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报道,受“少子化”浪潮冲击,台湾不少学校都面临招生不足的困境。台教育部门“大专院校校务资讯公开平台”近日公布2024学年注册率。依照统计,多所岛内公立大专院校的硕博士班注册挂零。
报道称,台湾地区出生率持续多年低迷,“少子化”情况日趋严重,2024年已有22所学校停招停办。台教育部门“大专院校校务资讯公开平台”于2024年12月27日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2024学年度岛内公立大学共有28个博硕士班注册率挂零。值得注意的是,岛内还有多所大专院校的新生注册率偏低,私立大学尤其显著。
台湾政治大学一位陈姓教授受访表示,受“少子化”持续加剧的影响,招生困难已成为岛内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高等教育的资金不仅少,分配也不合理,为了弥补经费不足,岛内高校管理者只能到处“化缘”筹款办学,一些政客借机发挥,做起花钱买学位的勾当,导致利益交换等丑闻接连曝光,损害岛内高校的名誉。
全球多所大学倒闭
高校倒闭大潮,以韩国、日本等较为显著。
据报道,在2023年春季大学定期招生(全国统一招生)中,韩国全国至少有14所大学的26个专业出现“无人报考”的现象。不少高校陷入了“招不满人”的尴尬境地,甚至部分位于地方的高校面临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其中,约80%的大学位于韩国岭南、湖南地区。
图源:央视“正点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1982年至2021年,韩国已有3800多所小学和初高中学校关闭,这种“无生可招”现象正向高校传导,地方大学首当其冲。
在”招生荒“大潮的影响下,至少有55所韩国地方大学面临倒闭危机。在2021年,韩国的西海大学已向教育部申请停止办学,东釜山大学也开始进入停止办学流程。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称,群山市一所有着45年历史的私立地方大学的运营已捉襟见肘,该校近五成的经费都来自于学费,但每年新增生源已少于1000人。
正如韩媒报道中写的那样:就像从最南端开始绽放的樱花一样,大学的倒闭潮将从南方开始逐渐往首尔靠近。
将视线转移到日本,会发现这里也同样面临着大学倒闭的问题。
据文部科学省的数据,2023年,日本有200多所大学或将因为缺少生源而停止招生或者倒闭。这些大学中,有一半以上是私立大学,有些是历史悠久的名校。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日本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严峻问题,也暴露了日本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端。
根据日本政府的预测,2023年,日本总人口将从1.26亿减少到1.23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到30%以上,而15岁以下的儿童将降至12%以下。这意味着日本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数量将持续下降,而适龄入学的青少年数量也将随之减少。这对于日本的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据统计,2023年,日本18岁左右的人口将从2018年的118万减少到107万,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还是154万。这就导致了高校招生市场的萎缩和竞争。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地区、知名度不高、专业设置不突出、学费较贵的大学,面临着招不到生或者招不到优质生的困境。
美国亦有大学关闭潮现象出现。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7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系统(UW)的校长杰伊·罗斯曼宣布:由于入学率的持续下降,将关闭该校普拉特维尔里奇兰分校(UW Platteville Richland),并于2024年6月结束密尔沃基分校的华盛顿县校区(UW Milwaukee at Washington County)和奥什科什分校的丰迪拉克校区(UW Oshkosh, Fond du Lac campus)的现场教学。
威斯康星大学系统是美国最大、最知名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之一,每年为大约 161,000 名学生提供服务,每年授予近37,000个学位,是威斯康星州重要的人才输送管道。该公立大学系统名气最大、最耳熟能详的旗舰校区是2024 U.S.News美国综合性大学排名第35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简称UW Madison)。
