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_Wednesday
今早听了2022海外华文教育论坛,发言嘉宾为陆俭明教授、李泉教授、冯丽萍教授和辛平教授 ,主持人是赵杨教授(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直达论坛回放页面)。
昨晚和今早看完了美国K-16中文教学群分享的六篇论文,其中有四篇是关于华裔学生教学的(另外两篇讲述美国中文教学发展历史)。
2022海外华文教育论坛
美国K-16中文教学群分享的六篇论文
在看论文和听讲座的过程中,我不断想起自己之前接触过的华裔,他们有些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有些只是我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的朋友。
我在这里想写写看完论文的读后感 、听完讲座的听后感,以及他们。
印度尼西亚,2012-2013
✦
那一个学年我在巴厘岛待了八个月,在雅加达 待了两个月。
巴厘岛的华裔比较少,印象中学校到回家路上的那家叉烧饭餐厅的老板是,他话不多,似乎说的是粤语或者客家话。
市场外有一家小卖铺的少东家应该也是(也有可能只是亚裔),但他不会说中文,他和我说的是英文。
在雅加达的一次商场活动认识了一个华裔小哥哥,他也不会说中文。他说他的祖母会,因为历史一些原因他却不会。
他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
✦
印度尼西亚 2015-2016
✦
在玛琅有一所华人大学,可是我没有深入接触过。
距离玛琅三个小时车程的泗水倒是华人聚集地,我们去拜访过《千岛日报》报社,认识了很多位德高望重但依然事事亲为的前辈。
还有一位姓郑的老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他先生忌日那天,我和另一位同事还写了纪念文章。
可惜的是,在这些身影中,鲜见年轻人。
玛琅是一座穆斯林聚集的城市,我们想买猪肉只能去市场的一些特定摊点。经营猪肉摊的自然是华人,他们也有点儿上了年纪,但依旧手起刀块,能迅速给到你想要的东西。
✦
✦
拜访《千岛日报》报社
南非,2017
✦
德班有不少华人组织,华人基本都来自福建。
我每个周末都要去一所华文学校上舞蹈课,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海外华校。
孩子们工作日去自己的学校上课,周末则来华文学校上中文课和中华才艺课。学校位于一栋属于当地华人的楼中的一层,我们上完课,总习惯去学校楼下的亚洲超市买些菜回家。
偶尔我们也会被邀请到超市旁边的餐厅聚餐。
我还记得校长第一次带我去参观学校时非常不好意思 ,说“校舍简陋请担待”。
但我觉得教书育人哪有高低贵贱之分。
离开南非后我写了篇关于这个华校的论文,但没有发表。
✦
✦
我和华校孩子们的合影,那时我还留着一头脏辫
美国,2018-2020
✦
美国是我认为的海外中文教学发展得最好的国家,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华文教育。
我同意梁宁辉老师在《以耶鲁大学为例谈华裔中文教学在美国高校的发展》这篇论文里对“华裔”的定义:家庭里有说华语(普通话或方言)的家庭成员的孩子,这里所指的“家庭”不仅局限于只来源于中国。
至于中小学毕业后才来美的学生则被排除在“华裔学生”范围之外,因为他们的中文已经是母语水平。
这让我想起了在奥地利某次监考HSK六级,四位考生中有三位是中国面孔,交谈后才得知他们是最近才来的奥地利,打算通过一年后的高考就读国内大学。
他们的中文水平就是母语水平,HSK六级也都获得了高分。
回到美国。
相比较于西雅图,波特兰的华人不太多,不过我的班级里也有华裔学生。
他们有的从小就上周末学校(学习的课本是暨南大学出版的那套《中文》),有的不上周末学校但在家里和父母说上海话。
也有虽然是华裔但几乎是零基础的学生,这些家庭来自祖国比较发达的省份或城市。
那是的我还没有华裔和非华裔分班教学的概念,事实也不允许我这么做(因为只有我一个中文老师),但“差异化教学”的理念我还是有的。
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能在课堂上好好应付美国那些调皮孩子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只能给水平较好的华裔学生发练习,允许他们做完练习后做其他作业。
那些零基础的华裔学生则和非华裔学生一起学习。但因为有去过中国的经历,有一些华裔学生总是班上的佼佼者。
有时候我也会邀请华裔学生参与到非华裔学生的课堂中来,比如中秋节竞赛:
还有请她们说“绿帽子”的故事:
✦
✦
奥地利,从2022开始
✦
维也纳的华校不少,有维也纳博雅学院、奧地利中華僑校-台灣書院、奥华中文学校、维也纳中文教育中心、奧地利菁華中文學校等。
除此之外在萨尔茨堡有一个汉语中心。
这些学校我没有去实地看过。
上学期我的中高级班有两位华裔学生,父母至少有一方是中国人,她们的发音、词汇及写作能力的确高于其他同学。
✦
✦
分
割
线
梁霞教授在《美国大学华裔中文教学的特点、内容与方法》一文中提到,遇到老师纠正华裔学生的发音或语法,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不满,因为他们的家人就是用这些词或这么说话的。
于是老师就需要进行解释,“为了更有效地与老师、同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用汉语沟通,练习标准普通话对大家更有益处”。
我想起我刚到美国时,就曾强硬地打断过一个华裔学生说的话而导致我们之间的关系陡然紧张——她说她妈妈就是这么说话的。
后来我想想这样处理不对,还主动跟学生道歉了,看得出她在接到我的道歉后有点儿手足无措,但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一直都不错。
分
割
线
海外华文学校的创立者及目前任职老师们的兢兢业业、辛苦付出值得我们肯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很多华文学校的教学水平急需提升。
今天我听说某位HSK二级左右水平的学生,通过奥地利某个华校找到的老师,上课时各种语法术语满天飞,而且几乎一直在讲英文,留给学生操练的时间少之又少。
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课后作业有一项,竟然是让学生划出句子的定语和状语。
分
割
线
有时候会羡慕在美国生活的华裔学生,他们有华裔班和非华裔班的双轨学制,还有一直在研究怎样能更好地进行教学的老师。
这些老师还专门建立了华裔教学组网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nese-heritage-language/home ,欢迎大家关注。
别忘了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直达2022海外华文教育论坛回放页面噢!
最后再附上中国华文教育网的网址:http://www.hwjyw.com/
我们下次见!
沈小牵
喜欢Mojito,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