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第004课

健康   2024-11-12 20:07   四川  

楞严经讲解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4

◎重视闻思、认真学习

在讲《楞严经》的过程中,我有时会穿插讲一些史实。这些并不是毫无根据或没有必要的,而是我经过深思熟虑,以自己的智慧观察,确定符合前辈大德的意趣以后才慎重宣讲的。大家要么不学,如果要学,就希望你们从始至终全部认真地听完。

最近抽个别法师讲考,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昨天抽讲时我特意挑了印度菩提迦耶塔隐没六百多年历史的这一段。很显然,虽然我在课堂上讲得很认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在的佛教徒有个比较大的问题,讲到如认识心性、加行或对治烦恼痛苦等方面,大家就很专注地听闻、认真地做笔记;而一涉及文化、艺术、历史及不同宗派之间的观点时,有些人就认为:“这跟我的修行没关系,我是希求解脱者,像我这种马上要虹身成就的人,学习古代和印度的历史没什么用,佛教的现状或未来与我有什么相干?也许只需要六个月或十二个月我就成就了,在这短短的时间当中,又何必探索人类的历史、科技?”如果你真的能在很短的时间中虹身成就,那确实可以对这些置之不理,但成就并非那么简单,修行也不一定马上就能解脱。

我在备课的时候很认真地收集资料,你们也许觉得这些资料很简单,谁都能找得到——但其实并非如此,某些事件或依据从一般的渠道是查不到的。昨天给大家讲的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姆的事迹,我相信很多佛教徒和历史学家都不了解。我是在以前去印度、后来在藏地、去年冬天这三个时段中,花了大量精力做了比较认真的研究,把时间、地点、事件都一一核对之后才向大家宣讲的。也许有些人觉得这只是很简单的一个故事,但其实这是我们佛教徒不得不了解的、非常关键的史实。

既然已经身处闻法的行列,我们听课时就要认真地闻法,无论是对佛教还是对世间课程都应如此。如果你在听课时散乱了五分钟,也许某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没听懂,这会对理解后面的内容产生连锁反应,甚至无法再听进去了。比如我所讲的这段历史,如果其中一个地方没搞明白,那后面部分听起来就好像毫无关联、味如嚼蜡了。

闻法有闻法的规矩。大家都学过《大圆满前行》,其中专门讲了“闻法轨理”,对此我们一定要实行。哪怕是一个普通的修行人,一天之中只听了一堂课,但仅仅是大家前后的共同念诵——那么多人集聚在一起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对此前辈大德们再三强调,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其重要性。

用其他语言念诵仪轨可能有点困难,但我们用汉语、藏语念诵都是可以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大家最好从开始就参与念诵,这样的功德和意义非常大。我们的课程在两个小时内就结束了,不会花很长时间。最后回向圆满,这叫做善始善终。如果做不了其他善事,那么每天以三殊胜摄持来完成这堂课的念诵和听闻,也极有意义。

以上是劝勉大家重视学习。尤其是昨天讲到的印度佛教暂时隐没的历史,值得在座的大乘佛教徒深思——历史的盛衰兴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大问题。

◎正文

接下来继续讲《楞严经》。

前面讲到六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昨天讲完了“处成就”,也就是印度的圣地王舍城和给孤独园,今天讲最后一个成就。

第六,众成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叫众成就,在“五圆满”中称为眷属圆满。一般来说,比丘有破惑比丘、名相比丘等不同的分类,这里指声闻乘受近圆戒的大比丘。

这一千二百五十个人,是在一段时间中经常随侍佛陀的眷属,《金刚经》《阿弥陀经》中本师的眷属也是他们。据史料记载,世亲论师的眷属有一千人左右。法王如意宝在晚年时,眷属也有五千人左右。

听闻《楞严经》的眷属包括哪些人呢?史料中也有交代,首先是憍陈如等五比丘,其次是三迦叶及其眷属一千人,目犍连、舍利弗及其眷属各一百,耶舍居士等五十人,这样闻法眷属加起来总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但经典中举一个大数,把五比丘省略掉了,这样一来,就说佛陀的常随眷属为一千二百五十人。

