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多人都被自媒体洗脑,把房地产妖魔化,以为“一鲸落、万物生”,结果被事实打脸,现状恰恰相反,“地产落、百业衰”。
经过多年折腾后,现在政策面已经高度明确:救经济必救房市,救地方财政必救房市,长远看救股市也得必救房市。
为什么?因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周期之王,它几乎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关系到地方债务、基建投资、银行坏账、居民财富,以及上下游几百个行业的兴衰。
因此,居民再加杠杆的空间不大,真实杠杆率已经很高,财务风险危如累卵。很多借债高位接盘的家庭,如果房价一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也会迅速失衡,资不抵债,如同日本、香港居民曾经历过的,沦为负资产一族。这将极大打击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信心,导致现在的经济下行和内需低迷。
京沪限价取消了,首付降低了,二套房也鼓励购买了……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能救活的也只是一线城市。
中国的两张名片,帝都魔都,购买力非常充足。中国经济再萎靡,苦的也只是底层和中产。最顶级有钱人的购买力并不差钱,身价10亿跌到5亿,在消费上没啥区别,而到一线城市买房,既是生活又是理财,恰恰是土豪最喜欢的爱好之一。高端中产之家,依赖杠杆也不难实现房产置换的梦想。
去年上海豪宅日光,我写过一篇《豪宅热销,复苏还是躺平?》,中国经济再下行,也少不了有钱人。房地产取决于普通人的平均收入和预期,而豪宅取决于一小撮有钱人的置业意愿。经济下行,富人的风险偏好降低,不敢开厂,不敢扩产,手里的资金由生产型资本转向了消费型资本,从雄心勃勃投资创业,转向了求田问舍,在舒适区躺平。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全国的房价崩盘了,但唯独纽约曼哈顿富人区的豪宅,稳得一逼,还略有上涨。
日本失去了30年,现在房价创出新高,也只限于东京首都圈。如果你到日本三四五线城市看看,就跟中国的东北差不多,找不到年轻人,目之所及是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城镇沦为“鬼城”,大量房子空置废弃(后代放弃继承,因为要交继承税、物业税、水电费)。
外国是一面镜子,中国同样在走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核心城市“曼哈顿化”,而大量中小城市“鹤岗化”。
京沪房市,无需大力刺激,只要放开限制,限购限贷,让老百姓自由交易、自由迁徙、自由选择,销量和价格自然企稳。
不信试试?让外地人能在首都自由买房(不卡户口和社保),甚至让外国人可以在华置业定居(十多年前是可以的)。
真想强刺激,也不需要财政补贴一分钱,随手一张王炸即可天翻地覆。其实就是恢复十多年前的旧制,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当年老百姓在京沪不但能自由购买多套房,而且还能获得宝贵的城市户口。上海在1994-2002年为振兴楼市,买房就送业主蓝印户口(子女有学籍)。北京大概在1995年为刺激商品房销售,也推出过此类政策,但规定有许多漏洞,不到半年就被叫停,到1997年又重启,最后在2005年彻底取消。回头看,这都是巨大的制度套利空间,如果现在重启买房送户口政策,可以想象北京房市之火爆不会亚于股市。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火到影响大学招生的张雪峰,他在帝都奋斗了14年,年收入上千万,超级网红,顶流大V,最后选择了离开,到苏州安居,因为拿不到北京户口。
当然,买房送户口估计永远不会再现啦,我的意思是政府手里的牌还有很多,中国富人的购买力不可小觑。归根结底,京沪这种超级物种,在全球都是罕见的,无论硬件软件,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任何国际大都会相比也不遑多让。
中国最爱面子,帝都魔都就是国家的两张脸。哪怕经济最困难的60年代初,京沪大城市的物资粮食保障也是无缺的。老舍的《茶馆》第一幕,北京人在茶馆里喝茶闲扯,外地人在茶馆里卖儿卖女,人贩子刘麻子有句台词:“你就是一条狗,也得托生在北京城。”
人往高处走,定居,有条件还是尽量往一线城市迁徙。其他二三线城市表面看硬件差不多,也有地铁啊、高速啊、5G啊,但治安、司法、教育、医疗、城市管理、文化多元、发展机会等看不见的东西,判若云泥,有时候甚至是生与死的距离,疫情三年中国人应有体会。可以说,中国最靠拢接近现代文明的大都市就两座,魔都帝都。
陆铭教授有本书《大国大城》,鼓吹中国城市化道路必须优先发展大都会和城市群。以前官方力推的小城镇战略已经被事实证伪,中国不可能把人口像撒芝麻一样平均分布在均衡发展的小城镇上,这是计划经济的乌托邦。
人类的特点就是扎堆,这是本性决定的,城市化就意味着人口集中。城市之间的竞争必然是强者恒强,形成一二个超级大都会,其他的都是星罗棋布的二三线和小城镇。
日韩人口密度比中国高,可是你到他们的三四线城市看看,也没多少居民;房价昂贵的是大都市,人口全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着呢!日本近1/3的人口都居住在首都圈,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京、阪神、中京三大都市;韩国整个国家就一个城市,汉城,占韩国人口50%以上,而且大家甘愿冒着炮火的威胁也要扎堆在一起,汉城还在北方的大炮射程之内。
再看地广人稀的国家:美国,人口也是扎堆在纽约、洛杉矶、加州湾区几个城市带,房价也不便宜;鸟不生蛋的澳大利亚,按说人口稀疏该分散开都当大地主吧,可是人口基本集中在墨尔本、悉尼两个城市,占50%……这是城市化和人口分布的规律。
所以,中国也难逃这个规律,大城市核心地段不用担心,即便跌下去,迟早也会涨回来。城市化进程,第一步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这个阶段基本完成;第二步是中小城市人口流向大城市,这个阶段正在继续。
1)京沪等一线城市放开限购,鼓励买房,将会强化虹吸效应,源源不断地把周边乃至全国的财富精英和优质人口抽干。这哥俩是巨型收割机,在食物链顶端收割全国的人口和财富。
2)二线城市会分化,爆发激烈的抢人大战,拥有优势产业,能提供高收入岗位,才能吸引本省区人口流入接盘。而那些缺乏竞争优势、营商环境恶劣的城市,将会沦为失败者。
3)大部分中小城市,产业低端化,无法产生高税收和高收入岗位,财政片面依赖转移支付,未来公共服务都难提供,怎么可能吸引宝贵的年轻人口流入?
由此可见,一线城市的房产有中国购买力最强的少数人群扛鼎,而广大的三四线城市,部分的二线城市,救房市难比登天,再来一轮加杠杆去库存,腾挪空间几乎为零。
所以,中国房地产的真正问题,不在京沪,而在广袤的其他城市。救不活,没法救,结局只有天知道,我也不晓得这些城市会走向何方,也许应该换个思路,不是救城市,而是救居民,如何减少居民痛苦、让城市体面的“安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