美国大学永久性关闭校区,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根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由于财政、经营不善等问题,与过去十年相比,美国大学的倒闭数量增加两倍,其中不乏一些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学校。比如已有181年历史的爱荷华卫斯理大学(Iowa Wesleyan University,该校是爱荷华州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拥有174年历史的私立大学麦克默里学院(MacMurray College)等。
爱荷华卫斯理大学关闭的消息
麦克默里学院主页
宣布关闭的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华盛顿县校区入学人数从2020年秋季的1054名学生锐减至2022年秋季的285名学生,目前该校学生人数不足 350人。事实上,威斯康星大学系统的入学人数已面临连续八年下降,而这并不是特例。据美国国家学生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春季本科入学人数较上年同期减少66.2万人,下降了4.7%。
整体来说,由于运营成本的增加,入学人数的持续减少,以及缺乏捐款等因素,美国大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高等教育界也正面临新一轮的考验。
麦克默里学院校园
大学倒闭后,师生何去何从?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退场学校老师要转到其他大学取得正式教职并不容易,有些人只好顶着博士头衔到中小学当代理老师,或是到大陆大学任教;学生被安置到新学校后,面临很多困难,他们觉得自己像球,被踢来踢去。
据台媒统计,2018至2022学年有6所私立大专校院停办,共270位教职员面临失业,但台当局教育主管机构平台仅协助80人、约3成转职成功,其他7成要自谋出路;而有报告也显示,这6所学校学生安置到他校就读后,退学率高达16.42%,是大专校院平均退学率的2.25倍。
黄老师本来在台湾亚太创意技术学院任教,学校2019年8月1日停办后,她改到几所大学兼课。黄老师说,亚太创意技术学院原有60-70位老师,现在10余位到大陆大学任教,五六位在岛内其他大学担任项目教师,其中1人最近终于转为正式教师,其他人则在岛内大学兼课、进入业界或退休。
“现在中小学非常缺代理老师,退场大专校院的许多老师纷纷转进这个领域。”黄老师表示,不久前有所中学问她要不要去当代理老师,她没有去,但以前的几个同事,就顶着博士头衔去中小学当代理老师,月薪约4.7万元新台币,至少可继续做擅长的教学工作。
此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台籍教师钟振忠在做客中新网《青听·两岸》栏目时也表示,“少子化”问题正在冲击岛内的教育环境,现在每年有不少博士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被称为“流浪教师”,大批台湾青年来到祖国大陆教书,正在成为一个趋势。
台湾首府大学停办后,休闲管理研究所陈同学被安置到南台科大休闲事业管理研究所。陈同学说,台湾首府大学在停办前一年,根本在摆烂,老师叫他们不用到学校上课,学校行政人员也是“一问三不知”,只要他们等待安置。
陈同学说,他被安置到南台科大时,有些学分无法被承认,但新学校也很无奈,因为在接收学生时,就没有做好衔接工作,遇到问题后,新学校又无法联系到退场学校的对应窗口,最终倒霉的是学生,他们就像球被踢来踢去。
陈同学指出,被安置的学生通常比较弱势、不善于表达,一旦到新学校后,又要面对很多难以解决的状况,就会想干脆不读书了,因此他们休、退学比例偏高是必然。
台湾私立科大校院协进会理事长、龙华科技大学校长葛自祥说,私立大专院校退场后,教师何去何从要看个人能力,现在业界非常缺中高级人才,其他大学也有一些职缺,都是他们的机会,“但不能什么都不会,就要别人收留”。退场学校老师转到中小学担任代理老师,也是他们衡量自身状况后所找到的出路。
全台私校工会副理事长尤荣辉说,因为“少子化”,各大学教师职缺很少,停办学校老师不应该执着于任教一途,或许可以考虑往业界发展;至于被安置的学生,如果台当局教育主管机构的承诺未做到,应该积极争取。
大学“关闭潮”值得警惕
大学扩张和“少子化”叠加的背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所带来高校“关闭潮”值得其他国家提前警惕。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怀进鹏也强调,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人口规模上的减少促使学校面临生源危机,但同时也倒逼学校改进教育质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先哲教授也认为,人口变局下教育发展方式也需发生真正的转型。当未来学生数量减少,学生选择权更多的时候,高校必然会调整战略,进行差异化发展。
