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股市、债市、人民币等资产走势太非常诡异。
正当大家怀疑下大旗的时候,人民币汇率突然贬值,告诉大家:一切又回到原来熟悉的节奏。
股市,走势最让人意外;债市,走势最坚定;人民币汇率,走势最反常。
一、股市——最意外
12月10日,A股最意外,不仅没有千股涨停,反而差点收跌,出乎很多人预期。
前一天zzj会议确实释放了非常多重磅信号,用词大胆的定政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时隔14年货币政策基调再度转向为适度宽松。
一句话,救经济的政策意愿算是打满了,市场情绪非常高昂,外盘的中国资产也狂飙。
几乎市场一直预期,股市将大涨,千股涨停,股指涨停等等。
结果,股市来了一根长长的墓碑线,又埋进去两万亿资金。
事实证明,“一致预期基本都是错的”,这句话又对了。
问题是,市场究竟在怕什么呢?
1、政策对市场指引,还是还有点模糊。
我们的股市就看政策,炒消息,所以要密切关注政策指引,以及猜测政策意图。
这波市场崛起点是什么?
先是924一行一局一会“一把手”重磅发声。看一下内容,比如央行新创工具引导资金入市,甚至提及平准基金也在研究之中。
随后926的zzj会议,928的地产新政等等,直接点燃了市场情绪。
这些透露出的政策信号就是,鼓励股市上涨。
11月11日,权威媒体重磅评论:当不得疯牛,要当慢牛。
一下子让大家心凉了很多,很多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信号。
大家要注意权威媒体的评论,它们没有能力吹高股市,但是绝对有能力把股市拉下来。
事实上也是,从那以后,市场就一直回调,直到新的政策刺激预期出现,趋势才开始扭转。
前几天的政策,对股市什么态度?稳股市。
我们当时就对这句话进行了解读:稳股市后面,接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
本来稳股市有两层含义,一层意思是,不能下跌;另一层意思是,不能出现泡沫。
我们知道,针对股市,低迷不会出现风险,上涨太高出现泡沫,泡沫破裂了,反而会引发其他风险,比如汇率、港股等等。
所以,最近两天市场并没有如期大涨,跟政策对股市的指引不明确也有点儿关系。
2、担心政策效果不如预期。
现在的问题是,政策态度是有了,甚至政策也有了,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政策效果。
这次的重磅会议,之所以没点燃股市,还是担心两个:一个是后续的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另一个是,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比如,上次预期刺激规模,多少万亿等等。等具体政策出来后,大家一看,原来最大的力度是,化债,而不是刺激消费,对老百姓的补贴一点而没提。
现在的政策预期是什么?赤字率5%,对消费补贴2万亿等等。现在,很多媒体开始吹风,经济工作会议不提这些具体的数字。
这其实也导致,大家对政策刺激力度,心理其实是没底儿的。
另一个,刺激力度到了,政策效果就会好吗?
最近两年,大家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政策打下去了,但是没太大的反应,这跟之前完全不同。
以前的情况是,政策下去,经济立马就开始热起来了,以至于我们的政策调控,总是180度大转弯,一年之内竟然既有降息又有加息。
再说一下这次的货币政策,口径上转变为,适度宽松。
大家预期,2025年的降准和降息力度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可问题是,降准和降息对经济真的有用吗?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央行处于被动地位,实体经济的企业才处于主动地位。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不是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现在的信贷政策已经很松了,货币政策并不是限制信贷的因素。
主要是,企业没有信贷需求。牛不喝水硬按头,这根本没用。现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企业,问他们需不需要贷款。
另外,我们都知道,房地产是信贷扩张的发动机。
以前信贷需求旺盛,主要就是地产领域需求旺盛,房地产撬动了各种信贷杠杆,所以放松货币政策就很有效。
现在,地产不断萎缩,因此放松货币的效果也很有限。
所以,担心政策效果不如预期,也是市场担心的因素之一。
3、公布的经济数据一般。
12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11月出口数据现实,11月中国出口金额3123.1亿美元,同比6.7%,前值12.7%。
这个数据让人有点儿意外。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美国换主了,而且一致预期就是,贸易战可能会再次升级。
根据2018年的经验,大家都预期在正式开打之前,中美至少有一波抢出口行情。
此前公布11月制造业PMI数据,也说明存在抢出口的可能。
比如,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增长0.8百分点,处于历史同期偏高水平,出口新订单回暖带动新订单指数环比增长0.8个百分点至50.8%,这是今年5月以来首次重返扩张区间。
但是,我们以9-10月合计出口为基数,11月中国对美出口环比增速为-49.5%,几乎持平于2011-2021年同期均值(-49.7%),仍然弱于历史季节性表现。
注意,我们对美出口只有0.2%个百分点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这意味着,抢出口现象并未出现,5月以来出口降温趋势也没有改变。
所以,现实中公布的不温不火的经济数据,也让市场感到担忧。
二、债市——最坚定。
ZZJ会议公布后,我们对各资产进行了简要概括,其中一条就是:债券:100%会大涨。
从现在看,债市仍然是大牛市。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性跌破2%后,就一直往下走,又跌破1.9%,今天最低跌至1.8225%。
债市仍然很疯狂,“利率调整兜底条款”自律倡议和规范的影响还在,继续推动推动利率下降,然后大家都去买风险低,流动性好的国债了。
保险、农商行持有的贷款和非标大量被置换,而资产供给未能放量。
逻辑是什么呢?
