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默杀》
《抓娃娃》
《逆行人生》
《白蛇:浮生》
《从21世纪安全撤离》
《出走的决心》
《里斯本丸沉没》
《志愿军:存亡之战》
《749局》
《女人世界》
《鸳鸯楼·惊魂》
《好东西》
《风流一代》
7月
《默杀》
《默杀》是柯汶利继 2019年执导《误杀》后推出的又一部类型片。虽然《默杀》混杂了动作、侦探、警匪片等类型片特征,但主打要素还是悬疑与惊悚。该片以反击“沉默” 为核心主题, 涉及家庭暴力、 连环谋杀、 儿童性侵、青少年成长等多元社会议题。
考研tag#
#类型电影 #犯罪电影 #悬疑电影 #话题电影
创作特点
(1)叙事策略: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柯汶利精心构建叙事谜题的关键策略, 显著地体现在道德准则的含混不清与故事结局的悬而未决这两个重要层面。
《默杀》就道德准则的维度而言,影片中人物的行为与抉择, 难以被界限分明的是非善恶标准轻易框定。例如, 校工林在福在其女儿遭受霸凌之后, 选取极端的复仇路径; 小彤的母亲李涵, 虽目睹女儿被胶水封嘴却保持缄默,她一方面为女儿所受的欺凌痛心不已, 一方面又长期对女儿施加家暴, 最终又为保护小彤不受伤害而甘愿顶罪; 满口仁义道德的方老师, 在重大是非面前选择回避伸张有损自身利益的正义; 那些实施霸凌的学生, 其行为诚然可恨, 但这种恶或许也与她们的成长环境及经历有所牵连。影片借助这些纷繁复杂的人物设定与情节铺陈, 对道德观念进行模糊处理, 致使观众在评判每个角色的行为时陷入迷茫, 难以确切清晰地判定是非对错。影片深度挖掘了人性当中的善恶边界与道德困境, 更引发了观众对于法律与正义之间关系的思索, 在面临犯罪事件时, 究竟是选择沉默以待还是奋力高声呼唤。当法律无法有效惩治施暴者时, 以暴制暴是否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处理方式不但增添了故事的复杂性, 还促使观众深入思索道德的界限和人性的多面, 兼具思辨特质与人文情怀, 丰富了影片的内涵与深度。
《默杀》 大胆采用开放式的结局。在影片临近尾声时, 导演并未像传统叙事般给观众提供一个确切、 清晰且一目了然的答案。尽管片尾彩蛋部分, 小彤身处都马市女童拘留所, 仿佛一切尘埃落定, 但一直未曾开口的小彤嘴里竟哼唱着慧君生前最喜爱的歌曲, 还透露出一种令人难以捉摸且超越其年龄的复杂眼神。这种开放式的结局显然没有设定固定的答案, 而是大方地留给观众极为广阔的遐想空间。
(2)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
在柯汶利的电影创作里, 线性的自然时间通常会被拆解与重新构建, 故事往往在支离破碎的时间线上逐步铺展延伸。早在 2020 年执导电影《误杀》之际, 柯汶利便开始运用非线性叙事的方式, 将时间的先后顺序打乱, 对故事的各个环节进行重新规划与组合, 借此增强悬疑氛围, 从而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在电影《默杀》 中, 导演进一步延续了这种非线性叙事手段, 并巧妙运用闪回、倒叙等技巧, 将不同时间轴上的事件进行拼接整合, 将过去和现在、 真相与假象、 记忆同幻觉彼此交缠融合, 致使原本就纷繁复杂的故事愈发错综复杂, 让作品达成高潮此起彼伏、 悬念层出不穷的艺术成效。
(3)叙事视点:多重叙述视角
与以往单一主人公有所不同, 该片以王圣迪饰演的小彤、 张钧甯饰演的李涵与王传君饰演的林在福这三个主要角色为核心, 导演将故事分为三大部分, 而后再将每部分时间打散, 以乱序排列构建叙述时态, 借由多个人物的视点展开叙述, 将不同人物的回忆讲述相互交织在一起, 增加了故事的层次和深度。在叙事的进程中, 导演还多次依靠纷繁复杂的信息设置叙事的误区与裂隙营造悬念, 以增强故事的紧密性与连贯性, 这种仿若拼图游戏一般的观赏体验给观众带来了解谜般的愉悦感与深层次的满足感。
(4)影像风格:暗黑影调营造悬疑氛围
影调处理:《默杀》营造了一种暗黑影调。作为一部惊悚片类型片,《默杀》不回避击杀场面。它用一种强烈的视觉不适感,引发观众对暴力行为的厌恶感!《默杀》的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黑夜。大面积的黑色给人造成一种情绪的压抑感,并在视觉上传递一种神秘、含蓄、肃穆的感受。柯汶利有意增加了雨中的场景。大雨中的拍摄难度很大,但它一方面可以体现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另一方面,在雨中发生的事情又给人一种特殊的影调体验。雨往往连带着黑暗、乌云密布和闪电。连绵的雨是一种暗示:罪恶就像雨一样没有消停。
《抓娃娃》
这部电影由才华横溢的闫非和彭大魔联合执导,彭大魔、闫非、林炳宝共同操刀编剧, 沈腾与马丽的黄金组合则领衔主演, 于 2024年7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闫非和彭大魔, 作为开心麻花团队的灵魂人物, 曾携手打造出《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独行月球》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考研tag#
#喜剧类型 #话题电影 #现实题材
相关影史常识:影史常识 | 开心麻花
创作特点
(1)喜剧类型
《抓娃娃》是闫非和彭大魔导演的“西虹市宇宙”电影中的第三部,沿袭了“西虹市宇宙”惯用的电影喜剧手法:在频繁的身份互换、伪装混淆与谎言交织中,制造连绵不断的笑点与悬念,直至最终揭示真相的那一刻,情感得以宣泄。“西虹市宇宙”系列的喜剧,都是以“谎言”为开端的,如重回高中时代的《夏洛特烦恼》、落魄时突降十亿巨款的《西虹市首富》,电影《抓娃娃》因为“谎言”的叙事底色,有了更多的制造笑料的机会,其喜剧性体现在“身份错位”与“机缘巧合”中。但相较于导演闫非与彭大魔的前几部电影,如《夏洛特烦恼》和《西虹市首富》,《抓娃娃》尝试从纯粹的奇观化喜剧向现实主义喜剧转型。
(2)现实议题
