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第011课

健康   2024-11-15 11:32   四川  

楞严经讲解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11


◎再释第六处征心

《楞严经》的七处征心,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全部弄明白。

如前六处征心分析的那样: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根中,不在明暗之间,也不在随所合处,更不在根和尘之间。

昨天讲到的第六处征心“为有所表、为无所表”的“表”相当于参照物,这里我结合藏译再为大家解释一下。

如果心在身心的中间且处于身外的某一处,那么心之所在是否有一个坐标?如果没有,心就像虚空一样无法安立;如果有,这个所谓的“中”从东边看时它在西,从南边看时它就在北,因此不是在一个固定的方所。

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人心所在之处假设开始在东方和西方之间,如果参照物随意往东移动一点再来观察心的位置,那就不再是东西的中间了。随着参照物不停地移动,可知完全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可以成立。

二是人在某处时假设心处于东西之间,当人不在这里时,可能心就在南北之间,而不是原来的位置了。这样观察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谓的“中”其实是观待而立的,除此之外没有真实的“中”。

不知道我昨天是否叙述清楚了,有时我讲着课,心可能已经飞到虚空中去了,因此说得不是很清楚。不管如何,“不兼二”这个道理只要稍作思考也不难明白。

参加讲考的道友还是要注意一下,昨天课后我听了“七处征心”的讲考,发现有些道友基本弄懂了,而有些却似懂非懂,甚至不懂装懂。如果对于较难理解的地方没有弄懂,你最好老实承认、谦虚求教,让理解清楚的人先讲,听别人讲两三遍后,不懂的地方应该能慢慢明白。

大家在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时,要反复阅读法本、听辅导、深入思考。以前我第一次学《入行论·智慧品》时觉得特别难懂,于是在课后花了很多时间反复看法本、仔细思考,翻阅了很多资料,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我学《释量论》的时候也是这样,当时每天都有很多搞不懂的地方,需要课后花很多时间来研究才能弄明白。

有道友说:“堪布看的是某某资料,你只要看这个,应该就可以弄懂了。”其实我不是只看一种资料而已。希望大家尽量多看一些注疏和资料,自己也多思考。

《楞严经》的“七处征心”非常出名,但有些大德没有详细解释,有些在字面上解释一下,大多没有按照因明的方式进行推理。我这次所讲的,在现有的资料中应该算得上是分析得比较详细的,希望大家课后多听辅导。若实在不懂,讲记已基本将法义阐述清楚了,大家可以参阅。

我昨天听到一些讨论,有人说自己已经“坐飞机了”“晕车了”,有各种不同的表情,从这些表情看来,好像他们还没有证悟(众笑)。希望大家要对法重视起来,遇到比较难的地方,不要像老狗遇到骨头一样,啃不动就扔在一旁。对于佛法,我们要有精钻细研的精神,誓把问题探究个水落石出。如果遇到不懂之处,我们可以询问他人,或许可以请那些自视甚高的道友讲解,顺便对治一下自他的傲慢

无论如何,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非常值得提倡。

◎七处征心

昨天破斥了“心在根尘中间”的观点,有“兼二”和“不兼二”两种观察方式:若是兼二,因对境(物)是没有觉知的,根(体)是有觉知的,若兼具则互相对立的二者就有“物体杂乱”的过失;若不兼二,因眼根为有知,尘为无知,如果根、尘之间的心与两者都没有关系,那么心就没有体性了,因此有“非知不知”的过失。

阿难分析了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接下来是第七处征心,阿难认为心应该是“一切无著”。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我以前见到您为大目犍连尊者、须菩提尊者、富楼那尊者和舍利弗尊者这四大弟子转法轮时常说:‘这个能觉知、能分别、能明了的心,既不在内,也不在外,更不在中间,哪里都不在,于一切皆无所著,名之为心。’所以我认为一切无著就是真正的心,这次对吗?”

“无著”在藏文译为“无碍”,即无有质碍、无有阻碍的意思。有些大德也把它解释成无有着落或处所。

阿难认为,既然心在里里外外都不存在,就应该是“一无所著”——没有任何执著相或阻碍性,名之为心。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

佛陀对阿难说:“你刚才所说的觉知明了之心,在内、外等何处都找不到它的自性。下面分析世间虚空所遍之处,包括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等器世界,以及包括海里、陆上、空中所有有情的众生界,其间的所有法叫做‘一切’。”

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你说心是无著者,那这个无著者是存在的法,还是不存在的法?”

