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2012年,走过福建省福州市马尾经济开发区君竹路,你会发现一幅很奇怪的景象:一条巨大的水泥船搁浅在农田里。
只要你靠近它,它那庞大的船身投下的阴影可以瞬间把你吞没。
你一边唏嘘着,一边带着惊叹的眼光打量着这艘船:时间在它身上留下斑驳的刻痕,锈渍和灰尘掩盖了它昔日的荣光。
“古田”。你在船头看见了这两个字,想必这是船的名字无疑了。多少年前,舰长响亮地喊着它的名字,驾驶着它冲向海平线。
可光这名字还不足以解决你心中的困惑。船生来就是属于大江大河的,溅起的浪花是它的伙伴,太阳是它的指路灯。
就算是“死去”,它也要么归葬大海,要么“光荣退休”,身上的零部件被取下,在烈火的淬炼中迎来新生。
可这艘船为什么却在农田里,也不见得有人将它拆除?它好像被世人遗忘,在自己的时间里经历着春夏秋冬。
你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向当地人打听,若有所思……
01 建于钢铁匮乏的年代
二战后,整个世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一栋栋高楼从废墟中拔地而起,人间烟火取代了战火,袅袅升起。一切秩序正在重建。可中国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虽然新中国的成立使广大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人们心情顺畅,建设新中国的干劲和热情高涨,但客观局势给人们的希望一拳又一拳地痛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上的封锁,军事上的威胁,昔日好友苏联撤走大量专家,无经验可借鉴的中国只能独自摸着石头走路,这就免不了走很多弯路。
此时的中国已经游走在世界秩序之外,落后西方一大截了。
1950年的鞍钢工人
可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深深地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成为悬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此情况下,建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唯一出路。钢铁作为工业的粮食,是工业体系之基础,提高钢铁产量无疑是必要的。
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看惯了城市的“钢铁森林”,沉迷于网络打造的世界,可能无法想象钢铁的重要性。
但大家对2020年,特朗普限制芯片出口中国这件事肯定记忆犹新。特朗普利用芯片打击中国企业,直接使中兴瘫痪,并且重创了华为。
人们都深感中国企业被“扼住了喉咙”,同时也意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如果说芯片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那么钢铁就是工业时代的“芯片”。
在国家的号召下,中国大地掀起了一波炼钢潮。人们抱着不甘落后的心态,不惜砸锅卖铁来炼钢。
但是,由于技术的落后和经验的不足,生产出来的钢有很大一部分是废钢,中国仍处于极度缺乏钢铁的状态。
可是经济不会因为你造不出钢铁就可怜你,就自己腾飞起来。造车需要钢铁、造船需要钢铁、生产机械设备需要钢铁……这是当时的中国面临的赤裸裸的难题。
1958年新安红旗炼钢厂劳动场景
稍微了解一点中国地理的人都知道,长江和黄河横亘中国大陆,此外,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交错纵横,把大陆分割成许多区域。
轮船就成为在这些“动脉”、“血管”上游动,连接不同区域的纽带。此外,轮船还与国家的对外贸易量和领海权息息相关。
可是,在钢铁极度匮乏的当时中国,如何造船呢?世界上最大的水泥船古田号便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
02 航行一次就报废
中华文明能成为唯一流传下来的四大古文明之一,其原因有很多,历史上也不乏仁人志士们的探讨和争论。
绝处求生,自强不息的民族品质无疑占其中的一条。既然缺乏钢铁,那就换一种材料吧,地大物博的中国难道连一艘船也造不出来吗?