作为一部具有鲜明“楚门”特征的影片,《抓娃娃》以轻松诙谐的喜剧形式,包裹了一个沉重的教育议题,深入探讨了当前中国社会中广泛争议的“鸡娃”教育现象。相较于《楚门的世界》中对于个体意识觉醒的剖析,《抓娃娃》以马成钢及其团队为叙事重点,讲述他们如何为马继业精心设计一个虚构世界,并以此为背景,在贫困与富裕、虚假与真实、规训与叛逆的对立中,构建了一系列充满讽刺与滑稽的冲突。该片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国代际观念的碰撞,还深刻触及了社会转型期的复杂性,反映了从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的社会变迁中,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与融合。
(3)失效的解构
《抓娃娃》缘起于真实的新闻事件:沈阳的一个有钱老板穷养儿子,儿子直到上大学才知道真相。其中的欺骗和隐瞒成为故事改编的关键,在影片前半部分,欺骗引发的滑稽、戏谑确实构成了该片的笑点,观众接连不断的笑声也是对该片的肯定。在喜剧电影的创作实践中,创作者以沉重为起点,展示悲剧性生活,再用喜剧技巧调侃、解构沉重,从中剥离出外部世界的吊诡与荒诞,最终进行干预与讽刺。然而,该片只呈现了对荒诞现实的调侃,却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构,以鸽子草草收场的结尾,也只是简单地触及了本应深入探讨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校园霸凌等社会议题。同时,“贫穷”被构建为娱乐消费的对象,成为精英主义视角下的讽刺标靶,这难免会给观众造成不适。将笑点建立在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孩子身上,这种情感逻辑的构成方式在一些观众看来,既不真实,也不可靠。最后通过大团圆的结尾来强行消解现实矛盾,反而使影片叙事割裂、主题矛盾。
8月
《逆行人生》
暌违四年,徐峥带着独立指导的新作回归大银幕。虽然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但《逆行人生》依然带着观众最熟悉喜爱的经典徐氏喜剧元素,主角自带的冷幽默,人物反差造成的错位,亲切温情的故事。
考研tag#
#现实题材电影 #温暖现实主义 #喜剧类型
创作特点
(1)算法现实主义
《逆行人生》在对数智时代的“现实”展开具有人文主义气质的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试图抵达一种新的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亦即“算法现实主义。《逆行人生》的“算法现实主义”,正是通过“逆行”这一贯穿全片的主题动机,将主导镜头和主要人物划定出与规定路径相反方向行进的特定运动轨迹,以基本写实的叙事逻辑、摇滚晃动的镜头语汇、快速跳跃的剪辑风格和拥挤喧嚣、不无粗粝的影音质感,对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平台及其由算法设定的时间、速度和绩效体系予以相对全面而又客观的呈现,进而揭示出作为权力和资本象征的数智技术系统及其施加于“数字工人”(程序员、外卖员等)的劳动异化场景。
具体体现:影片中,主人公高志磊的失业和再就业,均因“中年”和“超龄”这种个体生命的时间标识而引发;高志磊与外卖员们抵挡疾病灾祸,养活自己和家庭的唯一选择,也完全依赖于“急速”“超速”以及“准时”“超时”这种速度和时间的标尺。为了表现这种由算法设定的时间、速度和绩效体系之于数字工人的劳动异化场景,影片以高志磊及其家人为中心,通过叙事和情感动机的交叉、叠加甚至层层累积,几乎全方位地展现了外卖员进入外卖平台的前因后果尤其工作生活细节,其获得观众共鸣的重要原因,即来自其高度“写实”的电影品质;但全片最具象征意义的一幕,或许就是“新年倒计时”的狂欢场景。在新的一年零点逼近的那一刻,通过极高频率来回翻转和愈来愈紧迫的交叉剪切,呈现高志磊和他的同事们为竞争年度“单王”,以及演唱会里的外卖消费者为庆祝新年到来,全都在竭尽全力地争分夺秒。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两个素无交集的阶层,怀揣迥然有异的意图和目的,在这一场以倒计时标志着高潮的狂欢中一步一步地靠近,最终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交接。
(2)温暖现实主义
《逆行人生》以温暖为基调,巧妙融合幽默与温情,通过身体实践与自我认知的互动,深刻揭示了人物在逆境中的成长与蜕变,探讨了个人在社会变迁中的身份错位与自我救赎。影片并未沉溺于对苦难的过度渲染,而是巧妙地以家庭温情作为代偿,平衡了大社会背景下的悲伤与无常。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关爱,成为影片情感表达的核心,凸显了在逆境中的温情力量。《逆行人生》中的“现实”不仅是指物质贫困与生活艰辛,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揭示了社会结构与个体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影片中的家庭底色,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也是对人性温暖的一种深刻诠释。在反励志的视角下,影片强调个体在社会洪流中的积极抗争与自我发现,鼓励观众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以温情和坚韧对抗困境。底蕴则是影片更深层次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它体现在对家庭、友情、爱情等人类情感的深刻挖掘上。《逆行人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普通人物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以温情对抗困境的力量源泉,这种力量正是源自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底蕴。《逆行人生》融合现实、底色与底蕴,通过个体在逆境中的成长与家庭温情,揭示社会结构与个体命运的复杂关系,深化了现实主义影视题材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3)社会镜像中的现实观照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往往通过细腻的叙事手法,展现个体在社会变迁和个人经历中的身份错位与重构。这类电影常常聚焦于平凡人的生活,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反映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挣扎。