无著之心只有两种可能:它在器情世界中存在或不存在。首先来分析第一种情况,无著者(心)是不存在的法。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

“如你所说,如果在整个器情世界中心是不存在的,那么心就与龟毛、兔角等徒有其名的虚幻之物别无二致,又有什么‘著’与‘不著’呢?”

龟毛、兔角、石女的子女等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本来就不存在,所以“用龟毛做的衣服很好”或者“兔角刺到了我的肚子”等说法都不成立——以虚无的法来安立的事物,又怎么可能起作用呢?

如此一来,本来不存在的法又用什么来不著一切呢?既然什么都没有,那“著”与“不著”的概念也不可能存在。如果心本身不存在,那么说“著”或“不著”都毫无意义,不过是子虚乌有的妄想空谈而已。

接下来分析第二种情况——无著者(心)是存在的法。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如果你承许不著一切的心存在,既然存在,就不能称为无著。这个无著的心有没有体相?如果没有体相,就是不存在;如果有体相,就说明此法存在,又怎么会是无著呢?”

按藏文解释,如果心没有体相,就有心不存在的过失;如果心有体相,就不能成立无著。无著指的是不能被接触或者阻碍,与之相反,像瓶子、柱子、茶杯等有体相的东西能被接触和阻碍;同理,如果心有体相,就会被接触和阻碍,又怎么能说它是无著的呢?

这里的内容涉及心的本体和性相。阿难没有认识到本体空性和自性光明,不承认心的如梦如幻之性。其实,分别念所执著的任何实有之法,在心上都无法安立。

我们应当了知,如果对心没有认识,学修就会困难重重,因为以分别念寻伺会产生许多错谬的观点。就像“七处征心”时,阿难一会儿在这找,一会儿又去那找,怎么也找不到这颗心。在这样迷茫的时候,如果缺少善妙的窍诀或教理,对心本性的理解可能会与实相越来越远。

我常有这样的感触,虽说《楞严经》中“七处征心”的道理非常殊胜,但只是得出里里外外都找不到心的结论,除此之外,若想通过“七处征心”的道理来认识心的本体,还是有一定困难,因为它不是密法窍诀部的直指心性。虽然这里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属于直指法,但毕竟和无上密法有一定的差别。有大圆满基础或者对大圆满直指心性方面有过闻思和体悟的人,对这二者的差别应该会比较清楚。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佛言:“是故应当了知,你认为‘一切无著即是觉知明了之心’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佛对阿难说,你最好打破认为心实有存在的观点。

有些大德认为,《楞严经》中的“七处征心”是深奥如密法般直指心性的殊胜法理;也有些大德认为这和显宗中观的观点比较接近,譬如宋朝的孤山智圆法师就认为这里的“破七处”和中观“破四生”的观点类似:第一处破“心在内”和第三处破“心在根中”相当于破自生,第二处破“心在外”相当于破他生,第四和第六处破“心在根与尘之间”与破共生相类似,第五处破“心随和合生”和第七处破“心无著”对应破无因生。

《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意思是,诸法不从自己而生,不从他法而生,也不是二者共生,更不是无因生,因此诸法并没有真实的产生。楞严和中观的观察方法确实比较相似,虽然不一定能完全对应,但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以上已经讲完了“七处征心”。

◎阿难请法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此时,阿难在大众中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跪地,

作为后学,我们应当感谢阿难尊者,正因为他的追问,佛陀的金刚语才得以留传。

前面的问答已经圆满了,于是阿难起身白佛。

“偏袒右肩”,在印度的礼仪里,坦露右肩及手臂表示对国王的尊重,世间人或出家人也以此表示对上师或佛陀的尊敬。“右膝著地”是为了方便顺时针转绕。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

阿难恭敬合掌地陈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的弟弟。”

阿难是如来的堂弟,他和提婆达多同是甘露饭王之子,难陀是净饭王之子,白饭王和斛饭王也各有两子,四王共有八子。其中比较出名的是佛陀、难陀、阿难、提婆达多。

阿难在佛陀成道时才降生,但他从小就当上了佛陀的侍者,很了不起,而且阿难是侍者中表现最突出、承侍时间最长的。

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

阿难说:“蒙受佛陀的慈悲加持,我如今能够出家修行,但因心中恃佛慈爱,我虽广闻博学却止于多闻,不勤修定力,所以未得无漏之果。”

