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差旅费,开学就把票据交到财务部门了。但过了20多天以后,会计才说不符合规定,报销没有主管副校长签字,并且票据粘贴不牢固,需要返工。”
“公派去境外大学访学半年,需要报销来回机票。我先找学院领导报销,领导告诉我得找人事处处长,人事处处长开会多、出差多,我等了半个月才签好字。然后人事处处长告诉我,还得找主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副校长事更多,更难找,最后终于请他签好了字,前后折腾了一个月才报销完毕。”
“这几年各地高校、科研单位推行物流化报账系统,报账人在网上填报后打印审核材料,再粘贴票据后到财务部门报销。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看似简便,但报账人依然受累,如果没有人辅导,多次返工是必然的。比如开个50人的会议,各种费用报销下来,往往一个月又过去了。”
日前,《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把学者从繁琐的报销程序中解放出来》的文章,文中讨论了许多大学老师报销难的问题,作者呼吁科研单位优化报销流程,简化手续,以便大学老师们能更专注于科研工作。
今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已明确,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于高等教育与科研环境优化的坚定决心。大学老师担心的“行政工作多”“报销难”问题,或将迎来更深入的改善。
多部门发文,减少大学老师行政工作
近年来,多部门持续发文,明确改善大学老师报销繁重、行政冗余工作过多等问题。
2018年以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先后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方案》和《关于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减表、解决报销繁、检查瘦身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为大学老师等科研人员减负。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对经费报销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减轻报销负担。一是全面配备科研财务助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二是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切实解决科研人员“找票”、“贴票”等问题。三是推进无纸化报销,让数字信息多跑路、让科研人员少跑腿。
2022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将青年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推动科研单位建立“信息只填一次”机制,解决青年科研人员多头、临时、重复提交科研成果信息等问题。
2023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科技项目管理坚持结果导向、简化流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健全完善科研助理制度,切实落实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相关规定,避免在表格填报、科研经费报销等方面层层加码,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
2024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提到,持续推进减负专项行动,把青年科技人才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比如说采购、报销、填表等,保证他们充足的科研时间。
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与落地实施,大学老师或能远离繁琐的行政工作和复杂的报销流程所困扰,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事业。
多地落实,改革优化工作流程
多部门政策的持续出台成为了大学老师减负的催化剂,全国各地教育厅及高校积极响应,纷纷以实际行动推动改革优化工作流程,为大学老师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工作。
例如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激励政策二十条的通知》中,明确了多项改进措施,包括扩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改进科研经费财务报销管理方式、推进科研经费无纸化报销试点、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等。允许项目承担单位对国内差旅费中的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难以取得发票的住宿费实行包干制。
2023年12月,北京市财政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修订印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全面推行包干制,包括在研项目和新立项项目。大学老师可以对参与的科研项目经费进行动态调整,摆脱繁琐的财务事务,专心投入科研主业。
8月6日,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后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公布,《条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在定额资助的科研项目以及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中,推行财政科研经费包干使用和负面清单管理。
今年年初,西北工业大学上线了无纸化财务报销系统,新增“我的票夹”和“电子发票快速报销”模块,优化大学老师日常报销流程;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年底发布公告,优化和简化财务报销制度;西安财经大学今年全面施行“网上智慧报销”,为教职工提供了“24小时不间歇”的报销服务……
此外,有学者建议可以使用人工智能优化大学老师的行政工作。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朱永新和常务副院长杨帆联合发文表示,ChatGPT的教学辅助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应对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让教师从重复机械的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成长和科研工作。
例如,大学老师可以把工作报表撰写、教育活动策划等事务性工作交给ChatGPT,要求它根据课堂教学、专业发展、同事合作、制定计划等特定主题、对象、框架制作出工作月报模板。只需将具体事件填入模板即可生成工作月报,有效减轻了行政工作给大学老师带来的负担。
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到地方实践的积极探索,再到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入,都为大学老师们营造了一个更加专注于科研与教学、少受繁琐行政与报销流程牵绊的良好环境。在这一系列积极变化的推动下,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大学校园将更加注重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通过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率,确保每位学者都能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科研探索和教学创新中去。
对人文社科领域学者而言,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很重要,但文章的质量,更要有保障。不过,由于期刊发文需求量大、审稿流程长、投稿要求高等原因,高水平论文越来越难发表。
曾有某C刊编辑部主任透露,从他们目前收稿情况来看:有50%的稿件不是论文,而只是一般的经验和体会,没有创造性和学术性;还有些投过来的文章,论述里只是重复了名家的观点,没有实质的知识及独特的观点,这种没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他们是不会接收的。
另一方面,期刊管理的编辑因素和评价要求也是论文发表最重要的一公里,文章写作的着眼点在哪里?如何努力撰写一篇好文章?如何与编辑有效沟通?很多老师和同学还有很多误区或改进之处。
为此,学术成长学苑给迷茫的学友送出《人文社科论文写作蓝宝书》。这本书籍汇聚数十位985高校博导及CSSCI期刊编辑多年的科研经验,干货+问答的形式带领你全面掌握论文写作!
以下为部分目录页
985高校教授博导·数十年科研经验
手把手带领你写出CSSCI高质量论文!
全是硬核干货!
无论硕博or青椒均可使用
现直接免费领取
无!套!路!
下方扫码添加老师微信
备注“蓝宝书”即可获赠!
近几年,由于学者发文需求量大、期刊版面有限、审稿流程长、投稿要求高等原因,核心期刊难发是不争的事实。
一篇好的论文不仅要求选题大小合适、有张力,具有新意,在执笔成文阶段也要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确保论文从内容到格式都禁得起推敲。
论文写好后,投稿又是一大难题。刊物怎么选?拒稿怎么办?怎么回复编审意见?
总之,从选题、写作、改稿......定稿,到投稿、审稿、返修......出刊,论文发表过程注定充满压力。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有“过来人”指导就再好不过了。
基于此,学术成长学苑特推出“核心期刊论文审稿与一对一指导”服务,助力大家期刊论文写作与投稿能力的提升,欢迎学友扫码添加老师了解详情。
长按扫码添加老师,回复【论文审稿】
咨询课程内容
核心期刊
论文审稿与一对一指导
长按扫码添加老师,回复【论文审稿】
咨询课程内容
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老师↑
备注关键词,还可获赠各类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思维导图】获得
论文写作与投稿方法技巧思维导图
备注关键词【指导手册】获得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速查手册PDF版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论文案例】获得
论文案例精选30篇:阅读拆解与写作模板
备注关键词【蓝宝书】获得
人文社科论文写作蓝宝书
备注关键词【社科基金】获得
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申报资源包
备注关键词【论文辅导】
详细咨询高质量论文写作指导服务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中国青年报、中国政府网、央视新闻、各省厅网站、各高校网站。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文仅用作学术交流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不妥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