通过细腻的叙事手法,影片深刻揭示了裁员浪潮下个体所面临的多重社会压力与身份错位困境。高志垒从互联网大厂中层管理者到外卖员的身份转变,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更是对社会结构与个体命运深刻互动的生动写照。
在《逆行人生》中,高志垒的身份错位表现得尤为深刻和复杂,失业的打击不仅剥夺了他的职业身份,更动摇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从一名中层管理者到失业者的转变,高志垒不得不面对职业身份的丧失。他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职业角色,以重建自我认同。社会对中年失业者往往存在刻板印象和偏见,认为他们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变化。这种社会期望与高志垒的自我认知之间产生冲突,让他感到压力重重。同时,家庭对他的殷切期望也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与此同时,身份错位不仅带来职业上的挑战,更引发高志垒在心理和情感上的挣扎。他经历了自我怀疑、焦虑、挫败感等负面情绪,但同时也展现出坚韧不拔、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然而,面对身份错位带来的挑战,高志垒没有选择逃避或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他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努力重构自我身份认同。
《白蛇》
2024年暑期档,追光动画推出“白蛇”IP第三部《白蛇:浮生》,在“白蛇传说”前两部《白蛇:缘起》和《白蛇 2:青蛇劫起》的创新性改编取得成功之后,《白蛇:浮生》回归《白蛇传》原故事的经典爱情叙事,期待这部“白蛇正传”为追光动画 “新传说”的“白蛇传”系列圆满收官。
考研tag#
#动画电影
创作特点
(1)叙事策略
以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整体故事为参照,追光动画在打造“新传说”“白蛇系列”电影时,明确提出了“前传”“外传”和“正传”的概念:“相比于《白蛇:缘起》和《白蛇 2:青蛇劫起》一个是‘前传’,一个是‘外传’,《白蛇:浮生》聚焦‘白蛇正传’。” “前传”《白蛇:缘起》讲述小白与阿宣的“前世”故事,“外传”《白蛇2:青蛇劫起》是基于白蛇民间传说的故事新编,“正传”《白蛇:浮生》回归《白蛇传》的核心叙事,讲述许仙和白娘子(白蛇)的“今生”情缘。
作为白蛇故事的“正传”,《浮生》以白娘子(小白)与许仙的爱情主线贯穿。这一主线不仅延续了《白蛇传》的传统故事框架,还承接起“前传”《缘起》的情感脉络:小白历经五百年的漫长等待,终于觅得阿宣的转世——许仙。《浮生》以白许元宵节断桥重逢开启今世情缘,西湖泛舟、府库盗银、白许成婚、开店行医、端午惊变、法海阻挠、盗取仙草、金山斗法、生死情劫、白蛇生子等经典情节渐次展开。影片采用段落式的情节结构,以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串联二人的日常生活,呼应片名中“浮生”的概念,片末以次年元宵节作为叙事时间的终点,形成了叙事链条的完整闭环。在历时性讲述白许爱情故事时,《浮生》还通过闪回将前世情缘、今生相遇以及未来命运紧密相连。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丰富了叙事层次,也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角色间的情感纠葛和命运轮回。
(2)角色设计
较之《缘起》和《劫起》,《浮生》中白娘子形象的人性内涵更加丰富,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作为爱情关系中的女主角,蛇妖化身的白娘子坚信,爱情可以超越人妖的界限,她为救许仙不惜以身犯险,盗取灵芝仙草,对抗强敌法海,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执著与坚定。相比于《劫起》中小青对小白的执念,《浮生》中的姐妹关系互补性更强。影片中,白蛇与青蛇的性格各具特色,白蛇坚韧与柔情并存,而青蛇则更加活泼与忠诚,性格上的差异使得她们在相处中更加默契。
《浮生》中的法海不再是扁平的反派角色,而是展现出更加复杂的性格特征。作为得道高僧,防止妖邪扰乱人间是他的职责,但在与白蛇和小青的交锋中,他也面临着内心冲突,逐渐展现出对她们的理解和同情。从《缘起》到《浮生》,法海逐渐脱离了脸谱化的人物设定。从逢妖必管到相信妖怪也有人性,他对妖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也在其内在思想的变化中完成了人物弧光的展示。
(3)美学风格
《浮生》的故事背景设定为宋代临安。如何在真实的历史时空中演绎奇幻的志怪故事?如何通过志怪的浪漫虚幻来增强作品的情感表达,同时借助写实的手法使情感更加真实可信,从而达到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创作者为此颇费功夫。
创作前期,主创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前往杭州西湖断桥、九溪十八涧、钱塘江、金山寺等地采风、取景。影片参考了《清明上河图》对宋代街市的描绘,街坊巷陌、酒楼茶肆、码头船舶等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园林、府衙、寺院的设计,借鉴了中式建筑常有的门洞、漏窗、屏风等留白,使得宋风雅韵得以具象化。街头看似不起眼的店铺、叫卖的小贩、络绎不绝的行人,其实都经过巧妙设计,旨在还原生动而真实的宋代市井生活图景。
