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任教!大学文科,关停

文摘   2025-01-14 12:05   江西  

据南风窗2024年12 月27日报道,2024年秋季,哈佛本科生学院至少30门课程被取消。这些课程涉及20多个系,而且多数是文科专业

2024年9月,哈佛大学校报《深红》发布消息,本科学院取消了至少20多个系30多门秋季课程,其中文科专业是重灾区。

该校历史与文学研究部主任卡明斯基在声明中说,取消课程最多的是历史与文学系。少数学院负责人对此回应称,是教师请假、离职或者转入其他项目等原因


哈佛大学此次大规模取消文科相关课程并非没有预兆。2023年9月,哈佛校报《深红》曾发布过该校艺术与人文学院战略规划委员会提出的包括整合语言专业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建议。“因教师离职取消30多门秋季课程”报道一出,更是引发热议。


其实,高校文科机构调整,不仅发生在哈佛大学。

2020年12月,美国佛蒙特大学的文理学院提议砍掉23个人文学科本科专业。


2023年2月,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玛丽蒙特大学董事会就一致投票取消10个专业,其中大部分是人文学科专业。在此之外,它还取消了英语与人文科学的硕士学位项目。


2023年9月,西弗吉尼亚大学削减28个专业(约占总数的 8%)和裁撤143个教职(约占总数的 5%),以应对4500万美元的预算缺口。这一调整几乎波及教育系三分之一的教职岗位,同时完全撤销了世界语言系的教职岗位。


2024年初,福布斯(Forbes)报道,丰邦大学将撤销包括精算学、艺术、全球研究、幼儿特殊教育、医疗管理和宗教研究等在内的多个本科专业,以及艺术、美术等研究生专业。在要裁撤的19个教职职位中,有5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老师。

不止是国外,国内高校文科机构的调整也在进行中。


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关于部分单位机构编制调整的通知——教务处下设科室调整》,其中提到:撤销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办公室,撤销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办公室主任(正处级)岗位。这也意味着,又一文科机构,消失了

截图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

剔除冗余,聚焦优势

近年来,文科机构的清理之势于郑州大学、浙江大学、湖北大学、贵州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常州大学、燕山大学、西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频频兴起。


2023年,三峡大学发布《关于调整优化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通知》(三峡大社科〔2023〕7号),对学校70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其中,13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被撤销,可谓大刀阔斧。

图片来源:三峡大学

高校利用整顿清理的时机,剔除冗余、聚焦优势,对那些名存实亡的“僵尸”机构,纷纷“出手”;与此同时,也对“潜力股”给予资源支持,全力筑造人文社科研究高地


北京语言大学于2023年6月宣布撤销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成立汉学与中国学学院、国际中文学院和应用中文学院。时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指出,撤销学部重组三个学院,不是简单的放弃学部回归学院式办学的被动行为,而是为巩固学校特色优势,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和水平的主动进军。

图片来源:北京语言大学

2023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宣布为进一步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打造精品文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组建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独立设置,撤销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7月21日,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成立揭牌仪式举行。

有破有立,重塑格局

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四新”建设,以往总是被“忽视”的文科迎来“翻身”机遇。


2023年4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其中进一步提出,系统推进哲学、历史学等基础文科学科专业建设。在加快新文科建设方面,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在此背景下,不少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亦紧抓契机,在新文科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图片来源:教育部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以理工科为优势的985高校,均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学校本身的定位制定了文科发展的不同战略规划和发展路径。


雄踞中国理工之巅的清华大学,正在加速文科建设的步伐。2021年9月,清华大学召开文科工作会议,针对文科建设工作,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会议中提出要控制学科规模、压缩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等十点要求,并明确以十年为期推进相应工作部署,到2030年实现清华文科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


2022年12月15日,浙江大学第五次文科大会召开。会上宣布:浙江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学院正式成立。此前,三大学院分别为原浙大人文学院下的三大学科。2021年11月,浙江大学调整该校人文学院体制机制,原人文学院完成历史使命,新组建文学院(筹)、历史学院(筹)和哲学学院(筹)。独立建制后的三大学院,将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逐渐建立起学科特色,形成更为清晰的定位。


同时,学校还研究提出了《浙江大学关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2027年)》,释放出浙大加快文科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号。

图源:浙江大学

近年来,重庆大学在加强基础文科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出台实施《重庆大学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精品化的基础文科研究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逐渐探索出在理工优势类高校建设基础文科的“重大路径”。


2022年10月,重庆大学优化调整文科机构,决定撤销原有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历史学研究中心和哲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同时,学校中文学科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本-硕-博培养体系的贯通。2023年4月,重庆大学在博雅学院办学十周年基础上,升级成立“博雅书院”,标志着重庆大学基础文科人才培养的新里程


除了以上几所理工名校重抓文科,还有多所理工科高校也有向文科发力之势。


2023年6月,华东理工大学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该研究院将打破学科边界,加强人文社科与理工科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特色人文社科高端智库。2022年10月,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正式揭牌,这是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新文科建设、推动校内相关资源整合升级的重要成果之一。2020年11月,西南交通大学召开文科建设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成立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咨询委员会......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理工科高校的文科教育,正筑起高楼!

