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原沙埝乡朱家大队

文摘   2024-09-28 10:23   江苏  

  人到老时,往往喜欢回忆、念旧。

  退休后我一直想去原沙埝乡朱家大队看看,因为这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那是1974年高邮县委组织批林整风运动工作队(后改为批林批孔运动工作队),时任高邮团县委常委的我被抽调到驻沙埝乡朱家工作队,并分工驻朱家大队第二生产队。从19741月开始入队到当年5月底撤出,我在朱家工作了5个月。

  打开工作笔记,我记起:197416日,高邮县委组织批林整风运动工作队集训,集训整整12天。其内容是学习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文件和两报一刊社论,认识开展这场运动的意义、指导思想、行动部署、时间安排以及工作要求等等。1974127日(正月初五),沙埝工作队报到,参加乡里三级干部大会后,我们朱家工作组正式入驻朱家大队。

  作为工作队员,在朱家大队的5个月,我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社员(现在称村民)学习,了解干部队伍情况以及“四类分子”(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活动情况,同时抓革命、促生产。我是第一次参加县级搞运动的工作队,第一次来到异乡同社员同吃同住,学到了不少东西。5个月虽然时间短暂,但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至今年,我离开原朱家大队已经整整50年。这期间,我曾因参观农业现场经过朱家两三次,但没有与村民们接触交谈。926日,我相约另一位工作队员赵军同志一同重访故地,在镇村有关同志的引领下,观看了原朱家二队的村庄、农户与农田,与原二队朱文学、严扣女、朱文等村民进行了交谈。

       50年苍桑巨变,一排排瓦房,一条条水泥路道,与我记忆中的茅草屋,烂泥路形成鲜明对比。朱家大队的名称也几经变化,中途并村改称龙华村,后进一步并村,现名沙埝村。原沙埝乡与汤庄乡合并改名汤庄镇,后汉留镇与汤庄镇合并形成新的汤庄镇。

  我向朱文学询问我所记得的原二队男女劳动力状况,大部分都已去世,与我接触最多、关系最好的生产队长朱文江已经去世二十多年,在世的当年劳动力也都八九十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朱文学说:“听说你要来我们这儿,我昨晚都激动得睡不着觉,回想你在我们这儿的情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我们都记得你呢。”听他这样说,我心里很是开心,人记着你的好也是一种幸福吧。

       50年前,我在朱家,晚上组织社员学习,约九点多要走几里地回工作组住处,沿途经过一处坟,我印象有十几个大的坟堆,大都是棺木安葬的,璘火隐隐出现。每次走到那里,我都非常害怕,汗毛都要竖起来。但一个20岁的小伙子,还是咬咬牙、唱歌壮胆走了过去。这次我想看一下那时回住处所走的路线,华支书告诉我,这儿的坟墓全部迁移到北面,在那建了个墓园。遥望远处的墓园,欣喜地感觉死者居住条件也有改善,不再散落吓人了。

  我心念着50年前生产队的保管室,那是我带领社员学习的地方,还有我临时宿舍。在那里我度过了100多个白天和晚上。朱文学指着保管室的旧址告诉我,我们生产队保管室存在好多年,十多年前因破损不堪而拆除了。二队社员严扣女笑着说,那时你组织我们学习,批林批孔,我们学了也不懂,天天学没有学得出来,还是种田的老百姓。

  是呀,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不停地搞运动。我们要向群众宣讲:“林彪是地地道道的孔老二信徒,他要把孔孟之道作为复辟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所以批林必须批孔”,“批林批孔就是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大会小会不停地开,一份份文件不停地学,现在回头看看觉得当时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好可笑。

  凡事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离开原朱家二队的路上,我在想,我们今天做的许多工作,开会、学习,若干年后回头看,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希望仍然是有必要、有意义才好……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勤道
研究传统文化、记录集邮感悟、丰富退休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