影片中的角色服饰、道具以及场景设计融入了大量的传统符号和图案,如祥云、莲花、龙凤等,不仅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也有效提升了观众的沉浸体验。影片以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作线,串起小白、许仙的浪漫爱情故事,呈现了端午赛龙舟、饮雄黄酒,寒食节吃青团等风俗,正所谓“最是人间烟火气,伴得浮生又一年”,真正让主人公生活的临安城“活”了起来。临安城的繁华景象、亭台楼阁、市井生活等,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写实之美,而爱情主角西湖畔的初遇、断桥上的重逢等经典场景又透着诗意的浪漫。
(4)现代话语
《浮生》在对《白蛇传》这一经典故事进行现代性重构时,巧妙地在其情感内核中融入了更加贴合当代语境的爱情观与价值观。小白与许仙的爱情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与牺牲,而是双方共同的努力与坚持。这种双向奔赴的爱情模式为当代观众提供了关于爱情的深度思考。白娘子形象于温婉中更添一抹侠骨柔情,展现了女性角色的独立与坚韧;而许仙则摆脱了传统形象中的懦弱与犹豫,以更加坚定果敢的姿态,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守与对伴侣的承诺,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的现代男性特质。
《从 21 世纪安全撤离》
该片是李阳独立执导的第一部院线长片,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担任导演。2009年 李 阳 独 立 制 作 的 动 画 短片《李献计历险记》在上传至土豆网后,凭借天马行空的讲述方式引发轰动,成为传颂一时的互联网“神作”。2011年他与郭帆合作将之改编成了一部真人和动画结合的电影长片,他还是负责其中的动画部分,重新创作了近半小时的内容。2013年,李阳拍摄的真人科幻短片《坏未来》上线,同样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不过看似顺遂的创作之路却就此中止,2014年之后网络上便不再有李阳的消息,天才创作者长达十年的“隐身”,增加了《从21世纪安全撤离》的神秘色彩。
考研tag#
#科幻电影 #后现代主义
创作特点
(1)身体介入式的游戏化叙事模式
“身体”在《安全撤离》中作为中介践行电影的游戏化表达。身体在电影中成为实现主体知觉与情感感知的外在之“物”,它所具有的感知性、连接性、叙述性一方面完成对怀旧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还以断裂叙事的方式贯通整部电影的叙事逻辑。包括李阳执导的《李献计历险记》,电影中的人物“身体”都象征性地成为进入游戏化叙事的“中介”,形成一种具有可设定性、可互动性的游戏化模式。这种身体介入式的游戏化叙事,能够完成现实中某些不可能实现的情感倾泻,或者难以使观者到达的具身体验。
比如,身体作为连接不同时空场域的媒介。身体在电影中的“宕机”、快进或加速,突破了三维的时空束缚,这种设定类似于我们当下网络游戏中常见的RPG(角色扮演)情景游戏,电影中的人物(尤其是穿插的动漫、科技特效)更像是游戏中的人物,他们成为观众与游戏世界的联系渠道,人们在这类游戏世界中会下意识将自己代入游戏角色。《安全撤离》中游戏人物的体现,以“诚勇三人组”至“王炸三人组”的转变为表征,即过去时光和未来世界的两面,观众的意识随着剧情同时体现在游戏模式中的个体身上。例如,电影结尾部分的反复穿回1999年,其中的淬炼身体机能、用“花仙子”替换韩光的十六人街霸等剧情,就像我们在游戏通关时的反复存档、读档,更新装备道具或补充游戏剧情,再重新攻略BOSS的过程。身体在其中只是不同时空场景的承载之物,游戏的最终目的(或说电影的最终内涵)则是“变得更好”“拯救世界”“打怪通关”之类的主旨。
(2)拼贴与戏仿
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中,拼贴和戏仿是两种重要的创作手法,拼贴主要指在创作过程中,将原本互不相干的素材收集起来,并巧妙地整合在一个独特的文本中,从而创造出新的文本;而戏仿则指某作品借用其他作品的元素进行二次创作的手法,从而达到一种致敬或怀旧目的。《安全撤离》巧妙地运用这两种手法将20世纪80年代人生活中特有的元素进行拼贴,结合对经典电影场景、音乐、动漫、游戏的戏仿,在异质性的模仿中达成一种浪漫情感的表达。
比如,《安全撤离》在文本上同时戏仿游戏、小说、电影的相关方式。关于游戏的戏仿,在三爷研发的“诚勇一号”上写着“Westwood”,以及它释放电子乌鸦布阵的设置,正如经典游戏《红色警戒》的设定;关于小说的戏仿,“诚勇一号”在2019年的世界喷洒药水,人们受到的伤害类似于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中的场景;关于电影文本的戏仿,诚勇和泡泡因为杨艺出现的嫌隙,如同当时流行的“古惑仔”系列电影中的兄弟情义和男女情感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此类情节在电影中还有很多体现,这种通过复古元素的拼贴以及利用戏仿手法对电影、游戏、小说的致敬,即是电影本身对于怀旧情感的浪漫表达,其在细节和互文的设置在引发观众思考的同时,也将电影的主题指向了多义,这种多义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电影本身的后现代性表达。
9月
《出走的决心》
《出走的决心》根据河南郑州56岁的苏敏女士离家出走后,成为“网络红人”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她50岁以后学习驾驶,在摆脱了数十年令人厌倦的婚姻生活后,用自己打零工挣钱买来的小车走过了全国两百多个城市。《出走的决心》是尹丽川执导的第四部电影,此前的《公园》《牛郎织女》《与时尚同居》等作品虽曾入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首作奖、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但影响波澜不惊。