此前有专家学者分析,在青年人口转型过程中,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的招生生源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表示,不同类型的高校受出生人口下滑的影响差异很大,好的大学招生没问题,未来招生生源受影响较大的高校是高职院校、民办高校,未来有不少高校将会倒闭。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高校未来的办学思想,不应该在增加重复科目、专业、学院等扩招方向上下功夫,应当极力减少求大求全的专业设定,锚定一个或多个办学特色项目,做好分层教育、特色教育,提供社会需求的运用型教育。
当未来教育布局面临新调整,高校的办学生命力将与教育教学质量直接挂钩,所以无论任何阶段,提高质量、保持特色,或许是高校在大浪淘沙下的一条出路。
无论申请硕士、博士,还是考公、进高校、评职称,要想在学术领域发展,一篇好论文都是必不可少的。
发表C刊论文带来的好处很多,然而,学术写作却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作为一种带着批判性思维的输出,需要你将学到的知识重新梳理归纳,做出深度的思考。
一篇论文的内在结构由四部分构成,研究问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一个出色的研究视角会让你的论文写作事半功倍。研究视角是对研究对象的分析角度,是研究结论的前提。
研究的视角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理论视角。它是从某个“学科”或“学派”的角度去研究事物。
二是思维视角(或关系视角、分类视角)。它是分类或关系判断的某种思维形式。
三是批判视角。它是研究者对新观点或新材料、新方法(或新工具)的选择。
三者之中,最常用的是理论视角。所以,通常把研究视角约等于理论视角。理论是一种前人已经经过无数次实验,并且通过了学术界的检验,而形成的一种定式。
理论,是学科共同体形成的基础;同时,一个理论一般都有专门著作和关键人,所以找到理论的关键著作和关键学者是学习理论的关键方法。如果一个理论具有广泛的解释力,一般可以跨学科指导具体研究,理论越是经典,解释力越强。
因此,为了方便学习,我们整理了CSSCI期刊论文中最常用的100个理论,并整理成为一本速查手册,让你在写论文时能够随时检阅。
以下为该手册部分内容:
这本手册可以帮你
搭建理论基础、精准选择理论
助力论文写作
手册共有128页,全是硬核干货!
添加老师微信,备注“C刊理论”即可获赠!
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带来的好处真的太多了,咱们人文社科专业的学友们要多发论文、发好论文,手里成果多一点,好机会来临时,才能紧紧握住。为帮助人文社科学友更好、更快地了解掌握C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规律和秘密、提高C刊发表成功率,学术成长学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精细化课程体系,长年开设“CSSCI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特训营”。
课程包含18次专业课程+2次C刊编辑课程,从确定选题、撰写文献综述、完成论文写作与修改,到指导投稿,过程全覆盖!通过一套完善的课程论文体系和服务体系,助力大家C刊论文发表,实现学术成长,欢迎学友扫码咨询。
长按扫码添加老师,回复【研修营】
咨询课程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老师
备注关键词,给您送上各类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讲座】获得
《论文选题、写作与发表》专题讲座(先到先得)
备注关键词【C刊理论】获得
CSSCI期刊论文中常用的100个理论PDF版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思维导图】获得
论文写作与投稿方法技巧思维导图
备注关键词【指导手册】获得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速查手册PDF版学术资料
备注关键词【论文案例】获得
论文案例精选30篇:阅读拆解与写作模板
备注关键词【蓝宝书】获得
人文社科论文写作蓝宝书
备注关键词【社科基金】获得
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申报资源包
备注关键词【C刊研修营】【报纸】【毕业论文】
详细咨询高质量论文写作指导服务
来源:麦可思研究、台海网、群学书院、募格学术、软科、华夏经纬网等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文仅用作学术交流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不妥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