重磅会议后,提出的刺激政策,都又配套的货币政策支持。比如,这次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变为“适度宽松”,市场预期会大放水。
我们知道,央行大放水,虽然不一定能够流到实体经济,但是一定会流到金融系统。
金融系统本来资金就充裕,又迎接那么多资金,它们必定会找到途径。
资金想违规进入股市的途径被堵得死死的,怎么办?大家只能去抢债券,把债券价格拉高,拉低债券收益率。
所以,债牛的行情估计还得持续一段时间。
三、人民币汇率——最反常。
这三天,人民币汇率很反差,走势有几个特征:
1、刺激政策公布后,人民币汇率不仅没贬值,反而逆势升值。
我们知道,从去年开始,刺激政策影响汇率的逻辑就是:刺激政策驱动人民币汇率贬值。刺激规模越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就越大。
逻辑是,财政刺激不仅不会吸收市场流动性,反而因为配套的货币政策更宽松,会导致市场流动性更充裕,导致人民币利率更低,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就越大。
但是12月9日公布的政策,财政政策宽松,货币政策更宽松。
政策公布后,中国各资产都狂飙,但是人民币汇率却很稳定,并没有瞬间贬值,这非常反常。
可以理解的解释是,市场预计中国资产会大涨,存在外资进入中国的预期,因此支持人民币汇率。
2、美元走强,但是人民币更强势。
10月初,人民币汇率扭升为跌,主要驱动因素就是,美元指数太强。
我们之前文章讲过,以美元指数为基准,人民币汇率少贬值2%。
但是这一次,人民币汇率不仅没随美元指数走贬,反而掉头向下,走势更加强势。
大家对这个走势有很多猜测,难道这汇率暗示什么吗?比如中国版的广场协议等等。
如果对人民币反常升值,大家也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人民币汇率完全在掌控之中。
由于人民币并不是自由兑换的货币,所以银行挂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就是一个数字而已,4或8,没有本质区别。
通过控制外汇兑换,完全可以使,市场汇率可以长期偏离均衡汇率。
但是,这种猜测今天被证伪了。
3、12月11日,人民币又瞬间骤贬。
下午两点,离岸人民币汇率突然贬值360点,从7.2494贬至7.2849。
相应的,在岸人民币也瞬间贬值逾300点,从7.2488贬值至7.2803。
从瞬间贬值后的走势上看,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明显强于在岸人民币。
发生了什么?
在当前市场下,300点的瞬间波动,一定是消息层面的刺激,今天也不例外。
有消息称,中国当局正考虑在2025年让人民币汇率贬值,以应对美国贸易风险。
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前面的文章讲过,这次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一个特征:监管的态度不一样。
2023年那轮贬值,监管在贬值趋势中进行过调控,比如7月份央行和外汇局联合宣布,调节跨境融资宏观审慎参数。
并且,中资大行还用真金白银砸向市场,以此来减缓汇率贬值速度。
这一次呢?人民币汇率从6.9贬至7.3,丝毫没有看到监管的身影,这主要跟市场情绪有关。
其实,从历次人民币汇率贬值周期来看,监管的身影是越来越少的。
2022年那波人民币汇率贬值,监管的身影更常见。
什么逆周期因子、离岸市场发行央票回收人民币、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杠杆率、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等等,一路伴随人民币贬值,隔几天出台一次。
所以,如果贸易谈判不顺利,那么2025年放任人民币贬值,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这样一来,一切又回到了熟悉的节奏。
关键是,人民币汇率会贬到哪里呢?
欢迎加个人微信cjshicha(财经时差)交流,点击下面关注我们备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