考研tag#
#女性电影
创作特点
(1)出走的“普遍性”和“当代性”
就题材而言,《出走的决心》并不新颖。20世纪纪20年代,“娜拉出走”问题已在知识界引发普遍关切。这一题材在文学和电影中被反复表达。在中国电影史上,《恋爱与义务》《女权》《前程》《自由神》《遥远的爱》《关不住的春光》《青春之歌》《伤逝》等讲述的都是娜拉出走的故事。可以观察到,这些影片在描述“娜拉出走”原因的同时,以更多的篇幅表现了娜拉走后的生活。有的经历爱情与婚姻的失败,如《恋爱与义务》《伤逝》;有的走向事业的成功,或革命或“良好的生活”,如《前程》中的苏兰英重返舞台,《遥远的爱》《青春之歌》中的余珍、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关不住的春光》中的梅春丽过上“良好的生活”。这些影片为出走的娜拉提供了明确的出路,或是对鲁迅“娜拉走后怎样”的回应,或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解决”的想象式处理。《出走的决心》则不然,如尹丽川说,这部影片讲的是“她为什么上路”以及“如何上路”。这或许是因为,“打了半辈子零工”的女主人公已无需考虑“出走”后的生存问题,谋生已不是当代娜拉的根本困境。
现代生活与伦理经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出走”作为一个突兀的事件,由于它在话语意义上强有力的占位而具有了本体论内涵。无论“出走”之后怎样,“出走”本身作为一个打破了既有平静的行动,不仅成为李红伦理生活与人生的转折点、感染点,更留下伤口与痕迹,即德勒兹所谓的“奇点”,产生出事件的意义—效果。于是,“出走”作为这个故事的本体论内核,撕开了生活虚伪的表象,提醒我们去反思这个看似井然有序的社会,重新审视过去的生活,思考未来的生活应当怎么过。因此,《出走的决心》将叙事重心放在李红“为什么”以 及“如何”上路。“为什么上路”这条线索通过回忆与 现实双线交叉叙事形成递归运动,清晰地呈现了李红 “为什么上路”的全貌。
(2)女性凝视中“可见的”女性
事实上,即便是对李红的婚姻状态毫无感同身受的女性观众,李红的形象也会令她们惊觉,一个普普通通中国女性的日常景象,似乎是第一次被特写、被聚焦、被放置于众人眼前。在发表于1994年的《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一文中,戴锦华曾描述过国女性电影和女性导演的普遍困境:“在这些关于女性的影片中,女人似乎愈加成为‘不可见’的雾障或谜团,女性制作者突破主流意识形态、或经典男权话语、完成自觉的、反抗或抗议的女性自陈的努力,大都呈现为一次逃脱中的落网……与其说表现了一种反叛、或异己的立场,不如说是一种自觉的归顺与臣服。”
三十年来,中国电影中有了越来越多“可见的女性”,也依然有一次次“逃脱中的落网”,《出走的决心》是否真的让女性变得可见?可见的女性是否必然意味着男性的缺席?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可见”“观看”“凝视”都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叙事视角,还意味着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权力关系。在以男性为凝视主体的电影中,包括影片中的男性叙事主体,摄影机前的男性导演和银幕前的男性观众共同将女性视为被看的对象,一个没有主体意识的“他者”形象,将自己对女性的态度和欲望投射其中。《出走的决心》则是一部完全在女性凝视中完成的影片,影片的叙述主体(李红)和凝视主体(李红、尹丽川和女性观众)在各自生命体验的融合中,建构了一个中国电影中少见的、高度统一的“女性凝视”模式。
《里斯本丸沉没》
《里斯本丸沉没》是一部调查 82 年前的“二战”史实的纪录电影。1942 年,运输 1816 名英军战俘的日军运输船“里斯本丸”在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途中,由于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在中国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击中沉没。日军将战俘封锁在舱底,并用木条和帆布钉死舱门,英军战俘奋勇自救,却遭到日军射杀。危难关头,舟山渔民冒死划着舢板打捞起 384 名战俘,并将他们安顿在村里提供救助。然而,最终仍有 828 名战俘死于日军射杀或随船沉没海底,这是“二战”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悲剧。
导演方励在偶然从东极岛渔民口中得知这段历史后,身为故事片制作人的他耗时 8 年、耗资 5000 万,采用工业级电影制作方式完成了这部 122 分钟的影片。《里斯本丸沉没》2023 年8月15日在英国伦敦电影节世界首映后,获得了 IMDb8.5分的评分。2024年9月在中国内地上映后,获得了豆瓣 9.3 分、猫眼 9.6 分的高分评价,并被选送代表中国内地参评第 97 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考研tag#
# 纪录片
创作特点
(1)叙事特征
《里斯本丸沉没》制作历时8年,制作组从2018至2019年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抢救式采访”。这部纪录电影没有采用传统文献纪录片式的“上帝视角”,即不是使用解说词冷静客观、系统翔实地讲述各个时间节点发生了什么,而是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将话语权交给亲历者及其后人,任其自由讲述经历与感受,让证词本身成为故事。放弃阐释,尊重证词,是当今世界“二战”题材纪录片的潮流,也是《里斯本丸沉没》一片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