1.三迦叶及眷属一千人

三迦叶刚开始是外道,后来皈依佛教。佛陀是怎么摄受三迦叶的呢?在佛陀出家不久还没成道的时候,有一次遇到频婆娑罗王。频婆娑罗王看到佛陀的庄严身相满心欢喜,对他说道:“悉达多太子,您将来如果修无所成想做国王时,最好到我的国家来,我愿意把王位让给您,甘愿做大臣来辅佐您;如果您获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请您一定要到我的国家来度化我国的众生。”佛陀答应了,所以成道以后应邀来到王舍城。

当时佛教还未兴起,外道层出不穷。佛陀在尼连禅河边遇到了迦叶,他当时是外道,带着五百眷属在河边求道。迦叶有三兄弟,其中最有智慧的就是佛陀在河边遇到的这位优楼频螺迦叶,他是频婆娑罗王的国师。

优楼频螺迦叶与佛陀交谈后,对佛陀生起了很大的信心,非常想依止佛陀为上师,但又顾虑重重,最终决定实言相告:“我今年已经120岁了,国民及大王都以为我证悟阿罗汉了。如果我依止了您,那么大家都会知道我还没有真正成就,所以还是请您离开这里前往别的地方吧,否则人们知道您的功德远胜于我,恐怕就再也不会供养我和我的眷属了。”

佛陀说:“如果你对我不是特别嗔恨,我想在这里住一晚,明天再离开好吗?”

优楼频螺迦叶犹豫道:“不是我不愿意,只是我的住处有条毒龙,可能会伤害到您。”

佛陀回答:“毒中之毒超不过三毒,最可怕的三毒我都已经断了,世间的毒我更不会害怕。”随后佛陀显现十八种神通降伏了恶龙。

优楼频螺迦叶及其五百眷属见到佛陀的神变力后,都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他们皈依佛陀,并获得了阿罗汉果。迦叶的两个兄弟(伽耶迦叶和那提迦叶)及其五百位眷属也都皈依佛陀,随即证得了圣果。

如此,在短短的时间中,迦叶三兄弟及其眷属共一千人不但全被佛陀摄受,而且都获得了阿罗汉果。

以上就是三迦叶及其一千眷属的来历。

2.舍利弗、目犍连及眷属二百人

接下来讲舍利弗和目犍连这两位尊者及其眷属。《佛说初分说经》中记载,舍利弗在皈依佛陀前也是外道。他的名声显赫一时,与目犍连感情深厚,彼此间有约定:以后无论谁先证悟或得道,都要告诉对方。

有一天,佛陀弟子中最有威仪的马胜比丘(又名乌波西那)来到王舍城乞食,恰好遇到舍利弗。舍利弗见马胜比丘从远处缓步而来,诸根调寂、身相庄严,产生了极大的信心。

他问马胜比丘:“尊者拥有如此庄严的威仪,请问您的老师是谁?所修的法又是什么呢?”

马胜比丘道:“我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他所宣说的‘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就是我修的法。”闻此偈颂的当下,舍利弗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于是他带领眷属跟随世尊修持佛法。

他想起了与好友的约定,便去告诉目犍连:“我遇到了一位具足威仪的比丘,他的上师佛陀更是具有无量功德,传授的是稀有的缘起空性之法。如今我已经证悟了,决定去依止佛陀,你要不也和我一起去?”

于是舍利弗与目犍连及其二百位弟子共同前往迦兰陀竹林精舍拜见佛陀。佛陀为其宣说佛法后,他们都获得了阿罗汉果位。这一公案在不同的经典中都有记载。

前面马胜比丘所说的偈颂,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中译为:“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我们以前制作过释迦牟尼佛的大唐卡,唐卡下面分别用藏文、汉文、英文写了这个偈颂。在佛教中,这个偈颂被广泛引用,缘起咒实际上就是它的梵文版。通常在开光等需要祈祷的时候,就会念诵缘起咒。

佛陀与世间智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宣说了缘起空性:在世俗当中,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在胜义当中,万法远离四边八戏。这样的实相真理唯有大慈大悲的人天导师佛陀能宣说,所以缘起法堪称“诸说中第一”。