“犹恃憍怜”类似我们常说的恃宠而骄。阿难学识渊博,这从他每次的提问中也能看得出来,但因为没有精进修行,他当时还没有获得阿罗汉的果位。

蕅益大师在《楞严经文句》中认为,此时的阿难还是凡夫,到本经讲到第三卷末时才证得初果,所以第四卷里提到“汝今已得须陀洹果”。

佛陀圆寂后,迦叶尊者也曾呵斥过阿难,不允许他结集佛经。阿难为此深感懊恼,决心精进修行。由于具备了强烈的信心,他一夜之间便证得了阿罗汉果,迦叶尊者遂将结集经藏的任务交付于阿难尊者。因此,结合种种史料来看,佛陀在世时,阿难还没有成就阿罗汉。

◎观察善知识莫依出身

对照这一段经义,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善知识当属释迦牟尼佛,但佛陀身边亲近的人却不见得都能速得解脱,比如佛陀的堂兄提婆达多以及既是侍者又是堂弟的阿难,他们在佛陀住世期间都没有成就阿罗汉果。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某是这位上师的传承弟子”“某某是那位上师的亲戚、近侍”,又或者“某某在佛学院里待过,很了不起”。汉地有些居士不去观察一个人本身的修学功德,只关注这个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好像仅凭这些就能证明他有传承和加持力,但实际上也不尽然。虽然我们不能断言一个人的内在修证和外在表相完全没有关系——也有可能跟上师很亲近的一个人,确实具有传承和加持力。然而,衡量一个人修行高低的标准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内心的境界。就算是上师的亲戚,如果他的心从来没有依于法义,整天散乱、愦闹,这样的人很难说是有修行的。因此,在依止善知识时,我们最好按照佛经论典的教导,观察善知识本人是否具足法相。

我常举一个自认为很贴切的例子:比如家长要给孩子选择一位老师,绝不能仅凭“这人是从某学校或某单位来的”,因为这里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也许他在那所学校里根本没有获得文凭,或者并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依止善知识时,需要仔细观察其本身是否具足善知识的法相。

《法苑珠林》云:“佛所说妙法,我必当修行,若能善修习,济拔极为大。”如果我们善加修行,即便没有依止如佛陀一般的善知识,哪怕只是依止了具有一定法相、显现上较为普通的善知识,仍然能觉悟并获得成就;反之,若自己没有修行,即使是在佛陀跟前承侍的阿难尊者,也很难证得解脱果位。

一些凡夫学者特别会研究问题,说起话来出口成章,但从来没有将法义融入自己的相续——这样的人可以说非常可怜。在座的各位一定要注意,不能到最后仅仅成为一名“讲师”,讲起理论来滔滔不绝,但自相续连出离心以及对三宝的清净信心都没有。这样的人除了有一点听闻佛法的功德外,既没有断除轮回根本的能力,也没有遣除自相续烦恼的方法。

因此,我们寻找善知识一定要看其是否具有法相,不能因为他是某个道场来的,或是某位上师身边亲近的人,就去盲目依止。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仅凭一张照片就对一个人生起信心。之前有一个人以我们学院为背景拍个照,再和某位上师合个影,一些人仅仅看到这样的照片就赞叹说:“他是喇荣五明佛学院来的,肯定很了不起!”——即使是佛学院来的,修行水平也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学院每天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要在人群中辨别出哪些具足善知识的法相、哪些不具足法相,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

总之,在依止善知识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取舍。

◎做好上师身边的弟子

其实,师长或领导身边亲近的人是很重要的。如果上师身边的人具备较高的智慧和能力,那么上师的弘法利生事业就会更加顺利;如果他身边的人很颠倒,经常做出《君规教言论》中所说的“乐于谄媚、爱说是非”等不如法的行为,就会逐渐给上师的事业带来负面影响。阿难在承侍佛陀、利益众生方面做得十分到位,因此我在这里就这个话题对上师的侍者及堪布、堪姆或法师身边的人说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弟子不应该把上师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