口述历史是“二战”题材纪录片经过近50年的积累发展后衍生出的重要叙事方法。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二战”题材纪录电影主要致力于揭露不为人知的纳粹罪行。作为纳粹罪证提交给纽伦堡军事法庭的胶片和照片后来被制作成《各国人民的审判》(Judgment of the Nations,1946)和《纽伦堡审判》(Nuremberg,1948)。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针对纳粹势力抬头的倾向,出现了深刻反思“二战”、被称为“思想电影”的纪录电影。法国导演阿伦· 雷乃的《夜与雾》(Night and Fog,1955)、苏联导演米哈伊尔·伊里奇·罗姆的《普通法西斯》(Ordinary Fascism,1965)、法国导演马塞尔·奥菲尔斯的《悲伤与 怜 悯》(The Sorrow and the Pity,1969)都深入思考战争爆发的原因,指出和平时期更要警惕战争风险。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二战”题材纪录片放下为官方著史、阐释导演个人主张的“精英意识”,开始通过平民视角“自下而上”地讲述战争进程。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二战全史》(The World at War,1973),通过对各国、各阶层的战争亲历者进行采访,史无前例地关注普通人的战争经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聚焦个体战争体验与记忆成为“二战”题材纪录片的潮流,出现了大批口述史纪录片杰作。《浩劫》(Shoah,1985)、《一个幸存者的记忆》(One Survivor Remembers,1995)、《最后的日子》(The Last Days,1998)等片弃用解说词,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讲述大屠杀幸存者在纳粹工厂、集中营的悲惨遭遇。
《里斯本丸沉没》采用口述历史的叙事方法不仅符合“二战”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潮流,也是导演的主动选择。方励表示“我比较反对用传统的新闻调查的方式去冷冰冰地提问,尤其老年人,当你形而上地去提关于战争、关于‘里斯本丸’号的问题,他来不及组织语言,来不及回应”。于是方励与幸存者威廉 · 班尼菲尔德的交流从枪管打红后没水降温怎么办开始,而老人笑着说“我们就撒尿(We pee)”后便自然而然地打开了话匣子 。把关于“里斯本丸”的经历作为个人体验而非历史事件加以回顾与讲述,使整部影片少了枯燥的“历史感”,多了充满感染力的“人情味”。
(2)美学特征
《里斯本丸沉没》是一部集纪实美学、戏剧美学与技术美学特征于一体的纪录电影,它巧妙地将纪实美学与戏剧美学的手法融为一体。该片的突出特征在于采用电影制作工艺,创造出具有震撼力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感受到沉浸式观影体验。这也是“纪录电影”与“电视纪录片”的核心区别。
在整体叙事的建构上,碎片式的纪实画面在戏剧美学的统筹下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从开篇带领观众寻找“里斯本丸”的沉没地点,到赶赴伦敦通过各种方式寻访英军幸存者及其后人,再到片尾带领英军后人去东极岛海面举行悼念活动,一系列剧情化的设置,让观众体验式地寻找、接近一段历史,并在郑重的仪式感中与历史人物相见并道别。强烈的代入感让观众在观看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过程中避免了“被动学习”,而平添了几分“主动跟进”。在具体情节处理上,既有追踪事件发展过程的纪实性,又呈现出精心设计的戏剧感。
技术美学的表现力在《里斯本丸沉没》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里斯本丸”沉没的历史影像只有日军远远拍摄的一张船尾已经没入水中的照片,而影片拍摄时能够亲口讲述沉船过程的只有两位健在的英军老兵。如何呈现无法重演的历史瞬间成为考验导演想象力与美学表现力的难题。影片根据两位老兵的讲述和其他幸存者生前留下的记录,制作了大篇幅的 CG 动画呈现沉没全程,并精心打造了丰富立体的背景音效突出临场感。充满动感与写意感的 CG 画面,夹杂着船身摇晃声、风浪声的环境音与日军模糊而凶狠的叫喊声,伴随着被困英军俘虏与船一同沉入海底时响起的英国民歌,呈现出灾难片般丰富恢宏的视听效果。
《志愿军:存亡之战》
《志愿军:存亡之战》由陈凯歌执导,陈凯歌、张珂担任编剧,朱一龙、张子枫、辛柏青、吴京等人主演。该片是《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二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为主线,通过震撼的战争场面和动人的英雄故事,再现了1951年5月下旬至6月初,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在朝鲜涟川、铁原地区阻击“联合国军”北进的英雄壮举。截至 11 月 3 日总票房达到 11.72 亿。
考研tag#
# 主旋律电影 #新主流电影 #陈凯歌
相关影史常识:影史常识|第五代导演
创作特点
(1)虚拟影像空间中的历史重构
10月
《749局》
2002年,陆川编剧、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寻枪》上映;2024年国庆档,陆川编剧、导演的科幻电影《749局》上映。横跨二十多年,“马山”再度归来。中年马山(姜文饰)在“丢枪—寻枪”中被物化而遗失自我,少年马山(王俊凯饰)在“自我—超我”中主体意识觉醒;中年马山在《寻枪》的结尾处灵魂得以自由飞翔,少年马山拥有了可以任意飞翔的翅膀。风格即人,陆川试图透过影像世界中“由中年而少年”的“马山”,找回内心的自己,找回内心的少年。
考研tag#
#陆川 #第六代导演 #科幻电影
相关影史常识:影史常识|陆川
创作特点
《女人世界》
由导演杨圆圆执导的纪录片《女人世界》11月5日起在院线公映。影片中,作为旧金山唐人街黄金年代的亲历者,一群七旬至九旬的美国华裔舞者再度走上巡演之路,从美国、古巴,最终来到中国。影片早前入围了今年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收获不错的评价。
考研tag#
#女性电影 #纪录片
创作特点