3.耶舍及眷属五十人

耶舍居士是当时的一位大富施主,后来出家得果,其随从眷属加上耶舍有五十人。

4.五比丘

五比丘在其他的注释里介绍过。

不管是“眷属圆满”还是“众成就”,这里都是指听闻此经的一千二百五十人。经中经常提及的佛陀的常随眷属就是他们,对此佛弟子理应知晓。

相比其他经典,《楞严经》的行文以四言文体为主,文辞优美而意义深远,若没有一定的古文造诣,理解起来可能就会有些困难,不像藏语译文那样通俗易懂。当然,文质的区别也是源于译者的不同风格,对此我们皆应以清净心来接受。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这些大比丘众都是无漏大阿罗汉

下面宣说阿罗汉和菩萨们的功德。

“漏”即烦恼,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的烦恼。大比丘们已经完全断除了三界的有漏之法,悉数摧毁一切烦恼,因而获得了阿罗汉果。《俱舍论》等经论中也讲过,大阿罗汉有时也指大菩萨或佛陀,因其能够摧毁一切怨敌——相续中的烦恼魔。

总之,摧毁一切烦恼、无有漏法的大比丘众,统称为“大阿罗汉”。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

佛子菩萨于法得自在,如如不动地安住在正法的境界中,不断地受持正法,而善妙地超越三有。

“佛子”,即菩萨或声缘弟子。从世间角度而言,世人传宗接代,以“子承父业”的方式将家族、事业传续下去;从佛教角度而言,佛陀将妙法传给菩萨,菩萨再传给下一代弟子,以此绍继佛种、绵延法脉,因此称为“佛子”。广义而言,菩萨和声闻均可称为佛子,因为菩萨是佛的意化身,是佛的“意生子”;声闻因听闻佛陀的语言而得果,故为“语生子”。

“住持”,即于法得自在,如如不动地安住于法的境界中,不断地受持正法。

“佛子住持”,是指将佛法代代相传的佛子既要继承佛的传承,又要安住于证法,不断弘扬如来的教法。

如今汉地寺院最高的负责人常被称为“住持”,这一称呼在藏地或别的地方比较罕见。为什么汉地要用这样的称呼?因为“住持”安住、修持并弘扬正法。

《禅林宝训》云:“住持有三莫:事繁莫惧,无事莫寻,是非莫辨。住持人达此三事,则不被外物所惑矣。”

第一,事繁莫惧,对繁杂琐事无有畏惧之心。作为住持,肯定要处理关于出家人和居士的诸多事务,如果害怕琐事缠身,最好不要当住持。

第二,无事莫寻,如果无事发生,就不要没事找事或者纠缠于小事。有一些住持不会掌握分寸,对大事漠不关心,对小事细致入微,弄得自己不胜其烦。

第三,是非莫辨,道场中有些小小的是非十分正常,住持应该大智若愚,不要在琐事上斤斤计较,非揪出个对错不可。我们佛学院有些法师刚上任时对什么事情都明察秋毫、一触即发,如果道友讲考很好就心花怒放——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

不过说到讲考,我也是一样的。如果对当天的讲考比较满意,我晚上连睡觉都特别香;如果大家的讲考不理想,我就会想:“我讲了这么多,他们怎么连这么重要的典故都讲不出来。”就像昨天,我讲了一段历史,到讲考的时候我去巡场,想知道大家到底领悟了没有,结果发现只有一个居士讲得比较深入——可能讲得好的我没听到,但对此我还是有点耿耿于怀,这样的心态不太好,应该做到“三莫”,不被外境所扰。

在弘扬佛法方面,无论是不是寺院的住持,大家都要有荷担如来家业的责任感,因此有必要了知做住持的窍诀:在小事上浪费时间不值得,但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也不合理,尤其是关乎弘法利生事业的事,一定要予以重视。

无论建设或护持寺院还是佛教中心,都很需要住持有一定管理经验和分寸感,既不能过于急躁冒进,比如因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就马上开除人;也不能过于忍气吞声,比如出了性质严重的事情也不敢过问。

有些寺院仅有几位出家人,住持就比较清闲;如果人数众多,就需要很多虽无住持之名却行住持之事的管理者,比如佛学院里每个班级的法师,还有各地佛教团体的负责人等。在管理事务时,这些人一方面需要辛勤地付出,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智慧。要想成办任何事情,智慧都至关重要。人与人之间智慧的差别很大,同样的事情,具智慧者依靠善巧方便终能顺利成办,而缺乏智慧者则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令自他都很失望。