造船专家想到了用钢筋混凝土来造船。提出了一个好的想法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接下来便是要将想法付诸实践。
1974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辛勤劳苦下,世界最大的水泥船古田号横空出世。
要么没有,要么就是世界第一,这就是中国人的气概。
古田号内部场景
这艘船以钢筋水泥结构为主,长105.2米,宽14.5米,深8.1米,重3000吨,其高度相当于3层楼高,长度相当于17只大象并排站立,重量相当于19只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的重量。
这艘船一经问世,举国震惊,并且在国外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一奇迹无疑提高了民族自豪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干劲:中国在这种情况下都造出船来,还有什么干不了呢?西方国家无疑也对中国刮目相看。
可是,造成是一回事,能下水航行是另一回事,总之,是驴是马,拿出来溜溜。于是古田号载满了沙子和木料,以高昂的姿态站立在码头。
民众怀揣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双手不自觉地握在一起,双眼仿佛要将船看穿。“下水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沸腾了,甚至相互拥抱,流下热烈的眼泪。这艘船已经不只是一艘船那么简单,它凝结着无数人的汗水、希望与自豪。
这艘船在人们热情地关注下成功地完成了它从福州到上海的处女航。如果这种水泥船能量产,将大大缓解钢铁不足的问题。
可就在这以后,这艘船再也没有航行过,也就是说它仅航行过一次便报废了。它一直搁浅在闽江,见证了沧海变桑田,直到2013年正式被拆除。
古田号内部场景
如果说船只的使命是航行的话,那古田号显然没有辜负它的使命,那它为什么被“残忍”地遗弃,面朝大海,却不得驶向大海?
03 因缺陷明显被废弃
与一般的钢制船相比,水泥船古田号是有它的优势的。古田号的船身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很重,但也因此很稳定,无惧海上的大风大浪。
而且,水泥制作工序简单,价格比钢铁便宜太多了,对那时仍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对水泥船很难不心动。
但这些优点仍不足以掩盖它致命的弱点,古田号的缺点在它的首秀中暴露无遗。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水泥船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
水泥船重量太重,吃水深,导致了它运动不灵活,很容易触碰到看不见的礁石,并且遇到礁石时难以躲避,从而造成船身裂开。
那就只能选礁石少的航线。因此,水泥船对航线的要求很苛刻,限制了它的应用的范围。
此外,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一块钢板放在地面,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推动它;但如果把一块大石头放在地面,我们要想推动它得花费一点力气。
水泥船也是这样,船身重,想要让这艘船行动起来,需要的推力就大大增加了。而推力是怎么来的呢?当时靠的是燃烧燃料,用热力推动。
古田号内部场景
这样,虽然水泥船的维修费用低,但燃料费可不是一笔低廉的费用。
1977年7月,在中国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建材总局联合组织的部级预审会上,专家们给它下了“审判书”:
“钢丝网水泥船具备颐养便当、水密性强、船身稳等长处,但具备不耐碰撞、船身重等弱点,因此不宜推广。”
古田号便从此“打入冷宫”。但它并没有被立马拆除,因为拆除它、处理废料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当时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期,人力物力资源应投入更需要的地方。
1983年,谁能想到古田号又迎来了它的“第二春”。它先后成为福建船政学校、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作为专供航海类专业学生拆卸实习用的教学实习船。
可这终究是“临终”前的回光返照,由于学校条件设施的好转,古田号再次被遗弃。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古田号的搁浅地成为了旱地,当这块土地需要被重新规划时,古田号的去处也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历史纪念馆、主题公园等设想在经济利益面前败下阵来。古田号所在的地皮被私人买下,为了建造高楼,古田号只好被拆掉。
工人们在船只上忙忙碌碌,一块块零部件被拆除,扔到工地的一边。
古田号一部分地一部分地减少,然后失去其原来的模样,直至土地上只留下它的印痕……古田号至此已退出历史舞台,退出这个已经不属于它的时代。
04总结
水泥船古田号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史上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造船技术。
它是那个钢铁缺乏的年代的特定的产物,它虽然没有十全十美,却象征着中国人在逆境中求生的精神和智慧。
古田号拆除场景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钢铁产量大国,钢铁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种没有钢铁只能用水泥造船的窘境我们再也遇不到了。
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虽然古田号被拆卸,一代人回忆的具象消失了,但我们应牢记并继承先辈奋斗向上的精神,前方仍有挑战等着我们挥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