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带娃在外边玩。
吃饭的时候,毛嫂突然对我批评道,说我筷子摆放不对,不能插在白米饭上面。
然后不知从哪儿整出一堆小视频,讲究吃饭的礼仪,碗怎么拿,手怎么放,筷子怎么摆,等等。让你感觉白吃了几十年饭,现在都不知道怎么正确吃饭啦。
要我说,这些自媒体真是吃饱撑的,袁隆平院士最大的失误,就是发明杂交水稻让中国人吃得太饱了!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因此被父母骂过,我要告诉你,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任何一部正经典籍里都没有写过筷子不该插在饭上。这种所谓的老规矩,更多是一种地方性的风俗,全国各地也不统一,就是民间自发形成的陈规陋习。与之类似的民俗禁忌,诸如离婚妇女过年不能回娘家、孕妇不能动剪子、三伏天晒背,都是乡村野老以讹传讹,毫无理性可言。
所谓筷子插饭里是给鬼吃的,这种民间迷信怎么沿袭而来的呢?旧社会农村在家里要摆先人的遗像或者神位牌,逢年过节祭祀的时候上碗白米饭,怕祖先吃不了,就把筷子插饭里。我估计把筷子放旁边或者平放在碗上,怕滚掉了,本意就是图方便。(民俗纪录片里,很多地方祭祖也不都把筷子插碗里,各种摆法,并无一定之规)
无论如何,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看这些老礼儿不荒唐嘛!其实祭品最后也是由活人吃掉,正规的祭祖仪式,大家族给祖先上的瓜果胙肉,祭完之后要分给孩子吃掉,古代皇帝祭祀要把祭品胙肉分给大臣吃掉,这就是“分胙”“吃冷猪肉”的典故。否则祖先已经死了,怎么可能真吃这些祭品?放时间长了不就臭了吗?
既然供奉给祖先的祭品都能吃,那祭品的摆放怎么就不能复制呢?祭祖的时候给饭插筷子,自己吃饭就不能再插筷子了,谁规定的,岂有此理?既然祭祖是敬天法祖,那同样的摆法不就是表示敬意吗?如果嫌给饭插筷子是拜鬼,那不就是把祖先当成鬼一样嫌弃吗?那还讲究个啥祭祀礼仪呀?
如果说饭碗插筷的造型像是给鬼上香,不吉利,那到寺庙给佛上香,吉不吉利?生活中象形的事物多了,饮料杯插吸管,也像是上香,为啥不同样忌讳?
当然,某些饭桌礼仪还有点科学依据,例如“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说笑确实容易呛着,所以逐渐形成了这种谚语。而插筷子这种民间禁忌,内在逻辑完全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类似于中医“以形补形”的奇葩思维,装神弄鬼,神神叨叨,插筷子祭祖就不能插筷子吃饭,是彻头彻尾的封建迷信和无稽之谈。
老一辈人讲究这些老规矩,没啥道理,如果有就是为了PUA年轻人,爹味儿十足,完成一种精神和肉体上的规训。
从实用性角度,如果在饭馆,有筷托,有餐巾垫,可以放心把筷子放上面,这是正规宴饮的摆法。如果在家吃饭,一般没有筷托和餐巾,把筷子直接放饭桌上,不卫生呀。如果把筷子平放在碗上,容易滚掉滑落。所以在家常便饭的生活场景下,最合理、最经济、最方便的做法,恰恰就是把筷子插到饭上,利用米粒的摩擦系数高来固定餐具,这是符合物理学的最优解,怎么就触犯天条了呢?
人类都进入21世纪了!现代家庭谁还在家摆个神位牌祭祖啊,瘆不瘆人,拿这些莫名其妙残存下来的糟粕当礼仪?那时候女性还必须缠足呢?
于是,我不失时机地给女儿开展了一次现代启蒙教育,不要信那些乱七八糟的,吃饭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如果有人拿什么老规矩说事,例如将来你和男朋友到山东做客,吃饭不让女性上桌,你可以甩手就走,马上回家,不要有丝毫犹豫,爸爸无条件支持你!狗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凡是注重老礼儿而不注重个人尊严的“朋友”,根本不配当朋友。
别忘了,正是在这个孔孟之乡,改革开放都四十多年了,还有大量农村出嫁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集体土地不给分,父母的承包地宅基地等遗产不让继承,公然违背宪法的平等原则和继承法的规定。而村里敢于对抗国法的理由就是老规矩,就是村规乡约,就是民间习俗,出嫁女不算村集体成员,不算自己人,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因此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不给她们任何权益。
更有甚者,出嫁女一旦离婚,夫家的土地权益没有份,回娘家连过年都不许进门。也就是,你出嫁之后就是不算个人,一旦离婚就成了浮萍,在外漂泊吧,最好死在外边,死后也没有权利进祖坟。所有的一切,只因为你是女性。这就是礼仪之邦的山东(类似的陋俗,不限于山东),多么淳朴的传统!多么讲究的礼数!
我们到底希望下一代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作为父亲,我希望她们能拥有一个更公正、更干净、更美好的环境,那就要下决心把这些旧文化的残渣余孽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中国人吃饱了没几年,现在社会上兴起一股穷讲究之风,小视频推波助澜,要么讲究陈腐的封建糟粕,要么讲究西方所谓的贵族礼仪。王石老婆小田还办过高价班,收智商税,鼓吹上流社会生活方式,专教爱附庸风雅的中国人怎么吃西餐,怎么喝红酒?
其实都是扯淡,都是PUA!
以前中国人说喝红酒必须用高脚杯,手必须拿底下那个高脚,怕体温影响酒的口感。后来看到英国女王在宴会上喝酒的照片,人家就是端着杯身喝,原来女王都没有你上流啊?
以前出国前要参加礼仪培训班,吃西餐是左刀右叉还是右刀左叉,等出国之后才发现,人家根本不讲究,吃饭用刀叉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把繁文缛节当礼仪,把民间迷信当文化。对于传统,取其糟粕,弃其精华,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拿着鸡毛当令箭,现实就这么可笑。
什么是真正的礼仪?苏联第一个飞上太空的航天员,加加林,曾访问英国,女王设宴款待。吃饭的时候,加加林把侍者上的一碗水喝了,周围人窃笑,因为根据上流社会的那套宴会流程,那碗水是漱口用的。加加林这种无产阶级出身的平民英雄哪懂啊?结果英国女王也学他,把那碗水给喝了,于是大家都跟着喝,化解了尴尬。学着点,这才是真正的礼仪,真正的教养,真正的贵族风范。
有一条规律,越是大人物,越不拘小节;越是没文化的人,越爱穷讲究,越热衷在老规矩老礼儿中刷存在感。
礼仪与汉字一样,都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进化的,现在谁还写繁体字,谁还讲究“茴字有四种写法”?港台总有一帮脑残嘲笑大陆用简体字,其实汉字简化才是历史规律,真正的繁体字是秦汉小篆,你认识几个字?现代化的大趋势就是祛魅,就是化繁为简,我认为礼仪的核心就两点:得体,舒服。而得体、舒服,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边界感:
1)在不妨害别人的情况下,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这是底线;
2)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尽量让别人舒服,这是礼仪的天花板。
感谢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私人书斋,期待财富与心灵的共同成长。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