新文科,启新程

新文科,新在哪里?文理交叉,正是答案。


随着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的奔腾而至,文理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打破,学科交叉融合逐渐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高校,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


山东大学作为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的依托高校,不断开拓金融科技、科技考古、社会信息学、计算法学等新兴领域,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文科“金专”。南京大学在“数字人文”视域下,新增数字经济本科专业,建立计算机与金融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德语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成为江苏省首个获批双学士学位项目。


撤销英语专业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时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文科杀手”。殊不知,早在2023年5月,学校召开科技人文学科发展研讨会,成立了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和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研究中心,坚持走“科”字当头的特色文科发展道路。这是中科大新文科建设的最有力回应。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此外,“新文科”建设征程中,各大高校“抱团”也是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一步。


2023年4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九所高校的创意写作机构发起倡议,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担任理事长。而该联盟的成立,成为我国文科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实际上,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17所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的法学教育创新联盟,成为我国大学“新文科”建设的首个联盟


联盟有高地,人才有高峰。近年来,设立“文科院士”的呼声日益高涨。尽管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文科院士”这一制度,但众多名校已相继实施文科资深教授制度,作为校内面内文科教师的最高荣誉称号,待遇等同于院士。


2024年1月,清华大学举行了第三批文科资深教授证书颁发仪式。继2018年首批18位文科资深教授产生后,2022年新增5名文科资深教授,2024年又有2位教授入选。这既体现了清华文科人才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更彰显了清华文科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多措并举,“繁荣文科”的号角,已经吹响!

撤销专业、清理机构,不仅是对部分“无用文科”敲响的警钟,更是对新时代需要“文科振兴”的有力回应。一场关于文科的变革,愈演愈烈。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曾说,“清华大学正是因为文科的发展,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人文是铸人之魂,是大学实现育人使命的重要养分。理工科与文科,相互交织、经纬相连,才能使高校在创造新科学与新技术的同时,预见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真正赋予工具以价值。


希望“新文科”建设的东风,能够助力更多理工科大学乘风破浪,开辟人文培养新航路!

对于青年学者而言,学术科研压力很大。目光长远的作者为了在后期的职业晋升中占有绝对优势,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学术规划做论文储备,提前布局。

一篇论文的内在结构由四部分构成,研究问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一个出色的研究视角会让你的论文写作事半功倍。研究视角是对研究对象的分析角度,是研究结论的前提。

研究的视角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理论视角。它是从某个“学科”或“学派”的角度去研究事物。

二是思维视角(或关系视角、分类视角)。它是分类或关系判断的某种思维形式。

三是批判视角。它是研究者对新观点或新材料、新方法(或新工具)的选择。

三者之中,最常用的是理论视角。所以,通常把研究视角约等于理论视角。理论是一种前人已经经过无数次实验,并且通过了学术界的检验,而形成的一种定式。

理论,是学科共同体形成的基础;同时,一个理论一般都有专门著作和关键人,所以找到理论的关键著作和关键学者是学习理论的关键方法。如果一个理论具有广泛的解释力,一般可以跨学科指导具体研究,理论越是经典,解释力越强。

因此,为了方便学习,我们整理了CSSCI期刊论文中最常用的100个理论,并整理成为一本速查手册,让你在写论文时能够随时检阅。

以下为该手册部分内容:

这本手册可以帮你

搭建理论基础、精准选择理论

助力论文写作

手册共有128页,全是硬核干货!

添加老师微信,备注“C刊理论”即可获赠!

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带来的好处真的太多了,咱们人文社科专业的学友们要多发论文、发好论文,手里成果多一点,好机会来临时,才能紧紧握住。为帮助人文社科学友更好、更快地了解掌握C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规律和秘密、提高C刊发表成功率,学术成长学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精细化课程体系,长年开设“CSSCI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特训营”。

课程包含18次专业课程+2次C刊编辑课程,从确定选题、撰写文献综述、完成论文写作与修改,到指导投稿,过程全覆盖!通过一套完善的课程论文体系和服务体系,助力大家C刊论文发表,实现学术成长,欢迎学友扫码咨询。

长按扫码添加老师,回复【研修营

咨询课程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老师

备注关键词,给您送上各类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讲座】获得

《论文选题、写作与发表》专题讲座(先到先得)

备注关键词【C刊理论】获得

CSSCI期刊论文中常用的100个理论PDF版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思维导图】获得

论文写作与投稿方法技巧思维导图

备注关键词【指导手册】获得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速查手册PDF版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论文案例】获得

论文案例精选30篇:阅读拆解与写作模板

备注关键词【蓝宝书】获得

人文社科论文写作蓝宝书

备注关键词【社科基金】获得

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申报资源包

备注关键词【C刊研修营】【报纸】【毕业论文

详细咨询高质量论文写作指导服务



来源:南风窗、软科、麦可思研究等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文仅用作学术交流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不妥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学术治愈系
通过学术,实现治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