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年”寻“年味”/宋秉旺

文摘   2025-01-14 06:39   河北  

“过年”寻“年味”

作者 宋秉旺

快过年了,年味浓了,关于“过年”的文章也多起来了。可是,当我看到《瀚林文苑》孙树平《过年》的文章,却有一种“看见此文格外亲”的感觉,真实的故事、朴实的文风,回忆满满、年味浓浓。这不仅仅是同乡+同事的缘故,而是“现在吃的好了,穿的好了,住的比原来也更好了,但就是找不回原来在故乡过年时的年味。”那么,何为“年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过年”寻“年味”,或许能从中体味到“回味无穷”的年味。

孙树平写的《过年》,娓娓道来、环环紧扣,堪称“过年大全”。从“过了腊八就是年,实际上人们从杀年猪就开始准备了。白面、莜面是自家磨的,豆腐是村里人在石头磨上做的,土豆、圆白菜、胡萝卜都是自产的。粉条是自己家压的,衣服也是自家缝制的。”诸如,邻里互助压粉条、炸麻花大会战、家家户户打扫屋子、家家户户贴春联、家家户户贴窗花和贴年画等。除夕看春晚,玩牌熬年年,五更拢旺火,初一拜大年,孩子们挣压岁钱,以及全村人互相祝福“过年好!”当年生产队,大年初一还要举行“骑马迎喜神”仪式,不亚于“那达慕”的骑马比赛。还有,“玩正月、耍二月”的传统习俗。那个时候的“年味”,用宋丹丹的话说“那是相当的浓!”

正如孙树平所言:“过年的传统风俗和情趣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因如此,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隆重、欢度时间最长的传统节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2024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就标志着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幸福、希望和祥和。它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国家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申遗成功不仅是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肯定,也是对中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里程碑。春节‌的文化内涵丰富,包括贴春联、贴窗花、年夜饭、放鞭炮、守岁、拜年等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追求都是对新年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庆祝。

春节‌申遗成功对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申遗成功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推动了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的行动。春节联欢晚会,就是全球华人共享的一道文化大餐。

孙树平:“1984年是第二届春晚,堪称精典中的精典,其创作思路,节目质量,表现水准,都达到了艺术顶峰,空前绝后,至今未被超越。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我的中国心》唱响了大江南北,小品《吃面条》,表演得惟妙惟肖,至今令人回味无穷。”确实是,1984年春晚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多创新和突破。首次出现了港台主持人和演员,第一次出现了小品,并且春晚的固定结束曲《难忘今宵》也是首次出现‌。可以说,1984年春晚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并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然而,春晚由起初的“土气”到现在的“洋气”,已成了百姓难以找回的那种“年味大餐”,也成了“年年承办、年年难办”的一道“文化大餐”。回访以往的春晚,最初确有“打土摊”的味道,现如今舞台设计、灯光舞美“高大上”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可就是不怎么被看好,由最初春晚后传唱“经典歌曲”到现在的“吐槽节目”,真可谓“众口难调”啊!

由此说来,春节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春节文化形成了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礼俗和规制。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春节仍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农耕文明的记忆‌,反映了农耕社会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所以说,年味有土味、土味带年味,成了植根于百姓中特有的“中国味道”,这就是割舍不开的“年味”。

当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要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曾有一首“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的儿歌,应该与过去正月里“唱蹦蹦儿、演二人台”有关。那时,一些民间艺人组成“戏班子”沿村演唱,这种带着泥土气息的“打地摊”演出深受百姓喜爱,还真有“搬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的场景。因此,村里人自愿筹钱筹面,犒劳演职人员,这应该是最早的“送戏下乡”,这也蕴含着“姥姥家门口唱大戏”的浓浓年味。

近几年,康保连续推出“免费观影看戏文化惠民”活动。虽然找不到“姥姥门口唱大戏”的那种感觉,但是在环境舒适、暖意融融的剧院里“看大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享受。

再说,过去的“灯展”。小的时候,农村没有电灯,过年家家户户挂个纸糊的小灯笼,里面放支蜡烛,随风摆动、忽闪忽闪,倒也有“走马灯”的情趣。还有,过去康保人谁见过康湖冰上龙舟赛?2024年是首届,1月11日—12日,在冰清玉洁的康巴诺尔湖举办“幸福张家口 红火过大年”康保县春节元宵系列活动暨2024—2025冰上龙舟超级联赛(河北·张家口康保站),成了康湖湿地晋升为4A级旅游景区后点燃的“第一把火”。

“过年”寻“年味”,不是一味地去体味旧时“原汁原味”的味道,过去的“年味”并非是“完美味道”。要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缺吃少穿,几乎“一年吃一顿饺子”,要不咋会有“初一肥,初二瘦,初三初四原照旧”的说法呢!现如今,不是找不回过去的那种“年味”,而是“年味”已经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之中。

孙树平说得好:“过年是什么?是传统的文化节,是吃喝节,是劳动节,更是团圆节。过年很公平,不论任何人都要长一岁。”

作者简介

宋秉旺,河北康保人,一直从事新闻工作。近年来,由“用事实说话”向“用情感叙事”转变,并在报刊和网络发表。

投稿须知:

1.作品须原创且首发;勿抄袭他人作品、勿涉及宗教政治;作品文责自负

2.本平台接收小说、诗歌、散文、杂文、随笔、译文等文体(文稿采用word形式)。鼓励作者提供图片(图片一律用jpg格式)。

3.作者需提供个人简介及本人近照一张。

4.请勿一稿多投,投稿15天后未被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

5.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7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十天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

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联系平台、领稿费请加微信号:hanlinwenyuan88。

投稿邮箱:hanlinwenyuan88@163.com。

文章插图由作者提供。


瀚林文苑
建设文学爱好者创作交流园地,筑起优秀文学作品展示赏阅平台,为作者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