的剧情和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赢得了玩家的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传承要自然
游戏可以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但这种传播应该是自然和有机的,而不是生硬和强制的。《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将日本的传统美学和创新的游戏设计完美结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寻找平衡点
游戏产业应该寻求在反映社会多元化和保持游戏娱乐性之间的平衡。这意味着游戏内容既要具有包容性,又不失娱乐性和艺术性。《纪念碑谷》就是一个典范,它通过视觉错觉的艺术风格和富有哲理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游戏作为艺术的潜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之,游戏产业的觉醒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既包含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游戏开发者需要在追求社会议题的同时,保持对游戏本质的尊重和理解,寻找政治正确与游戏体验之间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游戏产业才能在保持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继续为玩家提供高质量的娱乐体验。
- END -
编辑 | 王彦丁
策划 | 付广荣
运营 | 周圣耀
审核 | 贺 毅
主编 | 伏泉嘉
DMAZ|数媒圈,数媒圈是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媒体资源与高校对接平台,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建立数字创意、科学技术、商学与人文传播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DMAZ持续聚焦追踪行业和学科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数字媒体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勉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
■
联 系 我 们
C O N T A C T U S
文章投稿&作品推广&商务合作
editordept_dmaz@163.com
Tel:159 4175 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