上师是众生的善知识,不论上师做什么,我们都应该想到这是为众生而做的。如果上师总是受控于两三个人,其弘法利生事业就很难正常开展。现在有些弟子的权力过大,无论上师是要见人、说话,还是出门、做事,甚至财务分配等事务,都要看身边人的脸色。如果他们不同意,尽管上师心里想做,很多事情也很难推进。

我以前见过这样的情形,刚开始时侍者很有悲心,但当一个人的权力慢慢大到一定程度时,他就变相地控制了上师,到最后,上师做什么事都没有自由了——这对上师的事业十分不利。

上师们都很慈悲,但在显现上与普通的欲界众生一样,也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这时,近侍或弟子应该给上师一定的自主权,不要有过多的控制欲,否则从佛教的层面来讲,这种行为的过失极为严重!某些经论中也讲过,上师的功德与佛陀等同,但弟子有没有功德就很难说了。

阿难如此承侍佛陀,是很多上师身边的侍者和发心人员的榜样。比如上师与信众见面,身边的人大多只会想到上师很辛苦、上师很累,但往往想不到众生的苦。以前法王如意宝在成都中央花园休养时,一次来了几个居士,我回绝他们说:“上师在休息。”后来我因此受到了上师的批评:“以后不要总说我在休息,来人时该见还是要见。”当然,有时不加抉择地让人去见上师,上师也不太高兴。在上师身边,这种分寸有时很难把握。

第二,上师身边人的态度很重要。假如他们的态度不太好,容易让其他人对上师产生邪见;如果上师身边的人很慈悲、调柔,说话做事都具有温和的态度,那接触到他们的人也会被感化,进而生起出离心、悲心和对上师的信心。

我常想,在以前与上师一起共度的时光里,自己的很多过失没能及时发现,现在想来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完美,甚至应当忏悔。但无论如何,自己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第三,上师身边的人要和合。现在各个地方听课的人比较多,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发心和贡献,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和合。我见到过很多上师身边的人彼此勾心斗角,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把上师当作自己的,而不是众生的。如果怀着这样的私心,哪怕只有三个人在一起发心,也都各有所图、互相竞争——这些小心思从他们的言语、行为等很多方面都能看得出来,这样做极不合理。

大家应当力所能及地做好各自的发心工作,彼此随喜,没必要像世间人那样在领导面前争相表现。对于像我这样脾气粗暴的上师,大家当面不敢怎么样,但对有些慈悲的上师,他们身边的弟子可能就像藏族谚语所说的“把牛角放口袋里”,其情形可想而知。

上师身边的弟子们如果关系复杂、紧张,旁人其实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凡夫大多擅长挑毛病,对于别人的功德不一定看得见,但对别人的过失多半看得清清楚楚。因此,大家应该向阿难学习,他对佛陀以及佛陀身边的弟子们全都恭敬有加,这一点虽然本经中所述不多,但从其他经论中也不难了知。

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

阿难说:“虽然佛陀对我慈爱有加,但我自己未能证得无漏圣果,故不能制服娑毗罗咒,反而为其所转,险些陷溺于淫舍中。”

此处的“淫舍”,有大德解释为娱乐场所,藏译中指妓院。

最近我看了藏译的《佛说摩邓女经》,篇幅不长,但对阿难受难的前因后果描述得很细致。经中说道,一次,摩登伽女在河边打水时遇到阿难,之后日思夜想。不论阿难是去化缘还是去上课,她每天都穷追不舍,阿难也不胜其扰。

摩登伽女未遂其愿,于是请求母亲摩登伽对阿难施咒。她母亲觉得不该对具功德的比丘下咒,所以开始时并不想这么做,但经不住女儿的苦苦哀求甚至以死相逼,只好向阿难施咒。

当时咒语的威力不是很大,在阿难想逃跑之际,摩登伽把门窗全都锁上了。之前摩登伽女也事先交代过母亲:“只要你天黑前把所有的门窗都关上,晚上我就有办法让他变成我的丈夫。”后来在佛陀的加持下,阿难才得以脱身。

关于“以死相逼”,我想再多说几句。有些人习惯用偏激的方式处理情感问题——出家人中可能不会有这种情况,但有一些在家人因为不会将自己的贪心转为道用,经常出现过激的言行。其实不论是对待自己的家人还是其他人,大家都应当用柔和、理智和正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对自己的感情生活、家庭和睦也是有利的。退一步说,最起码不能拿自己的生命来要挟别人——这种情节就算在影视作品中出现,大家最好不要模仿,在现实生活也不要说类似的话,否则很容易感召同类因缘。