1939年,有着“好莱坞唯一华裔女导演”之称的伍锦霞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全女性视角的电影《女人世界》,其创造性的将镜头聚焦时代下各式女性的社会困境,以影像展示了震撼的女性群像史诗,然而憾于胶片拷贝的遗失,影片却无法面世。
但在79年后,艺术家杨圆圆在旧金山重拾片名,她以对海外华人的媒介考古视野出发,深入唐人街20世纪间的文化交融,以小切面的女性个体记忆,调动影像、访谈、档案等多重媒介,复述那段黄金时代的华裔舞女群像,对于影片中鲜活的舞者们来说,这是她们在暮年与世界再次认识和交流的舞步乐章,而对于世界,更是一份可贵又深刻的文化救赎。
《鸳鸯楼·惊魂》
《鸳鸯楼》作为今年备受热议的中国恐怖片,以其独特的叙述和视觉表现吸引了极多观众的期待。上映仅 2 天,总票房就破 1000 万;截至 11 月 18 日,上映 19 天的《鸳鸯楼・惊魂》票房突破 8000 万;到 11 月 25 日,上映 26 天的该电影总票房成功突破 1 亿元大关,进入国产惊悚恐怖片票房 TOP3,仅次于《京城 81 号》《京城 81 号 2》。这部由王晟赫执导,李梦、苏小玎等知名演员加盟的电影,真可谓是在中国恐怖片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整部影片围绕着一座神秘而诡异的鸳鸯楼展开,故事背后潜藏的文化符号与人性探索使其具备了触动人心的深度。
考研tag#
#恐怖片 #类型电影
相关影史常识:影史常识|恐怖片
创作特点
(1)叙事、人物与主题
故事主线讲述了沈言与男友刘振中等一行人,入住传言中闹鬼的鸳鸯楼,寻求分担高额保金的机会。在经历了噩梦、幻听以及深夜的怪异现象的困扰后,他们开始质疑自己的理智和生存可能性。影片通过密集的事件推进和不断叠加的紧张氛围,将观众卷入其灵异的叙事境界,让人时刻感到窒息的压迫感,这是对观众心理强烈的一次挑战。
李梦和苏小玎在片中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二人不仅展现了极佳的演技,同时也成功塑造了复杂的角色。沈言的坚韧和对生存的渴望,与刘振中面临的恐惧和怀疑形成鲜明对比。影片在人物内心的细腻描写上,通过对话和互动展现出年轻人在面对恐惧和绝望时的脆弱与坚强,使角色更为立体。
影片探讨的主题不仅是恐怖和生存,更进一步深入对人性的思考。通过阴宅与冥婚等元素的呈现,《鸳鸯楼》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恐怖元素结合,质疑生死与命运的轮回,探讨人在绝境中的选择和考量。这种文化与灵异的结合,使得影片在惊悚之外也带有一层哲学的思考,引人深思。
(2)视觉风格与技术美学
从影片的视觉风格来看,导演王晟赫在镜头运用和氛围营造上展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气质。哥特式的建筑、惊悚的血脚印和灵动的光影,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恐怖感。同时,音乐与音效设计的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悬疑而紧张的氛围,让人感到心跳加速,无法自拔。
在技术层面,影片的精巧美术设计与细腻的剪辑相得益彰,每一个细节都似乎在向观众诉说着关于恐惧的故事。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影片多次使用的长镜头和快速剪辑的对比,增加了观众的沉浸感,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无法逃避那份恐惧的侵袭。
观看《鸳鸯楼》,不仅是一次生理上的紧张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影片所展示的对人性阴暗面的挖掘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将恐怖与悬疑的外衣剥离,揭示出更深的思考:在面对死亡与未知时,人性的复杂和脆弱。尽管在某些片段上仍可见到略显俗套的恐怖元素,但整体来看,影片的优点远远超过了不足。
11月
《好东西》
作为《爱情神话》的平行篇,《好东西》由邵艺辉编剧、执导,宋佳、钟楚曦、章宇、赵又廷等主演,于 2024年11月22日在中国上映。11月9日至11月10日,电影在北京、上海双城开启限时点映,随后又于11月18 日-11月21日开启大规模点映,点映期间便收获了海量好评和不俗的票房成绩,为正式公映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人气。自11月22日公映以来,《好东西》连续4天包揽单日票房冠军,截至11月23日19时58分,票房突破 1亿;截至11月25日,上映4天的总票房已经达到1.7 亿,大数据预测该片总票房有望冲刺4.5亿;到11月 26 日,其票房已超1.3 亿。
考研tag#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相关影史常识:影史常识|女性主义电影批评
创作特点
(1)新女性的觉醒之旅
在当今社会,女性的角色与形象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这部电影的编剧兼导演邵艺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崭新的视角展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好东西》通过讲述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如何面对旧创伤和新挑战的故事,深入探讨了女性间的互助与成长。电影的核心在于“觉醒”这一主题,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不再是典型的受害者形象,而是以更加成熟和自信的姿态面对生活的考验。正如导演所说:“很多故事一般在故事的结局成长了或觉醒了,但是故事的开头,已经是比较觉醒的人。”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在电影的一开始便能感受到女性角色的深度与复杂性。
(2)两位女性的成长与共鸣