希望大家在各地弘扬正法、管理团队的时候,一定要孜孜不倦地学习管理的智慧和方法,不要因为自己是法师而趾高气扬,要以谦虚的心态多思考、多锻炼。我们遇到的每件事情都是人生中珍贵的经验,若能以这样的态度面对挑战,很多事情都能顺利成办。正如麦彭仁波切所说:人们在年轻时往往智慧不够成熟或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回首曾经做过的事情时也许会哑然失笑,“我曾经做的事情真是幼稚,我当时怎么这么笨?”

虽然此处的“佛子住持”是指大阿罗汉、大菩萨,但我们也是佛陀的追随者,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有住持佛法的责任。

“善超诸有”,菩萨善妙超越三有。有注释说是指阿罗汉的功德,但交光大师认为此处应包括菩萨超越二乘之功德。“诸有”即三有,再细分为二十五有:欲界十四有,色界七有,无色界四有,其详细分类在其他注释和佛学辞典里可见。这里的意思是,阿罗汉和菩萨都没有三界的染污,故能“善超诸有”。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这些圣者能在不同国家的众生前成就各自的威仪,显现出庄严、寂静、调柔的利生形象,以此断除众生的烦恼。

如《维摩诘所说经》云:“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菩萨不用从灭定中而起的同时,可以显现行住坐卧等威仪来利益众生;或可解释为以身口意三门随顺并利益众生。

以上是闻法眷属威仪方面的功德,下面宣说其智慧方面的功德。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

无论是阿罗汉还是菩萨,都跟随如来转法轮,世世代代将佛陀的甚深智慧灯灯相传。

“从”指跟随,无论是阿罗汉还是菩萨都跟随如来转法轮。“遗嘱”,不是指世人辞世时的遗嘱,而是将真正的智慧一代代地传下去。藏文中将“妙堪遗嘱”直译为“宣说智慧”,即世世代代宣说佛陀的甚深智慧。

宣说智慧可以断除非法的行为,如《菩提资粮论》中说“随转佛所转,最胜之法轮”,佛子要随转佛陀所转的最殊胜的妙法轮,如此随转的作用是“寂灭诸恶刺,是菩萨福藏”,即断除、灭尽相续中的恶刺。凡夫相续中以非法为正法、以非戒为持戒、持外道邪见、行不如法之事、增长贪嗔痴的所有恶劣行为都叫做“恶刺”,断除这些恶行就是菩萨的福藏。

为了持佛遗嘱,随顺佛陀转妙法轮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力所能及地转佛法轮,广泛翻阅前辈大德的注释。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楞严经》时尽量多看看大德们的讲解,至少将一两部讲义对照着学习。现在汉语资料的获取尤为方便,资源丰富、来源广泛,可以从书店或网络等各种渠道找到,出版的、打印的、电子的种种格式应有尽有。

当然,一些珍贵的资料确实不容易找到。原本我很想找昨天提到的惟悫大师的《首楞严经疏》。惟悫大师梦到文殊菩萨入于他口中,造论结束后又梦到菩萨从口中离开,故其注疏的字字句句都经过文殊菩萨的加持。我很想找来拜读,但通过各种方式遍寻无果,据说已经失传了。虚云老和尚所著的《楞严经玄要》也在“云门事变”中遗失——这些都是得到菩萨加持的注疏,可惜已经荡然无存了。

据统计,惟悫大师是历史上第一位对《楞严经》作注的人。有学者把127部《楞严经》的注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排在第一的就是惟悫大师的疏,后面是子璇等人的,距今最近的一本是南怀瑾先生的《楞严大义今释》。总之,后学想要传续如来的究竟密意,需要以自己锐利的智慧了悟《楞严经》的教理。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参考前辈大德的注释就十分必要。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vlog,其中展现了《楞严经》的相关参考资料,大概有近二十种注释。大家看一下,我喝一口茶。

(播放视频)

我手头上有很多《楞严经》的资料,本来想好好看一下,但时间实在太有限了。这本是憨山大师的,还有蕅益大师的,宣化上人的,圆瑛大师的,南怀瑾的……好多大德们的注释。你们如果有时间,多看一些好不好?不要只读《楞严经》,多看一下其他的注释好不好?

