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施行!博士毕业更难了...

文摘   2025-01-07 19:30   江西  

学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教育制度,事关学位体系、学科发展、人才评价标准等,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2024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学位法,该法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学术不端现象多发,学位论文造假、抄袭事件不时被曝光。新颁布的学位法强化学风建设,对学术不端等行为加强全过程管理,明确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的具体情形。


学位法规定,学位申请人、学位获得者在攻读该学位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

(一)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

(二)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入学资格、毕业证书;

(三)攻读期间存在依法不应当授予学位的其他严重违法行为。

近年来,关于#博士毕业更难了#的话题一直备受大家关注,讨论热度持高不下。


据《我国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基于对42所研究生院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2002~2009 年,三年内如期毕业的博士生只有40%左右,延期毕业博士生占在校博士生总人数的比例平均为23.2%。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编制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延期毕业率持续上升,延期毕业逐渐成为常态化现象。2003年博士研究生延毕率约46.5%,在2012年延毕率突破60%后仍不断上升,到2018年延毕率已达到64%,说明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无法正常毕业。


影响博士毕业难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博士生自己的研究兴趣、学术能力以外,导师指导频率及指导学生规模、科研成果发表规定、论文选题等也很重要。


论文是阻碍博士毕业的一大难题。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到:不得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


光明日报曾发布文章《取消论文发表硬性规定 引导博士生摒弃“快餐式”研究》,文中提到,近年来,已有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取消了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中对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规定。


换言之,毕业与论文,“脱钩”了。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说,博士毕业更难了?

对论文质量的要求更高了

论文要求,从之前的“发一篇,有一篇”到现在的“发一篇,是一篇”,对质量的把控更加严格。


北京某高校一名学生说:“刚开始,大家以为这意味着不用发‘小论文’,毕业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我们很快发现:学校对研究成果的考察更实在了,毕业压力反而增加了”。


同时,论文盲审、抽检力度越来越大。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再次确认: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加大高校评估整改督导复查力度。论文盲审结果很重要,有时可以决定学生是否有机会参加答辩,甚至是否会被延毕。

博士扩招与高质量期刊版面成反比

近年来,国内博士在不断扩招!


《光明日报》《“数”说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一文提到: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在学研究生388.29万人,比上年增长6.28%。其中,在学博士生6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14%;在学硕士生327.05万人,比上年增长5.59%。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图片来源:教育部网站

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图片来源:教育部网站

破除“唯论文”不代表不发表论文,想在学术圈深耕,发表核心期刊文章几乎是博士的必备技能。上海某高校一名学生说:“身边基本没有不发论文的同学,大家都把这一规定视作底线要求,能发的都在发。”


然而,核心期刊的数量和版面有限,投中难度大,投稿周期普遍达6个月甚至更长。有数据显示,2009年,C刊发文量达到了最高峰的102163篇。此后,C刊的发文总量持续走低,直到2022年降至73086篇。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期刊存在学校背景等各种歧视,很多博士生的论文并不接收。

少数博导不履行职责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但也有个别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甚至出现师德师风失范问题,造成了很坏影响。


有博士反应,自己的导师在选题和学术研究方向上给不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除此之外,还存在压榨学生、克扣经费和学术不端等问题。

读博之路本就是一条漫长且充满艰辛挑战的道路,想要顺利毕业,于自身更是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扎实的研究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甘于寂寞的定力。在本次完善的学位授予条件中更是增加了不授予学位的情形,所以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远离学术不端。

对人文社科领域学者而言,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很重要,但文章的质量,更要有保障。不过,由于期刊发文需求量大、审稿流程长、投稿要求高等原因,高水平论文越来越难发表。


曾有某C刊编辑部主任透露,从他们目前收稿情况来看:有50%的稿件不是论文,而只是一般的经验和体会,没有创造性和学术性;还有些投过来的文章,论述里只是重复了名家的观点,没有实质的知识及独特的观点,这种没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他们是不会接收的。


另一方面,期刊管理的编辑因素和评价要求也是论文发表最重要的一公里,文章写作的着眼点在哪里?如何努力撰写一篇好文章?如何与编辑有效沟通?很多老师和同学还有很多误区或改进之处。


为此,学术成长学苑给迷茫的学友送出《人文社科论文写作蓝宝书》。这本书籍汇聚数十位985高校博导及CSSCI期刊编辑多年的科研经验,干货+问答的形式带领你全面掌握论文写作!

以下为部分目录页


985高校教授博导·数十年科研经验

手把手带领你写出CSSCI高质量论文!

全是硬核干货!

无论硕博or青椒均可使用

 现直接免费领取 

 无!套!路!

下方扫码添加老师微信

备注“蓝宝书”即可获赠!

近几年,由于学者发文需求量大、期刊版面有限、审稿流程长、投稿要求高等原因,核心期刊难发是不争的事实。


一篇好的论文不仅要求选题大小合适、有张力,具有新意,在执笔成文阶段也要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确保论文从内容到格式都禁得起推敲。


论文写好后,投稿又是一大难题。刊物怎么选?拒稿怎么办?怎么回复编审意见?


总之,从选题、写作、改稿......定稿,到投稿、审稿、返修......出刊,论文发表过程注定充满压力。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有“过来人”指导就再好不过了。


基于此,学术成长学苑特推出“核心期刊论文审稿与一对一指导”服务,助力大家期刊论文写作与投稿能力的提升,欢迎学友扫码添加老师了解详情。

长按扫码添加老师,回复【论文审稿

咨询课程内容

核心期刊

论文审稿与一对一指导

1

编辑课程

核心期刊编辑授课,与编辑直接对话交流,了解编辑视角

2

专家指导

经验丰富的核心期刊编辑和外审专家,用核心期刊的标准审稿,助力文章修改,最终完成一篇核心期刊标准的论文

3

指导形式灵活

书面审稿配合一对一语音指导,多样化指导形式,使审稿更具针对性

4

专属的投稿分析报告

根据文章作者的选题、身份等信息,个性化匹配合适期刊,辅助投稿

在校硕博研究生、高校及科研院所教师、其他科研人员

配套学习资料

赠送学术成长学苑精心整理的专属学术资料

稿费激励

通过参加审稿服务,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发表了论文的学友,可以分享、交流论文写作与投稿经验,以文稿形式发给我们,我们审核通过之后,发布在“学术成长学苑”微信公众号,即付稿费。

长按扫码添加老师,回复【论文审稿

咨询课程内容

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老师

备注关键词,给您送上各类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讲座】获得

《论文选题、写作与发表》专题讲座(先到先得)

备注关键词【C刊理论】获得

CSSCI期刊论文中常用的100个理论PDF版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思维导图】获得

论文写作与投稿方法技巧思维导图

备注关键词【指导手册】获得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速查手册PDF版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论文案例】获得

论文案例精选30篇:阅读拆解与写作模板

备注关键词【蓝宝书】获得

人文社科论文写作蓝宝书

备注关键词【社科基金】获得

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申报资源包

备注关键词【C刊研修营】【报纸】【SSCI

详细咨询高质量论文写作指导服务


来源:新华网、学术桥、人民代表报、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央视新闻、教育部、 澎湃新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教育在线、半月谈、软科、神针评价等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文仅用作学术交流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不妥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学术治愈系
通过学术,实现治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