◎当以佛法利益抑郁症患者

前两天韩国女星崔雪莉自杀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我不追星,也是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但确实觉得她特别可怜。据说她11岁就开始接受相关训练,15岁正式出道,死时才25岁,新闻中说她因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而自杀。

崔雪莉因为是明星才备受关注,但其实世界上的抑郁症患者不计其数。一些数据显示,抑郁症病例正在逐年飙升,患者的自杀率也极高。如果我们能去探索真正的心性,让自己的心更为堪能,就不会被抑郁打败,更不会轻易舍弃宝贵的生命。

有些自杀者的经历值得人们深思。尽管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不缺什么,名闻和妙欲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也会深陷痛苦,加上没有机会通过修行来化解心魔,最终走上了绝路。因此,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并且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趁年轻时努力修行。如果能驾驭自心,我们就有力量面对各种困境。

抑郁症是很可怕的,甚至一些修行人也患有抑郁症。从佛教的角度而言,很多情志病的主因就是执著。现在的生活节奏容易让人感到压力大、个体存在没有价值等等,如果没有调心的能力,层出不穷的分别念就容易让人失控。人在情绪激动、伤心绝望时往往会做出不明智的举动,但我们即使不能对社会、家人及身边的亲朋好友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至少不能伤害自己。

大家不论是不是修行人,平时都应当常常祈祷上师三宝。出现烦恼时,我们一定不要冲动,别在气头上做决定。这一点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在看到阿难和摩登伽女的故事时,我不禁感叹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世人往往对外相过于执著,而忽略了内心的真相。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人们就会把虚无缥缈的东西当作生存的意义,使自他都陷入困境。在这方面,我相信佛教徒会好很多,虽然我们仍然有烦恼,但很快就能调整过来,因为佛教很重视对治烦恼——显宗讲对治烦恼,密法讲认识烦恼。佛教徒即便产生了与世间人一模一样的烦恼,但只要静下心来,就有许多调心的方法可用。

作为佛教徒,对于身边那些没有信仰、不懂得调整自心或是身心状态特别糟糕的人,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用佛法饶益他们,这样真的能够帮助很多人。许多人感慨,因为听闻了《入行论》等法,他们的人生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这些年来讲法不断,一方面是因为对自己能把佛法传承下去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令众生受益——客观地看,确实也有很多人因此调服了自心。如果没有值遇佛法,也许今天在场的有些人就不在这里,而是到另一种境遇中去了。许多人曾经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是遇到佛法后人生才有了目标,之前的困境成了过眼云烟,他们自己也成了弘法利生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佛法在调伏心相续方面,确实有着不共的殊胜性。

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阿难说:“我之所以被外道咒术控制,都是因为没有通达如来藏真心,不了知胜义空性的甚深密意。”

阿难在遇到违缘后,对法特别有希求心。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唯愿世尊以大慈心悲悯我等众生,请您为我等四众弟子开示禅定之道。对于那些邪见顽固、业力深重的断善根者,请您摧毁他们的邪见,令其生起正知正见。”

“奢摩他”即三摩地、禅定。

“阐提”是“一阐提”的简称,指断善根的众生。大乘佛法中没有真正的断善根者,只是在名称上将具有恶见、业力深重的众生称为“一阐提”。

“隳”是动词,意为摧毁。“弥戾车”指顽固的邪见、恶见。“隳弥戾车”即摧毁顽固的邪见、恶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

说罢,阿难五体投地向佛陀顶礼。

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在场大众就像焦渴难忍时祈盼甘霖一样,真诚急切地仰望着佛陀,恭敬地渴望聆听释迦牟尼佛的教诲。

“倾渴”,即倾心渴望,形容在场大众的心情就像焦渴难忍时祈盼喝水一样,特别想得闻法音;“翘伫”意为仰望等待,形容他们就像雏鸟期盼母鸟归巢哺食一般,真诚急切地望着佛陀。“钦闻示诲”指恭敬地渴望聆听佛陀的教诲。

在求法及闻法时,我们的身心状态都十分重要。学院道友的闻法威仪很好,无论讲法的时间再长,大家的状态仍然很不错,对此非常值得赞叹。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