想把如来的智慧传下去,我们还是得下一点功夫。如果自己有能力通达经文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要在课后复习。以我这辈子和经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要是在课外一点功夫都不下的话,也许除了闻法的功德,便难有其他的收获——在这方面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这些菩萨、大阿罗汉以清净的戒律堪为弘扬正法的楷模,被称为人天或三界的导师。

前面讲了闻法眷属的威仪,刚才讲其智慧方面的特点,现在讲他们戒律方面的功德。

“严净”即严格、清净,“毗尼”是戒律,意为戒律极为清净。《佛所行赞》云:“于生死旷野,戒为善导师。”众生在轮回的生死旷野当中应以谁为师?如来在世时以如来为导师,如来灭度后以戒为导师。

“弘范三界”,菩萨、大阿罗汉以清净的戒律堪为楷则,被称为人天或者三界的导师。“弘范”就是弘扬正法的楷模或典范。

以前我讲过一个“混饭三界”的故事,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弘范三界”本来是指因弘扬正法而成为三界导师,但如果有人在三界中哪里都可以混得到饭,那也不错。(众笑)有些人很难混得到饭,好不容易吃上了午饭,晚饭又没了着落,很是愁人。有些道友不是发心人员,需要自己做饭,可能会有点辛苦,但是以现在的条件来说,好像也没听说有修行人吃不上饭的情况。有些人为了化缘或出于其他目的而说“藏地特别穷,饿死很多人”,然而真相并非如此。对比非洲、柬埔寨或中东的个别地方,无论藏地也好、汉地也好,都不存在吃不上饭的情况,虽不敢说“混饭三界”,但“三顿”应该还是有的。

倓虚大师的《影尘回忆录》里有一个“混饭三界”的公案:汉地金山寺的香灯师法号持律,是个特别愚笨的人。按当时的习俗,每年六月初六是“晒书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将经书及衣物等放在阳光下曝晒。由于香灯师比较愚笨,一个小僧人故意戏弄他:“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你应当把供灯的蜡烛拿出来好好晒晒。”

香灯师觉得对方言之有理,既然大家都在晒东西,那晒晒蜡烛也很应景。于是他把供灯的蜡烛全拿出来,在太阳下暴晒了一个下午。那时的蜡烛是天然材料制成的,一晒之后全都融化了,蜡油流得到处都是,只剩下一堆蜡芯在原地。到了晚上,蜡油重新凝固,他以为晒蜡烛就应该是这样,把蜡油、蜡芯收了回去。到了晚上,维那师做功课时叫他点蜡烛——自然是用不了了。

维那师觉得此人太过愚笨,第二天就在僧众前“善巧方便”地劝他离开:“香灯师,你智慧超群,在咱们这个小寺院里实在是大材小用。现在谛闲法师在温州头陀寺讲经说法,专门培养弘法人才,我建议你去那里学习,将来成为法师利乐人天、弘范三界。待你学成之日,我一定去给你当维那师。”

香灯师听完,心下极为感恩:“维那师对我太慈悲了,我一定要到头陀寺学习教法,混饭三界!”——他把“弘范三界”听成了“混饭三界”,怀着感恩戴德之心离开了金山寺。

香灯师来到头陀寺,将求学的来龙去脉对接待他的知客师讲了一遍,最后说:“我要来这里学习,将来利乐人天,混饭三界!”知客师一听,知道他是被骗来的,但由于谛闲法师有规定,不得拒绝外来出家人在此挂单,于是知客师将香灯师带到法师面前。香灯师向谛闲法师说明了自己的来历后,又说:“我是大人才,不能待在小寺庙里,所以我要学习讲经说法,混饭三界!”谛闲法师说:“教你讲经说法可以,但你不要急,先干一些苦活,以后慢慢修学。”

香灯师被安排到厨房里做事,他干活勤苦认真、任劳任怨,扫地、洗菜、炒菜、洗碗、挑水、除粪……脏活累活什么都干。这样一段时间后,谛闲法师让他学习五堂功课,接着学《楞严经》和《法华经》。