影片的故事围绕着两个女性角色展开:一个是职场中的“女强人”王铁梅,由宋佳饰演;另一个是她的朋友,代表了当代女性的另一种生存方式。这两个角色虽然在性格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她们的情感联系却显示出了一种深刻的共鸣和支持。王铁梅的形象在故事中有着双重性,她展现出“女强人”的坚韧与果敢,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自身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局限。这种角色设定,不仅让人感受到女性形象的多样性,也挑战了社会对女性的单一刻板印象。此外,影片还深入探讨了女性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审视,以及在这过程中如何建立和维护女性间的支持网络。
(3)电影的创新表达:打破传统女性话语
除了对角色的深刻刻画,电影还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进行了突破。与许多传统女性题材电影不同,《好东西》选择在觉醒的起点来展开故事,让观众能更好地体验到女性自我发现的过程。这一创新不仅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也让影片在情感上更加真实和有共鸣。邵艺辉在影片中呈现了一种前卫而轻盈的叙事风格,她强调:“轻盈可爱的同时也很犀利、前卫。”这种风格让整部作品在讨论深刻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不失幽默与趣味。她用轻松的叙述风格描绘了复杂的人际关系,既展现了女性之间的真正友谊,也探讨了性别关系中的种种障碍。
《风流一代》
《风流一代》是由贾樟柯执导,该片的电影的拍摄周期长达22年,从2001年开始拍摄,其中影片部分篇幅于过去22年间陆续拍摄,其余部分于 2023 年拍摄完成。在影像方面,影片在拍摄的不同时期分别采用了包括胶片、数码到 VR 在内的等多种摄影器材,被誉为 “新世纪的影像博物馆”。2024 年4 月11 日,电影入围了第77 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随后入围多伦多、釜山、纽约、伦敦等国际重要电影节。11月17日,《风流一代》北京举办首映礼。
考研tag#
#第六代导演 #贾樟柯
相关影史常识:影史常识|第六代导演
创作特点
这部新作不仅回顾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也回顾了贾樟柯的整个电影生涯,贯穿其主题、地理特征、纪录片手法和结构元素,结合了不同时期、不同介质拍摄的镜头——这些影像涵盖了 2001 年至 2023 年间,由余力为和埃里克·高提尔分别担任摄影师时拍摄的片段,同时包括了他早期作品的素材。这种跨度让影片风格接近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2014),不过这也意味着对不熟悉贾樟柯作品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可能不太具吸引力。
在贾樟柯的影片中,呈现赵涛跳舞时的非凡魅力,已成为他作品中的常见主题——她在《世界》里的假拉斯维加斯起舞,在《山河故人》中伴随 Pet Shop Boys 的《Go West》旋律舞动,在《江湖儿女》里随着 Village People 的《Y.M.C.A》迈步。在这部拍摄时间跨越数十年的新作《风流一代》中,赵涛在夜场舞池中随电子舞曲起舞,却未曾察觉伴侣即将离她而去,使她陷入长达二十年的情感困境。
多元的音乐选择一直是贾樟柯描述社会变迁和价值观转变的重要元素,用以反映现代中国在文化、经济扩张、城市化和全球化驱动下的飞速发展,传统封闭性逐渐被西方影响冲破。在这部新作中,音乐的存在感比以往更强,从大同煤矿衰落的城市中,妇女们围炉哼唱的民歌,到 21 世纪初中国摇滚的兴起,再到商场播放的流行音乐和老年网红的直播哼唱,音乐在丰富的情感与社会背景中蔓延。尽管保持一贯的写实风格,贾樟柯通过音乐反映了国家的社会结构以及主角巧巧(赵涛 饰)的内心生活,她唯有在歌声中才打破沉默。
在整部电影中,贾樟柯通过慢速的长镜头传达了时光流逝的感觉,配以林强的优美配乐尤其动人,尤其是在多处旅行场景中,这种手法更显感染力。无论是巧巧乘船沿长江寻找失联斌哥的情节,还是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徙场景,镜头中拥挤的火车乘客朝向不确定的未来,寻找机会,形成了感伤的画面。那些模糊的画面,仿佛置身水下,巧妙地传递出时间的情感距离。
相关链接:2024上半年度重要华语影片盘点
资料来源
论文《〈守龙者〉: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少女英雄之旅》(朱笑宇)
《断裂、拼贴与假定:〈从21世纪安全撤离〉的后现代性书写》(石琪琪)
《〈里斯本丸沉没〉:用中国话语讲述世界故事》(张同道)
《〈出走的决心〉:一个当代“娜拉”的出走启示录》(陈捷)
《国漫之光: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张宗伟)
《〈抓娃娃〉:喜剧电影的创作转型、语言风格与叙事功能》(刁志平)
《〈默杀〉:惊悚悬疑片的二次跃升》(陆绍阳)
《〈逆行人生〉:从“迭代现实”走向“算法现实主义”》(李道新)
《现实观照·底色探寻·底蕴诠释——〈逆行人生〉创作的三重路径》(陈琰;成苏维)
文章《电影〈好东西〉:女性觉醒与新型关系的启示》 (搜狐网)
《〈风流一代〉影评:贾樟柯镜头下的现代中国变迁,谱写一曲挽歌式的爱情》(澎湃新闻)
《〈女人世界〉导演杨圆圆:她们,首先要被看见》(北青艺评)
《耗时六年纪录下女性盛放的生命力,平遥爆款首登院线》(导筒directube)
《〈志愿军:存亡之战〉:从“造世”到“情动”的家国记忆》(张阿利)
《〈749局〉:飞翔的版图、符号印迹与精神原乡》(石竹青)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讨论考研问题
了解院校动态
收获实习资讯
一起看电影、聊电影、学电影
后电影时代「25考研社群」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
添加任意学长学姐微信即可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