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作者 孙树平
现在吃的好了,穿的好了,住的比原来也更好了,但就是找不回原来在故乡过年时的年味。
城里的年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热闹,而家乡的年却深深地烙印在心中,成为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过了腊八就是年”,实际上人们从杀年猪就开始准备了。白面、莜面是自家磨的,豆腐是村里人在石头磨上做的,土豆、圆白菜、胡罗卜都是自产的。粉条是自己家压的,衣服也是自家缝制的。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都忙起来,压粉条、炸麻花都是邻里互相帮助的。今天你家,明天他家,我家女人会和山药粉面,压出来的粉条又精又香,众人都请她帮忙,一腊月忙个不停。
压出粉条后,用盐汤、葱花、麻油拌好,一人来一碗,那才叫个香了,吃了还想吃。炸麻花更是大会战,能工巧匠都出来帮忙,差不多人家都炸好几十斤面的,炸出来给邻居们每家送一盘,让他们品尝炸好没有!一个正月家里来了客人,首先把自家的麻花拿出来让客人品尝,客人们都夸:炸好了,又酥又香!主人们觉得很有面子,也开心。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屋子,早些年是用本村挖的白土子刷墙,后来有了大白,用大白刷过的屋子比原来漂亮多了。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大家都从供销社买来红纸让我帮忙写春联。我每年节前专为乡亲们写好几天春联,墨汁也要用好几瓶。有的人家不会拆,拿来红纸,还要帮着拆斗丰。邻居们对春联内容要求不一样,有的人家要写上“五谷丰登”;有的人家让写上“人勤春早”:还有的人家要求写上“六畜兴旺”。
我家有理发推剪,平时偶尔给人们义务理发,过年更是忙个不停,有钱没钱理发过年。
过年,家家还要贴窗花,都是自家巧手媳妇儿剪的。窗花图案丰富多彩,有喜鹊登梅、有鸳鸯戏水、有花好月圆等。
过年,家家都要贴年画,正屋后墙贴的满满的,一进家就有过年的气氛。多数人家会贴毛主席像和《鲤鱼跃龙门》或者《红灯记》等年画,我有时拿回电影宣传画送给村里人,大家都非常喜欢。那个年代流行的电影有《小花》《张铁匠的罗曼史》《归心似箭》《白莲花》等,刘晓庆、陈冲、王馥荔、吴海燕、唐国强等俊男靓女活跃在银幕上,他们的服饰、发型都是村里年轻人追逐的目标。谁家墙上贴上电影演员的靓照,引得大闺女小媳妇们都要去看一看。
二十九或三十贴春联前,把院内的积雪、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我们村1981年秋才通了高压电,1984年,我花375元买了我们村第一台电视机,是张家口生产的“松鹤”牌14英时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村民们都来我家看电视剧,大年三十晚上“春节联欢晚会”直播时,我家更是炕上地下都坐满了人。
1984年是第二届春晚,堪称精典中的精典,其创作思路,节目质量,表现水准,都达到了艺术顶峰,空前绝后,至今未被超越。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我的中国心》唱响了大江南北,小品《吃面条》,表演得惟妙惟肖,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我母亲爱玩老牌,她和玩伴们早就商量好了,三十晚上熬年年在谁家玩。老姐妹几个从吃过年夜饭就开始玩,一直玩到接神才回家。输赢不重要,主要是玩个开心。
夜深人静,在接财神的过程中,三里五村的鞭炮声彼此不断,从零点一直响到天亮,气氛热烈而庄重,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祈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家庭平安,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盼在寒冷的冬亱显得尤为温暖而美好!
过年,初一早上起来人们都穿着新衣服,放鞭炮,拢旺火,象征着新一年的兴旺发达的生活。熊熊烧烧的旺火,照亮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初一早上人们都要拜年,每家都在炕桌上摆满了麻花、花生、瓜子和糖块等吃食。
过年,最热闹的就是孩子们。因为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因为过年能吃上好的,过年拜年问好还能挣压岁钱,并且大都是新钞,还是连号的。孩子们走了东家跑西家,差不多的亲戚都要走遍,挣的压岁钱专款专用,大人们替孩子保管起,家里再紧也不动用孩子们的压岁钱。
年轻人也要出去给长辈们问好,有的去了还要给喝二两,吃了饭才让走。
在初一的早上还有上祖坟的习俗,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对先辈的深切的愐怀与敬仰,以及对家庭的传承的坚定信念。
过年的传统风俗和情趣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大年初二是女儿女婿去岳父岳母家拜年的日子,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必须去的。招待女婿炒几个菜,酒是有,但没过门的女婿是不敢喝的。在饺子里放几个硬币,谁吃出来谁有福。有时为了开玩笑还要给新女婿包花椒、辣椒馅的,有的女婿吃出来放一边不吃,有的老实人就吃了。人们众说风云,说吃了的女婿是二百五,傻子,有的因此还退了婚。
一个正月人们除了吃就是玩,一直到农忙开始年也就算过完了。
过年是什么?是传统的文化节,是吃喝节,是劳动节,更是团圆节。过年很公平,不论任何人都要长一岁。
2025年元月于康保
作者介绍
孙树平,男,高中学历,曾从事乡村电影放映二十余年,当过村官,后在县广播电视台工作多年,爱好写写画画。
1.作品须原创且首发;勿抄袭他人作品、勿涉及宗教政治;作品文责自负。
2.本平台接受小说、诗歌、散文、杂文、随笔、译文等文体(文稿采用word形式)。鼓励作者提供图片(图片一律用jpg格式)。
3.作者需提供个人简介及本人近照一张。
4.请勿一稿多投,投稿15天后未被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
5.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7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十天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
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联系平台、领稿费请加微信号:hanlinwenyuan88。
投稿邮箱:hanlinwenyuan88@163.com。
文章配图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