刚开始,他如周利槃特尊者般笨拙得连经文都难念顺,只能一字一句地学。慢慢熟练掌握后,法师要求他背诵,于是他渐次背会了整本《楞严经》和《法华经》。法师又继续要求他背诵蕅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这本注释文采昭彰却艰深难解,但他也全部背下来了。之后,又背蕅益大师的《法华经会义》(我们学《法华经》时也参考过)。最终,香灯师将两部经典及两部注释全部倒背如流。

这样一来,他开始挂“副讲”牌替法师讲经,就像我们的助理法师一样,法师不在时就由他来讲经说法。此时他的喉轮已开,智慧顿然显现,不仅将以上四部经典、注疏倒背如流,而且对法义也十分精通,将经义宣讲得精彩纷呈,完全不似以前笨拙的样子。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舍弃以往的苦行,经常在厨房里扎着围裙洗碗,每到课前才匆匆换上三衣上座讲法,之后又回到厨房继续干活,从没有耽误发心工作。

随着持律师声名日显,原先在金山当维那的师父还有当时愚弄他的那些人心里都很惭愧,纷纷前来向其忏悔。维那师当年为了开除他而说的话也应验了,在持律师讲经时,他确实成了维那。

持律师向谛闲法师求学时才30岁,那时开始背诵《法华经》和《楞严经》。到五十几岁时,他跟随谛闲法师前往南京毗卢寺宣讲《法华经》,并在那里圆寂。临终时,他预知时至,瑞兆纷呈。起初大家叫他“晒蜡法师”并非出于恭敬,而是在嘲笑、揶揄他,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就和人们真诚的赞誉。

现在的修行人在研习经论方面下的功夫,确实无法和前人相比。对于有些人来说,让他多看几本讲义,无论说多少次都被当成耳旁风——对此大家应当反思。如果能成为持律师那样的大法师,到时候“弘范三界”也好,“混饭三界”也罢,应该都没什么问题了,对吧?

以上宣讲了“戒律”和“弘法”,下面讲“悲心度众”。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圣者们示现各种身相来救度众生。

阿罗汉也会有这样的化现,大乘菩萨就更不用说,他们示现各种各样的身相来度化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

拔济未来,超诸尘累。

众生未来流转轮回感受痛苦时,圣者能令其超越轮回之苦。

这是从未来救度众生的角度来讲的。“尘累”指轮回的痛苦和烦恼,众生未来流转轮回感受痛苦时,圣者能令其超脱轮回之苦。

具有以上超胜功德的阿罗汉,他们的名字是什么呢?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

这些圣者的名字分别为: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

大智舍利弗是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弟子,在许多唐卡、画像中他都立于佛陀的右侧。《增壹阿含经》云:“智慧无穷,决了诸疑,所谓舍利弗比丘是。”意思是,舍利弗的智慧无穷、辩才无碍,能断除一切怀疑。

关于“舍利弗”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他的母亲叫做“舍利”。舍利是印度的鹙鹭鸟,眼睛黑白分明、十分美丽。舍利弗母亲的眼睛就像这种鸟一样婉转灵动、明亮有神,因此名为舍利。当时印度有以母为名的习俗,“舍利弗”即舍利之子。

第二位是摩诃目犍连,尊者被称为“神变第一”,在画像中一般立于佛陀的左侧。《增壹阿含经》云:“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目揵连比丘是。”尊者神变无碍,神足轻举便能飞越十方。

目犍连的名字有何说法呢?据说,尊者出生于一个食素修道的家族,“目犍连”为梵语,是一种名为“拘律陀”的树木(没有结疤的树)。他的父母已近年迈仍膝下无子,在向拘律陀树神祈祷后才有了目犍连,因此便以这棵树为他命名。

在藏文中,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名字后面都有一个“子”字。“目犍连”在藏文中是“目噶”,母亲叫“目犍连”,他是“目犍连子”,但在汉文和其他译本中都没有这个“子”字。

以上两位就是佛陀“智慧第一”和“神变第一”的阿罗汉弟子。


楞严经

楞严经 

楞严经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