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匡采风拾零(续三.印象)

文摘   2024-08-04 08:28   河南  

罗匡采风拾零(续三.印象)

文/常书喜

 (一)

原味老街

采风罗匡仅一晌,

疙溜拐弯串村忙。

石门石墙石头屋,

石街石路石庙堂。

古桥悠悠三十秩,

老河依依淌远方。

过往如烟成旧事,

唯有文墨正飘香。

(二)

 一排石窑

四邻早已成楼阁,

一央仍旧是窑房。

当年大寨学经验,

昔日百匠摆战场。

青石遂艺手中绣,

白灰厾画浆里镶。

一排石窑十几孔,

艰辛创业美名扬。

(三)

  初心灼见

雪泥鸿爪印心迹,

信而有征亦感伤。

“五年计划”成佳话,

先锋榜上数罗匡。

县社两级树典型,

新闻报利誉字行。

感怀恩源街巷议,

福之所倚思中良。

(四)

村名释疑

王姓先祖编箩筐,

结庐两岸栖茅房。

李杨续迁立东后,

耕读时起共风尚。

五六秀才啮文字,

八九乡贤举义觞。

“罗匡”二字非简化,

穷原竟委意流长。

注:①古桥:村中古河道南北有两座独孔石拱桥,已逾300多年;②老河:村中南北流向的旱河沟;③“五年计划”:村中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谋发展,绘蓝图。第一个“五年计划”圆满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因王中良因病殉职,壮志未酬,由继任者王菊林接棒推进;④中良:即老支书王中良;⑤东后:即东庄(李家罗匡),后庄(杨家罗匡);⑥五六秀才:村志载,明清时期,三村共出5——6个秀才;⑦举义觞:古时三村乡贤经常相聚交杯换盏、共商大事,团结、和洽的氛围由来已久,美誉传遍十里八乡。

红旗渠畔
原守成主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